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霍子玉的軍令到達洛陽的時候,薛慶和薛元魁一臉期待變成了一臉無奈。


    "我就知道沒有那麽簡單的事!"薛元魁歎息完,轉而問薛慶道:“怎麽樣叔父,去麽?"


    "肯定要去,平西侯目前是陛下欽封的征北大將軍、河南道行軍大總管,又有代陛下權宜行事之權,別說征調我們府軍,就是征調洛陽守備軍和陳許兵馬,渾帥和曲帥也得聽調!


    我們如果不去,一來抗命,單憑此一點,我們叔侄在河南的好日子就到頭了;二來,如果不去,我們以前的種種努力將前功盡棄!”


    薛元魁疑問道:“魏博賊寇足有六萬眾,聽說成德幾鎮也派兵了,屆時麵對的賊兵將至少有二十萬,侯爺隻靠那點人,打的贏麽?"


    "沒有把握的話,侯爺會放著十幾萬天策軍不動,也不借調臨鎮兵馬,隻帶三千兵馬過去?"薛慶說完,撫須又笑道:"其實,這次還是侯爺給咱們叔侄的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呢!既然侯爺如此有把握,咱們跟著他打就是了,否則將來就算咱們到了山東,也沒有人服咱們,你明白麽?"


    薛元魁聞言,尤其聽到最後那一句,恍然大悟:“侄兒明白了,難怪叔父先前說這次平叛關係重大,全國的藩鎮都在盯著呢!"


    薛慶點了點頭,薛元魁拱手而去,點齊兵馬,向魏博行去。


    就在薛家兩千府軍前往衛州時,張克禮則是剛率兵剛到冀州界。


    這次兵發魏博,由於距離遠,還要借道成德,張茂昭選擇了大軍按兵不動,想等最後漁翁得利,隻是讓自己兒子率五百騎兵前去助陣。


    張克禮一心想前去魏博再見識一次霍子玉的功夫達到了什麽境界,張茂昭倒也不反對,他知道張克禮已經成熟了起來。


    而王武俊已經是老狐狸了,他又豈會不知張家父子心理,他巴不得義武不派大軍過去,省得跟自己搶地盤,況且五百騎兵,於聯軍也是相當大的一個助力了!這等幫自己搶地盤的好事,上哪找去?


    就在河北局勢越發嚴峻之時,張秉義一封書信已經到了張貴妃手裏。


    張貴妃看完書信,笑了笑,自己這位大哥還真是想軍功想瘋了!居然想領潼關軍前往支援平西侯,於是緊急召見了自己兩位兄長。


    “二哥、三哥,大哥這事,你們怎麽看?"張貴妃開門見山道。


    “雖然很危險,但是值得一搏!“張秉良道。


    "二哥說的不錯,雖然很危險,但是很值得搏一搏,富貴險中求嘛!"張秉全笑道張貴妃見狀道:“成德、魏博賊軍十幾萬,聽說橫海也要派兵,屆時二十餘萬敵軍,多危險啊!”


    張秉良聞言,立刻傻眼了,轉而看向張秉全。


    張秉全笑道:“倒也不是沒辦法讓風險降到最低。”


    “什麽辦法?!“張秉良急問道。


    “慢點走就可以了!“張秉全道。


    "慢點走.…"張秉良恍然道:“哈哈哈,對,慢點走,先等他們打的頭破血流,消耗掉賊軍大股勢力,咱們再上!"


    "咯咯咯…"張貴妃掩齒而笑,忽而想到霍子玉或許也有危險,於是問道:“這個辦法雖好,但支援過慢,會不會將平西侯置於險境了?”


    張秉良笑道:“妹子多慮了,侯爺本就是有把握,所以才隻要了那點兵力,我們本就在他考慮之外,所以,不妨事!"


    “畢竟咱們是步兵嘛,行軍本就慢,而且現在正是夏天,一來天熱,二來多雨,行軍慢,合情合理!"張秉全笑道。


    在征得張秉全的同意後,張貴妃對德宗死纏爛打,說明張秉義想為君分憂,支援平西侯。


    德宗無奈,隻得同意,隻是一再強調必須安全為上,甚至還下了一道詔書,要求霍子玉將張秉義安排在後軍即可,不可派他打先鋒!


