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這一國策出來以後,很多有心人就開始囤積固定資產了,這不,張維芳找人打聽了半天,才發現火車站附近的門麵,哪怕是小巷子裏的住房都賣出去了。
有了熟人的幫忙,張維芳好不容易才在火車站對麵買了一間門麵,這間門麵比較大,是由一間小院改造成的,院子裏還有一間房子能住人。
因為價格比較高,所以才暫時沒有人出手,現在正好被張維芳撿漏了。
不過,雖然有了門麵房,但是陸時並沒有搬過來,火車站的人流量一般都在車站內,站外的人比較少,他準備等過了年好好規劃一下再說。
這個冬天,陸時一直推著車子在火車站賣麵皮,雖然掙了不少錢,但是也受了很多罪。
過年回家的時候,大家一聽陸時去擺攤了,兄弟姐妹們馬上變了一副嘴臉,開始鄙夷起張維芳來。
張維存更是直接問道:
“大姐,不是我說你,你好歹也是公職人員,怎麽能讓姐夫幹這個?”
張維雙也擔心地問道:
“對呀,大姐,這個是投機倒把吧?不會被人抓嗎?”
最後,還是張維仁站出來解釋了一番,大家才消停了下來:
“現在國家有了新政策,允許私人做買賣,你們別擔心了。”
張維芳沒說什麽,反正他們沒上過多少學,眼界有限,說了也白說。
一九八零年,國家正式允許個人經商,陸時第一時間就去市工商管理局辦了營業執照。
陸時把門麵房裝修了一下,然後開了一家小飯店,他自己當廚師,然後找了一個五十歲左右的阿姨洗碗,還找了一個上菜的服務員。
剛開始的時候,飯店裏的顧客很少,幾乎沒什麽人,就在陸時想放棄的時候,他的運氣突然就好轉了,顧客也漸漸多了起來。
飯店裏主要賣大碗麵和炒麵,也有人點炒菜,不過很少,一個月下來,陸時淨掙100多塊。
之前擺攤的時候,陸時每個月都能掙200-300,現在開了飯店,沒想到掙的錢更少了,而且人也更累了,一天不停地煮麵,炒麵,胳膊都腫了一圈。
而且他還得自己收錢,每天手忙腳亂,這一個月下來,陸時就瘦了十斤。
張維芳看著他滿臉的黑眼圈,聞著他身上的油煙味,實在受不了,就提議道:
“要不你雇個廚師,你隻負責收錢就行。”
陸時揉了揉酸痛的胳膊,滿臉無奈:
“廚師不好找,有本事都在國營飯店,沒本事的我還不想用。”
“找個普通會做麵的就行,反正你那也賣不了幾個炒菜。”
就在兩個人發愁的時候,劉家華來找陸時了,他聽隔壁馮大娘說陸時那需要廚師,正好他在黑省做了幾年飯,廚藝還可以,他就親自上門了。
這幾年,劉家華的日子過得不太好,他沒有工作,不得不帶著老婆在村裏上工,兩個人都是門外漢,根本掙不了幾個工分,所以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
這不,一聽說陸時這招人,他馬上就過來了。
陸時測試了一下劉家華的廚藝,發現的確不錯,就讓他來上工了。
飯店裏有了廚師,陸時每天隻在收銀台收錢就行,他的工作一下就輕鬆了很多。
為了讓飯菜多樣化,陸時還準備了他之前的麵皮,鹵肉,還有涼菜。
慢慢地,飯店裏麵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不過,又出現了新的問題,人手有點不夠。
