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來到了十一月,最近,警察局裏忙忙碌碌,他們抓了很多投機倒把的人。
雖然現在已經允許私人做買賣,但是大規模的倒賣直接影響了市場的正常流通,所以政府部門會采取管控措施。
看著抓走那麽多人,陸時才暗自慶幸自己收了手,要不然他也會折進去。
張維仁這兩年混得風生水起,年底了,各部門在一起聚餐,大家喝著酒聊著天,有不少找他敬酒的人。
人民醫院的院長想給他們單位購進一批國外的新式設備,但是他們的資金不夠,所以想辦法和張維仁他們的經濟協作辦搭上了線。
吳院長今年五十幾歲,烏黑的頭發梳在腦後,穿著一身黑色衛衣,洋氣又精致。
他坐在張維仁旁邊和周圍的人聊著天,說話慢條斯理,聲音低沉柔和,很容易給人帶來好感。
說著說著,就說到了他的弟弟在民政局工作,張維仁一聽,和大姐一個單位的,他就問了一句:
“你弟弟在民政局的什麽部門?”
吳院長心裏一喜,這就搭上話了:
“在人事科,隻是個小科長,不值一提,嗬嗬嗬...”
其實,吳院長在來之前就調查過張維仁的人際關係,他知道張維芳也在民政局工作,所以才會故意挑起這個話茬。
其實,張維仁隻是經濟協作辦二把手,但是他年輕又有後台,所以他很有實權,想找他辦事的人不知凡幾。
不過,張維仁為人很正直,不接受別人的套近乎和刻意接近,所以,大家才會想各種辦法和他搭上關係。
張維仁想著他大姐在民政局已經幹了十五六年了,到現在還是一個普通職工,所以,她的職位也該變動一下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張維仁的話音一落,他們就知道該怎麽辦了。
沒幾天,張維芳就收到了調職的命令,她被調到了人事科當副科長。
說是副科長,其實就是個“吃空餉”的閑暇職位,平時基本沒什麽事,也就是簽簽字蓋蓋章,她的工資也漲到了五十塊錢。
張維芳還沒搞清楚是怎麽回事,就跟著人搬到了三樓的辦公室。
中午,她和小胡一起吃飯,小胡朝她擠眉弄眼:
“維芳,你行呀,不聲不響就升了職?”
張維芳也是一臉懵,她也搞不清楚情況:
“誰知道呢?你還不知道我,要有好事我早就告訴你了。”
小胡知道張維芳可能真的不知道內情,所以也就壓下了心裏的疑惑。
張維芳回到家,高興地宣布了自己升職加薪的好消息,陸時一下就想到了原因:
“應該是維仁那邊使的力。”
這種事情,張維芳也不好意思直接打電話,休息的時候,她直接帶著一堆東西來到了張維仁家裏。
金文一個人在家,她也知道事情的經過,所以就把情況說了一下,張維芳有點擔心,她小心翼翼地問道:
“工作的事謝謝維仁了,不會給他添麻煩吧?可不能讓他因為我犯錯誤。”
金文哈哈哈就笑了:
“大姐,沒事的,你放心好了,你弟弟是什麽人你還不了解。”
晚上,張維仁回到家,就聽說了大姐過來的事,他的心裏一陣溫暖,不管什麽時候,大姐第一時間都在替他考慮,也從來沒有主動找他幫過忙。
連金文都不得不承認,老家的那群人也就大姐對他們沒有私心了。
其實,張維芳也不是沒有私心,她隻是輕易不願意麻煩別人,但是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她也會開口的。
村裏的兄弟姐妹也一樣,他們隻是羨慕張維仁的生活,所以才會想著讓他幫忙,在他們心目中,當官的總比他們過得好,又怎麽會有壓力?
