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瘧疾!
寡人隻想當昏君,不想長生啊!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中。
工部尚書袁慎緩緩道:“自從南方汀州、河州等地出現澇災之後,百姓流離失所,而後癘氣流行,瘧鬼肆虐。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百姓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陛下以二十萬兩銀子進行賑災,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袁慎忍不住長歎一聲,瘧疾凶猛如鬼,豈是這位皇帝能懂的?
楚鳳歌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如今的災情竟然嚴重到這種地步,而戶部卻隻能拿出二十萬兩銀子進行賑災。
查貪汙!自己一定要查貪汙!
隻是現在沒有足夠的勢力,還不能貿然徹查戶部,否則容易牽扯出大問題。
楚鳳歌沉吟道:“袁愛卿說的是,從現在開始,朕便節減宮中吃穿用度,湊出銀兩進行賑災。”
袁慎詫異的看了楚鳳歌一眼,陛下為了災民,竟能做到這個地步?
“陛下聖明。”袁慎拱手道。
楚鳳歌道:“袁愛卿,朕想知道,民間是如何麵對瘧疾的?”
袁慎無奈道:“瘧疾,乃是邪氣入體,瘧鬼傷人。即便是太醫院,對於瘧疾也是束手無策。民間對於瘧疾,隻能祈求上蒼垂憐。”
聞言,楚鳳歌暗歎果然,哪怕這個世代有修行之說,然而對於這種流行疾病,卻也束手無策。
罷了,穿越一場,便當為這個世界做些貢獻吧!
“袁愛卿,瘧疾肆虐與外邪入體並無關係。”楚鳳歌緩緩道。
此話一出,袁慎立馬皺眉,醫界和民間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多半與外邪入體有關。
而外邪,指的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等。
而如今這皇帝卻說瘧疾和外邪入體沒有關係。
這皇帝,果然什麽都不懂!
雖然袁慎心中這麽想,但畢竟皇帝擁有莫大的權威,他也沒有直接反駁回去。
楚鳳歌看著袁慎不以為然的神情,說道:“瘧疾肆虐,其實和孑孓有關!準確點來說,傳播瘧疾的真凶,並非所謂的外邪入體,而是蚊子。”
此話簡直無異於晴天霹靂,瞬間聽得袁慎一愣,忍不住道:“和蚊子有關?小小的蚊子如何傳播瘧疾?”
楚鳳歌解釋道:“蚊子雖小,然而其口器卻能傳播各種疾病!”
“陛下可有證據?”這種言論對於袁慎而言,無疑是極為新奇的理論,叫這位工部尚書如何肯信?
楚鳳歌淡淡道:“證據嗎?其實很簡單,袁愛卿也說了,汀州、河州等地是在澇災之後方才暴發的瘧疾,因為蚊子的幼蟲就是生活在水中的,出現澇災之後,坊間難免形成一些小水窪,正是滋生蚊蟲最好的地方。
如果袁愛卿仍然不信,便派人去探查汀州、河州等地的瘧疾情況,是不是有水有草多蚊蟲的地方,瘧疾暴發便凶猛,而無水無草少蚊蟲的地方,便幾乎沒有瘧疾。
是不是受蚊蟲叮咬的百姓,瘧疾暴發得最快,沒被蚊蟲叮咬的百姓,就很少感染瘧疾,還有,武夫幾乎不會感染瘧疾,因為武夫氣血旺盛,身體氣息流轉,蚊蟲根本近不了身。”
聽聞,袁慎驚訝的看著楚鳳歌,不禁驚訝陛下這番言論的新奇,更是驚訝陛下竟有如此見解。
袁慎道:“臣定當派人去查,倘若真如陛下所說,蚊蟲是傳播瘧疾的真凶,又如何根治瘧疾?”
楚鳳歌道:“根治瘧疾不可能,隻能防治瘧疾。方法很簡單,滅蚊!命令百姓,於各家水井、水缸之中飼養兩三條鬥魚,沒有鬥魚,就飼養其它以孑孓為食的魚種。
令官兵徹查坊間積水、低窪之處,及時鏟除,減少因汙水滋生的蚊蟲。
再令官兵購買蚊帳艾草,分發給百姓。前者用以夜晚入睡,後者用以殺蚊驅蚊。隻要做到這些,瘧疾就能很快得到控製。”
楚鳳歌說完,袁慎陷入久久的沉思當中。
倘若皇上所說真是如此,那這次汀州、河州等地的瘧疾說不定還真的能就此解決!
一直以來,皇帝幾乎不理政務,隻知享樂,妥妥的一個軟弱無能的傀儡皇帝。
沒想到今日卻有這一番高論!
