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雍心裏一慌,忙跪了下來:“部堂容稟,其實,薊州、昌平一帶一直食的是淮鹽,隻是下僚怕部堂為難,才撒謊說成是河間鹽!還請部堂寬恕下僚欺瞞之罪。”
“按朝廷規定,這裏隻能行河間鹽,為何改行淮鹽?”
嚴嵩問道。
周期雍回道:“一則淮鹽更便宜,二則淮鹽多為豪奢大戶所控,河間鹽商勢弱,自然競爭不過他們。”
“你起來吧。”
嚴嵩揮了揮手。
接著。
他就在周期雍起身後對他說:“你去見這些富賈巨商,就說,本堂也不派兵抓他們,抄沒他們的家產,但他們得納糧認罰,以鹽引為憑,每引罰五鬥糧食,這樣彼此麵子上都好看,也沒必要非得你死我活,他們隻要能讓我在陛下麵前好交差,我也會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周期雍拱手稱是。
沒兩日後。
周期雍就找來嚴嵩說:“部堂,他們願意納糧認罰,隻是如今糧價貴,想每引隻交二鬥糧。”
“三鬥!”
“不能再低,否則本堂隻能抄他們的家,可不管他們背後是誰。”
嚴嵩沉聲說道。
“是!”
沒一日後,這些出售淮鹽的富賈巨商就都答應了嚴嵩的要求,以一引三鬥的方式交納罰糧。
嚴嵩也因此拿到了不少糧食。
但富賈巨商們對此並不高興。
富商白倉找到戶部檢校白麒說起了這事,且道:“這個嚴分宜借著我們非法出售淮鹽的名義,要我們交糧,我們不敢不應,隻是這樣一來,就不能借著朝廷大規模修築邊牆的機會多賺官帑了。”
“這個嚴分宜倒是知道分寸,沒有直接上報奢豪大戶違法行鹽的事。”
白麒則笑著回了一句。
白倉跟著附和說:“是知道分寸,可也太天真了些,以為我們會看在他一個部堂的麵上,願意少吃一點利。”
“是啊,他能不能給朝廷交待,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他難道還真敢跟戶部撕破臉嗎?”
“他應該清楚,正因為他不是我們天下官僚縉紳選的官,所以他才沒能從戶部拿到糧食,而隻拿到了銀元,所以,他必須被罷官!他隻有被罷官,天下官僚縉紳才會放過他。”
白麒附和起來,且說著就冷笑起來:“他居然還想自救!”
“所以,我說他還是天真了些,還想著掙紮,想著保住官祿!”
“殊不知,就憑他跟張孚敬的關係,天下官僚縉紳也不會容他,要不然也不會早在楊新都致仕之前,就要把他調去南都!”
“他這人,是官癮真的大呀!”
白倉也繼續說道。
白麒則在這時對白倉吩咐說:“那你就上書都察院,告他額外科罰以中飽私囊!”
“到時候,戶部這邊,自會為自己的納銀開中之收入,要陛下懲治嚴分宜的,而嚴分宜是個識趣的人,相信他會就此明白天下官僚縉紳的意思,而主動辭官的。”
“好!”
“陛下,都察院題本,鹽商白倉奏,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嚴嵩額外科罰,以籌糧秣。”
禦書房。
朱厚熜這一天就通過禦書房大臣桂萼知道了這事。
朱厚熜因鹽政事屬於戶部管,也就問道:“戶部怎麽看的此事?”
“回陛下,戶部議後認為,朝廷給嚴嵩撥有籌糧之款,何故又於鹽價外無故科罰,故認為嚴嵩罰沒無名,當令以狀對。”
楊一清回道。
朱厚熜聽後拉下臉來:“這個嚴嵩,他就是這麽當官的?有籌糧之款,卻還要額外科罰以累商賈,真是隻知道一遇到問題,就掠之於商?”
