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鐵騎踏盡商人骨,金令震動百官心
寡人隻想當昏君,不想長生啊!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淮府中,衙役沿街敲鑼打鼓,高聲喊道:“傳聖上旨意,奸商囤糧高賣,神武一到,殺商救民!開倉放糧,所有災民到江淮府東西南北四座城門領取糧食!”
差役們沿街高喊,災民們如聞天音。
“陛下聖明,皇上聖明!”
“我,我不是在做夢吧?聖上竟然殺商放糧?”
“絕對是真的,我剛才看到很多士兵衝進了鄭太丞家,直接將那些奸商都砍了,皇上來救我們了!”
城外更加沸騰,那些災民們早就無家可歸,隻能每日靠著朝廷那一點賑災糧活著,早已絕望麻木。
此時聽到這個消息,好多人甚至懷疑在做夢,直到官兵再三說明城門處有賑災糧可領,才朝著城門而去。
到了城門,隻見神武軍搬來一袋袋米糧,堆積如山,這些災民才相信是真的,頓時喜極而泣。
“皇上聖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糧食了,有糧食了……娘,咱們去領糧食!”
有男人笑著笑著,忽然沒忍住,大哭了起來。
就在昨晚,他的老母饑餓過度,以觀音土充饑,活活撐死了,而剛才,他還下意識的以為母親還活著。
“娘啊,你倘若再堅持一日,再堅持一日……”男人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糧食,卻感覺世間如此的造化弄人,伏地痛哭。
痛哭的人不止一個,很多災民在這次洪災裏失去了親人,此刻也是忍不住大哭。
“稟皇上!江淮米商糧倉已經統計出來,收七百萬石糧食!”曹安奔入一所大宅院中,遞出一張糧單,欣喜之色溢於言表。
這麽多糧食,已經足夠支持災民吃到秋收了,若是用銀兩去購買,隻怕少說也得花個幾百萬兩銀子。
楚鳳歌接過糧單,心裏鬆了一口氣,如此一來,糧食的問題就算解決了,接下來需要解決的是重建工作。
撥款工部,再讓這些災民參與到修繕房屋、修建水壩的工作當中,也就是以工代賑,相信用不了多久,受災的地方便能恢複往日的繁華。
“江淮官員的工作如何?”楚鳳歌問道。
“都按照皇上所說,發放賑災糧,對災民進行安置。”曹安道。
楚鳳歌微微點頭,道:“升洛錦為江淮知府,讓他配合工部完成重建工作。”
這個通判並不算什麽清官,但卻很會做事。
楚鳳歌先前讓他暫代知府之職,現在就升他為知府,給他一點甜頭,他才能更好的為自己做事。
“是,皇上。”曹安點了點頭,道:“皇上,咱們何時回京?”
楚鳳歌沉吟著道:“過兩日再回京吧!”
這段時間他也得想想,如何恢複江淮的經濟。
寫一個以工代賑的計劃,再交給工部去做。
比如免除江淮兩年的稅收。
比如高於多少歲不必參與到重建工作中。
各種大小問題都要仔細想想。
除此之外,相信他殺商放糧的消息已經傳回京都,京都勢必迎來大地震,等他回去,還得跟太後,跟百官博弈。
“嗬,這皇帝的生活越發有趣了。”
楚鳳歌笑了一聲。
到了深夜,楚鳳歌終於將以工代賑的計劃寫在紙上,各種細節都寫得清清楚楚。
而這時,曹安來報:“皇上,薑統領求見!”
楚鳳歌精神一振,道:“快讓他進來。”
很快,身穿盔甲的薑鋒便來到楚鳳歌麵前。
“果然如陛下所料,這次江淮洪災有問題!臣前往淮河,發現大壩有被人破壞的痕跡,是以當淮河爆發時,才會這麽嚴重。”
“而淮河的蛟龍也不可能無緣無故攪動淮水,禍害百姓,先不說大乾高手無數,有的是能震壓水妖的強者。
便說蛟龍想要化龍,就得遭受雷劫。害死那麽多無辜生靈,雷劫隻會更強,屬下猜測,可能有人故意刺激蛟龍,使其攪動淮水,引發這次的巨大洪災。”薑鋒神情凝重,聲音低沉。
楚鳳歌神情一冷,他隻是懷疑,沒想到這次的洪災還真的是人為的!
是誰在攪動風雲?