不過,關於蚊蟲是否是傳播瘧疾的真凶,還得去調查證實。
便在這時,門外響起了一個尖細的聲音:“皇上,太後有旨,請皇上前往慈寧宮覲見。”
隨即,一位紫衣太監趾高氣揚的步入禦書房裏。
楚鳳歌皺了皺眉,他知道今日自己在朝堂上的一番作為傳到太後耳邊後,必定要見自己,沒想到竟來得這般快。
太後垂簾聽政已久,不管皇帝做什麽,都要通過太後旨意,如今他不僅任命薑鋒為神策軍統領,更是順驢下坡,讓陸儀滾蛋,太後此番叫他過去,隻怕是要降罪了。
楚鳳歌沉聲道:“朕稍後便到,你先去回稟太後!”
那紫衣太監拖著尖銳的嗓子道:“皇上,太後有旨,讓你馬上就去,還請跟咱家一塊去吧!”
楚鳳歌喝道:“放肆!看不見朕與袁尚書議事嗎?滾出去!”
他目光冷厲,那紫衣太監剛想說什麽,卻被他瞪得心中一驚,這皇帝,以前哪有這般強勢?隻能灰溜溜的走出禦書房外。
楚鳳歌道:“袁尚書,朕說的,你可派人去查。”
“臣定當派人調查,倘若真如皇上所說,那汀州、河州等地瘧疾便能得到控製,百姓必定感恩皇上!”袁慎說道。
今日他對這皇帝,可謂大為改觀。
不僅在朝堂上果斷的任命薑鋒為神策軍統領,而且對於瘧疾也有一套高論。
完全不像以往那位被武威侯和太後掌控的傀儡皇帝。
目送袁慎離開之後,楚鳳歌準備去見深宮裏那位太後了。
百善孝為先,大亁以孝治國,雖然這位太後並非乾帝生母,但乾帝卻也要畢恭畢敬,每日前去請安。
所以這一麵,他必須去見。
“朝堂上有武威侯,宮裏有太後,朕的天下何愁不亡啊!”
楚鳳歌冷笑一聲,大步走出禦書房。
而在他走出禦書房時,那紫衣太監便尖著嗓子道:“皇上,太後已等了很久了,再不去,太後怕是要生氣了。”
工部尚書袁慎緩緩道:“自從南方汀州、河州等地出現澇災之後,百姓流離失所,而後癘氣流行,瘧鬼肆虐。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百姓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陛下以二十萬兩銀子進行賑災,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袁慎忍不住長歎一聲,瘧疾凶猛如鬼,豈是這位皇帝能懂的?
楚鳳歌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如今的災情竟然嚴重到這種地步,而戶部卻隻能拿出二十萬兩銀子進行賑災。
查貪汙!自己一定要查貪汙!
隻是現在沒有足夠的勢力,還不能貿然徹查戶部,否則容易牽扯出大問題。
楚鳳歌沉吟道:“袁愛卿說的是,從現在開始,朕便節減宮中吃穿用度,湊出銀兩進行賑災。”
袁慎詫異的看了楚鳳歌一眼,陛下為了災民,竟能做到這個地步?
“陛下聖明。”袁慎拱手道。
楚鳳歌道:“袁愛卿,朕想知道,民間是如何麵對瘧疾的?”
袁慎無奈道:“瘧疾,乃是邪氣入體,瘧鬼傷人。即便是太醫院,對於瘧疾也是束手無策。民間對於瘧疾,隻能祈求上蒼垂憐。”
聞言,楚鳳歌暗歎果然,哪怕這個世代有修行之說,然而對於這種流行疾病,卻也束手無策。
罷了,穿越一場,便當為這個世界做些貢獻吧!
“袁愛卿,瘧疾肆虐與外邪入體並無關係。”楚鳳歌緩緩道。
此話一出,袁慎立馬皺眉,醫界和民間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多半與外邪入體有關。
而外邪,指的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等。
而如今這皇帝卻說瘧疾和外邪入體沒有關係。
這皇帝,果然什麽都不懂!
雖然袁慎心中這麽想,但畢竟皇帝擁有莫大的權威,他也沒有直接反駁回去。
楚鳳歌看著袁慎不以為然的神情,說道:“瘧疾肆虐,其實和孑孓有關!準確點來說,傳播瘧疾的真凶,並非所謂的外邪入體,而是蚊子。”
此話簡直無異於晴天霹靂,瞬間聽得袁慎一愣,忍不住道:“和蚊子有關?小小的蚊子如何傳播瘧疾?”
