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方士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陽公主聽了倒也不覺得意外,大唐這麽多公主就沒一個長的不好看的,因為她們的母親一個賽一個的漂亮。
她隻是純粹的感到好奇,因為她還沒見過異國的公主呢,更何況這個公主還是異國儲君,更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心。
長樂公主笑道:“你若感到好奇,等她入宮覲見的時候去看一看便是,她是新羅國的公主,到時候你陪在父皇身邊也不算失禮。”
如果來的是新羅國的王子而非公主,那晉陽公主陪著父皇就顯得失禮,既然來的是新羅公主那就無礙了。
整日待在宮裏著實無趣了些,晉陽公主好奇的問道:“她什麽時候入宮覲見?是不是遺愛陪他一起來?”
長樂公主笑道:“她入宮覲見肯定是由鴻臚寺卿陪同,我今天入宮正想問一問父皇呢,結果殿前的內侍說父皇正召見一個道士,不許任何人打擾,我就沒闖進去。”
晉陽公主微微蹙起了眉頭,點頭道:“名喚長春道人,我倒是在旁聽了兩句,好像是要開爐煉丹。”
長樂公主聽了臉色變得凝重了起來,問道:“煉製丹藥?父皇是想求仙問藥嗎?”
古往今來有不少皇帝到了晚年都會求仙問藥,想要尋求長生之道。
然而長生之道太過虛無縹緲,或有流傳也多是些山野異聞,至少從未聽過哪個皇帝成功過。
反倒是有的皇帝因為癡迷長生之道而荒廢朝政,乃至性情大變,鬧的民不聊生。
晉陽公主小聲道:“是不是長孫大人突然重病把父皇嚇到了?可是,長孫大人的病情不是已經大大的好轉了嗎?”
“再說了,不是還有青黴藥嘛。”
長樂公主沉吟道:“我們還是勸一勸父皇吧。”
晉陽公主點頭道:“好啊,父皇那麽英明肯定不會親信那些方士的。”
因為煉丹之事,姐妹倆也存了心事,談興也淡了下來。
待那長春道人離開之後,姐妹倆這才聯袂來到了正殿。
李世民難得的沒有處理政事,而是坐在龍椅上沉思。
“父皇!”
李世民從沉思中被驚醒,笑道:“你們倆來了。”
姐妹倆來到了父皇身邊,長樂公主關切的問道:“聽聞那長春道人是個擅長煉製丹藥的方士?”
李世民笑著點頭:“不錯,這個長春道人確實有幾分本事。”
晉陽公主笑道:“父皇,尋仙問道,長生不死,太過縹緲,自古以來也沒聽說誰能做到過,那個長春道人不會是個騙子吧?”
李世民聽了皺眉道:“不許胡說,你覺得朕是那麽容易被騙的嗎?”
“朕也知道長生不死太過虛無縹緲,長春道人並沒有說自己會長生之術,他所修的是延壽之術。”
“他所煉製的丹藥能讓人至少延壽百年!”
長樂公主勸道:“父皇,女兒覺得還需慎重,丹藥是入口之物,萬不可輕視,長春道人來曆莫測,父皇怎能輕信於他?”
“延壽百年雖然不像長生不死那麽奇異,卻也是了不得的本事,若世間真有這等奇術,隻怕早就名揚天下,名傳史冊了。”
李世民擺了擺手道:“好了,不必再說了,你們年紀小,根本就不懂煉丹之道。”
“朕見聞廣博,自然能分辨真假,豈會上當受騙?”
“朕知道你們關心朕,有孝心,此事朕心中有數,朕自會斟酌的,你們就不必再說了。”
“還有別的事嗎?”
姐妹倆相互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無奈,根本就沒勸動父皇。
長樂公主笑道:“昨天女兒去迎接了新羅公主,新羅公主想要覲見父皇呢。”
李世民聽了不由微微頷首:“遠來是客,安東都護府正是需要穩定的時候,明日朕就在宮中賜宴,你與房遺愛作陪。”
長樂公主聽了正要答應,旁邊的晉陽公主已經開口了:“父皇,女兒也想作陪!”
李世民寵溺的笑了笑,痛快的答應道:“好好好,你也作陪。”
晉陽公主高興的福身道:“謝謝父皇!”
