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益母、益明、貞蔚、推、野天麻豬麻、鬱臭草、苦低草、夏枯草、土質汗。
【氣味】(子)辛、甘、微溫、無毒。
(莖、葉)辛、微溫、無毒。
(花)微苦、甘、無毒。
(根)甘、無毒。
【主治】
1、婦女胎前產後各種疾病。用連根收采的正在開花的益母草,陰幹後,取葉及花、子,碾為細末,加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不限丸數,以病愈為度。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則每服為五十至七十丸。服藥時,隨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湯汁送下:(1)胎前臍腹前或作響,用米湯;(2)腹痛胎動,下血不止,用當歸湯;(3)胎衣不下,死胎不下,橫生倒產,用炒鹽湯;(4)產後暈眼黑。發狂或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5)產後腹痛,時發寒熱,出冷汗用童便和酒或薄荷自然汁;(6)產後痢疾,用米湯;(7)產後月經不調,用溫酒;(8)產後中風,半身不遂,用童便和酒;(9)產後氣喘咳嗽,麵目浮腫,用溫酒;(10)產後流鼻血,舌黑口幹,用童便和酒;(11)產後大小便不通,煩躁口苦,用薄荷湯;(12)婦女久無子息,用溫酒。此方名“濟陰近魂丹”。
2、產婦諸疾及內髒受傷瘀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淨,竹刀(忌鐵刀)切為小段,不中煮爛,去草取汁,約得五、六鬥。澄清半日後,濾去濁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鬥狀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內服。一天兩次,此方名“益母膏”。
3、尿血。用益母草搗汁服一升。
4、赤白痢。用益母草(曬幹)、陳鹽梅(燒存性),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白痢以幹薑湯、赤痢以甘草湯關定。此方名“二靈散”。
5、小兒疳痢。用益母草嫩葉同米煮粥吃。到病愈為止。常服嫩葉汁亦可。
6、痔瘡下因。用益母草葉搗汁服。
7、各種癰瘡(婦女乳癰、小兒頭瘡,黃爛熟瘡、疥疽陰蝕等)。用益母草切五升,加水一鬥半,煮成一頭號,分幾次洗名貴怍。
8、各種疔瘡。用益母草搗爛封瘡,另取益母草絞汁內服。又方:益母草,燒存性。先用刀劃破疔根,擠出血,然後挑藥入疔內,疔深者,用撚子把藥送入底部。過一會,有汙血流出,拭淨,再次上藥,直到看見紅血乃止。一、二日後,根爛出,以針挑去,再敷上藥,不久,合口自愈。
9、喉閉腫痛。用益母草搗爛,加新汲水一碗,絞出濃汁一次飲下。冬月用益母草根。
10、耳。用益母莖葉榨汁滴耳內。
11、作洗嬰湯。兒將生,先取益母草五兩煎湯,兒生下後,即用此湯洗浴,可預防生瘡生疥。
【氣味】(子)辛、甘、微溫、無毒。
(莖、葉)辛、微溫、無毒。
(花)微苦、甘、無毒。
(根)甘、無毒。
【主治】
1、婦女胎前產後各種疾病。用連根收采的正在開花的益母草,陰幹後,取葉及花、子,碾為細末,加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不限丸數,以病愈為度。如做成梧子大的丸子,則每服為五十至七十丸。服藥時,隨不同的病症,用不同的湯汁送下:(1)胎前臍腹前或作響,用米湯;(2)腹痛胎動,下血不止,用當歸湯;(3)胎衣不下,死胎不下,橫生倒產,用炒鹽湯;(4)產後暈眼黑。發狂或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5)產後腹痛,時發寒熱,出冷汗用童便和酒或薄荷自然汁;(6)產後痢疾,用米湯;(7)產後月經不調,用溫酒;(8)產後中風,半身不遂,用童便和酒;(9)產後氣喘咳嗽,麵目浮腫,用溫酒;(10)產後流鼻血,舌黑口幹,用童便和酒;(11)產後大小便不通,煩躁口苦,用薄荷湯;(12)婦女久無子息,用溫酒。此方名“濟陰近魂丹”。
2、產婦諸疾及內髒受傷瘀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淨,竹刀(忌鐵刀)切為小段,不中煮爛,去草取汁,約得五、六鬥。澄清半日後,濾去濁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鬥狀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內服。一天兩次,此方名“益母膏”。
3、尿血。用益母草搗汁服一升。
4、赤白痢。用益母草(曬幹)、陳鹽梅(燒存性),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白痢以幹薑湯、赤痢以甘草湯關定。此方名“二靈散”。
5、小兒疳痢。用益母草嫩葉同米煮粥吃。到病愈為止。常服嫩葉汁亦可。
6、痔瘡下因。用益母草葉搗汁服。
7、各種癰瘡(婦女乳癰、小兒頭瘡,黃爛熟瘡、疥疽陰蝕等)。用益母草切五升,加水一鬥半,煮成一頭號,分幾次洗名貴怍。
8、各種疔瘡。用益母草搗爛封瘡,另取益母草絞汁內服。又方:益母草,燒存性。先用刀劃破疔根,擠出血,然後挑藥入疔內,疔深者,用撚子把藥送入底部。過一會,有汙血流出,拭淨,再次上藥,直到看見紅血乃止。一、二日後,根爛出,以針挑去,再敷上藥,不久,合口自愈。
9、喉閉腫痛。用益母草搗爛,加新汲水一碗,絞出濃汁一次飲下。冬月用益母草根。
10、耳。用益母莖葉榨汁滴耳內。
11、作洗嬰湯。兒將生,先取益母草五兩煎湯,兒生下後,即用此湯洗浴,可預防生瘡生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