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浮生薤露幻死生,蝸牛角上爭何事
寡人隻想當昏君,不想長生啊!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鳳歌權衡輕重,神魂之法對他而言最為重要。
當即留一百年壽元備用,剩下的全部灌注到《青華秘文》上麵,幾行文字躍現於麵前。
【你早已達到夜遊境界,每日神魂出竅,沐浴月華,溫養陰神】
【第三十年,隻能沐浴月華的情況,進度緩慢,修為停滯不前】
【第五十年,你依舊不能突破驅物之境,心情煩躁,陰魂出竅之後,虛空中突然躍出一頭青麵獠牙的鬼將,肋下有雙翼,目光凶惡,手持鋼叉,朝你追來。你驚慌失措,魂魄歸竅,麵前幻象瞬間雲消霧散】
楚鳳歌睜開眼睛,竟然心有餘悸。怎麽回事?前幾次陰魂出竅都未曾遇上這種情況,怎麽會突然出現幻象?
他沒有急著灌輸壽元,而是起身前往禦書房。
禦書房藏書極多,其中便有一些描述神魂之道的書籍,翻了一天的書,楚鳳歌從一本古籍裏看到一行字:
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難窮難終。因形者其巧顯,其功淺,故隨起隨滅。知幻化之不異生死也,始可與學幻矣。
這段話理解起來不難,楚鳳歌思索了一會便明白原來人的陰魂出竅,脫離了身體,若無足夠的定力就會胡思亂想。神魂最忌胡思亂想,一個念頭就會變化出恐怖的存在。
楚鳳歌心中一動:“我思我想即為現實,驅物之境,必定與想象有關。”
明白了這一點後,他再次閉上眼睛,將壽元用於修行神魂之道上。
【你明白了驅物與念頭的關係,神魂出竅立於虛空,想象那尊青麵獠牙的鬼神,虛空之中果然出現,手持鋼叉朝你殺來,你猛喝一聲滅,念頭一到,鬼神當即消失】
【又過了三十年,你每晚都會想象那尊青麵獠牙的鬼神,每次鬼神皆會持叉向你撲來,每次都被你以定力消滅,鬼神的形象逐漸豐滿:麵如藍靛,發似硃砂,巨口獠牙,目閃雙燈,肋生雙翼,手持鋼叉】
【第八十七年,你再次觀想這尊鬼神,它卻不再攻擊你,而是匍匐於你身前。你踏進驅物第一步,為這尊鬼神取名為:夜叉】
【當前壽元:一百一十三年】
楚鳳歌睜開雙眼,心裏一陣驚奇,這就是神魂之道,原來驅物驅的是這個物。
觀象何物便能出現何物,倘若觀象的是魔神,又或者佛祖呢?
楚鳳歌眼皮一跳,並沒有那麽做。第一次想象出名為夜叉的鬼神時,他的陰魂當即感受到夜叉的敵意。
在無數次的想象,打散後,才成功控製了夜叉。
直覺告訴他,貿然想象諸天神佛,恐怕與作死無異。
“可惜身為一國之君的我不能濫殺,也需控製殺人之後的心態……”
楚鳳歌冷靜下來思索起了這件事,雖然這個掠奪壽元這個能力很牛嗶,但也並非說完全沒有副作用。
他心裏時常會跳出殺宮女的念頭,隻是被他用理智壓下去了。
倘若是殺性強的,恐怕最後會變成殺人狂魔。
……
翌日早朝。
紫微殿上,楚鳳歌再次來到龍椅上時,便發現今日太後並沒有來。
百官行完禮數之後,吏部侍郎童鎮出列,說道:“兵部不可無尚書,請陛下挑選一人為兵部尚書。”
楚鳳歌道:“哦,不知愛卿可有推舉之人?”
吏部侍郎道:“臣推舉戚成戚大人,戚大人作為文華殿大學士,無論資曆還是學問,皆有資格擔任兵部尚書。”
楚鳳歌看著吏部侍郎,心中冷笑一聲,童鎮是秦黨的人,戚成也是秦黨的人,他剛打掉了鄭元剛,豈能再捧戚成上位?
不過……太後也不會看著這種事情發生。
果不其然,隨後,刑部尚書便出列,道:“戚大人學問雖高,卻未必懂得兵事,臣以為有一人,足以擔任兵部尚書之職。”
楚鳳歌道:“哦,不知孫尚書推舉何人?”