李世民看向兩個女兒,笑問道:“還有別的事嗎?沒有別的事就去玩吧,朕還有許多奏章沒有批複呢。”
姐妹倆告退聯袂出了正殿。
回到側殿,姐妹倆的心情卻都不怎麽好。
晉陽公主發愁道:“父皇不會真的能要服用丹藥吧?古代那麽多皇帝求仙問藥,可沒一個成功的,反而荒廢了朝政,父皇怎麽就不聽我們的勸呢?”
長樂公主沉吟道:“父皇的心意很堅決,隻能徐徐圖之,而且隻我們兩個勸隻怕效果不大。”
誰還可以勸呢?
姐妹倆開始數起來,她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太子李治。
但是,隨即她們立即將太子排除在外。
誰勸都可以,唯獨太子不能勸!
後宮的大多數嬪妃難得有和父皇說話相處的機會,豈會勸諫父皇,掃父皇的興?
思來想去也就隻有掌宮權的韋貴妃和受寵的徐充容敢勸一勸父皇,但是估計她們也不敢深勸。
在父皇服食丹藥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之前,隻怕朝臣們也不會多事,或許有零星禦史敢於諫言,隻怕也於事無補。
想來想去,晉陽公主和長樂公主也不僅頹然,其實就連她們兩個也心中沒底。
仙人之說,長生不老之說雖然虛無縹緲,但是又敢說一定是假的呢?
更何況延壽百年的秘術,誰也不敢說世上就一定沒有。
晉陽公主倒是想到了一個人,小聲道:“姐姐,要不要問問遺愛?他那麽聰明,也許會有辦法勸父皇。”
長樂公主微微點頭道:“問他一下也無妨,不過,你最好不要落在紙上,明天見到他的時候暗中問他便是。”
晉陽公主聽了點了點頭,暫且放下了這事。
一想到明天就能見到房遺愛,她心裏還是感到很歡喜的。
事實上,皇帝召見方士入宮覲見,而且在宮裏待了很長時間的消息很快就傳了開來。
有些朝臣聽了皺眉,有些朝臣聽了漠不關心,還有朝臣聽了心中一動。
但是,這事並未在朝中引起多大的波瀾。
她隻是純粹的感到好奇,因為她還沒見過異國的公主呢,更何況這個公主還是異國儲君,更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心。
長樂公主笑道:“你若感到好奇,等她入宮覲見的時候去看一看便是,她是新羅國的公主,到時候你陪在父皇身邊也不算失禮。”
如果來的是新羅國的王子而非公主,那晉陽公主陪著父皇就顯得失禮,既然來的是新羅公主那就無礙了。
整日待在宮裏著實無趣了些,晉陽公主好奇的問道:“她什麽時候入宮覲見?是不是遺愛陪他一起來?”
長樂公主笑道:“她入宮覲見肯定是由鴻臚寺卿陪同,我今天入宮正想問一問父皇呢,結果殿前的內侍說父皇正召見一個道士,不許任何人打擾,我就沒闖進去。”
晉陽公主微微蹙起了眉頭,點頭道:“名喚長春道人,我倒是在旁聽了兩句,好像是要開爐煉丹。”
長樂公主聽了臉色變得凝重了起來,問道:“煉製丹藥?父皇是想求仙問藥嗎?”
古往今來有不少皇帝到了晚年都會求仙問藥,想要尋求長生之道。
然而長生之道太過虛無縹緲,或有流傳也多是些山野異聞,至少從未聽過哪個皇帝成功過。
反倒是有的皇帝因為癡迷長生之道而荒廢朝政,乃至性情大變,鬧的民不聊生。
晉陽公主小聲道:“是不是長孫大人突然重病把父皇嚇到了?可是,長孫大人的病情不是已經大大的好轉了嗎?”
“再說了,不是還有青黴藥嘛。”
長樂公主沉吟道:“我們還是勸一勸父皇吧。”
晉陽公主點頭道:“好啊,父皇那麽英明肯定不會親信那些方士的。”
因為煉丹之事,姐妹倆也存了心事,談興也淡了下來。
待那長春道人離開之後,姐妹倆這才聯袂來到了正殿。
李世民難得的沒有處理政事,而是坐在龍椅上沉思。
“父皇!”
