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芳第二天就帶著虎子回了娘家,來到新地方,虎子很高興,一路上興奮的亂叫亂看。
張維芳剛走到門口,就看到了在黑棗樹下玩耍的弟弟妹妹。
“維存,維芬,你在幹什麽?”
“大姐,你回來了?給我帶糖了嗎?”10歲的小姑娘梳著兩個麻花辮,笑臉盈盈地看著張維芳。
“帶了,快回家吧,怎麽就你們兩個人在家?維保呢?”
“他跟著媽去地裏了。”張維芬脆生生的回答道。
張維保才8歲,是一個話不多,卻很懂事的男孩子,每天幫著家裏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張維存和張維芬兩個人都比較懶散,不愛幹活,天天就想著吃喝玩樂。
“你們怎麽都不去上學?”
“大姐,上學幹什麽?還是家裏好玩?”張維存把糖塊放進嘴裏,含糊不清的說道。
中午,所有人都回來了,張維芳已經做好了飯,大家洗了洗手就吃上了。
“爸媽,弟弟妹妹們怎麽不去上學?”
“哎,這幾個搗蛋鬼,管不住他們,都不想去。”張九雲隨口說了一句,其實他對孩子們上不上學都無所謂。
“爸,這話不對,現在全國各地到處都在掃盲,他們這麽小,不上學怎麽行?以後出去連名字都不會寫,很容易受騙。”
“行,明天我就讓他們去。”張九雲還是很看重長女的,所以決定聽她的話。
張維仁現在是個15歲的小夥子,個子不高,隻有165,卻十分有範,他懶懶的看了一眼弟弟妹妹,認真的說道:
“大姐,爛泥扶不上牆,我都說過他們好幾次了,沒用,他們現在就想著吃。”
“不管怎麽樣,至少要讀到初中,不能當文盲。”
三個小的還想提意見,直接被張維芳鎮壓了:
“不想上學也可以,以後自己的口糧自己掙,不能在家裏白吃白喝。”
比起種地,他們寧願去上學,學校還自由一點。
吃完飯,張維芳才說明了來意:
“爸媽,我要去婦聯上班了,虎子沒人帶,我想讓維雙去我家幫忙帶孩子。”
“上班?大姐,你有工作了?真厲害!虎子就交給我吧!”張維雙堅決支持大姐的決定。
“維芳,讓維雙去看孩子,鴻儒能同意?你公婆呢?”張巧納還是有點擔心女婿有意見。
“我和公婆關係不好,沒想讓他們看,維雙去了我也放心,鴻儒也同意。”
張巧納也知道自己閨女和婆家關係不好,但沒想到會這麽差,別人的家事,她不好多參與,隻是叮囑道:
“維芳啊,你公婆好不好的沒關係,但麵子上也要過得去,不能讓人說你不孝。”
“媽,我知道。”
張維芳在家裏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就開好介紹信,帶著維雙進了城。
臨走前,他給了張維仁20塊錢,讓他自己買點書本。
張維仁馬上就要參加初中升高中的考試,張維芳還是希望他能有個好成績。
這個年代的高中考試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難,尤其是想要考中專,簡直是難上加難,但張維仁對自己很有信心,他相信自己能考上。
中專考試在六月份,高中考試要更遲一點,如果能被中專錄取,通知書會由派出所直接下發,以免被中專,高中同時錄取。
回到家裏後,張維芳讓妹妹帶著虎子適應了幾天,才放心的去居委會報到。
居委會直接給張維芳開了一張證明,然後讓她帶著東西去婦聯報到。
之前的婦聯不夠完善,工作內容也不多,最多就是去村裏宣傳一下讓婦女識字,不能重男輕女等等。
