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守愚的話,讓許翔山也不由得歎息:
“沒辦法,誰讓陛下自己真闊綽起來呢?”
“因此,他才能造福百官,澄清吏治!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對帝王來說,也同樣適用!”
“清明的吏治、和睦的君臣關係,也是需要錢來維係的,為何有些平常之主,做不到既君臣和睦又吏治清明?就在於他們韜略不足,不知如何聚財富國為最好之策!”
“明主在位,真正的中興可望啊!”
許翔山又感歎了一句。
許守愚雖然知道自己兄長說的是事實,但還是越聽越不樂意,本能地覺得不樂意。
因為這樣的英主擋了他做官的路。
讓他空有大量的家財而不能轉化為權勢,這樣就會讓他即便再有錢,但權力等級秩序內,他也依舊跟一個生員一樣的地位,連見了唐順之這樣的舉人都得自稱小友,而不敢稱自己是對方朋友,哪怕唐順之跟他孫子一樣大。
為此。
許守愚接下來沒再與許翔山多談,而是以自己兄長的名義,求見了吏部文選司郎中王學夔,在京師最貴的酒樓,也點了京師最貴的花魁,請王學夔吃飯逍遙。
他這樣招待王學夔,原因自然是不甘心捐納製度就真這麽停了。
所以,他想問問這些直接受到利益損失的吏部官員,有沒有更高明的應對辦法。
在他看來,這些兩榜進士出身,又能混到吏部的人,自然比自己聰明些。
而王學夔也沒有拒絕許守愚的招待。
這主要是因為,他習慣了抱著名貴花魁喝名酒吃山珍海味的奢靡生活。
現在,他的收入已不能滿足他這些窮奢極欲的生活,也就隻能靠這些富商讓他重溫一下了。
王學夔一邊享受著花魁的皮杯兒,一邊在花魁身上上下其手地笑著,且又在許守愚說了來意後,便道:“令兄沒有說錯,陛下能這麽做,就是因為他聚斂了大量財帑富國!”
“從一開始的東萊礦產,還有借錢給外戚在南方放低息貸,如今又聯合幾個大族瓜分了海貿的收益,還直接以巡視名義去東洋索財!”
“這才讓陛下可以富國,進而在造福百姓之餘,也造福官員!”
王學夔因為有些酒意,再加上心裏也本就窩火,所以說到這裏就把手往桌上重重一拍:“可誰要他造福?!誰又真想讓他富國?!”
王學夔懷抱裏酥胸半露的花魁,頓時嚇得花容失色。
王學夔見此不由得忙摸了摸這花魁的臉,笑問道:“老爺嚇著美人了?”
“老爺伺候你喝個皮香杯兒,以表歉意好不好。”
王學夔說著就自提酒壺,往一繡花鞋酒杯裏倒了酒。
而許守愚這邊則跟著附和說:
“是啊!”
“沒誰想真正的富國,富國必傷民!這是司馬文正公等古賢臣早已確定的至理!”
“故後世有德之臣,隻談節用愛民,而不談富國,楊新都掌國時,也隻是裁減以省漕糧而節國用,可偏偏我們這位陛下以愛護百姓、澄清吏治的名義而行富國之實,讓人憋屈啊!”
“畢竟我們總不能真的把聖人的話也不認了,明著說要陛下隻遵法家。”
“可關鍵是,陛下和天下有些人也得願意隻遵法家啊!”
“正是這個道理。”
“陛下不是不知道這治國當名儒實法,他是裝作不知道。”
“我也不明白,陛下裝作不知道的底氣在哪兒?但無論如何,現在要真阻止他做這些事,就得斷他的財源!”
“克削東洋諸國利益這事,還有壟斷海貿之事,都得想辦法讓陛下維持不了。”
“除此之外……”
“還有那兩位在南方當低息貸的國舅,他們就是陛下奪縉紳之利的刀!皇商能進那麽多貨,能繳那麽多關稅給朝廷,就是因為他們替陛下在給那些皇商輸血,沒人敢冒著得罪天下縉紳的風險,借陛下的內帑低息放給商民,連皇帝陛下真正的母族都不敢,就張家那倆天不怕地不怕的蠢貨敢!”
