朱厚熜在左順門午朝結束後,就讓禦書房大臣們來了禦書房,並向他們提起了打算讓內廷注資,讓太醫開官辦醫館進行對外開診的事。


    禦書房大臣們自然附和,言天子聖明。


    畢竟這既利於提高太醫水平,也利於讓士民們也能接受到更好的診治。


    隻是,這些大臣們開始為讓太醫開醫館開在哪裏的事起了爭論,都認為官辦醫館開在自己所住的地方附近比較好。


    朱厚熜對此隻表示先擱置爭議,待調查後再議這事。


    接著。


    朱厚熜又提起了今日朝會上議論禁海與開海的事。


    在禦書房大臣們麵前,朱厚熜自然也就不必再掩藏觀點,故作神秘,也就直抒胸臆道:


    “大多數朝臣依舊主張禁海,可見,沿海走私大戶還是沒有被徹底打疼,朕知道他們的依仗是什麽,無非是覺得朕會怕東南大亂。”


    “朕不怕東南大亂。”


    “當然,朕也會盡量不讓東南大亂。”


    “而要讓東南不亂,要斷其根,其根在倭國,沒有倭國那些因為連年戰亂而產生的大量窮凶極惡之寇,他們沿海大戶就掀不起風浪!”


    “所以,以巡視東洋之名,行大兵討伐經略之實,是有必要的!”


    “同時,也是建立官貿、開發外礦以濟國庫,而毀番夷王氣的前提!”


    朱厚熜這時也就說起派大兵去倭國的事來。


    這是他和禦書房大臣早就商討好了的,知道要在東南嚴加禁海,就避免不了要麵對沿海大戶勾結倭寇進而借倭寇之名雇傭大量亡法之徒,擾亂東南。


    而要避免這事,首先就是要鎮住倭國那邊,讓沿海大戶失去實戰經驗豐富的真倭幫助,同時把官貿建立起來,開礦通財,讓沿海大戶徹底失去海貿利益來源。


    所以,朱厚熜這時才如此提了起來。


    王瓊跟著附和道:“陛下說的是,這就跟北方大戶威脅朝廷多借虜賊之勢一樣,北方虜寇也因彼此征伐而多窮凶極惡之輩,故也就往往被北方大戶利誘勾結,眼下欲穩東南,需先宣威於倭國。”


    “餘姚王家、永嘉張家、順德梁家,這三家皇商船隻、雇工、貨物都采募好沒有,何時能起船隨巡視大臣去倭國?”


    朱厚熜這時問了起來。


    負責這事費宏這時起身回道:“陛下,他們都已經采辦完,隻等陛下確定使臣與使臣護營。”


    “正巡視就讓戶部郎中霍韜升任南京右僉都禦史官,以此官領巡倭國;而副使就讓錦衣衛指揮僉事張鏜、同巡倭國,節製護營,而護營則調汪鋐麾下的俞大猷部。”


    霍韜在東萊采礦辦的不錯,而朱厚熜有意讓他去日本辦理石見銀礦事,自然也就讓他為正巡視,而張鏜眼下已經因為誤導外朝文官而敗露了自己的臥底身份,故已隻適合去海外立功。


    所以,朱厚熜也就早就決定讓這二人去,且在這個時候提了出來。


    “遵旨!”


    朱厚熜這裏則繼續言道:“欲穩東南,除了要斷其根,還得注重內防。”


    “調去南邊的金吾衛現在到了哪裏?”