楊一清回道:“但嚴嵩畢竟是陛下欽定的,若真是因為自己無能又想中飽私囊,而無故科罰商賈,壞朝廷鹽政,隻會損陛下的威嚴,會讓天下官僚再次有理由拒絕陛下特簡,所以以臣看,還是按戶部意思辦最好,當令嚴嵩上本狀對。”
“那就這樣做吧。”
朱厚熜說後也微微鎖起了眉頭。
他的確擔心嚴嵩會做這種損商利己的事。
所以,他才沒有明著為嚴嵩說話,而在楊一清說後故意帶著一絲失望的語氣。
畢竟他,知道嚴嵩在曆史上也的確是有貪名的,而且也喜歡做這事侵奪商人利益的事。
啪!
嚴嵩收到朱批票擬後,直接一掌拍在了桌上。
麵色陰沉的可怕。
他當然不是因為嘉靖帝不信任他,讓他上本狀對而麵色難看。
他是因為,富商白倉把這個彼此商量好事向朝廷告狀,而麵色難看。
這讓嚴嵩意識到自己被這些人擺了一道。
跟著嚴嵩身邊的嚴世蕃因此走過來問了一句:“父親怎麽了?”
嚴嵩見嚴世蕃已經快有自己高了,便又神色和緩了下來,且把朱批票擬給了嚴世蕃:
“你看看,正好也試試你的才智。”
“是!”
嚴世蕃接過朱批票擬看了起來。
嚴嵩則在這沒一會兒後,就忍不住先笑著問了起來:“世藩,你怎麽看?”
“你是不是覺得,內閣和戶部都挺體諒為父,所以隻讓為父自己上本狀對解釋,而沒有因此就信一個商賈之言,直接派人來調查?”
“父親,兒子不這麽認為!”
嚴世藩神色凝重地回道。
嚴嵩不禁愕然,看向嚴世蕃,笑道:“那你說說看。”
“兒子覺得,這是為天下官僚縉紳依賴的朝中清流們,不想父親您繼續做官,要您主動辭官!”
“內閣和戶部也不是體諒您,隻是礙於皇威,不敢直接表露態度,可能是在故作公正,以揣摩聖意,也可能是畏懼清流,不想節外生枝。”
嚴世蕃回道。
嚴嵩訝然失笑起來,又問道:“那你覺得為父該怎麽上奏?”
“他們這樣針對父親,其實是衝著陛下來的。”
“陛下讓父親以特簡上位,非經廷推上位,清流們自然就會對父親百般阻撓。”
“父親不想讓陛下失望,才不得不額發科罰商賈糧食,但清流們不肯罷休,非要父親失去官位,而父親又不想不做官,同時也不想做官後被清流們一直針對,畢竟,清流們背後站的是天下官僚縉紳。”
“所以,為今之計,隻能先不捅破窗戶,用別的理由解釋,比如父親是總督,有便宜處置之權,因如今邊糧供應不足,額外科罰也是一時不得不行的權宜之計。”
嚴世蕃回道。
嚴嵩點了點頭:“這樣做倒是沒錯,隻是可能會使陛下生氣。”
“父親說的是,但能不能消氣就看朝中清流了。”
“總之,就看他們到底要怎樣才肯讓父親繼續做官。”
嚴世蕃說道。
嚴嵩點頭,且笑著摸了摸嚴世蕃:“我兒真的長大了,世事洞明!”
昌平離京師不遠,所以,朱厚熜很快就收到了內閣楊一清呈上來的嚴嵩回奏墨本。
“陛下,嚴嵩上疏自辯說,如今鹽利頗重,商賈兢趨,一日之間,皆爭相願納糧資官,以補繕修邊牆城垣與補給藩祿,而陛下許臣便宜處置之權,臣通融以商利佐公家之急,宜無不可者之事,故請陛下明鑒!”
楊一清匯報後,朱厚熜就問道:“戶部怎麽看?”
楊一清回道:“戶部說,自孝廟時,納銀開中後,行鹽商賈皆不必再納糧於邊,嚴嵩科罰有失祖宗立法之製,且科索商賈有違國家大計,名為籌糧,但到底是屬於冒進而破壞朝廷法令之舉!”
“嚴嵩這事的確做的不對。”
“朕是給了他便宜處置之權,但不是讓他可以隨便奪商人之利,人家白紙黑字的告了狀,怎麽可能是自願認罰的!”
“戶部不為其遮掩也在清理之中!”
朱厚熜語氣不善地說後,就把奏疏丟在了案上:“他這樣濫用憲權,科罰商賈,也的確不利於商賈行鹽於邊鎮!”
