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社回去時,宋雨晴還帶回了一個小包裹,是羊城那寄過來的,看到唐秀香的名字,就知道是家裏給寄的了。而她也再寄出去兩封信,一封到羊城,一封到湛縣紅星農場。
她和薑鳳霞三次通信,信件內容一次比一次長,或許是她也知道自己需要個陌生的朋友來傾訴,在日複一日的勞動和精神文化貧瘠的生活裏,尋求一個情緒宣泄的出口。羊城的家人不適合,朝夕相處的知青們也不適合。
“離光明公社不遠的紅岸生產隊明天有個大集,大多是漁民家自己捕撈的海產品,去不去?”張慶國平時沒少開拖拉機到處跑,在這邊也有那麽幾個能打聽消息的朋友。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冒出的亮光,紛紛點頭:“去!”
回去後,宋雨晴拆了家裏寄來的包裹,裏麵是一頂米色蚊帳,有兩個補丁,看起來用了有些年了。但好過沒有。有李思悅幫忙,她很快就把蚊帳給架了起來。
家裏回的信內容不少,是宋紅旗代筆寫的,問她有沒有需要寄過去的東西,還說了宋知秋和耿川將在年底結婚領證。
她沒見過未來姐夫,在家時隻聽宋紅旗提過兩次,了解的不多,隻知道人在讀工農兵大學,她也不敢多問。
想了想自己當下的情況,很快就寫了回信,說自己這邊一切都好,暫時不缺東西。
她清楚自己的來曆,本不該拿宋家人的東西,占了另一個“宋雨晴”的身份,但......以後還是要好好報答回去的。
拿出今天買的蠟筆,先是在自己的舊筆記本上在寫過字的一頁塗抹,試試手感和畫出來的顏色。接著把大白紙拿出來放四方桌上裁起來。
“你還會畫畫啊?真厲害。”
宋雨晴想到自己小時候被爸媽連哄帶騙去學畫畫的場景,笑道:“沒認真學過,平時沒事還能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李思悅若有所思,是啊,這段時間是農忙所以大家都累,但小雲姐也說了,這邊一年種三季水稻,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田裏種植收割,但十月、十一月和二月這個時候,大家是比較清閑的,大多都是忙自家的事情。
知青們不像本地人,家裏的事、親戚家的事不少,可以說他們是隻要顧好自己能吃飽穿暖就夠了。閑下來的時間,可不就得自己找事情做?
那幾個知青沒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或去廠礦單位前,知青點這裏是很熱鬧的,到了晚上大家會組織讀書會,有才藝的人還會展示才藝,例如有個被推薦去工農兵大學學習的男知青會拉二胡,他在的時候會教生產隊的小孩學。
不過,也不是那幾個人走了,隊員就不來這了,而是六月、七月不是收割春季稻就是種植秋季稻,孩子和年輕人都累慘了,最多去曬場那閑聊幾句。
等農閑時節,這裏又會熱鬧起來。
李思悅從現在開始就期待熱鬧到來了。
休息的最後一天,宋雨晴他們再次出門,到了光明公社的紅安生產隊。這裏的擺攤就顯得隨意多了,有什麽東西都是一目了然。
很多都是以物換物,也有人是要錢的,宋雨晴就找到了一家有魷魚賣的,花上五毛錢,拿了三隻魷魚,又和擺攤的嬸子講了一會兒,拿到了海帶作為添頭。
爆炒魷魚!涼拌海帶結!啊啊啊,現在就想回家!立刻回家!
