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爺爺,我可就不給你麵子了
朱元璋:咱大孫有帝王之姿 作者:大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雄英針對土地不能交易買賣的法令一出,頓時掀起一股子風波。
所有人都在議論這個問題,大家仔細理解了朱雄英的意思,就是以後,朝廷分給百姓的土地,那就是百姓自己的。
不準買賣,隻能家族傳承。
無疑,這樣一條對百姓有利的法令一出,百姓們對朱雄英可謂是推崇之極。
因為朱雄英實打實的,讓土地歸屬了百姓。
可天下的地主鄉紳們,對朱雄英的意見可就大了。
地主鄉紳們比任何人都清楚,土地意味著什麽。
所以他們才敢大量購買土地,把民戶,變成了他們的佃戶。
把大明的百姓,通過收買田地,變成了這些鄉紳地主們的奴隸。
可現在朱雄英不準土地買賣,鄉紳地主們就失去了這樣的一塊肥肉,可想而知,多恨朱雄英?
其實,任由土地交易下去,買賣下去,形成的土地兼並,不僅危害百姓,也同樣危害朝廷。
土地被鄉紳地主們給吞了,他們必然想辦法隱瞞。
那這一部分田地,就不會交稅。
苦了百姓,騙了朝廷,富了地主。
這還得了?
……
所以,朱雄英以一群武勳起殺雞儆猴的效果,告訴天下地主鄉紳們。
低價買賣百姓們的土地,想好土地兼並?
就是開國武勳,也照樣被懲罰。
何況你們地方上的地主鄉紳?
那一天,一群武勳被打的一個個一瘸一拐,卻不敢有半分怨言。
這都是咎由自取的,活該挨打,沒半點好說的。
而當天晚上,朱雄英和朱元璋在乾清宮吃飯,一旁,郭寧妃也在。
朱元璋對於朱雄英突然下達的法令,也沒有責怪,隻是歎氣:
“大孫啊,得一步一步來啊,你這突然一個法令強硬的下去,鄉紳地主們不得恨死你?
本來就把天下官員得罪死了,又得罪了鄉紳地主們。如此一來,地方上的勢力,等於都得罪了!”
他是怕,現在他老朱在,這些官員、地方上的鄉紳地主們,不敢怎麽樣。
就怕自己不在了,朱雄英應付不了。
不能小看地方官和地方上的鄉紳地主們。
京畿的官,靠近皇權,被皇權壓著反而好管。
可地方上的官,那就是山高皇帝遠。
以前有句話,皇權不下縣。
也就是說你皇帝的命令再牛逼,要傳達到一個縣,還得看縣令怎麽傳達,怎麽施行。
而一個縣,基本上就是地方上各種勢力錯綜複雜聚集在一起的。
比如,在地方上更有威望的鄉紳,地主。
他們可以帶動,影響一個縣許多人。
普通百姓不知道朝廷政策說的啥,也不知道要幹啥。
但是他們知道這個地方的某某鄉紳很厲害,懂得多,他說的一定對……
所以一些政策下來,地方上的鄉紳地主們抵觸的話,就很難推行下去。
百姓們也容易,被鄉紳地主們給蒙蔽了,就跟著他們瞎折騰。
可是眼下,朱雄英卻完全不擔心。
就聽老朱說:“地方上的百姓,大多愚昧,朝廷就是為他們好,他們也未必懂。而地方上的鄉紳地主們,根深蒂固,影響深遠,百姓們反而被他們愚弄……”
朱雄英微微一笑:
“爺爺,你說得對。但你以為,報紙……是幹什麽用的?”
朱元璋一愣,說:“不就是讓天下百姓知曉朝廷政事,以及賺點錢……嗯?”
他意識到不對勁,說:
“咱明白了……對了,對了,哈哈哈,倒是咱本了,忘了報紙這個東西……”
一旁的郭寧妃聽得稀裏糊塗:“陛下,臣妾本不該問政事,但這跟報紙有什麽關係?”
朱雄英笑著,朱元璋就解釋:
“報紙,讓天下所有百姓,都能實時知道朝廷的政事,發生的事之類的。所以,天下百姓的認知、思想,就被朝廷的報紙所影響了。
以前的百姓,偏遠的,小地方的,那兒知道朝廷的事兒?可不是被地方官、鄉紳地主們蒙蔽雙眼麽?於是乎,皇權就不下縣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朝廷的報紙,在告訴天下百姓朝廷的事,咱的事,太孫的事。他們對朝政明白了,對咱和太孫也認識。
如此一來,任何決策,任何政令,百姓們最多三天,都能知道,知道的和地方官、鄉紳地主們一樣的。
所以,他們就沒辦法再被蒙蔽,皇權隨著一紙報紙,不僅下縣下鄉了,還去了所有基層千萬家。哈哈哈,好個報紙啊,妙處還在這裏!”