    而張秉全終究是擔心自己大哥,於是懇求張貴妃讓張秉良也過去協助大哥,德宗想都沒想便同意了,這讓張貴妃也心中大安。


    張秉義拿到自己兄弟張秉良帶來的調令和詔書,望著張秉良從天策軍第四軍帶來的嫡係三千人,直接樂瘋了!


    “兄弟啊,咱們兄弟的發跡之路,就在今日啊!"張秉義大喜道。


    張秉良也是大喜,然後就說了張秉全的策略,慢點走,張秉義聞言,哈哈大笑起來"不愧是咱們兄弟裏最聰明的人呐!我本來還著急過去建功立業呐!"張秉義笑道"平西侯武功蓋世,肯定沒問題,咱們晚些到也是無妨,“張秉良微笑道:“這七八月的天氣,悶熱雨多,咱們步兵走得慢也正常!”


    “哈哈哈,那是那是!“張秉義開心死了。


    就這樣,兄弟二人點齊兵馬便往魏博出發。


    得知張秉良、張秉義將率軍八千前來援助的消息時,霍子玉等人剛到衛州,雖說張家兄弟不怎麽地,但終究是有了八千人援助,也是大助力,於是眾人紛紛大喜。


    然而,當霍子玉一邊召集衛州兵馬,一邊等待張家兄弟援軍時,張克禮、程懷信、王士真、田和,已經會師博州。


    魏博等四方人馬,除了張克禮一方隻有五百騎兵,其他方都人馬眾多,四方合計兵馬達二十萬之多,會師當晚,擺宴商討進攻事宜。


    "先前我軍在澶州與田賊季安打過一仗,都沒占到便宜,但田季安所部傷損嚴重,就算加上天策軍五千人馬,目前澶州城守軍也隻有萬餘,我的建議是,直接開展進攻!


    "田和說道。


    "成德軍與橫海軍遠道而來,自是疲乏,就由我魏博軍先行發起攻擊,然後再由你們兩方進攻如何?”田叔方笑道。


    王士真聞言大喜,程懷信也是大喜過望,紛紛表示同意,同時坦言推舉田叔方為此次舉事清君側的盟首。


    張克禮也立刻同意,同時表示自己願負責叫戰,同時立下軍令狀,凡有對戰,自己必勝,凡有一次不勝,則每次給其他盟友一萬兩!


    其他諸侯本來對義武此次隻出動了五百騎兵還有意見,但此時聽張克禮說這話,紛紛大喜。


    由於田和、田叔方的兵馬還在澶州,於是王士真、程懷信等人吩咐下去命令各部繼續向澶州進發後,眾人先行前往澶州前線。


    兩天後,眾人抵達澶州,來到田和大營,在一眾將士保護下,騎馬在澶州城周邊走了走。


    王士真歎道:"這澶州一帶,東部有黃河天塹,西部,遠有漳河、渭河,近有澶水,從北向南,一路平原直下,惟有澶州一城,克之,則直下河南;不克,則如刀槍哽喉眾人聞言,紛紛稱是,張克禮笑道:“何不今晚便去叫戰?晚輩已經迫不及待想殺幾個人、挫一挫敵軍的士氣了!”


    其他人聞言,心中紛紛大喜,紛紛稱讚張克禮少年英雄、一身虎膽。


    下午,張克禮便迫不及待地來到澶州城外叫戰,點名要田季安出城受死。


    田季安是有點武藝,但他知道自己哪是張克禮的對手,於是便找楊仁商議。


    楊仁聞言,知道田季安不是張克禮的對手,也沒說什麽,而是笑問帳下諸將道:“誰願前去會一會張克禮?”


    "末將願往!"


    眾人一看,正是李再義。


    田季安見李再義高大魁梧,滿身殺氣,讚道:“將軍威武!我再派手下一將協助將軍!"


    李再義聞言大笑道:“田將軍何故看我不起?”


    田季安聞言,訕訕一笑,楊仁笑道:"田將軍放心,李再義乃我軍第一猛將!"


    “失敬失敬,兄弟我言語冒犯,還請將軍海涵!"田季安趕緊道歉。


    “諸位將軍等咱好消息!“李再義抱拳拱手,上馬拎槍而走。


    本書塔讀獨家,本人佛係且堅韌,會慢慢寫,多謝理解,多謝支持,多謝投票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唐我來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鳳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鳳九並收藏這個大唐我來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