王學夔說後,許守愚也聽明白了他的意思,知道眼下要真的阻止天子停捐納、改革吏製的事,就得斷天子的財源,而要斷天子的財源,就得不能讓那兩國舅繼續在南方放低息貸,也不能讓朝廷能一個勁地去東洋賺錢,還派官員和軍隊去常駐。
許守愚也算是明白,為何之前馬錄不顧郭勳的提醒,也要讓郭勳和張家兩國舅背一個謀反的罪名了。
他也更明白為何南方竭力阻止朝廷派人去巡視東洋了。
這裏麵的本質的確是利益相關。
朱厚熜讓張家兩外戚替他開錢莊放低息貸,是在奪素來為權貴縉紳把持的金融權,在強行讓銀元這個官方貨幣徹底流通起來。
而朱厚熜正式派官方力量介入東洋,也算是徹底奪取了南方的權貴縉紳們裹挾東洋來威逼朝廷的砝碼。
相反!
朝廷還能通過操控東洋間接操控南方的權貴縉紳。
畢竟地主階級嘛,難免都有買辦的性質在。
皇帝讓他們做不了買辦,他們也就沒辦法勾結外夷,也就沒辦法在國內有恃無恐地行反動之事!
嗖!
西苑。
朱厚熜在正德曾經留下的靶場,射著弓箭。
現在的他已經能開一石弓。
當然,朱厚熜還時不時的開弓射箭,主要是為了鍛煉一下,同時也掌握一下騎射能力。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畢竟火器淘汰弓箭還需要一段時間。
有時候遇到突發情況,弓箭還是比眼下的火繩槍操作更方便。
射完箭的朱厚熜在去檢驗成績之餘,就對隨扈的楊一清和張璁聊起朝政來。
“吏部鄭、沈二人引起的風波算是平息了下去,所以,改革還是繼續進行。”
“吏部報上來的那些官員缺額,就用之前讓朱希周在南直推行的選考方式,這也是合乎祖宗所定下以特簡考選任官的規矩。”
“主要招考對象就定為大明實政學堂的人,凡事考上的就賜同進士出身去吏,以觀政進士的身份負責最具體的事務。”
“這個考試每年舉行一次,錄取額度根據缺額來。”
“考試內容得與科舉不同,畢竟是為補缺額官,而沒有科舉要籠絡天下士人的作用,所以就以如何更利於實際需要為上,自然也就要考策論等外,還要由考官麵試詢問,考其臨時發揮與應變之能。”
“考官除了從吏部出一人外,剩下的考官如何確定,你們內閣議一議,不一定非得官員為考官,可以請名宿大儒或者善於治官的致仕老臣來做,反正以選出實才為上。”
朱厚熜這麽說後,楊一清等也就拱手稱是。
他們不得不承認皇帝是真追求實務。
當他們對此也不感到意外,隻是暗歎大明實政學堂恐會越來越受士人歡迎。
而國子監的地位隻怕要削減下去。
這對於他們這些地位高的大臣而言,自然也就會在將來希望皇帝能恩蔭他們的子弟進大明實政學堂,而不再是進國子監。
朱厚熜的聖意以諭旨的方式經內閣頒布後,的確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大明實政學堂的士子們最是高興,也最是緊張,而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準備這次考試,以爭取盡快成為吏部觀政進士。
但具體的考試內容,閣臣公卿們還在議。
而在京師為這事議論不休時,徐階這邊已省親結束,準備去浙江,坐船去東洋。
但他這一天剛要啟程從鬆江坐船去浙江,就見華亭知縣周宗明來見了他:“徐僉憲,有百姓狀告您強奪民女以逞淫欲,下官不得已前來請您配合,能否晚一天離開。”
“我強奪民女?”
徐階一臉懵逼。
但這時,徐階的船內卻恰好真有一女子衣衫不整地跑了出來:“老父母救我!”
