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紫微殿上弈黑白,三司共審鄭尚書
寡人隻想當昏君,不想長生啊!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該去上朝了。”清晨,薑瑛柔聲道。
楚鳳歌睜開眼睛,坐起身來,望著外麵漸漸明亮起來的天。
昨夜操勞到了半夜,但他卻一點倦意都沒有。
在薑瑛的服侍下穿上了明黃龍袍,楚鳳歌沉聲叫來曹安:“開口了嗎?”
“稟陛下,趙文煥嘴硬,但其他人都審出來了,證據確鑿。”曹安應道。
“很好。”楚鳳歌咧嘴一笑。
紫微殿。
當楚鳳歌來到龍椅之上時,朝中百官已經分兩列站好,而在龍椅右側之上,垂下珠簾,珠簾後擺有一張椅子,椅子上坐著一個雍容華貴的女人,正是太後柳荃。
今日太後竟然也參加了早朝。
百官行完禮後,禮部尚書第一個出列,控訴道:“陛下,昨日禁軍馳騁於內城,關鎖城門,圍尚書府,到處捉拿朝中大臣,更是將趙文煥趙侍郎捉拿下獄,趙侍郎到底是犯了什麽罪?竟被禁軍蠻橫帶走?陛下如此逆行,豈非寒了天下臣子之心?”
戶部尚書也出列,作揖:“陛下,趙文煥等人乃朝中重臣,無緣無故便將其抓拿,卻視大乾律法為何物?請陛下作出解釋。”
接著,更有六七位秦黨踏出來:“請陛下解釋!”
楚鳳歌眯著眼睛,身子微微前傾,看著這群秦黨,聲音低沉的道:“曹安,跟他們說說,朕為何要捉拿趙文煥。”
曹安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又是東廠都督,也是有資格參加朝政的,此時也是踏將出來,目光在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人的臉上一掃而過,道:“諸公可記得,去年趙文煥於浙州剿匪立功之事?”
禮部尚書皺了皺眉,有些想不起來。
倒是吏部侍郎出列,道:“去年趙文煥於浙州剿滅一夥四處劫掠財物的匪寇,因此立下大功,受朝廷褒獎。”
曹安眯著眼睛道:“不錯!正是此事!然而咱家經過調查卻發現,浙州去年確實出現的一夥流寇,然而卻隻有三十多人。但趙文煥上報朝廷的卻是一千五百三十一人!於是咱家奉命赴浙州徹查此案,竟發現去年浙州石頭縣,有三座村子,一夜之間,慘遭歹人屠殺!一人不留!殺人者手段極其殘忍,連老人小孩都不放過!諸公覺得巧不巧?”
此話一出,朝堂中頓時安靜了下來,雖然曹安還沒有說完,但諸公腦海中都是浮現出“殺良冒功”這四個字。
殺良冒功,不管哪個朝代都是殺頭的大罪!是朝廷所嚴禁的!難道趙文煥竟敢殺良冒功?
兵部尚書眉頭一跳,出列,冷笑道:“公公是說趙文煥殺良冒功?有何證據?若無證據可是誣告!”
曹安看了兵部尚書一眼,道:“證據在此!”
他自懷裏取出一本簿子,道:“那三座山村死者的姓名,皆清清楚楚地記載於此薄之上!除此之外,我在石頭山陰麵更是挖掘出五十多具小孩的屍骨!”
兵部尚書眉頭鬆了鬆,哂然一笑:“就憑你隨便寫上去的名字,也算得上證據?僅此所謂的證據便要給趙文煥等人定罪,也實在太過兒戲了!”
曹安似笑非笑的盯著兵部尚書,道:“若這些還算不上證據的話,我這裏還有趙文煥等人的口供!”
此話一出,兵部尚書的臉色頓時微微一變。
朝中諸公聽到這裏,也不由得用眼神討論了起來。
到此刻,諸公幾乎都已經確信有殺良冒功案。
曹安雖是個絕戶的閹人,但絕不是蠢貨,沒有足夠的證據,怎麽敢對一位侍郎動手?
難不成趙文煥真的招供了……兵部尚書眉頭緊皺,瞳孔微微收縮。
“陛下請看口供!”曹安從另一個太監手裏接過口供,呈給楚鳳歌。
楚鳳歌假意看過,麵露怒色:“太後請看看。”
便讓人呈給太後。
太後在看過之後,頓時勃然大怒,大發雷霆:“大膽!大膽!好一個膽大包天的趙文煥,殺良冒功他竟也做得出來!此人該死!”
見太後大怒,朝中諸公麵麵相覷。
恐怕趙文煥要倒台了,涉及殺良冒功,他有一百個頭也不夠砍的。
一些人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太後。
平時與趙文煥關係好的官員此刻也是眉頭緊皺,思考著待會怎麽撇清和趙文煥的關係。
很快,口供又傳到了諸公手中。
“好個趙文煥,他竟敢殺良冒功,該殺!請陛下速斬此僚!”戶部尚書看完口供,憤怒道。
“竟然領著士兵殺害一千多名百姓充當軍功,這等凶殘的手段也做得出來?他枉為總兵,枉為大臣!請陛下速斬趙文煥以及當年的三百士兵,抄其家,以慰死去的百姓!”平時與趙文煥關係好的文華殿大學士戚成此刻也是氣得胡子發抖,咬牙切齒道。
工部尚書袁慎道:“趙文煥此僚罪大惡極,請陛下徹查到底!否則大乾律法將為此人所汙!”
