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儒這個人,能力出眾,但是性格中帶著一點少年人的清高,有時候做事會顧忌比較多。
張維芳正好相反,她經曆過現代職場的荼毒,所以一向臉皮比較厚。
這天,李鴻儒來到辦公室,又遭到了杜亞男的冷嘲熱諷:
“這有些人呀,就是藏的深,現在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不就是一隻畜生,還把自己當人了?”
李鴻儒桌子上的文件“嘩啦”一聲就掉在了地上,這個動靜直接把其他人嚇了一跳。
李鴻儒抬起頭,冷冷的盯著杜亞男,眼神殺氣騰騰:
“杜姐說對了,這有些人呀,就喜歡溜須拍馬,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真是畜生不如的玩意。”
杜亞男蹭的一下站了起來,聲音顫抖著問道:
“你說誰呢?”
李鴻儒不是軟柿子,本來以為大家各自安好就行了,沒想到一天天的比打仗還刺激。
“說誰誰知道,杜姐,你要再指桑罵槐,胡言亂語,我不介意去找領導評評理。”
這個時候,宣傳部副部長崔宏遠發話了:
“好了,大家都是同事,平時有事要好好溝通,吵吵鬧鬧的像什麽話?”
隨後,崔鴻遠話頭一轉,看著李鴻儒說道:
“小李呀,我知道領導最近器重你,但小杜是老員工了,你要尊重她。”
李鴻儒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這是明擺著偏心呀。
“副部長,我想問一句:我哪句話不尊重人呀?您說出來,我一定改。”
崔宏遠第一次被人這樣頂撞,心裏暗恨不已,臉上卻露分毫:
“哎呀,年輕人就是較真,好了,大家都忙工作吧!”
崔宏遠說完就拿著水杯出去了,杜亞男幸災樂禍的看著李鴻儒,知道他很快就要完蛋了。
崔宏遠最小心眼,又是工會派下來的,自覺高人一等,得罪他的人不會有好下場。
李鴻儒也知道他今天衝動了,不過他已經決定離開這個部門,他看中了廠辦,所以他才不在乎這個。
李鴻儒最近私下和廠辦的大秘郭永安處的不錯,從他的嘴裏得知廠長正在為年貨福利的事情發愁。
這幾年年景不好,大家都缺吃少喝,廠裏發個福利吧,每次不是布料就是布頭,大家抱怨頗多。
其實大家都想要糧食,可是糧食哪有那麽好買,現在是有錢都買不到糧,高價糧都沒有。
李鴻儒準備從這個方向入手,然後進入廠辦。
其實,這幾年,不管是糧店,還是農民手裏,都沒有剩餘的糧食,所以,想要買到糧食,簡直是難上加難。
下班後,李鴻儒趕回家裏做飯,今天要吃餃子,需要他幫忙擀皮。
白菜豆腐雞蛋餡,張維芳在裏麵滴了幾滴香油,讓餡料的味道變得更加濃鬱。
夫妻兩個坐在炕上,一個人包一個人擀,氣氛很好。
現在已經到了冬天,家裏的炕也開始燒了起來,窯洞裏溫暖如春。
張維芳在炕上鋪著一層光滑的油布,用濕布子一擦就非常幹淨,很容易打理。
兩個人一邊包餃子一邊閑聊天:
“鴻儒,你的工作怎麽樣了?”
“最近還可以,我想好了,我要進廠辦。”
“廠辦?不容易吧?”
“嗯,如果能搞到一批糧食的話應該就沒問題了。”
李鴻儒隻是隨口一說,並沒有當回事,張維芳卻把這話放在了心上,自己男人要上進,她必須全力支持。
張維芳看了一下係統的積分,還有550積分,買粗糧的話最多能買一千斤,但是紡織廠1000多人,肯定不夠分。
第二天,張維芳頂著寒風走了兩個小時回了家,張巧納看到大姑娘回來,心裏很高興。
熱情的拉著她的手上了炕,冬天柴火緊張,所以張維雙和張維芬住到了爸媽的屋裏。
“維芳,大冷天的,回來有事啊?”
“爸,我想問問咱們大隊去石頭公社換糧的事,怎麽交換?能換多少?”
