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馬走,使盡其力;毋代鳥飛,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動,以觀其則。動則失位,靜乃自得。
道,不遠而難極也,與人並處而難得也。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智乎,智乎,投之海外無自奪,求之者不得處之者。夫正人無求之也,故能虛無。
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君臣父子人間之事謂之義,登降揖讓、貴賤有等、親疏之體謂之禮,簡物、小未一道。殺僇禁誅謂之法。
大道可安而不可說。直人之言不義不頗,不出於口,不見於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則?
天曰虛,地曰靜,乃不伐。潔其宮,開其門,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紛乎其若亂,靜之而自治。強不能遍立,智不能盡謀。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當,謂之聖人。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殊形異埶,不與萬物異理,故可以為天下始。
人之可殺,以其惡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惡,恬愉無為,去智與故。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動也,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耳目者。視聽之官也,心而無與於視聽之事,則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過而目不見,聲至而耳不聞也。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術者,無為而製竅者也。故曰“君”。“毋代馬走”,“毋代鳥飛”,此言不奪能能,不與下誠也。“毋先物動”者,搖者不走,趮者不靜,言動之不可以觀也。“位”者”,謂其所立也。人主者立於陰,陰者靜,故曰“動則失位”。陰則能製陽矣,靜則能製動矣,攸曰,‘靜乃自得。”
道在天地之間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故曰“不遠而難極也”。虛之與人也無間,唯聖人得虛道,故曰“並處而難得”。世人之所職者精也。去欲則宣,宣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立矣,獨則明,明則神矣。神者至貴也,故館不辟除,則貴人不舍焉。故曰“不潔則神不處”。“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修之此,莫能虛矣。虛者,無藏也。故曰去知則奚率求矣,無藏則奚設矣。無求無設則無慮,無慮則反複虛矣。
天之道,虛其無形。虛則不屈,無形則無所位迕,無所位迕,故遍流萬物而不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職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故道之與德無間,故言之者不別也。間之理者,謂其所以舍也。義者,謂各處其宜也。禮者,因人之情,緣義之理,而為之節文者也,故禮者謂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諭義之意也。故禮出乎義,義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殺僇禁誅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權,權出於道。
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極。故曰“可以安而不可說”也。莫人,言至也。不宜,言應也。應也者,非吾所設,故能無宜也。不顧,言因也。因也者,非吾所顧,故無顧也。“不出於口,不見於色”,言無形也;“四海之人,孰知其則”,言深囿也。
天之道虛,地之道靜。虛則不屈,靜則不變,不變則無過,故曰“不伐”。“潔其宮,闕其門”:宮者,謂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宮”。潔之者,去好過也。門者,謂耳目也。耳目者,所以聞見也。“物固有形,形固有各”,此言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務名,督言正名,故曰“聖人”。“不言之言”,應也。應也者,以其為之人者也。執其名,務其應,所以成,之應之道也。“無為之道,因也。因也者,無益無損也。以其形因為之名,此因之術也。名者,聖人之所以紀萬物也。人者立於強,務於善,未於能,動於故者也。聖人無之,無之則與物異矣。異則虛,虛者萬物之始也,故曰“可以為天下始”。
人迫於惡,則失其所好;怵於好,則忘其所惡。非道也。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惡。”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故曰:“君子”。“恬愉無為,去智與故”,言虛素也。“其應非所設也,其動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感而後應,非所設也;緣理而動,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自用則不虛,不虛則仵於物矣;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故道貴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處也若無知”,言至虛也;“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若影之象形,響之應聲也。故物至則應,過則舍矣。舍矣者,言複所於虛也。
【譯文】
心在人體,處於君的地位;九竅各有功能,有如百官各有職務。心的活動合於正道,九竅就能按常規工作;心充滿了嗜欲,眼就看不見顏色,耳就聽不到聲音。所以說:在上位的脫離了正道,居下位的就荒怠職事。不要代替馬去跑,讓它自盡其力;不要代替鳥去飛,讓它充分使用其羽翼。不要先物而動,以觀察事物的運動規律。動則失掉為君的地位,靜就可以自然地掌握事物運動規律了。
道,離人不遠而難以探其窮盡,與人共處而難以掌握。使欲念空虛,神道就將來到心裏;欲念掃除不淨,神道就不肯留處。人人都想得到智慧,但不知道怎樣才能獲得智慧。智慧嗬,智慧嗬,應把它投之海外而不可空自強求。追求智慧不如保持心的空虛。聖人就是無所追求的,所以能夠做到“虛”。
虛無無形叫作道,化育萬物叫作德,擺正君臣父子這類人間的關係叫作義,尊卑揖讓、貴賤有別以及親疏之間的體統叫作禮,繁簡、大小的事務都使之遵守統一規範,並規定殺戮禁誅等事叫作法。
大道,可以適應它而不能說得明白。真人的理論,不偏不頗,不從口裏說出。不在表情上流露,四海的人,又誰能知道他的法則呢?
