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張士傑才慢慢發現,王霞是一個特別不拘小節的人,衣服隨便穿,飯隨便做,從來不收拾家。
家裏的衣櫃,根本不敢打開,隻要一開打,“嘩啦”一聲,就像泥石流一樣,裏麵能滾出來一堆東西。
張士傑是一個很愛幹淨的人,他的東西不多,但是收拾得整齊利落,所以對這種現象特別不適應。
剛開始,他還和王霞認真地說過一次,結果人家根本不當回事:
“反正衣服都在衣櫃裏,需要什麽隨便翻就行了,疊起來幹嘛,太費時間了。”
張士傑話不多,所以很少和人吵架,既然人家不願意,那他隻能自己收拾了。
每次他收拾好,王霞也會高興半天,但是,過不了三天,衣櫃照樣會變成原來的樣子,他每次都在做無用功。
客廳也一樣,孩子的玩具,車車,衣服扔得到處都是,每次打開家門之前,張士傑都得在門外做好心理準備,他怕自己哪天忍不住,會直接發瘋。
日子就在這樣亂七八糟的生活中逐漸前行,這天,王霞又生氣了,她給張士傑下了最後通牒,必須找一個人來幫忙,要不然她就帶孩子回自己家。
王霞的家在農村,各方麵都不太便利,張士傑一萬個不樂意讓她回去,實在沒辦法,他隻好去求助他姐。
張乃琳是這個家裏最重感情的人,人也特別善良,老家誰有困難,她都會盡力幫忙。
這不,張乃琳的單位正好在離張士傑家不遠的地方,於是,每天中午下班後,張乃琳都會去家裏幫弟媳婦做好飯再返回去上班。
這種日子一直堅持到孩子一歲多才停止,張乃琳也累得瘦了十幾斤。
孩子一歲多,王霞就帶著他回了自己的老家,這次,張士傑沒有阻止她,畢竟,他們也不能一直辛苦自己的姐姐。
08年,張維保的女兒大學畢業了,王福子想讓張維仁幫著找個工作。
張維仁已經退休了,手裏沒了權利,想給她安排也行,但是得出錢買名額,一個正式單位的名額大概得十萬左右。
王福子一聽要花錢,直接黑了臉:
“要花錢我們還找你幹什麽?虧你還是孩子的親大伯,這點忙都幫不了。”
這些年,王福子被外債壓彎了腰,一提到錢,她就頭大。
沒辦法,張月琳隻得自己找工作,工作哪有那麽好找,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都隻有1500塊錢左右的工資。
王福子是個很要強的人,對孩子也一樣,張月琳一畢業她就不再給她錢了,讓她一個人自力更生,別人能找到工作,她也一定可以。
張月琳是個務實的孩子,她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很難在大城市生活,而且她的手裏又沒錢,所以她回了老家,在縣城的一所小學裏當老師。
王福子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直接劈頭蓋臉把她罵了一頓: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好不容易考出去,為什麽還要回來,麵朝黃土的日子你沒過夠?”
“媽,我手裏一分錢都沒有,就算現在找到工作也不是正式工,還不如回老家來踏實。”
王福子更氣了,她花了那麽多錢讓她讀大學,就是想讓她光宗耀祖,怎麽還又回來了:
“你個傻子,外麵的工資多高,你現在這每個月800塊錢夠幹什麽?”