徐階見此瞠目結舌。
而不少為徐階送行的同鄉縉紳則不由得暗笑。
“沒辦法,誰讓陛下自己真闊綽起來呢?”
“因此,他才能造福百官,澄清吏治!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對帝王來說,也同樣適用!”
“清明的吏治、和睦的君臣關係,也是需要錢來維係的,為何有些平常之主,做不到既君臣和睦又吏治清明?就在於他們韜略不足,不知如何聚財富國為最好之策!”
“明主在位,真正的中興可望啊!”
許翔山又感歎了一句。
許守愚雖然知道自己兄長說的是事實,但還是越聽越不樂意,本能地覺得不樂意。
因為這樣的英主擋了他做官的路。
讓他空有大量的家財而不能轉化為權勢,這樣就會讓他即便再有錢,但權力等級秩序內,他也依舊跟一個生員一樣的地位,連見了唐順之這樣的舉人都得自稱小友,而不敢稱自己是對方朋友,哪怕唐順之跟他孫子一樣大。
為此。
許守愚接下來沒再與許翔山多談,而是以自己兄長的名義,求見了吏部文選司郎中王學夔,在京師最貴的酒樓,也點了京師最貴的花魁,請王學夔吃飯逍遙。
他這樣招待王學夔,原因自然是不甘心捐納製度就真這麽停了。
所以,他想問問這些直接受到利益損失的吏部官員,有沒有更高明的應對辦法。
在他看來,這些兩榜進士出身,又能混到吏部的人,自然比自己聰明些。
而王學夔也沒有拒絕許守愚的招待。
這主要是因為,他習慣了抱著名貴花魁喝名酒吃山珍海味的奢靡生活。
現在,他的收入已不能滿足他這些窮奢極欲的生活,也就隻能靠這些富商讓他重溫一下了。
王學夔一邊享受著花魁的皮杯兒,一邊在花魁身上上下其手地笑著,且又在許守愚說了來意後,便道:“令兄沒有說錯,陛下能這麽做,就是因為他聚斂了大量財帑富國!”
“從一開始的東萊礦產,還有借錢給外戚在南方放低息貸,如今又聯合幾個大族瓜分了海貿的收益,還直接以巡視名義去東洋索財!”
“這才讓陛下可以富國,進而在造福百姓之餘,也造福官員!”
王學夔因為有些酒意,再加上心裏也本就窩火,所以說到這裏就把手往桌上重重一拍:“可誰要他造福?!誰又真想讓他富國?!”
王學夔懷抱裏酥胸半露的花魁,頓時嚇得花容失色。
王學夔見此不由得忙摸了摸這花魁的臉,笑問道:“老爺嚇著美人了?”
“老爺伺候你喝個皮香杯兒,以表歉意好不好。”
王學夔說著就自提酒壺,往一繡花鞋酒杯裏倒了酒。
而許守愚這邊則跟著附和說:
“是啊!”
“沒誰想真正的富國,富國必傷民!這是司馬文正公等古賢臣早已確定的至理!”
“故後世有德之臣,隻談節用愛民,而不談富國,楊新都掌國時,也隻是裁減以省漕糧而節國用,可偏偏我們這位陛下以愛護百姓、澄清吏治的名義而行富國之實,讓人憋屈啊!”
“畢竟我們總不能真的把聖人的話也不認了,明著說要陛下隻遵法家。”
“可關鍵是,陛下和天下有些人也得願意隻遵法家啊!”
“正是這個道理。”
“陛下不是不知道這治國當名儒實法,他是裝作不知道。”
“我也不明白,陛下裝作不知道的底氣在哪兒?但無論如何,現在要真阻止他做這些事,就得斷他的財源!”
“克削東洋諸國利益這事,還有壟斷海貿之事,都得想辦法讓陛下維持不了。”
“除此之外……”
“還有那兩位在南方當低息貸的國舅,他們就是陛下奪縉紳之利的刀!皇商能進那麽多貨,能繳那麽多關稅給朝廷,就是因為他們替陛下在給那些皇商輸血,沒人敢冒著得罪天下縉紳的風險,借陛下的內帑低息放給商民,連皇帝陛下真正的母族都不敢,就張家那倆天不怕地不怕的蠢貨敢!”
