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西侯推薦的三位人選,每一個都出乎朝臣們的預料,所有大臣都在思考對策,是以德宗話音落後,殿內眾臣全部沉默了下來。


    德宗問賈耽道:“相爺,您意下如何?”


    賈耽拱手道:“回稟陛下,老臣認為,薛慶雖有一定才能,但其人主要擅長農耕,做一位太平府尹尚可,做山東節度統攝橫海、平盧、兗海,則才能不足。”


    德宗聞言點了點頭,又問其他人道:“諸位愛卿以為呢?”


    杜黃裳拱手拜道:“陛下,相爺所言極是,河南府南部常年有匪患,一直為百姓所困擾,薛慶身為河南府尹,卻從未有所作為;而山東三鎮合並後,勢必會有一段不太平的日子,可想而知,如果薛慶做了山東節度使,山東會好麽?!”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讚同杜黃裳的話,德宗也說道:“杜愛卿言之有理,那依你之見,鄭權與李吉甫,誰更合適?”


    杜黃裳沒想到德宗會問他,但他也不是愛和稀泥、打太極的滑頭,既然德宗問,他就拱手說道:“回稟陛下,臣對鄭權並不了解,隻是從近幾年平盧節度各州府的奏報看出,此人不僅親民,而且對兵事頗為謹慎,平盧各州府也從未有過兵亂上報,因此微臣覺得鄭權此人應該可以勝任山東節度使一職。”


    杜黃裳的話,說的很中肯,贏得眾臣一致讚同,德宗微笑問道:“這麽說,杜愛卿是推薦鄭權為山東節度使了?”


    杜黃裳聞言,心裏一咯噔,德宗這是什麽意思?


    按理說,如果德宗同意杜黃裳的話,那就不會再這麽問一句,既然現在這麽問,那意思就是德宗對鄭權的評價隻是一般般,杜黃裳心內閃道:難得陛下有意於李吉甫?


    杜黃裳連忙拱手道:“回稟陛下,李吉甫雖然文武雙全,但至今為止所做過最大的官職,也不過是一州刺史,若說派為一鎮節度尚可,直接任為山東三鎮節度,有些過於冒險了。


    而且李吉甫對山東情況並不了解,而鄭權現在本就是淄青節度使,對山東情況也更了解,如果由他統率山東,應該可以很快上手,有利於山東盡快穩定下來。”


    杜黃裳的話,全部都是實話,而且誰都沒得罪,哪怕是不認同李吉甫任職,也先肯定了李吉甫的才能,肯定鄭權,也是出於鄭權對山東情況更了解,而且本身現在就做著節度使,所以他的話非常有說服力,連德宗都沉吟著點了點頭,認同了杜黃裳的話。


    不過,雖然連德宗都點了頭,但還是有人說道:“我大唐選調官員,什麽時候開始看資曆了?”


    德宗放眼看去,正是刑部尚書高郢,隻見他躬身出列,拱手拜道:“陛下,微臣雖然認同杜大人關於鄭權更熟悉山東事宜的論點,但並不認同李吉甫就不如鄭權合適任職山東節度。”


    德宗見狀,眼前一亮道:“愛卿有何高見,盡管道來。”


    高郢再拜道:“陛下,鄭權此人雖然親民,但對兵事過於謹慎,而平盧淄青節度府之所以沒有兵亂,也並非完全由於他武治超人,而是由於平盧地處太平軍節度府、兗海節度府、橫海節度府中間,東臨大海,本身就沒有什麽戰事,此人早年平定境內匪事,就有些過於謹慎猶豫,導致貽誤剿匪最佳時機,使得土匪流竄傷民,禦史台還曾因此彈劾過他,這個在大理寺、吏部和兵部、刑部都能查到事件始末的。”


    德宗聞言,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高郢可真是一把好槍,很了解自己心思,指哪打哪,還打的很精準,於是點頭說道:“嗯,高愛卿所言屬實,朕確實記得有這麽回事。”


    德宗話都說到這份上,其他人都有點明白過來了,德宗這明顯是想推李吉甫上位。


    李吉甫可是東林黨人,是陸贄最傾心的門人,推李吉甫上位,擺明了是想把山東三鎮納入帝黨的控製之下。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想到鄭權是陝南節度使劉昌的學生,眾臣明白,德宗不想讓劉昌勢力坐大,盡管劉昌忠君愛國,但德宗明顯還是不放心他。


    看來德宗隻信任東林黨!


    如今關中之地已為帝黨所控製,河東的李光顏是兵部尚書李光進的親弟弟,兩人跟帝黨已經完全捆綁,據說,平西侯建議合並河東、河中、河陽三鎮為山西節度,一旦合並,定然是以河東李光顏為新任節度使!