天是虛的,地是靜的,”所以沒有差錯。清掃房屋。開放門戶,排除私欲,不要主觀成見。神明就似乎出現了;事物總是紛雜地好象很亂,靜下來就自然有條不紊。能力再強也不能把一切事情都包攬起來,智慧再高也不能把所有事情都謀劃周到。物的自身本來有它—定的形體,形體自身本來有它一定的名稱,立名正合於實際,就叫作聖人。所以。必須懂得什麽是不由自己去說的理論,不用親自去做的事業,然後才懂得道的要領。盡管萬物的形態千差萬別,但從不違背萬物自身的規律,所以能成為天下萬物的始祖。
人可以用殺戮來鎮壓,這是因為他們怕死;可以用不利之事來阻止,這是因為他們貪利。所以君子不被愛好之事所誘惑,不被厭惡之事所脅迫,安愉無為,消除了智謀和故巧。他的處事,不是出於他自己的主觀籌劃;他的行動,不是出於他自己的主觀擇取。有過錯在於自以為是,發生罪過在於妄加變化。因此。有道的君子,他在自處的時候,象是沒有知識;他在治理事物時,象是隻起配合的作用,這就是靜因之道。
“心在人體,處於君的地位;九竅各有的功能,有如百官的職務一樣。”這是說耳目是管視聽的器官,心不去幹預視聽的職守,器官就得以盡到它們的本分。心裏有了嗜欲雜念,那就有東西也看不見,有聲音也聽不到。所以說: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所以說:心的功能,就是用虛靜無為來管轄九竅的。所以叫作“君”。“不要代替馬去跑”,“不要代替鳥去飛”,這是說不要取代各個能者的功用,不要幹預下麵的操作。所謂“不要先物而動”,是因為搖擺就不能鎮定,躁動就不能平靜,就是說“動”就不可能好好觀察事物了。“位”,指所處的地位。人君處在陰的地位。陰的性質是靜,所以說“動則失位”。處在陰的地位可以控製陽,處在靜的地位可以掌握動,所以說“靜乃自得”。
道在天地之間,無限大又無限小,所以說“不遠而難極也”。虛與人之間沒有什麽距離,但隻有聖人能做到虛,所以說“並處而難得”。人們所要記住的是心意專一。清除欲念則心意疏通,疏通則虛靜。虛靜就可以專一。心意專一則獨立於萬物之上,獨立則明察一切,明察一切就到達神的境界了。神是最高貴的,館舍不加掃除,貴人就不來居住了。所以說“不潔則神不處”。所謂“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就是說,人們所認識的對象是外界事物,而人們認識的主體是心。不把心修養好,怎麽能認識外界事物?修養心的最好辦法,莫如使它處於虛的狀態。虛,就是無所保留,所以說能做到連智慧都拋掉,就沒有什麽可追求的了;能做到無所保留。就沒有什麽可籌劃的了。不追求又不籌劃就可以做到無慮,無慮就回到虛的境界了。
天道,是虛而無形的。由於虛,就不受挫折;由於無形,就無所抵觸。無所抵觸,所以能普遍流通於萬物之中而不變。德,是道的體現,萬物依賴它得以生長,心智依賴它得以認識道的精髓。所以,“德”就是“得”,所謂得,那就等於說是所要得到的東西已經實現了。無為叫作道,體現它就叫作德,所以道與德沒有什麽距離,談論它們往往不加區別。硬是要問它們有所距離的道理,還是說德是用來體現道的。所謂義,說的是各,行其宜。所謂禮,則是根據人的感情,按照義的道理,而規定的製度和標誌。所以,禮就是有理,理是通過明確本分來表達義的,因此,禮從理產生,理從義產生,義是根據行事所宜來定的。法,是用來劃一不齊的社會行動而不得不實行的,所以要運用殺戮禁誅來劃一。事事都要用法來督察,法要根據權衡得失來製定,而權衡得失則是以道為根據的。
