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離婚了,張維芳就不想再和李鴻儒有瓜葛,所以,她多問了一句:
“七七,之前李鴻儒知道係統的事,你能不能讓他把這事忘掉。”
“小意思,隻要五十個積分,係統保證讓李鴻儒把有關係統的一切都清理得幹幹淨淨,甚至連係統裏吃過的東西都會忘記。”
“可以,把他的記憶消除。”
李鴻儒在睡夢中,仿佛感覺自己失去了一些什麽,醒來後,他揉了揉發疼的腦袋,沒感覺到異常。
他像往常一樣,從缸裏挖兩碗玉米麵開始蒸窩頭,吃飯時,他總感覺窩頭的口感有點不太對,他沒有多想,皺著眉頭硬咽了下去。
朱媛媛也不習慣,她小口小口吃著,她以為叔叔離婚了心情不好,所以窩頭的味道才會變差。
其實,離開前,張維芳把家裏的白麵和大米還有她用積分換的東西都帶走了。
之前家裏很少吃窩頭,就算吃,也是白麵配玉米麵還加白糖,口感很好,現在吃純玉米麵窩頭,李鴻儒當然不習慣了。
吃完飯,李鴻儒就帶著朱媛媛去辦理了收養手續,以後,他們就是一家人了,他要好好把媛媛養大,不辜負朱磊的信任。
雙龍村,一大早,張九義就帶著張維芳和虎子坐上了前往李莊公社的騾車,一個小時後,他們就來到了公社。
現在坐車沒有什麽站牌,隻要在路邊揮手汽車就會停下來。
9點20,前往南山市的汽車從縣城方向開了過來,車尾處濺起了陣陣灰塵,張九義一揮手,汽車就停了下來。
“噗嗤,咣當”,聲音特別大,灰塵亂飛,張維芳趕緊用手擋住虎子的眼睛。
車門打開,售票員大喊:“前往張莊,平城,南山市的趕緊上車。”
張九義先把虎子抱上車,然後讓張維芳上去,他才最後拎著一個大麻袋上了車。
汽車上並不擁擠,三個人都有座位,可惜都在後排。
車上也還算幹淨,車座旁邊放著不少籮筐,麻袋,皮箱等行李。
現在的路都是土路,時不時有一些溝溝坎坎,汽車左拐右轉,車上的人像坐搖搖椅一樣,身體跟著前後左右亂晃。
沒一會,張維芳就感覺自己的胃液在翻滾,想吐,她知道這種感覺——暈車。
張維芳看了看虎子,很精神,沒什麽事,她馬上和張九義換了位置,讓張九義看著虎子,她自己坐在旁邊閉上了眼睛。
胃裏越來越難受,隱隱泛著疼痛,張維芳滿頭大汗,她緊緊捂著嘴巴,怕吐出來。
張九義也看到了維芳的樣子,他有點擔心:
“維芳,你沒事吧,要不要喝點水?”
張維芳現在不能說話,她擺了擺手。
時間一分一秒都是難熬的,前排也有人在暈車:
“司機師傅,停一下,快停下,我要吐。”
司機也怕有人吐在車上,他馬上就把車停到了路邊,車門一開,從車上爭先恐後下去好幾個人,緊接著就聽到了“嘔嘔嘔”的聲音。
張維芳也下了車,她往前跑了幾步,離大家遠了一點才開始吐,直到吐得酸水都出來了,她還是覺得惡心。
張維芳從係統裏兌換了一瓶水,漱了漱口,又喝了一個暈車藥才上了車。
“媽媽,你沒事吧?”虎子著急的問道。
“嗯,媽媽沒事,你好好跟著小姥爺,不舒服就告訴他。”
“我知道了,媽媽。”
後麵的路程依舊難熬,張維芳提前準備了幾個塑料袋,最後都用光了。
暈車的滋味太難受了,可惜她的暈車藥也白吃了。
汽車晃晃蕩蕩,一個小時後,終於到達了南山市汽車站。
張維芳簡直丟了半條命,整個人暈暈乎乎的,隨著人流下了車。
張九義一手拎著麻袋,一手拉著虎子,跟在張維芳旁邊。
剛下了車,張維芳就看到了車站前有個穿著軍裝的人手裏舉著牌子,上麵寫著張維芳三個字,第一次在牌子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張維芳一時間覺得有點難為情。
張九義也看到了牌子,他徑直走了過去,對著軍人同誌說道:
“同誌你好,張維芳是我侄女,你是來接我們的嗎?”