朱雄英點頭:“不錯,所以,鄉紳地主們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已經被一張報紙給瓦解了。
現在的百姓們,不可能被他們蒙蔽雙眼來獲得外界和朝廷的消息,而是可以人手一張報紙自己看。
這禁止土地買賣,損鄉紳地主們,利天下百姓。百姓們明後天看了報紙,就知道孤是為了他們好,保護了他們基本的利益。
這種情況下,鄉紳地主們想黑我?黑不了。想搞事情?百姓們不同意。我是得罪了鄉紳地主們,可百姓們卻永遠和我站在一起。”
朱元璋點頭:“大孫這麽說,咱就懂了,哈哈哈,吃,吃飯!”
他心情大好,而一旁,郭寧妃沒聽懂,但是既然是好,她也跟著笑。
同時就說:“這些,臣妾聽不懂,不過最近,中秋快到了,宮內外最近走動也多了,臣妾第一次處理這些事,也是忙的不亦樂乎啊!”
朱元璋戲謔說:
“終究是婦道人家啊,咱和大孫處理天下大事,也不覺得多麻煩。你啊,就中秋走動,有什麽忙的?”
郭寧妃不樂意了:“陛下,這皇親國戚的,每日的送來帖子,要跟後宮的親人走動。
這後宮的嬪妃們,也是想回家探親,也是臣妾一個個批示。這就不說了,還得給準備中秋的禮品……
哦對了,不隻是後宮,東宮的帖子也多。太孫的兩個妹妹,也是想著去常家府上走親呢!”
朱雄英說:“那她們倒是該去走動走動,娘娘辛苦了,確實累,要安排這些!”
郭寧妃感動:“還是太孫懂得體貼,不像你爺爺。”
朱元璋忍著笑:
“太孫還能說你啥?”
郭寧妃尷尬咳嗽一聲,隨即想起什麽,就對朱雄英說:
“對了,之前有個帖子,是……”
朱雄英疑惑:“怎麽?”
“是一個郭姓男子,在朝廷任職太仆寺丞,和郭惠妃……有些關係,應該是侄子……他最近多次上來帖子,想入東宮,拜見江都郡主……”
朱雄英臉色一沉:
“一個外臣,想拜見孤的妹妹?還和郭惠妃有關係?他是在打什麽心思?”
說著,朱雄英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搖頭:“咱不知道啊,郭惠妃都被打入冷宮了,她還能生什麽事?”
郭寧妃急忙說:“陛下,殿下,臣妾就是這麽一說,說不得他們沒關係的!”
朱雄英深呼吸一口氣:“最好沒關係……若是郭惠妃再搞事,爺爺,我可就不給您麵子了!”
朱元璋:“了然,了然……”
所有人都在議論這個問題,大家仔細理解了朱雄英的意思,就是以後,朝廷分給百姓的土地,那就是百姓自己的。
不準買賣,隻能家族傳承。
無疑,這樣一條對百姓有利的法令一出,百姓們對朱雄英可謂是推崇之極。
因為朱雄英實打實的,讓土地歸屬了百姓。
可天下的地主鄉紳們,對朱雄英的意見可就大了。
地主鄉紳們比任何人都清楚,土地意味著什麽。
所以他們才敢大量購買土地,把民戶,變成了他們的佃戶。
把大明的百姓,通過收買田地,變成了這些鄉紳地主們的奴隸。
可現在朱雄英不準土地買賣,鄉紳地主們就失去了這樣的一塊肥肉,可想而知,多恨朱雄英?
其實,任由土地交易下去,買賣下去,形成的土地兼並,不僅危害百姓,也同樣危害朝廷。
土地被鄉紳地主們給吞了,他們必然想辦法隱瞞。
那這一部分田地,就不會交稅。
苦了百姓,騙了朝廷,富了地主。
這還得了?
……
所以,朱雄英以一群武勳起殺雞儆猴的效果,告訴天下地主鄉紳們。
低價買賣百姓們的土地,想好土地兼並?
就是開國武勳,也照樣被懲罰。
何況你們地方上的地主鄉紳?
那一天,一群武勳被打的一個個一瘸一拐,卻不敢有半分怨言。
這都是咎由自取的,活該挨打,沒半點好說的。
而當天晚上,朱雄英和朱元璋在乾清宮吃飯,一旁,郭寧妃也在。
朱元璋對於朱雄英突然下達的法令,也沒有責怪,隻是歎氣:
“大孫啊,得一步一步來啊,你這突然一個法令強硬的下去,鄉紳地主們不得恨死你?
本來就把天下官員得罪死了,又得罪了鄉紳地主們。如此一來,地方上的勢力,等於都得罪了!”
