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踩一捧一的史官
朱元璋:咱大孫有帝王之姿 作者:大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報紙一事,不僅在南京城內售賣,也已經開始以各地方的驛站為點,往各地方進行售賣。
就是報紙當天早上印發,就立馬發往各地驛站,由各地官府派人把報紙拿回去,再進行售賣。
這玩意兒不僅讓天下百姓,都能在一到三天內知道各種朝廷的消息新聞,也能把本來開銷巨大卻用的很少的驛站給徹底盤活。
古代的驛站是一個重要的傳遞消息和官方住宿的地方,一個驛站會養一個驛丞和一些驛卒,所以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平日裏隻是用來傳遞各種朝廷消息,接待官方人員。
這也是開銷。
可平時,這些驛站都很少有活兒,大多數驛站甚至都沒活兒幹。
所以這些驛站開銷大,卻很少用,又絕不能沒有。
如今用來當做報紙的中轉點,讓他們多了點事兒,同時報紙還能賺錢,這就是好事了,物盡其用的同時還能帶來收益。
所以報紙這個東西,開始完善起來,帶來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觀。
朱元璋對報紙,一開始還是持觀望態度。
可現如今,意識到這東西如此賺錢,就立馬不一樣了。
笑嗬嗬的告訴朱雄英,說:
“大孫啊,真如你所說,如今這報紙,全國各地都賣的好。隻要是認字兒的,都買。咱聽說,那些小娃娃,都要買報紙回去當認字的看。不認識字兒的也買,哈哈哈……”
朱雄英疑惑:“不認識字的買回去幹嘛?”
“不是有圖嘛?哈哈哈,再說了,不認識字兒,就買回去,人家認識字兒的讀,不認識的就跟著看。據說這樣,還能很快學會一些字兒。”
朱元璋提起就哈哈大笑,錦衣衛以應天府為中心,輻射全國。
地方上的事兒,他想知道,就能知道。
朱雄英也笑了,報紙這種親民的東西,讓老百姓們也能接觸到政治的東西,百姓們買是肯定的。
但是朱雄英沒想到這麽誇張,不認識字兒也買,跟著一起順便把字兒學了。
想想,某個村子裏,一群農民,拿著一些報紙在手上,聽著唯有的幾個認識字兒的老先生,或者才學字的小娃娃,一個字一個字的念著。
他們就跟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聽著看。
時間久了,可不也就認識了?
人沒有笨的,隻有感不感興趣。
若是感興趣,什麽都學得快。
如今的天下的百姓,一聽到朝廷裏那個太孫,如何如何坑百官,如何霸氣治棒子國,如何套路皇親國戚的錢賑濟災民。
那別提多來勁了,這報紙寫著朝廷政事,和百官趣事,百姓們哪兒看過這種?
嚴肅的地方特別嚴肅,有意思的地方又特別有意思。
這報紙都快成為百姓們每天的精神支柱,快樂源泉了。
一下子,讓許多一輩子沒離開了村子鎮子的百姓,都見識到了外麵真正的大世麵了。
這樣的大世麵,可給他們激動壞了。
……
武英殿。
朱雄英見朱元璋高興,就跟著笑了笑,隨即就找到機會,說:
“爺爺,如今報紙推行成功,收入也可觀。咱們現在,就可以施行官員待遇一體化了。”
朱元璋點頭:“太孫的點子,咱肯定是支持的,你肯定已經計劃好了具體的章程。”
朱雄英說:“是,就是選個時間,由爺爺來推行一下。”
朱元璋愣住:“哦,還是咱背鍋?”
“這是於官員有利之事,爺爺怎麽能說是背鍋呢?”朱雄英撇嘴。
朱元璋聞言點頭:“倒也是,不過總感覺哪裏不對……這種好事,你會想著爺爺?爺爺的作用不是給你背鍋麽?”
朱雄英咳嗽一聲,這爺爺現在也不好套路了呀。
也不是朱元璋不好套路了,實在是替朱雄英背鍋背多了,習慣性就覺得,朱雄英讓老朱去幹,那準沒啥好名聲……
實際上還真是。
朱雄英讓朱元璋來推行,就是因為朱雄英知道,有點腦子的官員一下子就能明白,施行官員待遇一體化,就很難行貪汙之事。
而且之後吃好的喝好的就很難了。
所以一些腦子好的,就能夠明白這是對官員們待遇的明升暗降。
他們肯定會想辦法阻撓這事兒的推行。
朱雄英怕麻煩,還是讓老朱來。
若是有官員要阻攔這個製度,也就讓老朱提刀。
他朱雄英在乎名聲,是個大黑芝麻湯圓兒!
朱元璋哪能不明白朱雄英的心思?
所以最後還是笑了笑:
“你說啊,你爹當初要給咱來這套,咱能不吃?他就是喜歡跟咱硬杠,不如你有法子,變著法子讓咱妥協,咱還受用!”
朱雄英靠在椅子上說:
“我爹確實仁善,另外就是他和爺爺畢竟父子。父子有時候,反而有道隔閡。爺爺和孫兒是隔代不隔閡!”