幾乎滿朝朱紫貴都憤怒了,要殺趙文煥。
楚鳳歌麵目嚴肅,居高臨下地俯視諸公。這些人,有些確實因為殺良冒功案而氣憤填膺,而有些人,則隻是單純的落井下石,唯恐這件案子牽涉了自己。
這時,大理寺少卿薑承出列道:“陛下,趙文煥殺良冒功是死罪,但吏部未曾查明,便對其褒獎,亦有不查之嫌!而且,趙文煥敢做這件事,背後隻恐尚有他人。”
說著,他看向了兵部尚書,朗聲道:“臣懷疑兵部尚書與此案有關,請皇上徹查到底!”
下一刻,工部尚書也出列:“臣亦懷疑鄭尚書與此案有關,請徹查兵部尚書!”
給事中楊卿出列:“臣彈劾兵部尚書鄭元剛貪贓枉法,縱容下屬做惡!”
緊接著,又有兩人出列,彈劾兵部尚書。
給事中雖然品階不高,但卻有監察六部,糾彈官吏的職責,權力極大。
楚鳳歌看了珠簾後的太後一眼,心裏明白,這幾個人都是太後的人。
兵部尚書霍然變色,但他沒有急著辯解,而是跪在地上,道:“請陛下明鑒,還微臣一個公道!”
“此事太過荒謬,無憑無據,怎可誣蔑鄭大人?”一位內閣成員出來說話。
曹安當即道:“陛下,請讓東廠來審訊鄭尚書,鄭尚書是否清白,東廠勢必會查個水落石出!”
左都禦史徐華隨即出列,看了曹安一眼,與其打擂:“陛下,此案當由都察院來處理!”
東廠是皇帝的人,倘若讓曹安去查,鄭尚書不是屎也是屎,說不定還要牽涉出秦黨的人。
而隨後,刑部尚書孔元也出列:“陛下,兵部尚書清白與否,刑部當查明清楚!”
楚鳳歌俯瞰滿朝諸公,目光雖不淩厲,但那股氣勢卻壓得眾臣停止討論,微微垂首。
楚鳳歌緩緩開口:“此案關係重大,責令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與東廠一起處理此案!”
楚鳳歌睜開眼睛,坐起身來,望著外麵漸漸明亮起來的天。
昨夜操勞到了半夜,但他卻一點倦意都沒有。
在薑瑛的服侍下穿上了明黃龍袍,楚鳳歌沉聲叫來曹安:“開口了嗎?”
“稟陛下,趙文煥嘴硬,但其他人都審出來了,證據確鑿。”曹安應道。
“很好。”楚鳳歌咧嘴一笑。
紫微殿。
當楚鳳歌來到龍椅之上時,朝中百官已經分兩列站好,而在龍椅右側之上,垂下珠簾,珠簾後擺有一張椅子,椅子上坐著一個雍容華貴的女人,正是太後柳荃。
今日太後竟然也參加了早朝。
百官行完禮後,禮部尚書第一個出列,控訴道:“陛下,昨日禁軍馳騁於內城,關鎖城門,圍尚書府,到處捉拿朝中大臣,更是將趙文煥趙侍郎捉拿下獄,趙侍郎到底是犯了什麽罪?竟被禁軍蠻橫帶走?陛下如此逆行,豈非寒了天下臣子之心?”
戶部尚書也出列,作揖:“陛下,趙文煥等人乃朝中重臣,無緣無故便將其抓拿,卻視大乾律法為何物?請陛下作出解釋。”
接著,更有六七位秦黨踏出來:“請陛下解釋!”
楚鳳歌眯著眼睛,身子微微前傾,看著這群秦黨,聲音低沉的道:“曹安,跟他們說說,朕為何要捉拿趙文煥。”
曹安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又是東廠都督,也是有資格參加朝政的,此時也是踏將出來,目光在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人的臉上一掃而過,道:“諸公可記得,去年趙文煥於浙州剿匪立功之事?”
禮部尚書皺了皺眉,有些想不起來。
倒是吏部侍郎出列,道:“去年趙文煥於浙州剿滅一夥四處劫掠財物的匪寇,因此立下大功,受朝廷褒獎。”
曹安眯著眼睛道:“不錯!正是此事!然而咱家經過調查卻發現,浙州去年確實出現的一夥流寇,然而卻隻有三十多人。但趙文煥上報朝廷的卻是一千五百三十一人!於是咱家奉命赴浙州徹查此案,竟發現去年浙州石頭縣,有三座村子,一夜之間,慘遭歹人屠殺!一人不留!殺人者手段極其殘忍,連老人小孩都不放過!諸公覺得巧不巧?”