又跟著其他人逛了一會兒,宋雨晴又買了一小袋海米。往前走,又買了十幾隻大海蝦。
“這次奢侈一把,做個油燜蝦,這個是我的拿手好菜,你們就等著吃吧。”說完,宋雨晴咽了咽口水,她現在快樂得想叉腰仰天大笑。
其他人也忍不住吞口水。
剛來時,宋雨晴說她做飯能吃,大家以為廚藝一般般,但自從她掌過勺,尤其是掌勺楚小雲衛長順領證當天那頓飯後,大家一致認為她的廚藝頂呱呱。此時她說要做個拿手好菜,大家已經開始想這道油悶大蝦多好吃了。
拋開宋雨晴的廚藝不談,沾上了“油”這個字,應該沒有不好吃的。
大家還合夥吃飯,所以買菜、買調料的錢都是買回家後大家均分。總共七個人,有人條件好點,有人生活簡樸一點,但涉及到吃的問題,沒有超出預算,大家都是有商有量的很好說話。幹力氣活的時候,是應該吃好點補補。
興致盎然而來,滿載而歸,回去路上他們還唱起了《革命青年誌在四方》。
在路上偶遇幾個穿灰色軍裝、騎自行車的女同誌,她們笑容滿麵地朝他們打招呼,離去時也跟著唱起了《革命青年誌在四方》。顯然,人家的嗓音比他們的好聽多了。
歌聲嘹亮,山水有回音。
看別人騎自行車好羨慕啊,誰能想到她十九歲前就拿到了駕照、大學畢業就有了自己的小車、大學期間騎的小電驢......此時的宋雨晴:渴望擁有一輛二八大杠。
回到家,宋雨晴就給大家安排了活,誰負責薑蔥蒜和辣椒,誰去挑水燒水。蹲在廚房門前處理蝦線時,甜甜小朋友也蹲在旁邊看她,偶爾悄悄地伸出小手指去碰盆裏的蝦,然後小小地驚呼一聲又快速地收回手指,再悄悄看她一眼。
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才可愛。
下油,再把處理好的大蝦放下翻炒兩下,油香味就吸引了其他人在廚房外麵徘徊。要不是廚房太小,男同誌們也想進來看宋雨晴炒菜。
煎至蝦皮酥脆,看到出了蝦油,兩麵都變成金黃色了就開始翻炒,放入蔥薑,繼續翻炒,再放入調料,大火收汁,油悶大蝦就好了。
調料太少,沒有料酒去腥,也沒有番茄醬,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但楚小雲和李思悅扇了扇風聞味道,紛紛朝宋雨晴豎起大拇指:非常好了!
其他菜都很簡單,爆炒魷魚很快,問了大家的意見,宋雨晴隻放了一個辣椒進去提提味,涼拌海帶結就多放了點辣椒。還有點海帶,宋雨晴給做了個海帶湯。
三菜一湯,這個配置算是很富裕的了。
宋雨晴把在院裏玩耍的甜甜喊進來,給她剝了一隻蝦,甜甜捏著大蝦,先是舔了一口,眼睛亮晶晶的,“哇,好香!”但很快就被下工回來的呂青鬆給喊回去了,他們在廚房還聽到甜甜奶聲奶氣道:“爸爸,宋阿姨做好吃的!”
連路過的隊員都聞到香味了,隔著籬笆朝裏麵道:“楚老師,你們現在的飯菜越來越香了啊。”太羨慕了,知道不可能是那三個老知青的手藝,就是不知道是新來的哪個做的飯菜。
“宋雨晴同誌的廚藝好,哈哈。”張慶國端著飯盒出來回道,說完,趕緊扒拉兩口飯,再吃一個油燜蝦。香到能把舌頭吞下去!
隊員光看他的吃相就忍不住要流口水,趕緊揮揮手道別,本來還不餓的,現在肚子咕嚕咕嚕叫,趕緊回家去看看有什麽吃的。
買的大蝦都是有定數的,誰分幾隻都是分好的,大家慢慢吃著,香味就能留久一點。
“雨晴,你廚藝真好,家裏人廚藝肯定也厲害吧。”
宋雨晴笑笑,默認了。
實際上,她親爸親媽和親哥做飯都一般,自她被父母接到禪城開始,家裏就請了保姆,有人專門做飯,用不著家裏人動手。而此時羊城的宋家,唐秀香做飯也一般。做飯好吃的人是趙平生。
他大學時就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周末會去租房做飯放鬆,他們在一起後,她沒少跟著他去逛大學城附近的菜市場,廚藝也是看他做多了慢慢學會的。
吃過飯,甜甜拿了根黃瓜過來給她,她正要還回去,對麵廚房門口的呂青鬆朝她頷首,善意地笑了笑,宋雨晴就收下了。
幾個男同誌都說不要,她就切了三段,和楚小雲、李思悅分了吃。
邊吃邊在想,蠟筆買回來了,她要畫點什麽好呢?
隔天去上工,他們第四小隊被分到去山上砍竹子。她都挑的離人遠一點的地方砍,不是怕別人手裏的刀揮過來,她是怕自己誤傷了其他人。
一天下來,虎口紅腫起來,袖口、褲腿綁得嚴實也沒用,竹林裏的蟲子還是會咬她的臉、還有脖子。下工時,多了好幾個紅疙瘩。而她今天砍的竹子是整隊最少的,隻拿了六個工分。
連著揮舞了一個月的柴刀,指腹、手心磨出了繭子。拿到的工分也穩定在了七、八工分。她這會懷念插秧的日子了。
八月砍竹子的工作結束,竹子搬到大隊倉庫裏,大隊長就挑出一批手藝人去編竹篾。而他們又迎來了兩天的休息。
遲到了兩個月的例假終於來了,再不來,宋雨晴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憑空懷孕了。
正好休息兩天,然後又投入到了九月份的夏稻收割中。
秋季最容易出現台風天氣,整個生產隊早出晚歸地割稻、曬穀、裝袋......