最近兩年,上麵開始亂了起來,婦聯的任務也加重了,現在不僅要去村裏宣傳,還得調解家庭矛盾,一些不願意去派出所的案件也由他們負責。
任務多,人手不夠,所以婦聯開始招人,為了能更好的響應國家號召,更好的推廣婦女兒童的權益,婦聯這次招的人都是高學曆。
張維芳和另一個去年高中畢業的女生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婦聯主任叫劉紅軍,是個老黨員,大概50歲左右,是單位裏的一把手,也是唯一的男同誌。
副主任叫胡蘭花,是一個嚴肅的中年婦女,對待工作兢兢業業,有一種愛崗敬業的精神。
剩下四個小幹事,唐春芳和趙大妮都是30歲左右,也是裏麵的老人了。
張維芳和翟婷婷是兩個新來的萌新。
劉主任讓大家互相介紹了自己就離開了,胡蘭花留下來分配各自的任務:
“小張和小翟先看一下文件,跟著春芳和大妮學習幾天再開始工作。”
張維芳沒意見,反正新來的,都得先學習,翟婷婷有點不高興,好不容易安排了工作,她還準備大顯身手呢,怎麽就是讓看文件。
不過她聰明的沒有開口,有了工作,她就能找個好對象了,這才是她的主要目的。
第一天工作沒什麽事,中午下班後,張維芳就著急的往家趕,她還是有點擔心虎子。
虎子倒是適應的很好,不過一上午沒見到媽媽,他也十分想念,抱著張維芳不撒手。
飯是李鴻儒做的,張維雙做飯的技術和她姐一樣,非常一般,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讓她做飯。
李鴻儒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改進,做飯技術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不管是麵食,還是炒菜,燉湯,都能做出來。
“大姐,你的工作怎麽樣?”張維雙關心的問道。
“剛去沒什麽事,就是看了看資料。”
“大姐,那工資高嗎?”
“不高,一個月30塊錢,三張票,沒有飯補。”
“大姐,你剛去,以後工資還會漲的。”
“嗯,別擔心,夠花。”
飯後,張維芳帶著虎子睡了會就去上班了,下午的工作還是看資料,簡單又無聊。
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天,本來以為平淡無奇的工作,突然就被來人打斷了。
這天,張維芳正坐在辦公室發呆,就聽到有人喊:
“有人嗎?婦聯的領導在不在?”
張維芳剛走到門口,就看到了在黑棗樹下玩耍的弟弟妹妹。
“維存,維芬,你在幹什麽?”
“大姐,你回來了?給我帶糖了嗎?”10歲的小姑娘梳著兩個麻花辮,笑臉盈盈地看著張維芳。
“帶了,快回家吧,怎麽就你們兩個人在家?維保呢?”
“他跟著媽去地裏了。”張維芬脆生生的回答道。
張維保才8歲,是一個話不多,卻很懂事的男孩子,每天幫著家裏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張維存和張維芬兩個人都比較懶散,不愛幹活,天天就想著吃喝玩樂。
“你們怎麽都不去上學?”
“大姐,上學幹什麽?還是家裏好玩?”張維存把糖塊放進嘴裏,含糊不清的說道。
中午,所有人都回來了,張維芳已經做好了飯,大家洗了洗手就吃上了。
“爸媽,弟弟妹妹們怎麽不去上學?”