武威侯?江淮道的門閥?還是大乾的邪教?亦或者是出雲帝國?
敵人太多,一時也想不出會是誰想做這件事。
“你繼續暗中調查,尤其注意江淮道的三大門閥……膽敢破壞大壩,引動洪災,背後之人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楚鳳歌開口說道,眼神充滿了冷意。
“是,陛下!”薑鋒沉聲應道。
楚鳳歌心想:朕身邊能用的人實在太少,嗯,回去之後,幼薇說的那個文會,自己得去一趟,看看能不能說服那位鍾離大儒入朝為官。
……
果然如楚鳳歌預料的那樣,他還沒回京都,殺商放糧之事便傳回了京都,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朝野沸騰,百官震驚!
殺商?雖然商人屬於賤籍,在曆代都是被貶低的存在,但殺商這種事,曆代皇帝都不敢做,原因無他,商人背後是門閥!
這個皇帝簡直太亂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太後,幾乎憤怒得將宮裏的瓷器都砸了,俏臉充滿了怒火。
她原以為皇帝帶著神武軍去江淮,隻是為了震懾糧商,誰知道居然去殺人!
還將糧商全殺了!
若早知如此,當時她必定要派人攔截皇帝!
這已經不能算放肆了,這是瘋狂!
他難道不知道那些糧商背後是什麽人嗎?是江淮道的門閥!
“讓他回來!讓他滾回來!”柳荃氣得胸口一陣起伏,波濤洶湧著。
而六部尚書聽聞這件事,也徹底驚呆了。
鐵騎踏盡商人骨?這皇帝,竟是如此的瘋狂?
他是瘋了嗎?
哪怕是武威侯,聽完也是眉頭緊皺,這個皇帝,做事實在太瘋狂了。
但看著眼線傳來的消息,武威侯卻陷入了沉默。
“帝殺糧商,開倉放糧,百姓歡呼,對皇帝極為擁戴,高呼君父,江淮市井皆傳:帝為千古明君。”
……
楚鳳歌在江淮待了兩日方才返回京都,在他離去時,江淮災民自發相送,直送了數裏才停下來。
“此番算是得了民心,但朝堂那邊,怕是都在罵朕了。”楚鳳歌輕笑一聲。
待他抵達京都,回到養心殿時,太後的嬤嬤當即踏進養心殿:“皇帝,太後命你速去見她!”
差役們沿街高喊,災民們如聞天音。
“陛下聖明,皇上聖明!”
“我,我不是在做夢吧?聖上竟然殺商放糧?”
“絕對是真的,我剛才看到很多士兵衝進了鄭太丞家,直接將那些奸商都砍了,皇上來救我們了!”
城外更加沸騰,那些災民們早就無家可歸,隻能每日靠著朝廷那一點賑災糧活著,早已絕望麻木。
此時聽到這個消息,好多人甚至懷疑在做夢,直到官兵再三說明城門處有賑災糧可領,才朝著城門而去。
到了城門,隻見神武軍搬來一袋袋米糧,堆積如山,這些災民才相信是真的,頓時喜極而泣。
“皇上聖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糧食了,有糧食了……娘,咱們去領糧食!”
有男人笑著笑著,忽然沒忍住,大哭了起來。
就在昨晚,他的老母饑餓過度,以觀音土充饑,活活撐死了,而剛才,他還下意識的以為母親還活著。
“娘啊,你倘若再堅持一日,再堅持一日……”男人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糧食,卻感覺世間如此的造化弄人,伏地痛哭。
痛哭的人不止一個,很多災民在這次洪災裏失去了親人,此刻也是忍不住大哭。
“稟皇上!江淮米商糧倉已經統計出來,收七百萬石糧食!”曹安奔入一所大宅院中,遞出一張糧單,欣喜之色溢於言表。
這麽多糧食,已經足夠支持災民吃到秋收了,若是用銀兩去購買,隻怕少說也得花個幾百萬兩銀子。
楚鳳歌接過糧單,心裏鬆了一口氣,如此一來,糧食的問題就算解決了,接下來需要解決的是重建工作。
撥款工部,再讓這些災民參與到修繕房屋、修建水壩的工作當中,也就是以工代賑,相信用不了多久,受災的地方便能恢複往日的繁華。
“江淮官員的工作如何?”楚鳳歌問道。
“都按照皇上所說,發放賑災糧,對災民進行安置。”曹安道。
楚鳳歌微微點頭,道:“升洛錦為江淮知府,讓他配合工部完成重建工作。”
這個通判並不算什麽清官,但卻很會做事。
楚鳳歌先前讓他暫代知府之職,現在就升他為知府,給他一點甜頭,他才能更好的為自己做事。
“是,皇上。”曹安點了點頭,道:“皇上,咱們何時回京?”