此話一出,朝堂中頓時安靜了下來,雖然曹安還沒有說完,但諸公腦海中都是浮現出“殺良冒功”這四個字。
殺良冒功,不管哪個朝代都是殺頭的大罪!是朝廷所嚴禁的!難道趙文煥竟敢殺良冒功?
兵部尚書眉頭一跳,出列,冷笑道:“公公是說趙文煥殺良冒功?有何證據?若無證據可是誣告!”
曹安看了兵部尚書一眼,道:“證據在此!”
他自懷裏取出一本簿子,道:“那三座山村死者的姓名,皆清清楚楚地記載於此薄之上!除此之外,我在石頭山陰麵更是挖掘出五十多具小孩的屍骨!”
兵部尚書眉頭鬆了鬆,哂然一笑:“就憑你隨便寫上去的名字,也算得上證據?僅此所謂的證據便要給趙文煥等人定罪,也實在太過兒戲了!”
曹安似笑非笑的盯著兵部尚書,道:“若這些還算不上證據的話,我這裏還有趙文煥等人的口供!”
此話一出,兵部尚書的臉色頓時微微一變。
朝中諸公聽到這裏,也不由得用眼神討論了起來。
到此刻,諸公幾乎都已經確信有殺良冒功案。
曹安雖是個絕戶的閹人,但絕不是蠢貨,沒有足夠的證據,怎麽敢對一位侍郎動手?
難不成趙文煥真的招供了……兵部尚書眉頭緊皺,瞳孔微微收縮。
“陛下請看口供!”曹安從另一個太監手裏接過口供,呈給楚鳳歌。
楚鳳歌假意看過,麵露怒色:“太後請看看。”
便讓人呈給太後。
太後在看過之後,頓時勃然大怒,大發雷霆:“大膽!大膽!好一個膽大包天的趙文煥,殺良冒功他竟也做得出來!此人該死!”
見太後大怒,朝中諸公麵麵相覷。
恐怕趙文煥要倒台了,涉及殺良冒功,他有一百個頭也不夠砍的。
一些人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太後。
平時與趙文煥關係好的官員此刻也是眉頭緊皺,思考著待會怎麽撇清和趙文煥的關係。
很快,口供又傳到了諸公手中。
“好個趙文煥,他竟敢殺良冒功,該殺!請陛下速斬此僚!”戶部尚書看完口供,憤怒道。
“竟然領著士兵殺害一千多名百姓充當軍功,這等凶殘的手段也做得出來?他枉為總兵,枉為大臣!請陛下速斬趙文煥以及當年的三百士兵,抄其家,以慰死去的百姓!”平時與趙文煥關係好的文華殿大學士戚成此刻也是氣得胡子發抖,咬牙切齒道。
工部尚書袁慎道:“趙文煥此僚罪大惡極,請陛下徹查到底!否則大乾律法將為此人所汙!”
幾乎滿朝朱紫貴都憤怒了,要殺趙文煥。
楚鳳歌麵目嚴肅,居高臨下地俯視諸公。這些人,有些確實因為殺良冒功案而氣憤填膺,而有些人,則隻是單純的落井下石,唯恐這件案子牽涉了自己。
這時,大理寺少卿薑承出列道:“陛下,趙文煥殺良冒功是死罪,但吏部未曾查明,便對其褒獎,亦有不查之嫌!而且,趙文煥敢做這件事,背後隻恐尚有他人。”
說著,他看向了兵部尚書,朗聲道:“臣懷疑兵部尚書與此案有關,請皇上徹查到底!”
下一刻,工部尚書也出列:“臣亦懷疑鄭尚書與此案有關,請徹查兵部尚書!”
給事中楊卿出列:“臣彈劾兵部尚書鄭元剛貪贓枉法,縱容下屬做惡!”
緊接著,又有兩人出列,彈劾兵部尚書。
給事中雖然品階不高,但卻有監察六部,糾彈官吏的職責,權力極大。
楚鳳歌看了珠簾後的太後一眼,心裏明白,這幾個人都是太後的人。
兵部尚書霍然變色,但他沒有急著辯解,而是跪在地上,道:“請陛下明鑒,還微臣一個公道!”
“此事太過荒謬,無憑無據,怎可誣蔑鄭大人?”一位內閣成員出來說話。
曹安當即道:“陛下,請讓東廠來審訊鄭尚書,鄭尚書是否清白,東廠勢必會查個水落石出!”
左都禦史徐華隨即出列,看了曹安一眼,與其打擂:“陛下,此案當由都察院來處理!”
東廠是皇帝的人,倘若讓曹安去查,鄭尚書不是屎也是屎,說不定還要牽涉出秦黨的人。
而隨後,刑部尚書孔元也出列:“陛下,兵部尚書清白與否,刑部當查明清楚!”
楚鳳歌俯瞰滿朝諸公,目光雖不淩厲,但那股氣勢卻壓得眾臣停止討論,微微垂首。
楚鳳歌緩緩開口:“此案關係重大,責令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與東廠一起處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