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一個郡王帶火銃?這怎麽能允許呢?
朱元璋:咱大孫有帝王之姿 作者:大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漢離開了朱雄英那兒,回去都察院的路上,他還在想,這解縉,號稱大明第一才子,他能有多差?
文人才子適合做官這種觀念深入人心。
而大明之初,一些文官都是儒士,大家都默認,有才就有能力,就能做官。
所以,淩漢就覺得,太孫殿下是不是對解縉,有什麽誤解?
想到這裏,淩漢就決定,去翰林院看看。
都察院監察百官,日常去百官工作的地方視察,去百官家裏調查,都是很正常的。
官員們工作失誤,家裏的庭院、丫鬟下人、吃喝用度等等超標,也是要被彈劾。
尤其是眼下,大明官員根據不同品階,由朝廷負責不同的待遇。
若是官員待遇超標,那肯定就是大事兒。
所以,淩漢去翰林院,翰林院的官員也都不覺奇怪。
翰林院翰林學士劉三吾見到淩漢來了,笑著拱拱手。
“淩禦史!”
淩漢對劉三吾更是恭敬,這位比他還老,比他還兢兢業業,何況學識過人,統領翰林院啊。
“劉老學士,本官來翰林院,隨便看看,這不是,翰林院有個新來的侍講學士?本官對他也感興
啊……”
劉三吾笑著說:“這解縉素有才學,入我翰林院,是應當的。此刻,正在堂閣辦公,淩禦史,自己去看?”
淩漢點頭:“好……好……”
就來到了翰林院放各種典籍史經的堂閣,就看到,裏麵的的實木桌後,坐著一身官衣的解縉。
解縉剛挨了板子,醒來後,還是堅持來翰林院。
他屁股雖然疼,但他自信啊,覺得用這種方式表現自己,就很出色!
淩漢看他坐著,似乎在忙乎,臉上露出笑容。
心想,此人並非太孫所言之不堪……
於是就走進去,仔細一看。
那解縉哪裏是在工作,手上居然捧著一本醫書,看的是皮外傷的治療和疼痛緩解……
淩漢一愣,隨即眉頭一皺:
“解學士,你這是在看什麽?”
解縉嚇了一跳,趕緊合上醫書,起身說:
“哦,你是誰?”
他雖然之前也當官,但位置不高,也沒怎麽和都察院打交道,不認識淩漢。
淩漢冷哼一聲說道:
“本官是都察院禦史,解學士,你身為侍講學士,職業修撰編改各種文史,以及入宮為陛下、殿下,講解書經之責。
如今,卻在這裏看什麽醫書,知道的,你是在翰林院任職。不知道的,以為你在太醫院當太醫呢!”
淩漢是出了名的硬剛,當初詹徽多牛逼?淩漢就是專門跟他杠。
所以,縱然解縉有才名,淩漢也是絲毫不給麵子。
他對解縉印象不錯,期望很大,結果以為他在認真工作,卻看的是醫書。
這讓淩漢很失望。
何況,在其位謀其政,翰林院的職責,是包括為皇帝,起草機密文件,編撰書經,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
侍講學士的職責更是分明。
結果解縉在這裏研究醫術,這就是不務正業,玩忽職守,瀆職。
解縉心高氣傲,被一個禦史這麽罵,也是怒了,起身就說:
“醫書不是書?”
淩漢瞪眼:“這是最常見的醫書,既不用編撰,也不用修改,是你的工作嗎?要不要本官去問問劉學士,這本醫書是不是你的工作?”
解縉臉色難看,說:
“哼,本官剛被打了板子,屁股疼,所以看看醫術,自行尋法緩解疼痛,有何不妥?”
這麽一說是合理,但淩漢卻更生氣了:
“你剛打了板子,不回家自己尋醫休息,卻撐著在翰林院來,來了又不工作,還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
外人倒是以為你多矜矜業業,誰知你是在掛羊頭賣狗肉?好啊,堂堂一個才子,一個侍講學士,居然如此沽名釣譽?”
解縉被揭穿心思,惱羞成怒起來。
他挨了打,確實該回去休息。
但是他又想表現,於是乎就弄出一副挨了打,也還當職坐堂的場景。
反正翰林院的人看到他一瘸一拐還來工作,一個個都敬佩有加……
誰知道他在這裏看醫術自己給自己治屁股?