“哎,這幾個搗蛋鬼,管不住他們,都不想去。”張九雲隨口說了一句,其實他對孩子們上不上學都無所謂。
“爸,這話不對,現在全國各地到處都在掃盲,他們這麽小,不上學怎麽行?以後出去連名字都不會寫,很容易受騙。”
“行,明天我就讓他們去。”張九雲還是很看重長女的,所以決定聽她的話。
張維仁現在是個15歲的小夥子,個子不高,隻有165,卻十分有範,他懶懶的看了一眼弟弟妹妹,認真的說道:
“大姐,爛泥扶不上牆,我都說過他們好幾次了,沒用,他們現在就想著吃。”
“不管怎麽樣,至少要讀到初中,不能當文盲。”
三個小的還想提意見,直接被張維芳鎮壓了:
“不想上學也可以,以後自己的口糧自己掙,不能在家裏白吃白喝。”
比起種地,他們寧願去上學,學校還自由一點。
吃完飯,張維芳才說明了來意:
“爸媽,我要去婦聯上班了,虎子沒人帶,我想讓維雙去我家幫忙帶孩子。”
“上班?大姐,你有工作了?真厲害!虎子就交給我吧!”張維雙堅決支持大姐的決定。
“維芳,讓維雙去看孩子,鴻儒能同意?你公婆呢?”張巧納還是有點擔心女婿有意見。
“我和公婆關係不好,沒想讓他們看,維雙去了我也放心,鴻儒也同意。”
張巧納也知道自己閨女和婆家關係不好,但沒想到會這麽差,別人的家事,她不好多參與,隻是叮囑道:
“維芳啊,你公婆好不好的沒關係,但麵子上也要過得去,不能讓人說你不孝。”
“媽,我知道。”
張維芳在家裏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就開好介紹信,帶著維雙進了城。
臨走前,他給了張維仁20塊錢,讓他自己買點書本。
張維仁馬上就要參加初中升高中的考試,張維芳還是希望他能有個好成績。
這個年代的高中考試對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難,尤其是想要考中專,簡直是難上加難,但張維仁對自己很有信心,他相信自己能考上。
中專考試在六月份,高中考試要更遲一點,如果能被中專錄取,通知書會由派出所直接下發,以免被中專,高中同時錄取。
回到家裏後,張維芳讓妹妹帶著虎子適應了幾天,才放心的去居委會報到。
居委會直接給張維芳開了一張證明,然後讓她帶著東西去婦聯報到。
之前的婦聯不夠完善,工作內容也不多,最多就是去村裏宣傳一下讓婦女識字,不能重男輕女等等。
最近兩年,上麵開始亂了起來,婦聯的任務也加重了,現在不僅要去村裏宣傳,還得調解家庭矛盾,一些不願意去派出所的案件也由他們負責。
任務多,人手不夠,所以婦聯開始招人,為了能更好的響應國家號召,更好的推廣婦女兒童的權益,婦聯這次招的人都是高學曆。
張維芳和另一個去年高中畢業的女生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婦聯主任叫劉紅軍,是個老黨員,大概50歲左右,是單位裏的一把手,也是唯一的男同誌。
副主任叫胡蘭花,是一個嚴肅的中年婦女,對待工作兢兢業業,有一種愛崗敬業的精神。
剩下四個小幹事,唐春芳和趙大妮都是30歲左右,也是裏麵的老人了。
張維芳和翟婷婷是兩個新來的萌新。
劉主任讓大家互相介紹了自己就離開了,胡蘭花留下來分配各自的任務:
“小張和小翟先看一下文件,跟著春芳和大妮學習幾天再開始工作。”
張維芳沒意見,反正新來的,都得先學習,翟婷婷有點不高興,好不容易安排了工作,她還準備大顯身手呢,怎麽就是讓看文件。
不過她聰明的沒有開口,有了工作,她就能找個好對象了,這才是她的主要目的。
第一天工作沒什麽事,中午下班後,張維芳就著急的往家趕,她還是有點擔心虎子。
虎子倒是適應的很好,不過一上午沒見到媽媽,他也十分想念,抱著張維芳不撒手。
飯是李鴻儒做的,張維雙做飯的技術和她姐一樣,非常一般,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讓她做飯。
李鴻儒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改進,做飯技術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不管是麵食,還是炒菜,燉湯,都能做出來。
“大姐,你的工作怎麽樣?”張維雙關心的問道。
“剛去沒什麽事,就是看了看資料。”
“大姐,那工資高嗎?”
“不高,一個月30塊錢,三張票,沒有飯補。”
“大姐,你剛去,以後工資還會漲的。”
“嗯,別擔心,夠花。”
飯後,張維芳帶著虎子睡了會就去上班了,下午的工作還是看資料,簡單又無聊。
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天,本來以為平淡無奇的工作,突然就被來人打斷了。
這天,張維芳正坐在辦公室發呆,就聽到有人喊:
“有人嗎?婦聯的領導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