吏部侍郎也看了孫尚書一眼,眉頭微皺。
他的上司吏部尚書閉著雙眼,仿佛在睡覺。
戚成也是皺起眉頭,誰能比我更適合擔任兵部尚書?
孫尚書道:“臣推舉鍾離憂,鍾離憂學問淵博,又是兵法大家,曾著兵書《六軍論》,此書至今仍是武將必讀之書,先帝尚在時,亦曾多次邀請他入朝為官。若由鍾離憂擔任兵部尚書,最是合適不過。”
這番話一出,原本想要反對的秦黨頓時不吱聲了,戚成也不說話了。
鍾離憂不僅是一位大儒,更是揚名大乾的兵法大家。
若鍾離憂不配當兵部尚書,那其他人就更不配了。
京兆府尹賈望隨之出列:“臣附議!”
“臣亦覺得鍾離憂可為兵部尚書。”霎時間,又有好幾位官員走將出來。
楚鳳歌心中暗道,太後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也不低啊!刑部尚書,京兆府尹都是他的人……不過鍾離憂是用了什麽法子,竟讓太後推舉他當這個兵部尚書?
這時,戶部尚書道:“鍾離憂身為兵法大家,自然有這個資格,但他辭官多年,雲遊四方,未必肯入朝為官。”
賈望道:“何大人有所不知,鍾離憂已經搬到內城居住。”
何光臣不說話了。
楚鳳歌心中笑了一聲,太後的勢果然可借,倘若是他提出的,必定要遭到諸臣反對,但太後就不一樣。
“好!既然如此,若鍾離憂願入朝為官,朕封他兵部尚書!”
楚鳳歌頓了頓,道:“五城兵馬司也該整治了,從今以後,五城兵馬司歸屬大理寺。”
對於這件事倒是無人反對,對於秦黨而言,五城兵馬司在太後手裏還是在皇帝手裏都一樣,相反,在皇帝手裏還能削減太後的實力。
“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雲州難民匯聚京都,如今西北兩座城門外堵著數不清的難民,還請陛下早做決斷,該如何處置這批難民。”這時,禮部尚書段逸出列,看著楚鳳歌道。
楚鳳歌道:“這件事,朕已經有了主意。”
當即留一百年壽元備用,剩下的全部灌注到《青華秘文》上麵,幾行文字躍現於麵前。
【你早已達到夜遊境界,每日神魂出竅,沐浴月華,溫養陰神】
【第三十年,隻能沐浴月華的情況,進度緩慢,修為停滯不前】
【第五十年,你依舊不能突破驅物之境,心情煩躁,陰魂出竅之後,虛空中突然躍出一頭青麵獠牙的鬼將,肋下有雙翼,目光凶惡,手持鋼叉,朝你追來。你驚慌失措,魂魄歸竅,麵前幻象瞬間雲消霧散】
楚鳳歌睜開眼睛,竟然心有餘悸。怎麽回事?前幾次陰魂出竅都未曾遇上這種情況,怎麽會突然出現幻象?
他沒有急著灌輸壽元,而是起身前往禦書房。
禦書房藏書極多,其中便有一些描述神魂之道的書籍,翻了一天的書,楚鳳歌從一本古籍裏看到一行字:
窮數達變,因形移易者,謂之化,謂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難窮難終。因形者其巧顯,其功淺,故隨起隨滅。知幻化之不異生死也,始可與學幻矣。
這段話理解起來不難,楚鳳歌思索了一會便明白原來人的陰魂出竅,脫離了身體,若無足夠的定力就會胡思亂想。神魂最忌胡思亂想,一個念頭就會變化出恐怖的存在。
楚鳳歌心中一動:“我思我想即為現實,驅物之境,必定與想象有關。”
明白了這一點後,他再次閉上眼睛,將壽元用於修行神魂之道上。
【你明白了驅物與念頭的關係,神魂出竅立於虛空,想象那尊青麵獠牙的鬼神,虛空之中果然出現,手持鋼叉朝你殺來,你猛喝一聲滅,念頭一到,鬼神當即消失】
【又過了三十年,你每晚都會想象那尊青麵獠牙的鬼神,每次鬼神皆會持叉向你撲來,每次都被你以定力消滅,鬼神的形象逐漸豐滿:麵如藍靛,發似硃砂,巨口獠牙,目閃雙燈,肋生雙翼,手持鋼叉】
【第八十七年,你再次觀想這尊鬼神,它卻不再攻擊你,而是匍匐於你身前。你踏進驅物第一步,為這尊鬼神取名為:夜叉】
【當前壽元:一百一十三年】
楚鳳歌睜開雙眼,心裏一陣驚奇,這就是神魂之道,原來驅物驅的是這個物。
觀象何物便能出現何物,倘若觀象的是魔神,又或者佛祖呢?