他是怕,現在他老朱在,這些官員、地方上的鄉紳地主們,不敢怎麽樣。
就怕自己不在了,朱雄英應付不了。
不能小看地方官和地方上的鄉紳地主們。
京畿的官,靠近皇權,被皇權壓著反而好管。
可地方上的官,那就是山高皇帝遠。
以前有句話,皇權不下縣。
也就是說你皇帝的命令再牛逼,要傳達到一個縣,還得看縣令怎麽傳達,怎麽施行。
而一個縣,基本上就是地方上各種勢力錯綜複雜聚集在一起的。
比如,在地方上更有威望的鄉紳,地主。
他們可以帶動,影響一個縣許多人。
普通百姓不知道朝廷政策說的啥,也不知道要幹啥。
但是他們知道這個地方的某某鄉紳很厲害,懂得多,他說的一定對……
所以一些政策下來,地方上的鄉紳地主們抵觸的話,就很難推行下去。
百姓們也容易,被鄉紳地主們給蒙蔽了,就跟著他們瞎折騰。
可是眼下,朱雄英卻完全不擔心。
就聽老朱說:“地方上的百姓,大多愚昧,朝廷就是為他們好,他們也未必懂。而地方上的鄉紳地主們,根深蒂固,影響深遠,百姓們反而被他們愚弄……”
朱雄英微微一笑:
“爺爺,你說得對。但你以為,報紙……是幹什麽用的?”
朱元璋一愣,說:“不就是讓天下百姓知曉朝廷政事,以及賺點錢……嗯?”
他意識到不對勁,說:
“咱明白了……對了,對了,哈哈哈,倒是咱本了,忘了報紙這個東西……”
一旁的郭寧妃聽得稀裏糊塗:“陛下,臣妾本不該問政事,但這跟報紙有什麽關係?”
朱雄英笑著,朱元璋就解釋:
“報紙,讓天下所有百姓,都能實時知道朝廷的政事,發生的事之類的。所以,天下百姓的認知、思想,就被朝廷的報紙所影響了。
以前的百姓,偏遠的,小地方的,那兒知道朝廷的事兒?可不是被地方官、鄉紳地主們蒙蔽雙眼麽?於是乎,皇權就不下縣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朝廷的報紙,在告訴天下百姓朝廷的事,咱的事,太孫的事。他們對朝政明白了,對咱和太孫也認識。
如此一來,任何決策,任何政令,百姓們最多三天,都能知道,知道的和地方官、鄉紳地主們一樣的。
所以,他們就沒辦法再被蒙蔽,皇權隨著一紙報紙,不僅下縣下鄉了,還去了所有基層千萬家。哈哈哈,好個報紙啊,妙處還在這裏!”
朱雄英點頭:“不錯,所以,鄉紳地主們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已經被一張報紙給瓦解了。
現在的百姓們,不可能被他們蒙蔽雙眼來獲得外界和朝廷的消息,而是可以人手一張報紙自己看。
這禁止土地買賣,損鄉紳地主們,利天下百姓。百姓們明後天看了報紙,就知道孤是為了他們好,保護了他們基本的利益。
這種情況下,鄉紳地主們想黑我?黑不了。想搞事情?百姓們不同意。我是得罪了鄉紳地主們,可百姓們卻永遠和我站在一起。”
朱元璋點頭:“大孫這麽說,咱就懂了,哈哈哈,吃,吃飯!”
他心情大好,而一旁,郭寧妃沒聽懂,但是既然是好,她也跟著笑。
同時就說:“這些,臣妾聽不懂,不過最近,中秋快到了,宮內外最近走動也多了,臣妾第一次處理這些事,也是忙的不亦樂乎啊!”
朱元璋戲謔說:
“終究是婦道人家啊,咱和大孫處理天下大事,也不覺得多麻煩。你啊,就中秋走動,有什麽忙的?”
郭寧妃不樂意了:“陛下,這皇親國戚的,每日的送來帖子,要跟後宮的親人走動。
這後宮的嬪妃們,也是想回家探親,也是臣妾一個個批示。這就不說了,還得給準備中秋的禮品……
哦對了,不隻是後宮,東宮的帖子也多。太孫的兩個妹妹,也是想著去常家府上走親呢!”
朱雄英說:“那她們倒是該去走動走動,娘娘辛苦了,確實累,要安排這些!”
郭寧妃感動:“還是太孫懂得體貼,不像你爺爺。”
朱元璋忍著笑:
“太孫還能說你啥?”
郭寧妃尷尬咳嗽一聲,隨即想起什麽,就對朱雄英說:
“對了,之前有個帖子,是……”
朱雄英疑惑:“怎麽?”
“是一個郭姓男子,在朝廷任職太仆寺丞,和郭惠妃……有些關係,應該是侄子……他最近多次上來帖子,想入東宮,拜見江都郡主……”
朱雄英臉色一沉:
“一個外臣,想拜見孤的妹妹?還和郭惠妃有關係?他是在打什麽心思?”
說著,朱雄英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搖頭:“咱不知道啊,郭惠妃都被打入冷宮了,她還能生什麽事?”
郭寧妃急忙說:“陛下,殿下,臣妾就是這麽一說,說不得他們沒關係的!”
朱雄英深呼吸一口氣:“最好沒關係……若是郭惠妃再搞事,爺爺,我可就不給您麵子了!”
朱元璋:“了然,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