所謂道,動作時看不見它的形體,布施時看不到它的德惠,萬物都已經得到它的好處,但不知它的究竟。所以說“可以安而不可說”。“真人”,言其水平最高。“不偏”,說的是“應”。所謂應,即不是由自己主觀籌劃,所以能做到不偏。“不頗”,說的是“因”。所謂因,即不是由自己主觀擇取,所以能做到不頗。“不出於口,不見於色”,說的是道的無形;“四海之人,孰知其則”,講的是蘊藏極深。
天的道是“虛”,地的道是“靜”。虛就沒有曲折,靜就沒有變動,沒有變動就沒有失誤。所以叫作“不成。”,“清掃室屋,開放門戶”:室屋,指的是心。心是智慧的居處,所以稱作“室屋”。清掃它,即清除好惡的意思。門,指的是耳目。因為耳目是聽、看外部事物的。“物的自身本來有它一定的形體,形體自身本來有它一定的名稱,”這是說名稱不得超出事物的實際,實際也不得超過事物的名稱。從形體的實際出發說明形體,從形體的實際出發確定名稱。據此來考察理論又規正名稱,所以叫作“聖人”。“不由自己親自去說的理論”,意思就是“應”。所謂應,是因為它的創造者是別的人,抓住每一種名稱的事物,研究它自身形成的規律,這就是“應”的做法。“不用自己親自去做的事業”,意思就是“因”。所謂因,就是不增加也不減少。是個什麽樣,就給它起個什麽名,這就是“因”是做法。名稱不過是聖人用來標記萬物的。一般人行事總是立意強求,專務修飾,欣味逞能,而運用故巧。聖人則沒有這些毛病。沒有這些就可以承認萬物的不同規律。承認萬物的不同就能做到虛,虛是萬物的原始,所以說:“可以為天下始。”
一般的人往往被迫於所厭惡的事物,而失掉他應喜好的東西;或者被誘惑於所喜好的東西,因而連可惡的事物都忘記了。這都是不合於道的。所以說;“不休乎好,不迫乎惡。”厭惡要不喪失常理,喜好要不超越常情,所以叫作“君子”。“安愉無為,消除了智謀和故巧”,說的是保持空虛純潔。“他的應事不是出於他自己的主觀籌劃。他的行動不是出於他自己的主觀擇取”。這是說“因”的道理。所謂因,就是撇開自己而以客觀事物為依據。感知事物而後去適應。就不是由自己所籌劃的了;按照事物的道理采取行動,就不是自己所擇取的了。“有過錯在於自以為是,發生罪過在於安加變化”:自以為是就不能夠做到虛,不能虛,主觀認識就與客觀事物發生抵觸了;妄加變化就會產生虛偽,產生虛偽就陷於混亂了。所以,道以“因”為貴。因。就是根據事物自身所能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君子自處時象是沒有知識”;說的是最虛境界。“他在治理事物時象是隻起配合的作用”,說的是經常適應事物,好比影子與形體相似,回響與發聲相隨一樣。所以,事物一到就去適應,事物一過去就舍開了。所謂舍開,說的是又回到虛的境界。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馬走,使盡其力;毋代鳥飛,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動,以觀其則。動則失位,靜乃自得。
道,不遠而難極也,與人並處而難得也。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智乎,智乎,投之海外無自奪,求之者不得處之者。夫正人無求之也,故能虛無。
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君臣父子人間之事謂之義,登降揖讓、貴賤有等、親疏之體謂之禮,簡物、小未一道。殺僇禁誅謂之法。
大道可安而不可說。直人之言不義不頗,不出於口,不見於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則?