王學夔說後,許守愚也聽明白了他的意思,知道眼下要真的阻止天子停捐納、改革吏製的事,就得斷天子的財源,而要斷天子的財源,就得不能讓那兩國舅繼續在南方放低息貸,也不能讓朝廷能一個勁地去東洋賺錢,還派官員和軍隊去常駐。
許守愚也算是明白,為何之前馬錄不顧郭勳的提醒,也要讓郭勳和張家兩國舅背一個謀反的罪名了。
他也更明白為何南方竭力阻止朝廷派人去巡視東洋了。
這裏麵的本質的確是利益相關。
朱厚熜讓張家兩外戚替他開錢莊放低息貸,是在奪素來為權貴縉紳把持的金融權,在強行讓銀元這個官方貨幣徹底流通起來。
而朱厚熜正式派官方力量介入東洋,也算是徹底奪取了南方的權貴縉紳們裹挾東洋來威逼朝廷的砝碼。
相反!
朝廷還能通過操控東洋間接操控南方的權貴縉紳。
畢竟地主階級嘛,難免都有買辦的性質在。
皇帝讓他們做不了買辦,他們也就沒辦法勾結外夷,也就沒辦法在國內有恃無恐地行反動之事!
嗖!
西苑。
朱厚熜在正德曾經留下的靶場,射著弓箭。
現在的他已經能開一石弓。
當然,朱厚熜還時不時的開弓射箭,主要是為了鍛煉一下,同時也掌握一下騎射能力。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_吧首發本。
畢竟火器淘汰弓箭還需要一段時間。
有時候遇到突發情況,弓箭還是比眼下的火繩槍操作更方便。
射完箭的朱厚熜在去檢驗成績之餘,就對隨扈的楊一清和張璁聊起朝政來。
“吏部鄭、沈二人引起的風波算是平息了下去,所以,改革還是繼續進行。”
“吏部報上來的那些官員缺額,就用之前讓朱希周在南直推行的選考方式,這也是合乎祖宗所定下以特簡考選任官的規矩。”
“主要招考對象就定為大明實政學堂的人,凡事考上的就賜同進士出身去吏,以觀政進士的身份負責最具體的事務。”
“這個考試每年舉行一次,錄取額度根據缺額來。”
“考試內容得與科舉不同,畢竟是為補缺額官,而沒有科舉要籠絡天下士人的作用,所以就以如何更利於實際需要為上,自然也就要考策論等外,還要由考官麵試詢問,考其臨時發揮與應變之能。”
“考官除了從吏部出一人外,剩下的考官如何確定,你們內閣議一議,不一定非得官員為考官,可以請名宿大儒或者善於治官的致仕老臣來做,反正以選出實才為上。”
朱厚熜這麽說後,楊一清等也就拱手稱是。
他們不得不承認皇帝是真追求實務。
當他們對此也不感到意外,隻是暗歎大明實政學堂恐會越來越受士人歡迎。
而國子監的地位隻怕要削減下去。
這對於他們這些地位高的大臣而言,自然也就會在將來希望皇帝能恩蔭他們的子弟進大明實政學堂,而不再是進國子監。
朱厚熜的聖意以諭旨的方式經內閣頒布後,的確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大明實政學堂的士子們最是高興,也最是緊張,而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準備這次考試,以爭取盡快成為吏部觀政進士。
但具體的考試內容,閣臣公卿們還在議。
而在京師為這事議論不休時,徐階這邊已省親結束,準備去浙江,坐船去東洋。
但他這一天剛要啟程從鬆江坐船去浙江,就見華亭知縣周宗明來見了他:“徐僉憲,有百姓狀告您強奪民女以逞淫欲,下官不得已前來請您配合,能否晚一天離開。”
“我強奪民女?”
徐階一臉懵逼。
但這時,徐階的船內卻恰好真有一女子衣衫不整地跑了出來:“老父母救我!”
徐階見此瞠目結舌。
而不少為徐階送行的同鄉縉紳則不由得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