也就是被淩漢逮到了,跟他較真……
眼下,被揭穿心思,解縉就說:
“一派胡言,你……我這板子是殿下打的,殿下欲要重用我,故意苦我心智,罰我體魄。我拖著病體來坐班,是想樹立榜樣……”
他拿出朱雄英當擋箭牌,以為可以嚇唬淩漢。
淩漢心裏冷笑,殿下重用你?那還叫我盯著你,找你的事兒?
此刻才明白,殿下看人真準。
說解縉不是好東西,還真是。
自己一開始也以為他多值得尊敬,結果,就這?
沽名釣譽也就算了,徒立虛名也就算了,還拿太孫出來作威作福壓人?
這是大明第一才子?這是未來大儒?
就這?
淩漢失望至極,一揮手說:
“休要多言,身為官員,行如此欺人之舉,在其位不謀其職,虛立人設,引人盲目尊崇,卻不行其當行之事,實在可恨。本官明日早朝,便要參你一本……”
說完,淩漢就氣鼓鼓的離開了。
留下解縉冷笑一聲:
“參我?太孫殿下和陛下如此重視我,你參我有什麽用?”
……
……
這邊,朝堂上事兒不大。
另一邊,倭國,就出了大事了。
倭國,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聽聞東京城被東京郡王朱允炆拿下後,表示很震驚,就說:
“雖然,江戶之地作為和大明交換的土地,成了大明的地盤,改名東京。
但是本將軍還是不太願意,讓大明一個王爺,就藩在咱們倭國土地上的。
隻是沒想到,那個東京郡王府,不帶一兵一卒,在城內官兵故意阻擋下,居然還是入城了……”
一旁的屬下說:
“確實匪夷所思,大明的人,讓人意外。不過……將軍,屬下倒是聽說,這次他們之所以能夠順利入城,靠的,似乎是大明非常厲害的火銃……”
大將軍足利義滿聽到火銃兩個字,當即臉色一變。
那東西,他怎麽可能不知道?
於是就急了,說:
“他一個來我倭國和他們交換的地盤上就藩的王爺……兵馬都沒帶,怎麽還能有火銃?這怎麽能允許呢?”
文人才子適合做官這種觀念深入人心。
而大明之初,一些文官都是儒士,大家都默認,有才就有能力,就能做官。
所以,淩漢就覺得,太孫殿下是不是對解縉,有什麽誤解?
想到這裏,淩漢就決定,去翰林院看看。
都察院監察百官,日常去百官工作的地方視察,去百官家裏調查,都是很正常的。
官員們工作失誤,家裏的庭院、丫鬟下人、吃喝用度等等超標,也是要被彈劾。
尤其是眼下,大明官員根據不同品階,由朝廷負責不同的待遇。
若是官員待遇超標,那肯定就是大事兒。
所以,淩漢去翰林院,翰林院的官員也都不覺奇怪。
翰林院翰林學士劉三吾見到淩漢來了,笑著拱拱手。
“淩禦史!”
淩漢對劉三吾更是恭敬,這位比他還老,比他還兢兢業業,何況學識過人,統領翰林院啊。
“劉老學士,本官來翰林院,隨便看看,這不是,翰林院有個新來的侍講學士?本官對他也感興
啊……”
劉三吾笑著說:“這解縉素有才學,入我翰林院,是應當的。此刻,正在堂閣辦公,淩禦史,自己去看?”
淩漢點頭:“好……好……”
就來到了翰林院放各種典籍史經的堂閣,就看到,裏麵的的實木桌後,坐著一身官衣的解縉。
解縉剛挨了板子,醒來後,還是堅持來翰林院。
他屁股雖然疼,但他自信啊,覺得用這種方式表現自己,就很出色!
淩漢看他坐著,似乎在忙乎,臉上露出笑容。
心想,此人並非太孫所言之不堪……
於是就走進去,仔細一看。
那解縉哪裏是在工作,手上居然捧著一本醫書,看的是皮外傷的治療和疼痛緩解……
淩漢一愣,隨即眉頭一皺:
“解學士,你這是在看什麽?”
解縉嚇了一跳,趕緊合上醫書,起身說:
“哦,你是誰?”