天曰虛,地曰靜,乃不伐。潔其宮,開其門,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紛乎其若亂,靜之而自治。強不能遍立,智不能盡謀。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當,謂之聖人。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後知道之紀。殊形異埶,不與萬物異理,故可以為天下始。
人之可殺,以其惡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惡,恬愉無為,去智與故。其應也,非所設也;其動也,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耳目者。視聽之官也,心而無與於視聽之事,則官得守其分矣。夫心有欲者,物過而目不見,聲至而耳不聞也。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術者,無為而製竅者也。故曰“君”。“毋代馬走”,“毋代鳥飛”,此言不奪能能,不與下誠也。“毋先物動”者,搖者不走,趮者不靜,言動之不可以觀也。“位”者”,謂其所立也。人主者立於陰,陰者靜,故曰“動則失位”。陰則能製陽矣,靜則能製動矣,攸曰,‘靜乃自得。”
道在天地之間也,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故曰“不遠而難極也”。虛之與人也無間,唯聖人得虛道,故曰“並處而難得”。世人之所職者精也。去欲則宣,宣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立矣,獨則明,明則神矣。神者至貴也,故館不辟除,則貴人不舍焉。故曰“不潔則神不處”。“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其所(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不修之此,焉能知彼?修之此,莫能虛矣。虛者,無藏也。故曰去知則奚率求矣,無藏則奚設矣。無求無設則無慮,無慮則反複虛矣。
天之道,虛其無形。虛則不屈,無形則無所位迕,無所位迕,故遍流萬物而不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職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故道之與德無間,故言之者不別也。間之理者,謂其所以舍也。義者,謂各處其宜也。禮者,因人之情,緣義之理,而為之節文者也,故禮者謂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諭義之意也。故禮出乎義,義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殺僇禁誅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權,權出於道。
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極。故曰“可以安而不可說”也。莫人,言至也。不宜,言應也。應也者,非吾所設,故能無宜也。不顧,言因也。因也者,非吾所顧,故無顧也。“不出於口,不見於色”,言無形也;“四海之人,孰知其則”,言深囿也。
天之道虛,地之道靜。虛則不屈,靜則不變,不變則無過,故曰“不伐”。“潔其宮,闕其門”:宮者,謂心也。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宮”。潔之者,去好過也。門者,謂耳目也。耳目者,所以聞見也。“物固有形,形固有各”,此言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姑形以形,以形務名,督言正名,故曰“聖人”。“不言之言”,應也。應也者,以其為之人者也。執其名,務其應,所以成,之應之道也。“無為之道,因也。因也者,無益無損也。以其形因為之名,此因之術也。名者,聖人之所以紀萬物也。人者立於強,務於善,未於能,動於故者也。聖人無之,無之則與物異矣。異則虛,虛者萬物之始也,故曰“可以為天下始”。
人迫於惡,則失其所好;怵於好,則忘其所惡。非道也。故曰:“不怵乎好,不迫乎惡。”惡不失其理,欲不過其情,故曰:“君子”。“恬愉無為,去智與故”,言虛素也。“其應非所設也,其動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為法者也。感而後應,非所設也;緣理而動,非所取也,“過在自用,罪在變化”:自用則不虛,不虛則仵於物矣;變化則為生,為生則亂矣。故道貴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處也若無知”,言至虛也;“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若影之象形,響之應聲也。故物至則應,過則舍矣。舍矣者,言複所於虛也。
【譯文】
心在人體,處於君的地位;九竅各有功能,有如百官各有職務。心的活動合於正道,九竅就能按常規工作;心充滿了嗜欲,眼就看不見顏色,耳就聽不到聲音。所以說:在上位的脫離了正道,居下位的就荒怠職事。不要代替馬去跑,讓它自盡其力;不要代替鳥去飛,讓它充分使用其羽翼。不要先物而動,以觀察事物的運動規律。動則失掉為君的地位,靜就可以自然地掌握事物運動規律了。
道,離人不遠而難以探其窮盡,與人共處而難以掌握。使欲念空虛,神道就將來到心裏;欲念掃除不淨,神道就不肯留處。人人都想得到智慧,但不知道怎樣才能獲得智慧。智慧嗬,智慧嗬,應把它投之海外而不可空自強求。追求智慧不如保持心的空虛。聖人就是無所追求的,所以能夠做到“虛”。
虛無無形叫作道,化育萬物叫作德,擺正君臣父子這類人間的關係叫作義,尊卑揖讓、貴賤有別以及親疏之間的體統叫作禮,繁簡、大小的事務都使之遵守統一規範,並規定殺戮禁誅等事叫作法。
大道,可以適應它而不能說得明白。真人的理論,不偏不頗,不從口裏說出。不在表情上流露,四海的人,又誰能知道他的法則呢?