張維芳換了崗位,工作也就更輕鬆了,她閑的沒事幹,每天就是看看報紙喝喝茶。
這不,最近她正跟著小胡在學習納鞋墊,鞋墊的樣板是小胡給她的,據說還得用報紙,棉布,漿糊粘到一起,她嫌麻煩,所以直接問小胡拿了一雙。
張維芳第一次知道,原來納鞋墊用的不是普通的線,而是硬硬的透明塑料線,這種線納出來的鞋墊比較結實,能穿好多年。
當然,也能用五顏六色的繡線納鞋墊,但是這個需要更高的技術含量,張維芳沒那本事,所以就直接放棄了。
與此同時,吳院長也得到了經濟協作辦百分之五十的投資,給他們醫院購置了一台透析器。
投桃報李,吳院長也給了張維仁他們單位兩個免費的使用名額。
誰都沒想到,這個名額有一天會真的用得上。
八三年的過年,張維芳又是一個人回去的,張維保的老婆挺著個大肚子,所以,過年的飯菜都是她們姐妹幾個準備的。
今年過年,電視上有了第一屆春晚,大家第一次看到這種形式的電視直播,所以都看得津津有味,歡聲笑語不斷。
相聲,小品也第一次正式登上了電視舞台。
過了年沒多久,大家就又投入了工作中,二月份,家裏來了信,村裏正式分了地,現在,每家每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
大部分人是高興的,自己的地,隻要勤快努力,就能有好收獲,那些懶惰的人是不滿意的,他們以後不能再偷懶耍滑了。
不過,不管怎麽樣,這個政策都實施了下去。
沒過多久,市教育部也宣布了以後初中和高中都改成三年學製。
安安已經讀了半年,所以,從他的下一屆開始就是實行三年製。
上了高中後,安安的成績一如既往的穩定,雖然不是數一數二,但也能排到全校前十,張維芳對他的學習成績很滿意。
安安一直嚷嚷著掙大錢,所以他想考經濟類的專業,張維芳和陸時都沒意見,隻要他自己願意就行。
但是,看到大舅的光鮮亮麗,安安又覺得當官不錯,他的想法剛顯露出來,就遭到了父母的一致拒絕:
“你的頭腦太簡單,不適合當官,再說,咱家也沒那個基因。”
雖然現在已經允許私人做買賣,但是大規模的倒賣直接影響了市場的正常流通,所以政府部門會采取管控措施。
看著抓走那麽多人,陸時才暗自慶幸自己收了手,要不然他也會折進去。
張維仁這兩年混得風生水起,年底了,各部門在一起聚餐,大家喝著酒聊著天,有不少找他敬酒的人。
人民醫院的院長想給他們單位購進一批國外的新式設備,但是他們的資金不夠,所以想辦法和張維仁他們的經濟協作辦搭上了線。
吳院長今年五十幾歲,烏黑的頭發梳在腦後,穿著一身黑色衛衣,洋氣又精致。
他坐在張維仁旁邊和周圍的人聊著天,說話慢條斯理,聲音低沉柔和,很容易給人帶來好感。
說著說著,就說到了他的弟弟在民政局工作,張維仁一聽,和大姐一個單位的,他就問了一句:
“你弟弟在民政局的什麽部門?”
吳院長心裏一喜,這就搭上話了:
“在人事科,隻是個小科長,不值一提,嗬嗬嗬...”
其實,吳院長在來之前就調查過張維仁的人際關係,他知道張維芳也在民政局工作,所以才會故意挑起這個話茬。
其實,張維仁隻是經濟協作辦二把手,但是他年輕又有後台,所以他很有實權,想找他辦事的人不知凡幾。
不過,張維仁為人很正直,不接受別人的套近乎和刻意接近,所以,大家才會想各種辦法和他搭上關係。
張維仁想著他大姐在民政局已經幹了十五六年了,到現在還是一個普通職工,所以,她的職位也該變動一下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張維仁的話音一落,他們就知道該怎麽辦了。
沒幾天,張維芳就收到了調職的命令,她被調到了人事科當副科長。
說是副科長,其實就是個“吃空餉”的閑暇職位,平時基本沒什麽事,也就是簽簽字蓋蓋章,她的工資也漲到了五十塊錢。
張維芳還沒搞清楚是怎麽回事,就跟著人搬到了三樓的辦公室。
中午,她和小胡一起吃飯,小胡朝她擠眉弄眼:
“維芳,你行呀,不聲不響就升了職?”