他雖然之前也當官,但位置不高,也沒怎麽和都察院打交道,不認識淩漢。
淩漢冷哼一聲說道:
“本官是都察院禦史,解學士,你身為侍講學士,職業修撰編改各種文史,以及入宮為陛下、殿下,講解書經之責。
如今,卻在這裏看什麽醫書,知道的,你是在翰林院任職。不知道的,以為你在太醫院當太醫呢!”
淩漢是出了名的硬剛,當初詹徽多牛逼?淩漢就是專門跟他杠。
所以,縱然解縉有才名,淩漢也是絲毫不給麵子。
他對解縉印象不錯,期望很大,結果以為他在認真工作,卻看的是醫書。
這讓淩漢很失望。
何況,在其位謀其政,翰林院的職責,是包括為皇帝,起草機密文件,編撰書經,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
侍講學士的職責更是分明。
結果解縉在這裏研究醫術,這就是不務正業,玩忽職守,瀆職。
解縉心高氣傲,被一個禦史這麽罵,也是怒了,起身就說:
“醫書不是書?”
淩漢瞪眼:“這是最常見的醫書,既不用編撰,也不用修改,是你的工作嗎?要不要本官去問問劉學士,這本醫書是不是你的工作?”
解縉臉色難看,說:
“哼,本官剛被打了板子,屁股疼,所以看看醫術,自行尋法緩解疼痛,有何不妥?”
這麽一說是合理,但淩漢卻更生氣了:
“你剛打了板子,不回家自己尋醫休息,卻撐著在翰林院來,來了又不工作,還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
外人倒是以為你多矜矜業業,誰知你是在掛羊頭賣狗肉?好啊,堂堂一個才子,一個侍講學士,居然如此沽名釣譽?”
解縉被揭穿心思,惱羞成怒起來。
他挨了打,確實該回去休息。
但是他又想表現,於是乎就弄出一副挨了打,也還當職坐堂的場景。
反正翰林院的人看到他一瘸一拐還來工作,一個個都敬佩有加……
誰知道他在這裏看醫術自己給自己治屁股?
也就是被淩漢逮到了,跟他較真……
眼下,被揭穿心思,解縉就說:
“一派胡言,你……我這板子是殿下打的,殿下欲要重用我,故意苦我心智,罰我體魄。我拖著病體來坐班,是想樹立榜樣……”
他拿出朱雄英當擋箭牌,以為可以嚇唬淩漢。
淩漢心裏冷笑,殿下重用你?那還叫我盯著你,找你的事兒?
此刻才明白,殿下看人真準。
說解縉不是好東西,還真是。
自己一開始也以為他多值得尊敬,結果,就這?
沽名釣譽也就算了,徒立虛名也就算了,還拿太孫出來作威作福壓人?
這是大明第一才子?這是未來大儒?
就這?
淩漢失望至極,一揮手說:
“休要多言,身為官員,行如此欺人之舉,在其位不謀其職,虛立人設,引人盲目尊崇,卻不行其當行之事,實在可恨。本官明日早朝,便要參你一本……”
說完,淩漢就氣鼓鼓的離開了。
留下解縉冷笑一聲:
“參我?太孫殿下和陛下如此重視我,你參我有什麽用?”
……
……
這邊,朝堂上事兒不大。
另一邊,倭國,就出了大事了。
倭國,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聽聞東京城被東京郡王朱允炆拿下後,表示很震驚,就說:
“雖然,江戶之地作為和大明交換的土地,成了大明的地盤,改名東京。
但是本將軍還是不太願意,讓大明一個王爺,就藩在咱們倭國土地上的。
隻是沒想到,那個東京郡王府,不帶一兵一卒,在城內官兵故意阻擋下,居然還是入城了……”
一旁的屬下說:
“確實匪夷所思,大明的人,讓人意外。不過……將軍,屬下倒是聽說,這次他們之所以能夠順利入城,靠的,似乎是大明非常厲害的火銃……”
大將軍足利義滿聽到火銃兩個字,當即臉色一變。
那東西,他怎麽可能不知道?
於是就急了,說:
“他一個來我倭國和他們交換的地盤上就藩的王爺……兵馬都沒帶,怎麽還能有火銃?這怎麽能允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