李世民從沉思中被驚醒,笑道:“你們倆來了。”
姐妹倆來到了父皇身邊,長樂公主關切的問道:“聽聞那長春道人是個擅長煉製丹藥的方士?”
李世民笑著點頭:“不錯,這個長春道人確實有幾分本事。”
晉陽公主笑道:“父皇,尋仙問道,長生不死,太過縹緲,自古以來也沒聽說誰能做到過,那個長春道人不會是個騙子吧?”
李世民聽了皺眉道:“不許胡說,你覺得朕是那麽容易被騙的嗎?”
“朕也知道長生不死太過虛無縹緲,長春道人並沒有說自己會長生之術,他所修的是延壽之術。”
“他所煉製的丹藥能讓人至少延壽百年!”
長樂公主勸道:“父皇,女兒覺得還需慎重,丹藥是入口之物,萬不可輕視,長春道人來曆莫測,父皇怎能輕信於他?”
“延壽百年雖然不像長生不死那麽奇異,卻也是了不得的本事,若世間真有這等奇術,隻怕早就名揚天下,名傳史冊了。”
李世民擺了擺手道:“好了,不必再說了,你們年紀小,根本就不懂煉丹之道。”
“朕見聞廣博,自然能分辨真假,豈會上當受騙?”
“朕知道你們關心朕,有孝心,此事朕心中有數,朕自會斟酌的,你們就不必再說了。”
“還有別的事嗎?”
姐妹倆相互看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無奈,根本就沒勸動父皇。
長樂公主笑道:“昨天女兒去迎接了新羅公主,新羅公主想要覲見父皇呢。”
李世民聽了不由微微頷首:“遠來是客,安東都護府正是需要穩定的時候,明日朕就在宮中賜宴,你與房遺愛作陪。”
長樂公主聽了正要答應,旁邊的晉陽公主已經開口了:“父皇,女兒也想作陪!”
李世民寵溺的笑了笑,痛快的答應道:“好好好,你也作陪。”
晉陽公主高興的福身道:“謝謝父皇!”
李世民看向兩個女兒,笑問道:“還有別的事嗎?沒有別的事就去玩吧,朕還有許多奏章沒有批複呢。”
姐妹倆告退聯袂出了正殿。
回到側殿,姐妹倆的心情卻都不怎麽好。
晉陽公主發愁道:“父皇不會真的能要服用丹藥吧?古代那麽多皇帝求仙問藥,可沒一個成功的,反而荒廢了朝政,父皇怎麽就不聽我們的勸呢?”
長樂公主沉吟道:“父皇的心意很堅決,隻能徐徐圖之,而且隻我們兩個勸隻怕效果不大。”
誰還可以勸呢?
姐妹倆開始數起來,她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太子李治。
但是,隨即她們立即將太子排除在外。
誰勸都可以,唯獨太子不能勸!
後宮的大多數嬪妃難得有和父皇說話相處的機會,豈會勸諫父皇,掃父皇的興?
思來想去也就隻有掌宮權的韋貴妃和受寵的徐充容敢勸一勸父皇,但是估計她們也不敢深勸。
在父皇服食丹藥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之前,隻怕朝臣們也不會多事,或許有零星禦史敢於諫言,隻怕也於事無補。
想來想去,晉陽公主和長樂公主也不僅頹然,其實就連她們兩個也心中沒底。
仙人之說,長生不老之說雖然虛無縹緲,但是又敢說一定是假的呢?
更何況延壽百年的秘術,誰也不敢說世上就一定沒有。
晉陽公主倒是想到了一個人,小聲道:“姐姐,要不要問問遺愛?他那麽聰明,也許會有辦法勸父皇。”
長樂公主微微點頭道:“問他一下也無妨,不過,你最好不要落在紙上,明天見到他的時候暗中問他便是。”
晉陽公主聽了點了點頭,暫且放下了這事。
一想到明天就能見到房遺愛,她心裏還是感到很歡喜的。
事實上,皇帝召見方士入宮覲見,而且在宮裏待了很長時間的消息很快就傳了開來。
有些朝臣聽了皺眉,有些朝臣聽了漠不關心,還有朝臣聽了心中一動。
但是,這事並未在朝中引起多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