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張維芳隻能從折疊空間的衛生間裏取了點水出來。


    張維芳現在對外麵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她找了個布袋子,拎著五個蘋果去了隔壁。


    她剛才就聽到左邊鄰居的說話聲了,初來乍到,張維芳準備去套套關係。


    隔壁院裏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婦女正在看孩子,這個年代,五十歲已經屬於老年人了,她的臉上布滿了辛勞的皺紋。


    看到張維芳,先是愣了一下,然後馬上笑著問道:


    “你是誰?來俺家有事?”


    張維芳大概能聽懂話裏的意思,她趕緊把蘋果遞了過去:


    “大娘,我是旁邊新搬來的,我剛來,很多事都不懂,來問問你。”


    “哦,你進來吧,鄰裏鄰居的,不用客氣。”看到蘋果,婦女的語氣真誠了不少。


    婦女叫鄧妮,她一家子都是紡織廠的的職工,她老伴叫馮新成,大家都叫她馮大娘。


    馮大娘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她跟著老大馮大年一家住在這。


    老二馮小年住在廠裏的筒子樓宿舍。


    馮大娘已經五十歲了,她的工作五年前已經給了她的女兒馮翠翠,現在她在家裏看孫子。


    馮大娘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張維芳好不容易才插上嘴:


    “大娘,我想問一下我家的水龍頭怎麽沒水啊,還是要先交水費?”


    “供水是有時間限製的,每天早晨一個小時,中午兩個小時,其他時間是不會來水的,你以後看著點,別錯過了時間,還有啊,水費每個月五塊錢。”


    “好的,大娘,謝謝你。”


    “甭客氣,有空來玩啊。”


    張維芳從馮大娘家出來後馬上去了紅星招待所,虎子和張九義已經睡醒了。


    張九義聽張維芳說已經找好了房子,他迫不及待的要回家,住在招待所,總覺得不方便。


    招待所離電力巷不太遠,步行大約需要半個小時。


    張九義小心翼翼地走著,同時聚精會神地記住沿途的路線。


    張維芳的家是這條巷子的第三座房子,這裏雖然有些偏僻,但距離大馬路卻非常近,步行隻需幾分鍾就能到達。


    更讓人感到便利的是,不遠處恰好設有一個公交車站牌,對於那些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的優勢。


    無論是上班、上學還是外出辦事,都可以輕鬆地在此候車,享受便捷的交通服務。


    想到這裏,張九義不禁對張維芳家的位置多了幾分滿意。


    這樣優越的地理條件,不僅能給生活帶來許多便利,安全性應該也很高。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張維芳才選擇住在這裏吧?張九義暗自揣測著,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打開家門,張九義就拉著虎子走了進去,他左右環顧了一圈,雖然院子比較小,但總體來說還不錯。


    張九義走進屋裏看了一下,發現東西都準備好了,他更加佩服張維芳的辦事速度了。


    “維芳,你這速度也太快了吧,東西還挺齊全。”


    張維芳總不能說自己是在係統裏兌換的,她找了個借口:


    “多虧了尹秘書幫忙,一次性搞定,以後住起來就不用發愁了。”


    “嗯,看著你落實下來,我也就放心了。”張九義的心徹底放下了。


    他又走進雜物間看了一下,裏麵空空的,什麽都沒有。


    “維芳,趁我在,明天一起去買點煤球吧,以後做飯方便。”


    “可是,我沒票啊,小叔,我的房子已經落戶了,明天先把我和虎子的戶口遷過來吧。”張維芳覺得先把戶口落實了才能踏實。


    “行,有了戶口,先把糧本領了,再去看看能不能辦煤本。”


    按理來說,張維芳的戶口可以遷到民政局,但是,還有虎子,所以,她準備把兩個人的戶口遷到這個房子名下的居委會。


    晚上,張維芳去隔壁馮大娘家換了幾塊煤球,湊合著吃了點粥和饅頭。


    第二天一早,張維芳就去辦了新戶口,然後去糧食局領了糧本。


    拿著戶口本和糧本,張維芳又回到了居委會,居委會每個月按需給居民發放煤票,拿著煤票,居民自己去附近的煤廠買煤。


    張維芳家裏隻有兩口人,所以每個月隻有150斤煤球,大約220幾塊。


    當然,煤的質量不一樣,出煤球的量也不一樣,不過差不多每100斤煤能出140-150塊煤球。


    隻做飯的話,兩百多塊應該夠用。


    有了煤票,張九義著急地去煤廠拉煤球去了。


    煤廠離家非常遠,如果要乘坐公共汽車前往,至少需要花費半個多小時以上的時間。


    回程,張九義在煤廠裏借到了一輛破舊但還能使用的板車。


    這輛板車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但對於他來說已經足夠好了,然後,他開始往板車上裝載那些沉甸甸的煤球,一塊又一塊地堆積起來,直到整個板車都被填滿為止。


    他緊緊握住板車的把手,用盡全身力氣向前拉動著車子。


    每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但他始終堅持不懈,伴隨著汗水的流淌和喘息聲的起伏,他一步步朝著家的方向前進。


    回家的路途中並不平坦,有時會遇到陡坡或者崎嶇不平的路麵,但張九義並沒有放棄。


    他咬緊牙關,奮力前行,心中隻有一個目標——將這些煤球安全地帶回家。


    張維芳帶著虎子在後麵幫著推車,三個人一起朝家走去。


    回到了,張九義又把煤球一塊塊卸下來,整整齊齊的摞起來,放到了雜貨間。


    廚房的角落他也堆放了幾塊,夠張維芳臨時用。


    辛苦了一上午,午飯時,張維芳還炒了個肉,最後還被張九義叨叨了半天:


    “維芳啊,以後你一個人上班,還要養孩子,節約點。”


    “嗯,我知道,小叔,上午太累了,咱們吃頓好的,就當暖居了。”


    張九義沒有再說什麽,直接夾著肉吃了起來。


    下午,張維芳三人步行逛了逛這座城市,魏榆市很不錯,一馬平川,平平整整,很適合居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月老係統穿六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唯一的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唯一的我並收藏帶著月老係統穿六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