    河南的曲環、渾瑊,非常支持霍子玉;薛慶為了投靠霍子玉,連兒女親家的田緒都能出賣,河南全境也盡數被帝黨控製;一旦魏博、山東再次為帝黨控製,那大唐幾乎就被東林黨完全控製住了,東林黨就是德宗的權力延伸,看來,如今的皇帝陛下野心真的很大很大!


    想明白了這些其中環節,眾臣紛紛宣稱支持李吉甫出任山東節度使,但德宗卻忽然說道:“朕覺得,如今山東當務之急,是需要穩定下來,而鄭權更了解山東情況,所以他明顯更合適山東節度一職,而山東是大唐僅次於河南的產糧之地,橫海與兗海兩地常年兵患,農耕是急需恢複的,所以朕覺得派薛慶為節度副使更為妥當。”


    眾臣聞言,紛紛呆住,什麽情況,不是要讓帝黨人掌控山東麽,還都說了人家鄭權的老黑曆史,怎麽又擰過來支持人家了?


    德宗見群臣疑惑,微笑解釋道:“山東節度新立,穩定壓倒一切,鄭權對兵事謹慎也沒什麽壞事,老是打打殺殺,嚇壞了百姓也不好;何況平西侯已經打垮了盧龍與成德軍,最近幾年他們是不會再輕動兵馬,也不會有大的戰事,所以綜合來說,鄭權無疑是最佳人選。”


    眾臣麵麵相覷,果然是帝心難測啊,把群臣玩的團團轉,還能怎麽辦?隻能同意啊!


    李光進讚道:“平西侯能舉薦鄭權,確實坦蕩無私;陛下選定鄭權,更是慧眼如炬!陛下聖明!”


    其他人紛紛附和,德宗撫須而笑:“至於李吉甫嘛,正好薛慶離開河南府,就由他接任薛慶吧!”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眾臣聞言,再次心中大震:這位陛下果然是精明至極啊!


    賈耽臉上一直沒有表情,此刻帶頭拜道:“陛下英明神斷!”


    高郢此時也完全明白了過來,德宗這一手玩的真溜,薛慶離開河南,薛家的勢力也將抽離河南,李吉甫此人剛毅果斷,文武雙全,有渾瑊、曲環留下的兵馬,一旦整頓完畢,河南將實力大增,這個緊鄰關中的天下第一糧倉將被徹底掌控在帝黨手中!


    而薛慶最慘,在河南的勢力被清除,跑去山東還隻是副使,被鄭權全麵壓製!


    “眾位愛卿,說完了山東,說說魏博吧,魏博節度使總不能空著呀。”德宗撫須微笑道。


    禮部侍郎趙宗儒道:“陛下,田季安在此次平叛中,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是忠君愛國之人,他本人又在魏博任職多年,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


    趙宗儒話音剛落,戶部尚書左開來道:“趙大人,您知道魏博每年上繳的稅賦是多少麽?”


    趙宗儒一臉疑惑地望著左開來,不知道他什麽意思,左開來道:“不到五十萬兩!”


    “左大人,您的意思是……”趙宗儒道。


    高郢顯然看出了左開來的意思,於是拱手微笑著對趙宗儒道:“趙大人,您不覺得田家人在魏博呆的太久了麽?”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


    趙宗儒聞言,大為心驚,心道不妙,德宗明顯不喜歡軍閥割據,而平西侯在抓到田叔方以後,刻意安排田季安押解送京,擺明了是要德宗隨意封他個閑散官職,然後軟禁在京城,從而將田家勢力從魏博連根拔起!


    自己怎麽剛想明白這一點呀!自己一把年紀,還沒有平西侯想得周到!


    趙宗儒恍然大悟之下,連忙認錯,德宗知道趙宗儒無心黨爭,向來與軍閥沒有瓜葛,於是笑著安慰道:“愛卿何罪之有?你也是為魏博穩定著想而已,不過魏博有天策軍和平西侯在,料無大礙,你覺得呢?”


    “陛下所言極是!”趙宗儒連忙拱手拜道。


    “魏博,暫時就由楊仁、楊孝兄弟擔任節度使吧,平西侯對魏博情況更熟悉,待平西侯回來,再議此事吧。”德宗微笑說道。


    眾臣聞言,便知道魏博也將被德宗牢牢控製,於是紛紛拜道:“陛下英明!”


    【作者題外話】:目前小說第一卷進入收尾,下周正式結束,然後開啟第二卷軍閥大戰篇,歡迎大家繼續支持,多多打賞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大唐我來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鳳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鳳九並收藏這個大唐我來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