張九雲雖然奇怪張維芳的問題,但還是告訴了她:
“我們村的煤送過去是一毛八一斤,可以用錢買,也可以換等價的糧食。”
“爸,咱們大隊一次能換多少?石頭公社的糧食多嗎?”
“每次也就換2000斤左右,石頭公社的糧食不算多,但那邊有很多山,山裏不缺吃的。”
“爸,今年的換糧隊去過了嗎?我想找人問問具體情況。”張維芳覺得這事可行。
沒過一會,張維仁就把張九義帶了過來,張九義雙手揣在袖筒裏,還戴著一頂厚帽子。
“大哥,大冷天的,找我什麽事?冷死我了。”張九義邊問邊坐在了炕上。
“小叔,是我找你有事。”
“維芳,你回來了啊!”屋子裏比較暗,張九義剛看見大侄女。
“小叔,我就是問一下去石頭公社換糧的事。”
“哦,這事啊?”張九義也沒有賣關子,直接把事情說了一遍。
他們趕著三輛驢車,還牽著五頭騾子,騾子身上背著兩個筐,筐裏都是煤,驢車上也是煤。
石頭公社離雙龍村有80裏地,他們是步行前往的,天黑後還在路過的村子裏借住了一宿。
第二天下午才到了石頭公社,因為他們每年都來,所以那幾個熟悉的村子都已經把糧食準備好了。
他們用煤換了玉米就趕緊回來了,換回來的玉米還得自己磨成麵。
張維芳大概了解了一下,然後腦子轉了一圈,問道:
“小叔,他們還有多餘的糧食要換嗎?用布換可不可以?”
“哎呀,維芳,太可以了,你不懂,很多人住山裏麵,什麽都缺,還有那些河灘邊上的人,也缺布料,有棉花就更好了。”
“小叔,你看這樣行嗎?你帶我去趟石頭公社吧,我這邊有布,不過都是過期的和印錯的。”
張九義眼睛一亮,這事可以,他本來就喜歡東奔西跑,現在去換糧食,也算掙點外快了。
“沒問題,叔陪你跑一趟。”
兩個人約定好三天後在張維芳家裏見麵,就各自回去準備東西去了。
張維芳正好相反,她經曆過現代職場的荼毒,所以一向臉皮比較厚。
這天,李鴻儒來到辦公室,又遭到了杜亞男的冷嘲熱諷:
“這有些人呀,就是藏的深,現在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不就是一隻畜生,還把自己當人了?”
李鴻儒桌子上的文件“嘩啦”一聲就掉在了地上,這個動靜直接把其他人嚇了一跳。
李鴻儒抬起頭,冷冷的盯著杜亞男,眼神殺氣騰騰:
“杜姐說對了,這有些人呀,就喜歡溜須拍馬,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真是畜生不如的玩意。”
杜亞男蹭的一下站了起來,聲音顫抖著問道:
“你說誰呢?”
李鴻儒不是軟柿子,本來以為大家各自安好就行了,沒想到一天天的比打仗還刺激。
“說誰誰知道,杜姐,你要再指桑罵槐,胡言亂語,我不介意去找領導評評理。”
這個時候,宣傳部副部長崔宏遠發話了:
“好了,大家都是同事,平時有事要好好溝通,吵吵鬧鬧的像什麽話?”
隨後,崔鴻遠話頭一轉,看著李鴻儒說道:
“小李呀,我知道領導最近器重你,但小杜是老員工了,你要尊重她。”
李鴻儒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這是明擺著偏心呀。
“副部長,我想問一句:我哪句話不尊重人呀?您說出來,我一定改。”
崔宏遠第一次被人這樣頂撞,心裏暗恨不已,臉上卻露分毫:
“哎呀,年輕人就是較真,好了,大家都忙工作吧!”
