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幾天就要過年了,張維芳仔仔細細的把家裏打掃了一遍。


    看著煥然一新的房間,張維芳心裏滿滿的成就感,真正做到了窗明幾淨。


    “維芳,你在家嗎?”


    “在。”張維芳挑起簾子一看,是隔壁的王萍嬸子,她馬上問了一句:


    “王嬸,有事啊?”


    “嗬嗬嗬,好事,明兒我們家小川訂婚,我來借一些碗筷。”


    “嬸子,恭喜你了,隻是,訂婚不去女方家裏?”


    “兩家商量好了,明天女方上門,順便訂親,酒席在一起辦了就行。”


    “哦,原來是這樣,嬸子,那你等著,我去拿碗碟。”


    張維芳說著就去平房的一個木頭箱子裏拿出來一摞盤子和碗碟,把它們放在了一個籮筐裏,就讓王嬸子帶了回去。


    現在的人,家裏什麽都缺,結婚辦酒席,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都得去借,辦完事再還回去。


    上次月老係統搞活動,張維芳買了不少碗碟,準備來親戚的時候使用,沒想到鄰居先用上了。


    不過她也沒那麽小氣,大家鄰裏鄰居的,有事還是要互相幫忙才行。


    第二天是臘月十八,一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一大早隔壁就熱鬧了起來,張維芳難得的早起一次,聽著隔壁嘻嘻哈哈的說笑聲,感受著寒冷冬天的熱鬧煙火氣。


    今天的事,張維芳總覺得透著一股不正常的氣息,一般結婚前,女方先去男方家認認門,然後雙方覺得滿意,再去女方家裏訂婚,最後才會結婚。


    女方認門和訂婚都在男方家裏辦,張維芳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不過,她也隻是好奇了一下而已,也許每個地方風俗不一樣吧。


    半個小時後,隔壁傳來了吵鬧聲,哭喊聲以及桌子倒塌,鍋碗瓢盆摔碎的聲音。


    張維芳一聽就知道出事了,大喜的日子,也不知道到底怎麽了?她忍著好奇心返回了屋裏,反正明天肯定就會有消息傳出來。


    第二天,張維芳起了個大早,隨便吃了幾口麵包就跑出了家門,李鴻儒還好奇的問了一句:


    “你今天要去哪裏搶菜?”


    “不是,你快走吧,中午回來再說。”


    現在還不到八點,大門外的槐樹旁就聚集了三三兩兩的人群,大家聊的熱火朝天。


    雖然聲音不高,但張維芳還是能從他們的臉上看出來濃濃的嘲諷之情。


    她平時不愛湊熱鬧,所以這會大家看到她,也都沒有理她,張維芳臉皮厚,直接湊了過去。


    “各位大嬸,嫂子們,你們在聊什麽呢?”


    “你說話聲音小點,還能聊什麽,不就是你家隔壁的事嗎?”


    張維芳一聽這個就來了興趣,她從口袋裏掏出一把瓜子,給每人分了點,大家馬上對她友好起來。


    一個胖嬸子一邊嗑瓜子一邊說道:


    “馬小川的親事估計黃了。”


    張維芳馬上捧場的問道:“為什麽呀?我昨天光聽到了吵鬧聲,沒好意思過去看。”


    “切,小媳婦就是臉皮薄,怕什麽,那個女方家裏想讓馬小川入贅,所以才故意在他家辦訂婚酒。”


    “還有這事?這種事情不是應該提前商量好嗎?”


    “那個齊花花就是看中馬小川老實了,所以才會在訂婚的時候說這個,她覺得馬小川不會拒絕她。”


    “這事有點過分了。”旁邊一嫂子回了一句。


    “可不是,馬大廚當場就發飆了,還說除非他死了,否則絕不可能讓兒子入贅。”


    “齊家什麽反應?”


    “能什麽反應,嚇住了,不過死活不肯讓女兒嫁人,必須招婿。”


    “那估計是不成了,哎,這事鬧的,一般男的誰願意入贅,也就馬小川老實,換個人早就翻臉了。”


    大家又東拉西扯的說了一堆,分析了一下兩個人的後續情況,就各自散場了。


    大冷的天,大家還是喜歡待在家裏。


    國營飯店後麵的巷子裏,齊花花正眼淚汪汪的看著馬小川:


    “小川,你真的不能入贅嗎?我家裏就兩個姑娘,我姐已經嫁了,我必須招婿才行,而且以後我也會和你一起孝順你爸媽。”


    馬小川低著頭不說話,不知道在想什麽,他的眼裏有掙紮,有不舍,更多的是堅定:


    “花花,就當我們沒有緣分吧,希望你以後找到合適的。”


    齊花花這下真的哭了,眼淚一串一串往下淌:


    “小川,你家有你哥哥嫂子傳宗接代,怎麽就不能答應我呢?難道你對我的感情都是假的嗎?”


    馬小川心裏難受,他說了一聲“再見”,就轉頭離開了,留下齊花花一個人在寒風中哭泣。


    馬小川老實,但他不傻,如果齊花花提前把入贅的事情告訴他,他或許會考慮一下,但齊花花利用自己對她的感情來欺騙他,這是馬小川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齊花花他是真的喜歡,眉眼彎彎很可愛,但他不能容許自己的感情中摻雜其他東西。


    馬家的事情很快就告了一個段落,流言蜚語也在新的日子裏逐漸隨風而逝。


    臘月二十八,紡織廠終於放了假,今天的過年福利很豐盛,還是大家需要的糧食和布料。


    大年三十,夫妻兩個趕回了北關村,手裏拿著兩條帶魚,一斤紅糖。


    李鴻西一家也回來了,他們拿的是豬肉,還有豬蹄。


    一大家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過了個好年,桌子上有魚有肉,有酒有菜,大家吃得很好。


    李貴方還做了一個全年總結:


    “今年,家裏添丁進口,我們李家又多了兩口人,希望以後的每一年,一年比一年更好。”


    李鴻東喝了點酒,也說了兩句:


    “希望以後我們兄弟幾個的感情和現在一樣好。”


    李鴻西配合著來了一句:


    “那必須的,打斷骨頭連著筋,我們是親兄弟。”


    李鴻儒也煽情的來了一句:


    “對,我們是一家人,以後要互相幫助,互相理解。”


    飯桌上,推杯換盞,你一杯我一杯,胡吹海侃,熱火朝天。


    1961年就這樣過去了,期待新的一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月老係統穿六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唯一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唯一的我並收藏帶著月老係統穿六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