“你們內閣打算如何票擬此事?”
朱厚熜這時問起楊一清來。
“按朝廷規定,這裏隻能行河間鹽,為何改行淮鹽?”
嚴嵩問道。
周期雍回道:“一則淮鹽更便宜,二則淮鹽多為豪奢大戶所控,河間鹽商勢弱,自然競爭不過他們。”
“你起來吧。”
嚴嵩揮了揮手。
接著。
他就在周期雍起身後對他說:“你去見這些富賈巨商,就說,本堂也不派兵抓他們,抄沒他們的家產,但他們得納糧認罰,以鹽引為憑,每引罰五鬥糧食,這樣彼此麵子上都好看,也沒必要非得你死我活,他們隻要能讓我在陛下麵前好交差,我也會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周期雍拱手稱是。
沒兩日後。
周期雍就找來嚴嵩說:“部堂,他們願意納糧認罰,隻是如今糧價貴,想每引隻交二鬥糧。”
“三鬥!”
“不能再低,否則本堂隻能抄他們的家,可不管他們背後是誰。”
嚴嵩沉聲說道。
“是!”
沒一日後,這些出售淮鹽的富賈巨商就都答應了嚴嵩的要求,以一引三鬥的方式交納罰糧。
嚴嵩也因此拿到了不少糧食。
但富賈巨商們對此並不高興。
富商白倉找到戶部檢校白麒說起了這事,且道:“這個嚴分宜借著我們非法出售淮鹽的名義,要我們交糧,我們不敢不應,隻是這樣一來,就不能借著朝廷大規模修築邊牆的機會多賺官帑了。”
“這個嚴分宜倒是知道分寸,沒有直接上報奢豪大戶違法行鹽的事。”
白麒則笑著回了一句。
白倉跟著附和說:“是知道分寸,可也太天真了些,以為我們會看在他一個部堂的麵上,願意少吃一點利。”
“是啊,他能不能給朝廷交待,跟我們有什麽關係?”
“他難道還真敢跟戶部撕破臉嗎?”
“他應該清楚,正因為他不是我們天下官僚縉紳選的官,所以他才沒能從戶部拿到糧食,而隻拿到了銀元,所以,他必須被罷官!他隻有被罷官,天下官僚縉紳才會放過他。”
白麒附和起來,且說著就冷笑起來:“他居然還想自救!”
“所以,我說他還是天真了些,還想著掙紮,想著保住官祿!”
“殊不知,就憑他跟張孚敬的關係,天下官僚縉紳也不會容他,要不然也不會早在楊新都致仕之前,就要把他調去南都!”
“他這人,是官癮真的大呀!”
白倉也繼續說道。
白麒則在這時對白倉吩咐說:“那你就上書都察院,告他額外科罰以中飽私囊!”
“到時候,戶部這邊,自會為自己的納銀開中之收入,要陛下懲治嚴分宜的,而嚴分宜是個識趣的人,相信他會就此明白天下官僚縉紳的意思,而主動辭官的。”
“好!”
“陛下,都察院題本,鹽商白倉奏,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嚴嵩額外科罰,以籌糧秣。”
禦書房。
朱厚熜這一天就通過禦書房大臣桂萼知道了這事。
朱厚熜因鹽政事屬於戶部管,也就問道:“戶部怎麽看的此事?”
“回陛下,戶部議後認為,朝廷給嚴嵩撥有籌糧之款,何故又於鹽價外無故科罰,故認為嚴嵩罰沒無名,當令以狀對。”
楊一清回道。
朱厚熜聽後拉下臉來:“這個嚴嵩,他就是這麽當官的?有籌糧之款,卻還要額外科罰以累商賈,真是隻知道一遇到問題,就掠之於商?”
楊一清回道:“但嚴嵩畢竟是陛下欽定的,若真是因為自己無能又想中飽私囊,而無故科罰商賈,壞朝廷鹽政,隻會損陛下的威嚴,會讓天下官僚再次有理由拒絕陛下特簡,所以以臣看,還是按戶部意思辦最好,當令嚴嵩上本狀對。”
“那就這樣做吧。”
朱厚熜說後也微微鎖起了眉頭。
他的確擔心嚴嵩會做這種損商利己的事。
所以,他才沒有明著為嚴嵩說話,而在楊一清說後故意帶著一絲失望的語氣。
畢竟他,知道嚴嵩在曆史上也的確是有貪名的,而且也喜歡做這事侵奪商人利益的事。
啪!