朱元璋猛點頭:“是,透徹。這些話,這輩子也就你和爺爺說。你奶奶都沒說過,為啥?她不是不敢說,可能沒想到。”
“哈哈哈……”朱雄英笑了。
老朱也笑了,笑著笑著,就偷偷扭頭,假意拿茶杯,卻偷偷拭淚。
真是老了,動不動腦子裏就想起自己的老婆子和兒子。
回過頭喝口茶,再看向朱雄英,就覺得老天爺總算還是可憐他……
若是這個大孫沒有回來,自己該怎麽辦?
不敢想,那太殘忍了!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氣,這已經很好了!
就在這時,他看到史官在角落裏刷刷的記錄著。
那史官是個方正國字臉的小老頭,提筆就寫:
“武英殿內,皇太孫提國策官製,陛下憂而不願親行,太孫勸誡,陛下曰:恐為太孫扛禍乎?
太孫赤心一片,無奈而曰:行國策,定官製,何以顧左右而言鍋之?
陛下才肯,決心推行此策……太孫心慰……”
這史官明顯太孫粉,把踩一捧一玩的很溜!
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朱元璋看那史官寫著,還時不時盯著自己看,就有種不好的預感,說:
“那誰,你記得什麽?拿給咱看看……”
那方臉史官搖頭:
“陛下,史書所記,您不能看……”
朱元璋聞言就怒了,這不明顯沒寫自己啥好的?就指著史官:
“你敢抗旨?信不信咱……”
史官見狀卻有些興奮,禦史言官不怕死,死了就是名垂青史。
他們史官何嚐不是?
一些史官把皇帝的一些不好的事都記下,皇帝們能怎麽辦?
把他弄死?
史官被弄死,那皇帝罵名可就大了。
朱元璋也明白這點,禦史言官他都不能輕易殺,何況骨頭更硬都史官?
所以朱元璋冷笑:
“哼,你想咱殺你?成就你史官之名?做夢!記住,好好記,不準亂記,不準毀壞咱的名聲。”
那史官隻能點頭:“是,陛下……”
朱雄英這時候開口:“爺爺,您跟史官計較什麽?他們本來就應該記錄真實的東西,而不管事情和人的好壞。若是曆史都不能記載為真,那還得了?”
朱元璋尷尬的笑了笑。
那史官聞言激動的手都在抖,於是又提筆:
“陛下以威嚴恐史官,皇太孫忙曰:史不分好壞,但求真。”
朱元璋皺眉:“你又在記什麽?”
史官又寫:
“陛下再嚇史官,史官無懼,提筆,偏記之……”
就是報紙當天早上印發,就立馬發往各地驛站,由各地官府派人把報紙拿回去,再進行售賣。
這玩意兒不僅讓天下百姓,都能在一到三天內知道各種朝廷的消息新聞,也能把本來開銷巨大卻用的很少的驛站給徹底盤活。
古代的驛站是一個重要的傳遞消息和官方住宿的地方,一個驛站會養一個驛丞和一些驛卒,所以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平日裏隻是用來傳遞各種朝廷消息,接待官方人員。
這也是開銷。
可平時,這些驛站都很少有活兒,大多數驛站甚至都沒活兒幹。
所以這些驛站開銷大,卻很少用,又絕不能沒有。
如今用來當做報紙的中轉點,讓他們多了點事兒,同時報紙還能賺錢,這就是好事了,物盡其用的同時還能帶來收益。
所以報紙這個東西,開始完善起來,帶來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觀。
朱元璋對報紙,一開始還是持觀望態度。
可現如今,意識到這東西如此賺錢,就立馬不一樣了。
笑嗬嗬的告訴朱雄英,說:
“大孫啊,真如你所說,如今這報紙,全國各地都賣的好。隻要是認字兒的,都買。咱聽說,那些小娃娃,都要買報紙回去當認字的看。不認識字兒的也買,哈哈哈……”
朱雄英疑惑:“不認識字的買回去幹嘛?”
“不是有圖嘛?哈哈哈,再說了,不認識字兒,就買回去,人家認識字兒的讀,不認識的就跟著看。據說這樣,還能很快學會一些字兒。”
朱元璋提起就哈哈大笑,錦衣衛以應天府為中心,輻射全國。
地方上的事兒,他想知道,就能知道。
朱雄英也笑了,報紙這種親民的東西,讓老百姓們也能接觸到政治的東西,百姓們買是肯定的。
但是朱雄英沒想到這麽誇張,不認識字兒也買,跟著一起順便把字兒學了。
想想,某個村子裏,一群農民,拿著一些報紙在手上,聽著唯有的幾個認識字兒的老先生,或者才學字的小娃娃,一個字一個字的念著。
他們就跟著一個字一個字的聽著看。
時間久了,可不也就認識了?
人沒有笨的,隻有感不感興趣。
若是感興趣,什麽都學得快。
如今的天下的百姓,一聽到朝廷裏那個太孫,如何如何坑百官,如何霸氣治棒子國,如何套路皇親國戚的錢賑濟災民。
那別提多來勁了,這報紙寫著朝廷政事,和百官趣事,百姓們哪兒看過這種?