    朱厚熜這時問起負責內部兵馬調動與軍事防禦與治安管理的王瓊來。


    王瓊素來這方麵有經驗,無論是正德年間平定劉六、劉七起義,還是平定寧王叛亂,他都應對有方,表現卓越。


    所以,朱厚熜依舊讓他負責軍機之事。


    王瓊起身回道:“啟奏陛下,金吾衛已快到兩浙,但備倭所用的行軍之費,沿海各布政司還在籌措。”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做好什麽事,歸根結底,還是在於錢財充足。”


    “這次保證東南穩定、加強內衛也是一樣,讓兵部也借三百萬銀元的內帑作為東南維穩專費吧,不隻是給金吾衛用,還有各布政司的地方衛所軍、巡檢司、巡檢所,要讓他們發揮出充沛的勇力,也得給足錢糧,做好撫恤保障,不能隻指望地方藩庫留存。”


    朱厚熜言道。


    這時。


    諸臣聽後皆麵露駭然之色。


    因為他們是真不想外朝再欠債了!


    費宏也就忙咬牙言道:“陛下,又讓外朝借這麽多,朝野會沸騰的!臣等落個治國無方的罵名無所謂,但會影響陛下您自己的聲望啊!”


    “是啊,陛下,而且朝廷中樞這樣體貼,也會讓地方更加放心大膽地去貪的!”


    王鏊這時也跟著鄭重地說了起來。


    朱厚熜道:“朕知道!但你們不用擔心這筆錢還不上,等這次出巡倭國回來,朝廷會收到一大筆礦產收入的,到時候,自會安定國內因國帑入不敷出嚴重而不安的人心。”


    費宏和王鏊等麵麵相覷。


    倭國礦產收入對他們而言太虛無縹緲了!


    雖然,他們知道這是錦衣衛帶回來的確切消息。


    但他們還是擔心這是假消息,什麽石見大銀山,很可能是錦衣衛為討好皇帝,迎合皇帝,故意誇大其詞。


    朱厚熜見他們依舊忐忑不安,知道如果不給他們吃顆定心丸的話,難免會讓東南不安的同時,中樞也不安。


    為了先讓中樞穩定,朱厚熜也就在這時開口道:“這樣吧,如果出巡倭國沒有發現大銀礦,朕就把這次的三百萬東南維穩款的債,本息皆免,諸卿這樣總可以安定內外人心了吧?”


    費宏等互相看了一眼,心裏大喜,忙順坡下驢:“自然可以,臣等謝陛下體諒!”


    朱厚熜則微微一笑,他知道費宏這些文臣是寧相信自己這個皇帝會免債,也不願意相信錦衣衛所奏的石見銀礦是事實。


    接下來。


    朱厚熜則又說道:“至於沿海各司官僚會因此大貪的事,朕不怕他們貪,但怕他們不做事,他們要是在真有倭寇大肆劫掠東南時,而畏敵如虎、臨陣脫逃,乃至助倭賣國,那朕就會數罪並罰,讓他們把吞進去的都加倍吐出來,這話,也同樣是說給你們聽,無論中外,誰壞大局,誰就加倍承受懲處!”


    諸臣皆鄭重地應諾,且都明白,這筆錢是不能截留的了。


    “另外,朕已派朱三南下以調查謝氏被滅門一案為由,加強對東南沿海官紳市井的查緝之事。”


    “總之,朕這次是既投了大筆錢,也派了許多人,還布置了出巡倭國的官兵,如果東南還亂,那就不隻是外廷懷疑諸卿是否稱職忠誠那麽簡單的事了。”


    朱厚熜說後就神色肅然起來。


    “陛下考慮萬全,臣等自不敢大意怠惰,定當竭盡全力,若有疏漏,也甘願先領罪受罰!”


    諸臣這時回道。


    朱厚熜頷首。


    且說。


    陸炳到了兩浙後,就按照聖意,同朱五一起發展起更多的眼線來。


    從販夫走卒到士紳官僚,皆有與他們暗中交通的人。


    這自然是陸炳錢花的多。


    比如專門花錢讓一些百姓挑貨去各處要道上販賣貨物,也比如在各市鎮雇些老人打掃道路。


    所以,當入田親誠、許真等,派人來到兩浙頻繁打探王陽明行蹤時,就有錦衣衛的眼線把這事告知給了陸炳。


    陸炳知道有人在頻繁打探王陽明行蹤時就產生了警覺之心,也就立即先去見了王陽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