嚴嵩收到朱批票擬後,直接一掌拍在了桌上。
麵色陰沉的可怕。
他當然不是因為嘉靖帝不信任他,讓他上本狀對而麵色難看。
他是因為,富商白倉把這個彼此商量好事向朝廷告狀,而麵色難看。
這讓嚴嵩意識到自己被這些人擺了一道。
跟著嚴嵩身邊的嚴世蕃因此走過來問了一句:“父親怎麽了?”
嚴嵩見嚴世蕃已經快有自己高了,便又神色和緩了下來,且把朱批票擬給了嚴世蕃:
“你看看,正好也試試你的才智。”
“是!”
嚴世蕃接過朱批票擬看了起來。
嚴嵩則在這沒一會兒後,就忍不住先笑著問了起來:“世藩,你怎麽看?”
“你是不是覺得,內閣和戶部都挺體諒為父,所以隻讓為父自己上本狀對解釋,而沒有因此就信一個商賈之言,直接派人來調查?”
“父親,兒子不這麽認為!”
嚴世藩神色凝重地回道。
嚴嵩不禁愕然,看向嚴世蕃,笑道:“那你說說看。”
“兒子覺得,這是為天下官僚縉紳依賴的朝中清流們,不想父親您繼續做官,要您主動辭官!”
“內閣和戶部也不是體諒您,隻是礙於皇威,不敢直接表露態度,可能是在故作公正,以揣摩聖意,也可能是畏懼清流,不想節外生枝。”
嚴世蕃回道。
嚴嵩訝然失笑起來,又問道:“那你覺得為父該怎麽上奏?”
“他們這樣針對父親,其實是衝著陛下來的。”
“陛下讓父親以特簡上位,非經廷推上位,清流們自然就會對父親百般阻撓。”
“父親不想讓陛下失望,才不得不額發科罰商賈糧食,但清流們不肯罷休,非要父親失去官位,而父親又不想不做官,同時也不想做官後被清流們一直針對,畢竟,清流們背後站的是天下官僚縉紳。”
“所以,為今之計,隻能先不捅破窗戶,用別的理由解釋,比如父親是總督,有便宜處置之權,因如今邊糧供應不足,額外科罰也是一時不得不行的權宜之計。”
嚴世蕃回道。
嚴嵩點了點頭:“這樣做倒是沒錯,隻是可能會使陛下生氣。”
“父親說的是,但能不能消氣就看朝中清流了。”
“總之,就看他們到底要怎樣才肯讓父親繼續做官。”
嚴世蕃說道。
嚴嵩點頭,且笑著摸了摸嚴世蕃:“我兒真的長大了,世事洞明!”
昌平離京師不遠,所以,朱厚熜很快就收到了內閣楊一清呈上來的嚴嵩回奏墨本。
“陛下,嚴嵩上疏自辯說,如今鹽利頗重,商賈兢趨,一日之間,皆爭相願納糧資官,以補繕修邊牆城垣與補給藩祿,而陛下許臣便宜處置之權,臣通融以商利佐公家之急,宜無不可者之事,故請陛下明鑒!”
楊一清匯報後,朱厚熜就問道:“戶部怎麽看?”
楊一清回道:“戶部說,自孝廟時,納銀開中後,行鹽商賈皆不必再納糧於邊,嚴嵩科罰有失祖宗立法之製,且科索商賈有違國家大計,名為籌糧,但到底是屬於冒進而破壞朝廷法令之舉!”
“嚴嵩這事的確做的不對。”
“朕是給了他便宜處置之權,但不是讓他可以隨便奪商人之利,人家白紙黑字的告了狀,怎麽可能是自願認罰的!”
“戶部不為其遮掩也在清理之中!”
朱厚熜語氣不善地說後,就把奏疏丟在了案上:“他這樣濫用憲權,科罰商賈,也的確不利於商賈行鹽於邊鎮!”
“你們內閣打算如何票擬此事?”
朱厚熜這時問起楊一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