陸時想著後廚得招一個幫廚,服務員也得再招一個。
現在,大批知青回城,失業人員很多,所以,陸時的招聘信息剛貼出去,就有人來麵試了。
來麵試的是一個剛從鄉下回來的姑娘,叫小木,她的個子不高,皮膚被曬得有點黑,一頭利落的短發,給人一種很幹練的感覺。
陸時對她第一印象還不錯,就把人留下來當服務員了。
幫廚是洗碗的王阿姨介紹的鄰居,也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阿姨。
小院裏的房間現在成了小木的住處,她家離得比較遠,每天上下班不方便,所以陸時就讓她住在這裏了。
小木是個感恩的人,為了感謝陸時讓她住下來,她每天工作的時候特別認真,幹活也很積極,所有人都覺得她是個好姑娘。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哪怕陸時在飯店裏裝上了吊扇,也阻擋不了廚房的高溫。
在廚房工作的幾人每天都是汗流浹背,陸時看他們實在辛苦,就給大家漲了工資。
陸時和劉家華兩個大男人更怕熱,隻要有空他們就會在後院裏衝涼。
這一天,太陽高懸在天空中,仿佛要將大地烤焦一般,陸時被炎熱的天氣折磨得實在難以忍受,於是他決定到後麵的院子裏去洗把臉,希望能給自己帶來一絲涼爽。
他匆匆走到水池邊,彎下腰,用手捧起清涼的水,潑灑在臉上,感受著那瞬間的涼意。
洗完臉後,陸時覺得身上的汗水讓他十分不舒服,便順手脫下了上衣,他把上衣浸泡在水中,輕輕揉搓著,試圖去除上麵的汙漬和汗味。
隨後,他將洗淨的上衣拎起來,掛在一旁的晾衣杆上,做完這些之後,陸時並沒有多做停留,轉身離開了後院,繼續去忙其他事情了。
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一場小小的意外即將降臨……
陸時把衣服晾好之後就忘了這件事,直到張維芳給他洗衣服時才發現少了一件衣服。
天熱的時候,陸時的衣服一般都是一天一換,張維芳也一樣,她每天洗完澡就會順手把兩個人的衣服洗了。
這不,張維芳洗了兩天衣服才發現陸時那件白色的體恤不見了,這件衣服是她在係統商城裏買的,一家三口同款的親子裝,冰絲麵料,上身很舒服。
張維芳沒找到陸時的衣服,隨口問了一句:
“你的白色短袖呢?怎麽找不到了?”
陸時一拍腦子,突然想起來自己把衣服掛到飯店的後院裏了,而且已經掛了兩天,他忘記收了。
有了熟人的幫忙,張維芳好不容易才在火車站對麵買了一間門麵,這間門麵比較大,是由一間小院改造成的,院子裏還有一間房子能住人。
因為價格比較高,所以才暫時沒有人出手,現在正好被張維芳撿漏了。
不過,雖然有了門麵房,但是陸時並沒有搬過來,火車站的人流量一般都在車站內,站外的人比較少,他準備等過了年好好規劃一下再說。
這個冬天,陸時一直推著車子在火車站賣麵皮,雖然掙了不少錢,但是也受了很多罪。
過年回家的時候,大家一聽陸時去擺攤了,兄弟姐妹們馬上變了一副嘴臉,開始鄙夷起張維芳來。
張維存更是直接問道:
“大姐,不是我說你,你好歹也是公職人員,怎麽能讓姐夫幹這個?”
張維雙也擔心地問道:
“對呀,大姐,這個是投機倒把吧?不會被人抓嗎?”