楚鳳歌眼皮一跳,並沒有那麽做。第一次想象出名為夜叉的鬼神時,他的陰魂當即感受到夜叉的敵意。
在無數次的想象,打散後,才成功控製了夜叉。
直覺告訴他,貿然想象諸天神佛,恐怕與作死無異。
“可惜身為一國之君的我不能濫殺,也需控製殺人之後的心態……”
楚鳳歌冷靜下來思索起了這件事,雖然這個掠奪壽元這個能力很牛嗶,但也並非說完全沒有副作用。
他心裏時常會跳出殺宮女的念頭,隻是被他用理智壓下去了。
倘若是殺性強的,恐怕最後會變成殺人狂魔。
……
翌日早朝。
紫微殿上,楚鳳歌再次來到龍椅上時,便發現今日太後並沒有來。
百官行完禮數之後,吏部侍郎童鎮出列,說道:“兵部不可無尚書,請陛下挑選一人為兵部尚書。”
楚鳳歌道:“哦,不知愛卿可有推舉之人?”
吏部侍郎道:“臣推舉戚成戚大人,戚大人作為文華殿大學士,無論資曆還是學問,皆有資格擔任兵部尚書。”
楚鳳歌看著吏部侍郎,心中冷笑一聲,童鎮是秦黨的人,戚成也是秦黨的人,他剛打掉了鄭元剛,豈能再捧戚成上位?
不過……太後也不會看著這種事情發生。
果不其然,隨後,刑部尚書便出列,道:“戚大人學問雖高,卻未必懂得兵事,臣以為有一人,足以擔任兵部尚書之職。”
楚鳳歌道:“哦,不知孫尚書推舉何人?”
吏部侍郎也看了孫尚書一眼,眉頭微皺。
他的上司吏部尚書閉著雙眼,仿佛在睡覺。
戚成也是皺起眉頭,誰能比我更適合擔任兵部尚書?
孫尚書道:“臣推舉鍾離憂,鍾離憂學問淵博,又是兵法大家,曾著兵書《六軍論》,此書至今仍是武將必讀之書,先帝尚在時,亦曾多次邀請他入朝為官。若由鍾離憂擔任兵部尚書,最是合適不過。”
這番話一出,原本想要反對的秦黨頓時不吱聲了,戚成也不說話了。
鍾離憂不僅是一位大儒,更是揚名大乾的兵法大家。
若鍾離憂不配當兵部尚書,那其他人就更不配了。
京兆府尹賈望隨之出列:“臣附議!”
“臣亦覺得鍾離憂可為兵部尚書。”霎時間,又有好幾位官員走將出來。
楚鳳歌心中暗道,太後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也不低啊!刑部尚書,京兆府尹都是他的人……不過鍾離憂是用了什麽法子,竟讓太後推舉他當這個兵部尚書?
這時,戶部尚書道:“鍾離憂身為兵法大家,自然有這個資格,但他辭官多年,雲遊四方,未必肯入朝為官。”
賈望道:“何大人有所不知,鍾離憂已經搬到內城居住。”
何光臣不說話了。
楚鳳歌心中笑了一聲,太後的勢果然可借,倘若是他提出的,必定要遭到諸臣反對,但太後就不一樣。
“好!既然如此,若鍾離憂願入朝為官,朕封他兵部尚書!”
楚鳳歌頓了頓,道:“五城兵馬司也該整治了,從今以後,五城兵馬司歸屬大理寺。”
對於這件事倒是無人反對,對於秦黨而言,五城兵馬司在太後手裏還是在皇帝手裏都一樣,相反,在皇帝手裏還能削減太後的實力。
“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雲州難民匯聚京都,如今西北兩座城門外堵著數不清的難民,還請陛下早做決斷,該如何處置這批難民。”這時,禮部尚書段逸出列,看著楚鳳歌道。
楚鳳歌道:“這件事,朕已經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