張月琳再次解釋道:
“媽,我的工資以後會漲的,再說離家近我心裏也高興。”
王福子對著女兒罵了半天,最後一個人坐在凳子上哇哇大哭,她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麽?或許是哭自己的命運,也或許是哭女兒的不爭氣。
其實,張月琳心裏也委屈,她沒有告訴她媽,她回家的路費都是借的,自從領了畢業證,家裏就沒給過她一分錢,也不考慮她能不能活下去。
在王福子心中,別人上了大學都能找到工作,她的女兒也得能,她的女兒不能比別人差。
張月琳在外麵工作了兩個月,職場上的那些競爭她很難適應,她的心中迷茫又恐懼,所以找機會回了老家。
但是王福子不理解她,老家的工資低,環境差,回來就是一種墮落。
母女二人沒有談攏,張月琳隻身回了學校,王福子又把心思放在了兒子身上。
她的兒子高三複讀了一年,考上了一個本省的二本學校,王福子心裏不滿意,但是她也沒辦法。
本來她還想讓兒子再複讀一年,不過人家不樂意,兒子的脾氣不好,所以麵對兒子時,她總是不敢太嚴厲。
張維保覺得女兒離家近點也好,將來他們老了能靠得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福子逐漸接受了現實,她意識到自己無法改變現狀,隻能無奈地選擇認命。
盡管心中仍然充滿了痛苦和不甘,但麵對女兒的歸來,她又能如何呢?除了默默承受這一切,她別無他法。
這種無力感讓她感到無比沉重,仿佛心頭壓著一塊巨石,難以釋懷。
張月琳過了實習期,工資加上補課費,每個月有3000塊錢左右,在小縣城來說,這個工資已經很不錯了。
於是,她承擔起了家裏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張維保的工資依舊是1500塊,他的年齡大了,換工作不容易,所以隻能在煤礦堅持著。
這還是看在他幹了好多年的份上,要不然哪能輪得到他?人家煤礦現在隻招45歲以下的。
有了張月琳的幫襯,家裏的生活也好了起來,夫妻二人準備攢錢還債,他們終於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正在這時,隔壁鄰居的一個姑娘領著對象回來了,這個姑娘長得很漂亮,眼尾上揚,有一雙特別好看的桃花眼。
她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這些年,她給家裏交了不少錢,也成了周圍鄰居羨慕的對象。
這不,人家這次是帶著對象回來的,男人的年齡看起來有40歲了,但是人家開著一輛大奔,據說有一百來萬。
這一下,又戳到了王福子的肺管子,她覺得自己的女兒和人家比起來,簡直就是廢物。
家裏的衣櫃,根本不敢打開,隻要一開打,“嘩啦”一聲,就像泥石流一樣,裏麵能滾出來一堆東西。
張士傑是一個很愛幹淨的人,他的東西不多,但是收拾得整齊利落,所以對這種現象特別不適應。
剛開始,他還和王霞認真地說過一次,結果人家根本不當回事:
“反正衣服都在衣櫃裏,需要什麽隨便翻就行了,疊起來幹嘛,太費時間了。”
張士傑話不多,所以很少和人吵架,既然人家不願意,那他隻能自己收拾了。
每次他收拾好,王霞也會高興半天,但是,過不了三天,衣櫃照樣會變成原來的樣子,他每次都在做無用功。
客廳也一樣,孩子的玩具,車車,衣服扔得到處都是,每次打開家門之前,張士傑都得在門外做好心理準備,他怕自己哪天忍不住,會直接發瘋。
日子就在這樣亂七八糟的生活中逐漸前行,這天,王霞又生氣了,她給張士傑下了最後通牒,必須找一個人來幫忙,要不然她就帶孩子回自己家。
王霞的家在農村,各方麵都不太便利,張士傑一萬個不樂意讓她回去,實在沒辦法,他隻好去求助他姐。
張乃琳是這個家裏最重感情的人,人也特別善良,老家誰有困難,她都會盡力幫忙。
這不,張乃琳的單位正好在離張士傑家不遠的地方,於是,每天中午下班後,張乃琳都會去家裏幫弟媳婦做好飯再返回去上班。
這種日子一直堅持到孩子一歲多才停止,張乃琳也累得瘦了十幾斤。
孩子一歲多,王霞就帶著他回了自己的老家,這次,張士傑沒有阻止她,畢竟,他們也不能一直辛苦自己的姐姐。
08年,張維保的女兒大學畢業了,王福子想讓張維仁幫著找個工作。
張維仁已經退休了,手裏沒了權利,想給她安排也行,但是得出錢買名額,一個正式單位的名額大概得十萬左右。
王福子一聽要花錢,直接黑了臉:
“要花錢我們還找你幹什麽?虧你還是孩子的親大伯,這點忙都幫不了。”
這些年,王福子被外債壓彎了腰,一提到錢,她就頭大。
沒辦法,張月琳隻得自己找工作,工作哪有那麽好找,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都隻有1500塊錢左右的工資。
王福子是個很要強的人,對孩子也一樣,張月琳一畢業她就不再給她錢了,讓她一個人自力更生,別人能找到工作,她也一定可以。
張月琳是個務實的孩子,她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很難在大城市生活,而且她的手裏又沒錢,所以她回了老家,在縣城的一所小學裏當老師。
王福子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直接劈頭蓋臉把她罵了一頓: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好不容易考出去,為什麽還要回來,麵朝黃土的日子你沒過夠?”