天是虛的,地是靜的,”所以沒有差錯。清掃房屋。開放門戶,排除私欲,不要主觀成見。神明就似乎出現了;事物總是紛雜地好象很亂,靜下來就自然有條不紊。能力再強也不能把一切事情都包攬起來,智慧再高也不能把所有事情都謀劃周到。物的自身本來有它—定的形體,形體自身本來有它一定的名稱,立名正合於實際,就叫作聖人。所以。必須懂得什麽是不由自己去說的理論,不用親自去做的事業,然後才懂得道的要領。盡管萬物的形態千差萬別,但從不違背萬物自身的規律,所以能成為天下萬物的始祖。
人可以用殺戮來鎮壓,這是因為他們怕死;可以用不利之事來阻止,這是因為他們貪利。所以君子不被愛好之事所誘惑,不被厭惡之事所脅迫,安愉無為,消除了智謀和故巧。他的處事,不是出於他自己的主觀籌劃;他的行動,不是出於他自己的主觀擇取。有過錯在於自以為是,發生罪過在於妄加變化。因此。有道的君子,他在自處的時候,象是沒有知識;他在治理事物時,象是隻起配合的作用,這就是靜因之道。
“心在人體,處於君的地位;九竅各有的功能,有如百官的職務一樣。”這是說耳目是管視聽的器官,心不去幹預視聽的職守,器官就得以盡到它們的本分。心裏有了嗜欲雜念,那就有東西也看不見,有聲音也聽不到。所以說: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所以說:心的功能,就是用虛靜無為來管轄九竅的。所以叫作“君”。“不要代替馬去跑”,“不要代替鳥去飛”,這是說不要取代各個能者的功用,不要幹預下麵的操作。所謂“不要先物而動”,是因為搖擺就不能鎮定,躁動就不能平靜,就是說“動”就不可能好好觀察事物了。“位”,指所處的地位。人君處在陰的地位。陰的性質是靜,所以說“動則失位”。處在陰的地位可以控製陽,處在靜的地位可以掌握動,所以說“靜乃自得”。
道在天地之間,無限大又無限小,所以說“不遠而難極也”。虛與人之間沒有什麽距離,但隻有聖人能做到虛,所以說“並處而難得”。人們所要記住的是心意專一。清除欲念則心意疏通,疏通則虛靜。虛靜就可以專一。心意專一則獨立於萬物之上,獨立則明察一切,明察一切就到達神的境界了。神是最高貴的,館舍不加掃除,貴人就不來居住了。所以說“不潔則神不處”。所謂“人皆欲知而莫索之”,就是說,人們所認識的對象是外界事物,而人們認識的主體是心。不把心修養好,怎麽能認識外界事物?修養心的最好辦法,莫如使它處於虛的狀態。虛,就是無所保留,所以說能做到連智慧都拋掉,就沒有什麽可追求的了;能做到無所保留。就沒有什麽可籌劃的了。不追求又不籌劃就可以做到無慮,無慮就回到虛的境界了。
天道,是虛而無形的。由於虛,就不受挫折;由於無形,就無所抵觸。無所抵觸,所以能普遍流通於萬物之中而不變。德,是道的體現,萬物依賴它得以生長,心智依賴它得以認識道的精髓。所以,“德”就是“得”,所謂得,那就等於說是所要得到的東西已經實現了。無為叫作道,體現它就叫作德,所以道與德沒有什麽距離,談論它們往往不加區別。硬是要問它們有所距離的道理,還是說德是用來體現道的。所謂義,說的是各,行其宜。所謂禮,則是根據人的感情,按照義的道理,而規定的製度和標誌。所以,禮就是有理,理是通過明確本分來表達義的,因此,禮從理產生,理從義產生,義是根據行事所宜來定的。法,是用來劃一不齊的社會行動而不得不實行的,所以要運用殺戮禁誅來劃一。事事都要用法來督察,法要根據權衡得失來製定,而權衡得失則是以道為根據的。