軍人同誌見到來人,馬上敬了個禮:
“你們好,我是張部長的警衛員小田,部長今天有任務,所以讓我來接你們。”
張九義看到人家朝他敬禮,他也鄭重的回了個不標準的禮:
“麻煩你了,小田同誌,我叫張九義,是你們部長的弟弟。”
“不麻煩,車在這邊,請上車。”
當看到路邊嶄新的軍綠色吉普,張維芳才發現她對這個二叔的官職和地位一點都不了解。
在這個年代,能坐上吉普車的至少是縣團級幹部,張九齡的級別明顯比這個高。
“看來二叔還真是光宗耀祖了。”張維芳在心裏默默想道。
值得一提的是,坐到吉普車上,張維芳就不暈車了,她覺得肯定是車好的緣故。
小田開著車走了十幾分鍾就把他們送到了目的地——真正的軍區大院,前世今生,張維芳還是第一次來如此高級的地方。
大院門口有站崗的人,看到小田開著車,直接就放行了,這個車是張部長的專用車,大家都知道。
大院裏是一棟棟樓房,最高隻有三層,樓房很整齊,外麵是紅色的牆壁,很有時代感。
院裏院外,仿佛兩個世界,大院的人一水的橄欖綠,走起路來腳步矯健有力又不失莊嚴,連女子都是英姿颯爽的模樣。
張維芳很羨慕她們,女兵們是優美,勇敢,剛毅和自信的代表,這些都是張維芳缺少的東西。
小田把他們送到家門口就離開了,張九齡家住三棟二樓,三室一廳的房子,空間很大。
呂紅偉一早就在家等著了,聽到敲門聲,她激動的打開門把人迎了進來。
“九義,你來了我就放心了,我正擔心維芳一個人帶著孩子坐車不安全呢。”
“二嫂,我還是第一次見樓房呢,這地方真好,都不用燒炕。”張九義自來熟,這會功夫,他已經繞著房子參觀了一圈。
“七七,之前李鴻儒知道係統的事,你能不能讓他把這事忘掉。”
“小意思,隻要五十個積分,係統保證讓李鴻儒把有關係統的一切都清理得幹幹淨淨,甚至連係統裏吃過的東西都會忘記。”
“可以,把他的記憶消除。”
李鴻儒在睡夢中,仿佛感覺自己失去了一些什麽,醒來後,他揉了揉發疼的腦袋,沒感覺到異常。
他像往常一樣,從缸裏挖兩碗玉米麵開始蒸窩頭,吃飯時,他總感覺窩頭的口感有點不太對,他沒有多想,皺著眉頭硬咽了下去。
朱媛媛也不習慣,她小口小口吃著,她以為叔叔離婚了心情不好,所以窩頭的味道才會變差。
其實,離開前,張維芳把家裏的白麵和大米還有她用積分換的東西都帶走了。
之前家裏很少吃窩頭,就算吃,也是白麵配玉米麵還加白糖,口感很好,現在吃純玉米麵窩頭,李鴻儒當然不習慣了。
吃完飯,李鴻儒就帶著朱媛媛去辦理了收養手續,以後,他們就是一家人了,他要好好把媛媛養大,不辜負朱磊的信任。
雙龍村,一大早,張九義就帶著張維芳和虎子坐上了前往李莊公社的騾車,一個小時後,他們就來到了公社。
現在坐車沒有什麽站牌,隻要在路邊揮手汽車就會停下來。
9點20,前往南山市的汽車從縣城方向開了過來,車尾處濺起了陣陣灰塵,張九義一揮手,汽車就停了下來。
“噗嗤,咣當”,聲音特別大,灰塵亂飛,張維芳趕緊用手擋住虎子的眼睛。
車門打開,售票員大喊:“前往張莊,平城,南山市的趕緊上車。”
張九義先把虎子抱上車,然後讓張維芳上去,他才最後拎著一個大麻袋上了車。
汽車上並不擁擠,三個人都有座位,可惜都在後排。
車上也還算幹淨,車座旁邊放著不少籮筐,麻袋,皮箱等行李。
現在的路都是土路,時不時有一些溝溝坎坎,汽車左拐右轉,車上的人像坐搖搖椅一樣,身體跟著前後左右亂晃。
沒一會,張維芳就感覺自己的胃液在翻滾,想吐,她知道這種感覺——暈車。
張維芳看了看虎子,很精神,沒什麽事,她馬上和張九義換了位置,讓張九義看著虎子,她自己坐在旁邊閉上了眼睛。
胃裏越來越難受,隱隱泛著疼痛,張維芳滿頭大汗,她緊緊捂著嘴巴,怕吐出來。
張九義也看到了維芳的樣子,他有點擔心:
“維芳,你沒事吧,要不要喝點水?”