楚鳳歌解釋道:“蚊子雖小,然而其口器卻能傳播各種疾病!”
“陛下可有證據?”這種言論對於袁慎而言,無疑是極為新奇的理論,叫這位工部尚書如何肯信?
楚鳳歌淡淡道:“證據嗎?其實很簡單,袁愛卿也說了,汀州、河州等地是在澇災之後方才暴發的瘧疾,因為蚊子的幼蟲就是生活在水中的,出現澇災之後,坊間難免形成一些小水窪,正是滋生蚊蟲最好的地方。
如果袁愛卿仍然不信,便派人去探查汀州、河州等地的瘧疾情況,是不是有水有草多蚊蟲的地方,瘧疾暴發便凶猛,而無水無草少蚊蟲的地方,便幾乎沒有瘧疾。
是不是受蚊蟲叮咬的百姓,瘧疾暴發得最快,沒被蚊蟲叮咬的百姓,就很少感染瘧疾,還有,武夫幾乎不會感染瘧疾,因為武夫氣血旺盛,身體氣息流轉,蚊蟲根本近不了身。”
聽聞,袁慎驚訝的看著楚鳳歌,不禁驚訝陛下這番言論的新奇,更是驚訝陛下竟有如此見解。
袁慎道:“臣定當派人去查,倘若真如陛下所說,蚊蟲是傳播瘧疾的真凶,又如何根治瘧疾?”
楚鳳歌道:“根治瘧疾不可能,隻能防治瘧疾。方法很簡單,滅蚊!命令百姓,於各家水井、水缸之中飼養兩三條鬥魚,沒有鬥魚,就飼養其它以孑孓為食的魚種。
令官兵徹查坊間積水、低窪之處,及時鏟除,減少因汙水滋生的蚊蟲。
再令官兵購買蚊帳艾草,分發給百姓。前者用以夜晚入睡,後者用以殺蚊驅蚊。隻要做到這些,瘧疾就能很快得到控製。”
楚鳳歌說完,袁慎陷入久久的沉思當中。
倘若皇上所說真是如此,那這次汀州、河州等地的瘧疾說不定還真的能就此解決!
一直以來,皇帝幾乎不理政務,隻知享樂,妥妥的一個軟弱無能的傀儡皇帝。
沒想到今日卻有這一番高論!
不過,關於蚊蟲是否是傳播瘧疾的真凶,還得去調查證實。
便在這時,門外響起了一個尖細的聲音:“皇上,太後有旨,請皇上前往慈寧宮覲見。”
隨即,一位紫衣太監趾高氣揚的步入禦書房裏。
楚鳳歌皺了皺眉,他知道今日自己在朝堂上的一番作為傳到太後耳邊後,必定要見自己,沒想到竟來得這般快。
太後垂簾聽政已久,不管皇帝做什麽,都要通過太後旨意,如今他不僅任命薑鋒為神策軍統領,更是順驢下坡,讓陸儀滾蛋,太後此番叫他過去,隻怕是要降罪了。
楚鳳歌沉聲道:“朕稍後便到,你先去回稟太後!”
那紫衣太監拖著尖銳的嗓子道:“皇上,太後有旨,讓你馬上就去,還請跟咱家一塊去吧!”
楚鳳歌喝道:“放肆!看不見朕與袁尚書議事嗎?滾出去!”
他目光冷厲,那紫衣太監剛想說什麽,卻被他瞪得心中一驚,這皇帝,以前哪有這般強勢?隻能灰溜溜的走出禦書房外。
楚鳳歌道:“袁尚書,朕說的,你可派人去查。”
“臣定當派人調查,倘若真如皇上所說,那汀州、河州等地瘧疾便能得到控製,百姓必定感恩皇上!”袁慎說道。
今日他對這皇帝,可謂大為改觀。
不僅在朝堂上果斷的任命薑鋒為神策軍統領,而且對於瘧疾也有一套高論。
完全不像以往那位被武威侯和太後掌控的傀儡皇帝。
目送袁慎離開之後,楚鳳歌準備去見深宮裏那位太後了。
百善孝為先,大亁以孝治國,雖然這位太後並非乾帝生母,但乾帝卻也要畢恭畢敬,每日前去請安。
所以這一麵,他必須去見。
“朝堂上有武威侯,宮裏有太後,朕的天下何愁不亡啊!”
楚鳳歌冷笑一聲,大步走出禦書房。
而在他走出禦書房時,那紫衣太監便尖著嗓子道:“皇上,太後已等了很久了,再不去,太後怕是要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