張維芳也是一臉懵,她也搞不清楚情況:
“誰知道呢?你還不知道我,要有好事我早就告訴你了。”
小胡知道張維芳可能真的不知道內情,所以也就壓下了心裏的疑惑。
張維芳回到家,高興地宣布了自己升職加薪的好消息,陸時一下就想到了原因:
“應該是維仁那邊使的力。”
這種事情,張維芳也不好意思直接打電話,休息的時候,她直接帶著一堆東西來到了張維仁家裏。
金文一個人在家,她也知道事情的經過,所以就把情況說了一下,張維芳有點擔心,她小心翼翼地問道:
“工作的事謝謝維仁了,不會給他添麻煩吧?可不能讓他因為我犯錯誤。”
金文哈哈哈就笑了:
“大姐,沒事的,你放心好了,你弟弟是什麽人你還不了解。”
晚上,張維仁回到家,就聽說了大姐過來的事,他的心裏一陣溫暖,不管什麽時候,大姐第一時間都在替他考慮,也從來沒有主動找他幫過忙。
連金文都不得不承認,老家的那群人也就大姐對他們沒有私心了。
其實,張維芳也不是沒有私心,她隻是輕易不願意麻煩別人,但是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她也會開口的。
村裏的兄弟姐妹也一樣,他們隻是羨慕張維仁的生活,所以才會想著讓他幫忙,在他們心目中,當官的總比他們過得好,又怎麽會有壓力?
張維芳換了崗位,工作也就更輕鬆了,她閑的沒事幹,每天就是看看報紙喝喝茶。
這不,最近她正跟著小胡在學習納鞋墊,鞋墊的樣板是小胡給她的,據說還得用報紙,棉布,漿糊粘到一起,她嫌麻煩,所以直接問小胡拿了一雙。
張維芳第一次知道,原來納鞋墊用的不是普通的線,而是硬硬的透明塑料線,這種線納出來的鞋墊比較結實,能穿好多年。
當然,也能用五顏六色的繡線納鞋墊,但是這個需要更高的技術含量,張維芳沒那本事,所以就直接放棄了。
與此同時,吳院長也得到了經濟協作辦百分之五十的投資,給他們醫院購置了一台透析器。
投桃報李,吳院長也給了張維仁他們單位兩個免費的使用名額。
誰都沒想到,這個名額有一天會真的用得上。
八三年的過年,張維芳又是一個人回去的,張維保的老婆挺著個大肚子,所以,過年的飯菜都是她們姐妹幾個準備的。
今年過年,電視上有了第一屆春晚,大家第一次看到這種形式的電視直播,所以都看得津津有味,歡聲笑語不斷。
相聲,小品也第一次正式登上了電視舞台。
過了年沒多久,大家就又投入了工作中,二月份,家裏來了信,村裏正式分了地,現在,每家每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
大部分人是高興的,自己的地,隻要勤快努力,就能有好收獲,那些懶惰的人是不滿意的,他們以後不能再偷懶耍滑了。
不過,不管怎麽樣,這個政策都實施了下去。
沒過多久,市教育部也宣布了以後初中和高中都改成三年學製。
安安已經讀了半年,所以,從他的下一屆開始就是實行三年製。
上了高中後,安安的成績一如既往的穩定,雖然不是數一數二,但也能排到全校前十,張維芳對他的學習成績很滿意。
安安一直嚷嚷著掙大錢,所以他想考經濟類的專業,張維芳和陸時都沒意見,隻要他自己願意就行。
但是,看到大舅的光鮮亮麗,安安又覺得當官不錯,他的想法剛顯露出來,就遭到了父母的一致拒絕:
“你的頭腦太簡單,不適合當官,再說,咱家也沒那個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