楚鳳歌沉吟著道:“過兩日再回京吧!”
這段時間他也得想想,如何恢複江淮的經濟。
寫一個以工代賑的計劃,再交給工部去做。
比如免除江淮兩年的稅收。
比如高於多少歲不必參與到重建工作中。
各種大小問題都要仔細想想。
除此之外,相信他殺商放糧的消息已經傳回京都,京都勢必迎來大地震,等他回去,還得跟太後,跟百官博弈。
“嗬,這皇帝的生活越發有趣了。”
楚鳳歌笑了一聲。
到了深夜,楚鳳歌終於將以工代賑的計劃寫在紙上,各種細節都寫得清清楚楚。
而這時,曹安來報:“皇上,薑統領求見!”
楚鳳歌精神一振,道:“快讓他進來。”
很快,身穿盔甲的薑鋒便來到楚鳳歌麵前。
“果然如陛下所料,這次江淮洪災有問題!臣前往淮河,發現大壩有被人破壞的痕跡,是以當淮河爆發時,才會這麽嚴重。”
“而淮河的蛟龍也不可能無緣無故攪動淮水,禍害百姓,先不說大乾高手無數,有的是能震壓水妖的強者。
便說蛟龍想要化龍,就得遭受雷劫。害死那麽多無辜生靈,雷劫隻會更強,屬下猜測,可能有人故意刺激蛟龍,使其攪動淮水,引發這次的巨大洪災。”薑鋒神情凝重,聲音低沉。
楚鳳歌神情一冷,他隻是懷疑,沒想到這次的洪災還真的是人為的!
是誰在攪動風雲?
武威侯?江淮道的門閥?還是大乾的邪教?亦或者是出雲帝國?
敵人太多,一時也想不出會是誰想做這件事。
“你繼續暗中調查,尤其注意江淮道的三大門閥……膽敢破壞大壩,引動洪災,背後之人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楚鳳歌開口說道,眼神充滿了冷意。
“是,陛下!”薑鋒沉聲應道。
楚鳳歌心想:朕身邊能用的人實在太少,嗯,回去之後,幼薇說的那個文會,自己得去一趟,看看能不能說服那位鍾離大儒入朝為官。
……
果然如楚鳳歌預料的那樣,他還沒回京都,殺商放糧之事便傳回了京都,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朝野沸騰,百官震驚!
殺商?雖然商人屬於賤籍,在曆代都是被貶低的存在,但殺商這種事,曆代皇帝都不敢做,原因無他,商人背後是門閥!
這個皇帝簡直太亂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太後,幾乎憤怒得將宮裏的瓷器都砸了,俏臉充滿了怒火。
她原以為皇帝帶著神武軍去江淮,隻是為了震懾糧商,誰知道居然去殺人!
還將糧商全殺了!
若早知如此,當時她必定要派人攔截皇帝!
這已經不能算放肆了,這是瘋狂!
他難道不知道那些糧商背後是什麽人嗎?是江淮道的門閥!
“讓他回來!讓他滾回來!”柳荃氣得胸口一陣起伏,波濤洶湧著。
而六部尚書聽聞這件事,也徹底驚呆了。
鐵騎踏盡商人骨?這皇帝,竟是如此的瘋狂?
他是瘋了嗎?
哪怕是武威侯,聽完也是眉頭緊皺,這個皇帝,做事實在太瘋狂了。
但看著眼線傳來的消息,武威侯卻陷入了沉默。
“帝殺糧商,開倉放糧,百姓歡呼,對皇帝極為擁戴,高呼君父,江淮市井皆傳:帝為千古明君。”
……
楚鳳歌在江淮待了兩日方才返回京都,在他離去時,江淮災民自發相送,直送了數裏才停下來。
“此番算是得了民心,但朝堂那邊,怕是都在罵朕了。”楚鳳歌輕笑一聲。
待他抵達京都,回到養心殿時,太後的嬤嬤當即踏進養心殿:“皇帝,太後命你速去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