剛收完夏季稻,沒來得及休息,大隊長和民兵連長、婦女主任敲鑼打鼓地挨家挨戶去通知:
“明天中午台風登陸。”
她和薑鳳霞三次通信,信件內容一次比一次長,或許是她也知道自己需要個陌生的朋友來傾訴,在日複一日的勞動和精神文化貧瘠的生活裏,尋求一個情緒宣泄的出口。羊城的家人不適合,朝夕相處的知青們也不適合。
“離光明公社不遠的紅岸生產隊明天有個大集,大多是漁民家自己捕撈的海產品,去不去?”張慶國平時沒少開拖拉機到處跑,在這邊也有那麽幾個能打聽消息的朋友。
大家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冒出的亮光,紛紛點頭:“去!”
回去後,宋雨晴拆了家裏寄來的包裹,裏麵是一頂米色蚊帳,有兩個補丁,看起來用了有些年了。但好過沒有。有李思悅幫忙,她很快就把蚊帳給架了起來。
家裏回的信內容不少,是宋紅旗代筆寫的,問她有沒有需要寄過去的東西,還說了宋知秋和耿川將在年底結婚領證。
她沒見過未來姐夫,在家時隻聽宋紅旗提過兩次,了解的不多,隻知道人在讀工農兵大學,她也不敢多問。
想了想自己當下的情況,很快就寫了回信,說自己這邊一切都好,暫時不缺東西。
她清楚自己的來曆,本不該拿宋家人的東西,占了另一個“宋雨晴”的身份,但......以後還是要好好報答回去的。
拿出今天買的蠟筆,先是在自己的舊筆記本上在寫過字的一頁塗抹,試試手感和畫出來的顏色。接著把大白紙拿出來放四方桌上裁起來。
“你還會畫畫啊?真厲害。”
宋雨晴想到自己小時候被爸媽連哄帶騙去學畫畫的場景,笑道:“沒認真學過,平時沒事還能給自己找點事情做。”
李思悅若有所思,是啊,這段時間是農忙所以大家都累,但小雲姐也說了,這邊一年種三季水稻,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田裏種植收割,但十月、十一月和二月這個時候,大家是比較清閑的,大多都是忙自家的事情。
知青們不像本地人,家裏的事、親戚家的事不少,可以說他們是隻要顧好自己能吃飽穿暖就夠了。閑下來的時間,可不就得自己找事情做?
那幾個知青沒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或去廠礦單位前,知青點這裏是很熱鬧的,到了晚上大家會組織讀書會,有才藝的人還會展示才藝,例如有個被推薦去工農兵大學學習的男知青會拉二胡,他在的時候會教生產隊的小孩學。
不過,也不是那幾個人走了,隊員就不來這了,而是六月、七月不是收割春季稻就是種植秋季稻,孩子和年輕人都累慘了,最多去曬場那閑聊幾句。
等農閑時節,這裏又會熱鬧起來。
李思悅從現在開始就期待熱鬧到來了。
休息的最後一天,宋雨晴他們再次出門,到了光明公社的紅安生產隊。這裏的擺攤就顯得隨意多了,有什麽東西都是一目了然。
很多都是以物換物,也有人是要錢的,宋雨晴就找到了一家有魷魚賣的,花上五毛錢,拿了三隻魷魚,又和擺攤的嬸子講了一會兒,拿到了海帶作為添頭。
爆炒魷魚!涼拌海帶結!啊啊啊,現在就想回家!立刻回家!
又跟著其他人逛了一會兒,宋雨晴又買了一小袋海米。往前走,又買了十幾隻大海蝦。
“這次奢侈一把,做個油燜蝦,這個是我的拿手好菜,你們就等著吃吧。”說完,宋雨晴咽了咽口水,她現在快樂得想叉腰仰天大笑。
其他人也忍不住吞口水。
剛來時,宋雨晴說她做飯能吃,大家以為廚藝一般般,但自從她掌過勺,尤其是掌勺楚小雲衛長順領證當天那頓飯後,大家一致認為她的廚藝頂呱呱。此時她說要做個拿手好菜,大家已經開始想這道油悶大蝦多好吃了。
拋開宋雨晴的廚藝不談,沾上了“油”這個字,應該沒有不好吃的。
大家還合夥吃飯,所以買菜、買調料的錢都是買回家後大家均分。總共七個人,有人條件好點,有人生活簡樸一點,但涉及到吃的問題,沒有超出預算,大家都是有商有量的很好說話。幹力氣活的時候,是應該吃好點補補。
興致盎然而來,滿載而歸,回去路上他們還唱起了《革命青年誌在四方》。
在路上偶遇幾個穿灰色軍裝、騎自行車的女同誌,她們笑容滿麵地朝他們打招呼,離去時也跟著唱起了《革命青年誌在四方》。顯然,人家的嗓音比他們的好聽多了。
歌聲嘹亮,山水有回音。
看別人騎自行車好羨慕啊,誰能想到她十九歲前就拿到了駕照、大學畢業就有了自己的小車、大學期間騎的小電驢......此時的宋雨晴:渴望擁有一輛二八大杠。
回到家,宋雨晴就給大家安排了活,誰負責薑蔥蒜和辣椒,誰去挑水燒水。蹲在廚房門前處理蝦線時,甜甜小朋友也蹲在旁邊看她,偶爾悄悄地伸出小手指去碰盆裏的蝦,然後小小地驚呼一聲又快速地收回手指,再悄悄看她一眼。
孩子都是別人家的才可愛。
下油,再把處理好的大蝦放下翻炒兩下,油香味就吸引了其他人在廚房外麵徘徊。要不是廚房太小,男同誌們也想進來看宋雨晴炒菜。
煎至蝦皮酥脆,看到出了蝦油,兩麵都變成金黃色了就開始翻炒,放入蔥薑,繼續翻炒,再放入調料,大火收汁,油悶大蝦就好了。
調料太少,沒有料酒去腥,也沒有番茄醬,總覺得差了點意思。
但楚小雲和李思悅扇了扇風聞味道,紛紛朝宋雨晴豎起大拇指:非常好了!