張維芳現在不能說話,她擺了擺手。
時間一分一秒都是難熬的,前排也有人在暈車:
“司機師傅,停一下,快停下,我要吐。”
司機也怕有人吐在車上,他馬上就把車停到了路邊,車門一開,從車上爭先恐後下去好幾個人,緊接著就聽到了“嘔嘔嘔”的聲音。
張維芳也下了車,她往前跑了幾步,離大家遠了一點才開始吐,直到吐得酸水都出來了,她還是覺得惡心。
張維芳從係統裏兌換了一瓶水,漱了漱口,又喝了一個暈車藥才上了車。
“媽媽,你沒事吧?”虎子著急的問道。
“嗯,媽媽沒事,你好好跟著小姥爺,不舒服就告訴他。”
“我知道了,媽媽。”
後麵的路程依舊難熬,張維芳提前準備了幾個塑料袋,最後都用光了。
暈車的滋味太難受了,可惜她的暈車藥也白吃了。
汽車晃晃蕩蕩,一個小時後,終於到達了南山市汽車站。
張維芳簡直丟了半條命,整個人暈暈乎乎的,隨著人流下了車。
張九義一手拎著麻袋,一手拉著虎子,跟在張維芳旁邊。
剛下了車,張維芳就看到了車站前有個穿著軍裝的人手裏舉著牌子,上麵寫著張維芳三個字,第一次在牌子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張維芳一時間覺得有點難為情。
張九義也看到了牌子,他徑直走了過去,對著軍人同誌說道:
“同誌你好,張維芳是我侄女,你是來接我們的嗎?”
軍人同誌見到來人,馬上敬了個禮:
“你們好,我是張部長的警衛員小田,部長今天有任務,所以讓我來接你們。”
張九義看到人家朝他敬禮,他也鄭重的回了個不標準的禮:
“麻煩你了,小田同誌,我叫張九義,是你們部長的弟弟。”
“不麻煩,車在這邊,請上車。”
當看到路邊嶄新的軍綠色吉普,張維芳才發現她對這個二叔的官職和地位一點都不了解。
在這個年代,能坐上吉普車的至少是縣團級幹部,張九齡的級別明顯比這個高。
“看來二叔還真是光宗耀祖了。”張維芳在心裏默默想道。
值得一提的是,坐到吉普車上,張維芳就不暈車了,她覺得肯定是車好的緣故。
小田開著車走了十幾分鍾就把他們送到了目的地——真正的軍區大院,前世今生,張維芳還是第一次來如此高級的地方。
大院門口有站崗的人,看到小田開著車,直接就放行了,這個車是張部長的專用車,大家都知道。
大院裏是一棟棟樓房,最高隻有三層,樓房很整齊,外麵是紅色的牆壁,很有時代感。
院裏院外,仿佛兩個世界,大院的人一水的橄欖綠,走起路來腳步矯健有力又不失莊嚴,連女子都是英姿颯爽的模樣。
張維芳很羨慕她們,女兵們是優美,勇敢,剛毅和自信的代表,這些都是張維芳缺少的東西。
小田把他們送到家門口就離開了,張九齡家住三棟二樓,三室一廳的房子,空間很大。
呂紅偉一早就在家等著了,聽到敲門聲,她激動的打開門把人迎了進來。
“九義,你來了我就放心了,我正擔心維芳一個人帶著孩子坐車不安全呢。”
“二嫂,我還是第一次見樓房呢,這地方真好,都不用燒炕。”張九義自來熟,這會功夫,他已經繞著房子參觀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