嚴肅的地方特別嚴肅,有意思的地方又特別有意思。
這報紙都快成為百姓們每天的精神支柱,快樂源泉了。
一下子,讓許多一輩子沒離開了村子鎮子的百姓,都見識到了外麵真正的大世麵了。
這樣的大世麵,可給他們激動壞了。
……
武英殿。
朱雄英見朱元璋高興,就跟著笑了笑,隨即就找到機會,說:
“爺爺,如今報紙推行成功,收入也可觀。咱們現在,就可以施行官員待遇一體化了。”
朱元璋點頭:“太孫的點子,咱肯定是支持的,你肯定已經計劃好了具體的章程。”
朱雄英說:“是,就是選個時間,由爺爺來推行一下。”
朱元璋愣住:“哦,還是咱背鍋?”
“這是於官員有利之事,爺爺怎麽能說是背鍋呢?”朱雄英撇嘴。
朱元璋聞言點頭:“倒也是,不過總感覺哪裏不對……這種好事,你會想著爺爺?爺爺的作用不是給你背鍋麽?”
朱雄英咳嗽一聲,這爺爺現在也不好套路了呀。
也不是朱元璋不好套路了,實在是替朱雄英背鍋背多了,習慣性就覺得,朱雄英讓老朱去幹,那準沒啥好名聲……
實際上還真是。
朱雄英讓朱元璋來推行,就是因為朱雄英知道,有點腦子的官員一下子就能明白,施行官員待遇一體化,就很難行貪汙之事。
而且之後吃好的喝好的就很難了。
所以一些腦子好的,就能夠明白這是對官員們待遇的明升暗降。
他們肯定會想辦法阻撓這事兒的推行。
朱雄英怕麻煩,還是讓老朱來。
若是有官員要阻攔這個製度,也就讓老朱提刀。
他朱雄英在乎名聲,是個大黑芝麻湯圓兒!
朱元璋哪能不明白朱雄英的心思?
所以最後還是笑了笑:
“你說啊,你爹當初要給咱來這套,咱能不吃?他就是喜歡跟咱硬杠,不如你有法子,變著法子讓咱妥協,咱還受用!”
朱雄英靠在椅子上說:
“我爹確實仁善,另外就是他和爺爺畢竟父子。父子有時候,反而有道隔閡。爺爺和孫兒是隔代不隔閡!”
朱元璋猛點頭:“是,透徹。這些話,這輩子也就你和爺爺說。你奶奶都沒說過,為啥?她不是不敢說,可能沒想到。”
“哈哈哈……”朱雄英笑了。
老朱也笑了,笑著笑著,就偷偷扭頭,假意拿茶杯,卻偷偷拭淚。
真是老了,動不動腦子裏就想起自己的老婆子和兒子。
回過頭喝口茶,再看向朱雄英,就覺得老天爺總算還是可憐他……
若是這個大孫沒有回來,自己該怎麽辦?
不敢想,那太殘忍了!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氣,這已經很好了!
就在這時,他看到史官在角落裏刷刷的記錄著。
那史官是個方正國字臉的小老頭,提筆就寫:
“武英殿內,皇太孫提國策官製,陛下憂而不願親行,太孫勸誡,陛下曰:恐為太孫扛禍乎?
太孫赤心一片,無奈而曰:行國策,定官製,何以顧左右而言鍋之?
陛下才肯,決心推行此策……太孫心慰……”
這史官明顯太孫粉,把踩一捧一玩的很溜!
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朱元璋看那史官寫著,還時不時盯著自己看,就有種不好的預感,說:
“那誰,你記得什麽?拿給咱看看……”
那方臉史官搖頭:
“陛下,史書所記,您不能看……”
朱元璋聞言就怒了,這不明顯沒寫自己啥好的?就指著史官:
“你敢抗旨?信不信咱……”
史官見狀卻有些興奮,禦史言官不怕死,死了就是名垂青史。
他們史官何嚐不是?
一些史官把皇帝的一些不好的事都記下,皇帝們能怎麽辦?
把他弄死?
史官被弄死,那皇帝罵名可就大了。
朱元璋也明白這點,禦史言官他都不能輕易殺,何況骨頭更硬都史官?
所以朱元璋冷笑:
“哼,你想咱殺你?成就你史官之名?做夢!記住,好好記,不準亂記,不準毀壞咱的名聲。”
那史官隻能點頭:“是,陛下……”
朱雄英這時候開口:“爺爺,您跟史官計較什麽?他們本來就應該記錄真實的東西,而不管事情和人的好壞。若是曆史都不能記載為真,那還得了?”
朱元璋尷尬的笑了笑。
那史官聞言激動的手都在抖,於是又提筆:
“陛下以威嚴恐史官,皇太孫忙曰:史不分好壞,但求真。”
朱元璋皺眉:“你又在記什麽?”
史官又寫:
“陛下再嚇史官,史官無懼,提筆,偏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