其他菜都很簡單,爆炒魷魚很快,問了大家的意見,宋雨晴隻放了一個辣椒進去提提味,涼拌海帶結就多放了點辣椒。還有點海帶,宋雨晴給做了個海帶湯。
三菜一湯,這個配置算是很富裕的了。
宋雨晴把在院裏玩耍的甜甜喊進來,給她剝了一隻蝦,甜甜捏著大蝦,先是舔了一口,眼睛亮晶晶的,“哇,好香!”但很快就被下工回來的呂青鬆給喊回去了,他們在廚房還聽到甜甜奶聲奶氣道:“爸爸,宋阿姨做好吃的!”
連路過的隊員都聞到香味了,隔著籬笆朝裏麵道:“楚老師,你們現在的飯菜越來越香了啊。”太羨慕了,知道不可能是那三個老知青的手藝,就是不知道是新來的哪個做的飯菜。
“宋雨晴同誌的廚藝好,哈哈。”張慶國端著飯盒出來回道,說完,趕緊扒拉兩口飯,再吃一個油燜蝦。香到能把舌頭吞下去!
隊員光看他的吃相就忍不住要流口水,趕緊揮揮手道別,本來還不餓的,現在肚子咕嚕咕嚕叫,趕緊回家去看看有什麽吃的。
買的大蝦都是有定數的,誰分幾隻都是分好的,大家慢慢吃著,香味就能留久一點。
“雨晴,你廚藝真好,家裏人廚藝肯定也厲害吧。”
宋雨晴笑笑,默認了。
實際上,她親爸親媽和親哥做飯都一般,自她被父母接到禪城開始,家裏就請了保姆,有人專門做飯,用不著家裏人動手。而此時羊城的宋家,唐秀香做飯也一般。做飯好吃的人是趙平生。
他大學時就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周末會去租房做飯放鬆,他們在一起後,她沒少跟著他去逛大學城附近的菜市場,廚藝也是看他做多了慢慢學會的。
吃過飯,甜甜拿了根黃瓜過來給她,她正要還回去,對麵廚房門口的呂青鬆朝她頷首,善意地笑了笑,宋雨晴就收下了。
幾個男同誌都說不要,她就切了三段,和楚小雲、李思悅分了吃。
邊吃邊在想,蠟筆買回來了,她要畫點什麽好呢?
隔天去上工,他們第四小隊被分到去山上砍竹子。她都挑的離人遠一點的地方砍,不是怕別人手裏的刀揮過來,她是怕自己誤傷了其他人。
一天下來,虎口紅腫起來,袖口、褲腿綁得嚴實也沒用,竹林裏的蟲子還是會咬她的臉、還有脖子。下工時,多了好幾個紅疙瘩。而她今天砍的竹子是整隊最少的,隻拿了六個工分。
連著揮舞了一個月的柴刀,指腹、手心磨出了繭子。拿到的工分也穩定在了七、八工分。她這會懷念插秧的日子了。
八月砍竹子的工作結束,竹子搬到大隊倉庫裏,大隊長就挑出一批手藝人去編竹篾。而他們又迎來了兩天的休息。
遲到了兩個月的例假終於來了,再不來,宋雨晴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憑空懷孕了。
正好休息兩天,然後又投入到了九月份的夏稻收割中。
秋季最容易出現台風天氣,整個生產隊早出晚歸地割稻、曬穀、裝袋......
剛收完夏季稻,沒來得及休息,大隊長和民兵連長、婦女主任敲鑼打鼓地挨家挨戶去通知:
“明天中午台風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