崔宏遠說完就拿著水杯出去了,杜亞男幸災樂禍的看著李鴻儒,知道他很快就要完蛋了。
崔宏遠最小心眼,又是工會派下來的,自覺高人一等,得罪他的人不會有好下場。
李鴻儒也知道他今天衝動了,不過他已經決定離開這個部門,他看中了廠辦,所以他才不在乎這個。
李鴻儒最近私下和廠辦的大秘郭永安處的不錯,從他的嘴裏得知廠長正在為年貨福利的事情發愁。
這幾年年景不好,大家都缺吃少喝,廠裏發個福利吧,每次不是布料就是布頭,大家抱怨頗多。
其實大家都想要糧食,可是糧食哪有那麽好買,現在是有錢都買不到糧,高價糧都沒有。
李鴻儒準備從這個方向入手,然後進入廠辦。
其實,這幾年,不管是糧店,還是農民手裏,都沒有剩餘的糧食,所以,想要買到糧食,簡直是難上加難。
下班後,李鴻儒趕回家裏做飯,今天要吃餃子,需要他幫忙擀皮。
白菜豆腐雞蛋餡,張維芳在裏麵滴了幾滴香油,讓餡料的味道變得更加濃鬱。
夫妻兩個坐在炕上,一個人包一個人擀,氣氛很好。
現在已經到了冬天,家裏的炕也開始燒了起來,窯洞裏溫暖如春。
張維芳在炕上鋪著一層光滑的油布,用濕布子一擦就非常幹淨,很容易打理。
兩個人一邊包餃子一邊閑聊天:
“鴻儒,你的工作怎麽樣了?”
“最近還可以,我想好了,我要進廠辦。”
“廠辦?不容易吧?”
“嗯,如果能搞到一批糧食的話應該就沒問題了。”
李鴻儒隻是隨口一說,並沒有當回事,張維芳卻把這話放在了心上,自己男人要上進,她必須全力支持。
張維芳看了一下係統的積分,還有550積分,買粗糧的話最多能買一千斤,但是紡織廠1000多人,肯定不夠分。
第二天,張維芳頂著寒風走了兩個小時回了家,張巧納看到大姑娘回來,心裏很高興。
熱情的拉著她的手上了炕,冬天柴火緊張,所以張維雙和張維芬住到了爸媽的屋裏。
“維芳,大冷天的,回來有事啊?”
“爸,我想問問咱們大隊去石頭公社換糧的事,怎麽交換?能換多少?”
張九雲雖然奇怪張維芳的問題,但還是告訴了她:
“我們村的煤送過去是一毛八一斤,可以用錢買,也可以換等價的糧食。”
“爸,咱們大隊一次能換多少?石頭公社的糧食多嗎?”
“每次也就換2000斤左右,石頭公社的糧食不算多,但那邊有很多山,山裏不缺吃的。”
“爸,今年的換糧隊去過了嗎?我想找人問問具體情況。”張維芳覺得這事可行。
沒過一會,張維仁就把張九義帶了過來,張九義雙手揣在袖筒裏,還戴著一頂厚帽子。
“大哥,大冷天的,找我什麽事?冷死我了。”張九義邊問邊坐在了炕上。
“小叔,是我找你有事。”
“維芳,你回來了啊!”屋子裏比較暗,張九義剛看見大侄女。
“小叔,我就是問一下去石頭公社換糧的事。”
“哦,這事啊?”張九義也沒有賣關子,直接把事情說了一遍。
他們趕著三輛驢車,還牽著五頭騾子,騾子身上背著兩個筐,筐裏都是煤,驢車上也是煤。
石頭公社離雙龍村有80裏地,他們是步行前往的,天黑後還在路過的村子裏借住了一宿。
第二天下午才到了石頭公社,因為他們每年都來,所以那幾個熟悉的村子都已經把糧食準備好了。
他們用煤換了玉米就趕緊回來了,換回來的玉米還得自己磨成麵。
張維芳大概了解了一下,然後腦子轉了一圈,問道:
“小叔,他們還有多餘的糧食要換嗎?用布換可不可以?”
“哎呀,維芳,太可以了,你不懂,很多人住山裏麵,什麽都缺,還有那些河灘邊上的人,也缺布料,有棉花就更好了。”
“小叔,你看這樣行嗎?你帶我去趟石頭公社吧,我這邊有布,不過都是過期的和印錯的。”
張九義眼睛一亮,這事可以,他本來就喜歡東奔西跑,現在去換糧食,也算掙點外快了。
“沒問題,叔陪你跑一趟。”
兩個人約定好三天後在張維芳家裏見麵,就各自回去準備東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