最後,還是張維仁站出來解釋了一番,大家才消停了下來:
“現在國家有了新政策,允許私人做買賣,你們別擔心了。”
張維芳沒說什麽,反正他們沒上過多少學,眼界有限,說了也白說。
一九八零年,國家正式允許個人經商,陸時第一時間就去市工商管理局辦了營業執照。
陸時把門麵房裝修了一下,然後開了一家小飯店,他自己當廚師,然後找了一個五十歲左右的阿姨洗碗,還找了一個上菜的服務員。
剛開始的時候,飯店裏的顧客很少,幾乎沒什麽人,就在陸時想放棄的時候,他的運氣突然就好轉了,顧客也漸漸多了起來。
飯店裏主要賣大碗麵和炒麵,也有人點炒菜,不過很少,一個月下來,陸時淨掙100多塊。
之前擺攤的時候,陸時每個月都能掙200-300,現在開了飯店,沒想到掙的錢更少了,而且人也更累了,一天不停地煮麵,炒麵,胳膊都腫了一圈。
而且他還得自己收錢,每天手忙腳亂,這一個月下來,陸時就瘦了十斤。
張維芳看著他滿臉的黑眼圈,聞著他身上的油煙味,實在受不了,就提議道:
“要不你雇個廚師,你隻負責收錢就行。”
陸時揉了揉酸痛的胳膊,滿臉無奈:
“廚師不好找,有本事都在國營飯店,沒本事的我還不想用。”
“找個普通會做麵的就行,反正你那也賣不了幾個炒菜。”
就在兩個人發愁的時候,劉家華來找陸時了,他聽隔壁馮大娘說陸時那需要廚師,正好他在黑省做了幾年飯,廚藝還可以,他就親自上門了。
這幾年,劉家華的日子過得不太好,他沒有工作,不得不帶著老婆在村裏上工,兩個人都是門外漢,根本掙不了幾個工分,所以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
這不,一聽說陸時這招人,他馬上就過來了。
陸時測試了一下劉家華的廚藝,發現的確不錯,就讓他來上工了。
飯店裏有了廚師,陸時每天隻在收銀台收錢就行,他的工作一下就輕鬆了很多。
為了讓飯菜多樣化,陸時還準備了他之前的麵皮,鹵肉,還有涼菜。
慢慢地,飯店裏麵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不過,又出現了新的問題,人手有點不夠。
陸時想著後廚得招一個幫廚,服務員也得再招一個。
現在,大批知青回城,失業人員很多,所以,陸時的招聘信息剛貼出去,就有人來麵試了。
來麵試的是一個剛從鄉下回來的姑娘,叫小木,她的個子不高,皮膚被曬得有點黑,一頭利落的短發,給人一種很幹練的感覺。
陸時對她第一印象還不錯,就把人留下來當服務員了。
幫廚是洗碗的王阿姨介紹的鄰居,也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阿姨。
小院裏的房間現在成了小木的住處,她家離得比較遠,每天上下班不方便,所以陸時就讓她住在這裏了。
小木是個感恩的人,為了感謝陸時讓她住下來,她每天工作的時候特別認真,幹活也很積極,所有人都覺得她是個好姑娘。
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哪怕陸時在飯店裏裝上了吊扇,也阻擋不了廚房的高溫。
在廚房工作的幾人每天都是汗流浹背,陸時看他們實在辛苦,就給大家漲了工資。
陸時和劉家華兩個大男人更怕熱,隻要有空他們就會在後院裏衝涼。
這一天,太陽高懸在天空中,仿佛要將大地烤焦一般,陸時被炎熱的天氣折磨得實在難以忍受,於是他決定到後麵的院子裏去洗把臉,希望能給自己帶來一絲涼爽。
他匆匆走到水池邊,彎下腰,用手捧起清涼的水,潑灑在臉上,感受著那瞬間的涼意。
洗完臉後,陸時覺得身上的汗水讓他十分不舒服,便順手脫下了上衣,他把上衣浸泡在水中,輕輕揉搓著,試圖去除上麵的汙漬和汗味。
隨後,他將洗淨的上衣拎起來,掛在一旁的晾衣杆上,做完這些之後,陸時並沒有多做停留,轉身離開了後院,繼續去忙其他事情了。
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一場小小的意外即將降臨……
陸時把衣服晾好之後就忘了這件事,直到張維芳給他洗衣服時才發現少了一件衣服。
天熱的時候,陸時的衣服一般都是一天一換,張維芳也一樣,她每天洗完澡就會順手把兩個人的衣服洗了。
這不,張維芳洗了兩天衣服才發現陸時那件白色的體恤不見了,這件衣服是她在係統商城裏買的,一家三口同款的親子裝,冰絲麵料,上身很舒服。
張維芳沒找到陸時的衣服,隨口問了一句:
“你的白色短袖呢?怎麽找不到了?”
陸時一拍腦子,突然想起來自己把衣服掛到飯店的後院裏了,而且已經掛了兩天,他忘記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