“媽,我手裏一分錢都沒有,就算現在找到工作也不是正式工,還不如回老家來踏實。”
王福子更氣了,她花了那麽多錢讓她讀大學,就是想讓她光宗耀祖,怎麽還又回來了:
“你個傻子,外麵的工資多高,你現在這每個月800塊錢夠幹什麽?”
張月琳再次解釋道:
“媽,我的工資以後會漲的,再說離家近我心裏也高興。”
王福子對著女兒罵了半天,最後一個人坐在凳子上哇哇大哭,她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麽?或許是哭自己的命運,也或許是哭女兒的不爭氣。
其實,張月琳心裏也委屈,她沒有告訴她媽,她回家的路費都是借的,自從領了畢業證,家裏就沒給過她一分錢,也不考慮她能不能活下去。
在王福子心中,別人上了大學都能找到工作,她的女兒也得能,她的女兒不能比別人差。
張月琳在外麵工作了兩個月,職場上的那些競爭她很難適應,她的心中迷茫又恐懼,所以找機會回了老家。
但是王福子不理解她,老家的工資低,環境差,回來就是一種墮落。
母女二人沒有談攏,張月琳隻身回了學校,王福子又把心思放在了兒子身上。
她的兒子高三複讀了一年,考上了一個本省的二本學校,王福子心裏不滿意,但是她也沒辦法。
本來她還想讓兒子再複讀一年,不過人家不樂意,兒子的脾氣不好,所以麵對兒子時,她總是不敢太嚴厲。
張維保覺得女兒離家近點也好,將來他們老了能靠得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福子逐漸接受了現實,她意識到自己無法改變現狀,隻能無奈地選擇認命。
盡管心中仍然充滿了痛苦和不甘,但麵對女兒的歸來,她又能如何呢?除了默默承受這一切,她別無他法。
這種無力感讓她感到無比沉重,仿佛心頭壓著一塊巨石,難以釋懷。
張月琳過了實習期,工資加上補課費,每個月有3000塊錢左右,在小縣城來說,這個工資已經很不錯了。
於是,她承擔起了家裏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張維保的工資依舊是1500塊,他的年齡大了,換工作不容易,所以隻能在煤礦堅持著。
這還是看在他幹了好多年的份上,要不然哪能輪得到他?人家煤礦現在隻招45歲以下的。
有了張月琳的幫襯,家裏的生活也好了起來,夫妻二人準備攢錢還債,他們終於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正在這時,隔壁鄰居的一個姑娘領著對象回來了,這個姑娘長得很漂亮,眼尾上揚,有一雙特別好看的桃花眼。
她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這些年,她給家裏交了不少錢,也成了周圍鄰居羨慕的對象。
這不,人家這次是帶著對象回來的,男人的年齡看起來有40歲了,但是人家開著一輛大奔,據說有一百來萬。
這一下,又戳到了王福子的肺管子,她覺得自己的女兒和人家比起來,簡直就是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