所謂道,動作時看不見它的形體,布施時看不到它的德惠,萬物都已經得到它的好處,但不知它的究竟。所以說“可以安而不可說”。“真人”,言其水平最高。“不偏”,說的是“應”。所謂應,即不是由自己主觀籌劃,所以能做到不偏。“不頗”,說的是“因”。所謂因,即不是由自己主觀擇取,所以能做到不頗。“不出於口,不見於色”,說的是道的無形;“四海之人,孰知其則”,講的是蘊藏極深。
天的道是“虛”,地的道是“靜”。虛就沒有曲折,靜就沒有變動,沒有變動就沒有失誤。所以叫作“不成。”,“清掃室屋,開放門戶”:室屋,指的是心。心是智慧的居處,所以稱作“室屋”。清掃它,即清除好惡的意思。門,指的是耳目。因為耳目是聽、看外部事物的。“物的自身本來有它一定的形體,形體自身本來有它一定的名稱,”這是說名稱不得超出事物的實際,實際也不得超過事物的名稱。從形體的實際出發說明形體,從形體的實際出發確定名稱。據此來考察理論又規正名稱,所以叫作“聖人”。“不由自己親自去說的理論”,意思就是“應”。所謂應,是因為它的創造者是別的人,抓住每一種名稱的事物,研究它自身形成的規律,這就是“應”的做法。“不用自己親自去做的事業”,意思就是“因”。所謂因,就是不增加也不減少。是個什麽樣,就給它起個什麽名,這就是“因”是做法。名稱不過是聖人用來標記萬物的。一般人行事總是立意強求,專務修飾,欣味逞能,而運用故巧。聖人則沒有這些毛病。沒有這些就可以承認萬物的不同規律。承認萬物的不同就能做到虛,虛是萬物的原始,所以說:“可以為天下始。”
一般的人往往被迫於所厭惡的事物,而失掉他應喜好的東西;或者被誘惑於所喜好的東西,因而連可惡的事物都忘記了。這都是不合於道的。所以說;“不休乎好,不迫乎惡。”厭惡要不喪失常理,喜好要不超越常情,所以叫作“君子”。“安愉無為,消除了智謀和故巧”,說的是保持空虛純潔。“他的應事不是出於他自己的主觀籌劃。他的行動不是出於他自己的主觀擇取”。這是說“因”的道理。所謂因,就是撇開自己而以客觀事物為依據。感知事物而後去適應。就不是由自己所籌劃的了;按照事物的道理采取行動,就不是自己所擇取的了。“有過錯在於自以為是,發生罪過在於安加變化”:自以為是就不能夠做到虛,不能虛,主觀認識就與客觀事物發生抵觸了;妄加變化就會產生虛偽,產生虛偽就陷於混亂了。所以,道以“因”為貴。因。就是根據事物自身所能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君子自處時象是沒有知識”;說的是最虛境界。“他在治理事物時象是隻起配合的作用”,說的是經常適應事物,好比影子與形體相似,回響與發聲相隨一樣。所以,事物一到就去適應,事物一過去就舍開了。所謂舍開,說的是又回到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