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喪鍾為誰而鳴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遺愛側眼看了一下老爹他們,發現他們哭的真情實意,好似肝腸寸斷。
但是,總這麽哭下去也不是辦法。
房遺愛忍不住出聲打斷道:“爹,李大人、褚大人,現在可不是難過的時候,咱們得忍著悲傷幹正事,國事要緊啊!”
房玄齡擦去了臉上的淚水,點頭道:“不錯,國事要緊。”
房遺愛沉聲道:“那我就去把太子殿下請出來,商量商量陛下的葬禮還有繼位之事。”
房玄齡微微點頭道:“你快去吧,這些事確實需要太子殿下拿主意。”
房遺愛越過一眾公主、嬪妃來到了龍床前,低聲道:“太子殿下,我爹他們已經到了,恭請太子殿下商定國事。”
李治站起身來,一邊擦著眼淚一邊朝外走去。
房玄齡等人也站了起來,恭聲道:“殿下節哀!”
李治哭道:“父皇大行,我痛不欲生,國喪不可輕忽,還要仰仗三位愛卿。”
房遺愛輕聲道:“殿下,咱們還是去外麵商議吧。”
內殿裏一眾公主、嬪妃們正哭著呢,確實不適合商議。
李治點了點頭帶著房玄齡他們走出了內殿。
倘若皇帝駕崩,太子不在朝,是要秘不發喪,等到太子回到京師,以防生亂。
如今太子就在宮中,自然不存在什麽秘不發喪。
相反,還要盡快發喪,這樣太子才能盡快登基,隻要登基了就是名正言順的天下之主。
一、發喪,皇宮和長安城內的各寺廟要鳴鍾,昭告百姓皇帝駕崩,同時發喪的詔書要送往各地州府,州府官員、將領也要齊聚祭拜大行皇帝。
二、長安城戒嚴,除了拱衛皇城的左侯衛和巡視長安的右侯衛,其他各衛兵馬無太子諭令不得擅動。
三,為皇帝裝殮,治喪。其實這都有固定的禮儀流程,隻需要按部就班的按照禮儀流程來即可。
房玄齡、褚遂良、李績其實心裏都有譜,很快就商量好了,李治自然點頭應允。
最後就是請太子殿下早日登基。
在這一點上,褚遂良的反應比任何人都快,連忙道:“太子殿下,國不可一日無君,恭請太子殿下早日登基,以安定民心。”
李治沉聲道:“父皇剛剛賓天,我心中悲痛難忍,繼位之事還是改日再議吧。”
褚遂良連忙道:“殿下一片純孝之心,海內共鑒,殿下早日登基是為了穩固江山社稷啊!”
房玄齡拱手道:“褚大人說的是,殿下當早日登基以安民心。”
李績也拱手道:“殿下當早日登基,以安民心。”
李治擺了擺手道:“我心中著實悲痛,此事還是改日再議吧。”
褚遂良等人聽了也沒有再堅持,他們隻是表達一下態度而已,勸進應該是朝臣一起勸進才行。
李治迅速分派好了差事。
房玄齡去禮部召集禮部的官員為皇帝治喪,褚遂良則去安排報喪之事,李績則持著太子的諭令去各衛傳旨,同時也是震懾彈壓。
房玄齡又囑咐房遺愛道:“殿下既然任命你為左侯衛大將軍,你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拱衛皇城,絕不能有任何鬆懈,無論如何都要保證皇城的安全,保證太子殿下的安全。”
房遺愛連忙答應道:“是!”
其實李治倒是更希望房遺愛在身邊陪著他,不過他也知道,此刻還是拱衛皇城最為重要。
房遺愛跟著走出了兩儀殿,不過他卻與父親他們不同路,他要去禁苑。
一路上他都在思索該如何加強皇城的巡視,增加巡視的頻率,加大巡視的範圍。
將各大官衙也納入侍衛巡視的範圍內,雖然未必會發現什麽不尋常,至少也能震懾群臣。
房遺愛快步走進了禁苑,宮中也響起了撞鍾的聲音。
這鍾聲來的突然,一聲接著一聲,沒有停歇的跡象。
宮裏的內侍、侍女、侍衛們乍聽隻是覺得奇怪,但是繼續聽下去就禁不住嚇了一跳。
突然響起的鍾聲,一直沒有停歇,都指向了一個可怕的可能,皇帝駕崩了!
當房遺愛走進左侯衛的時候,左侯衛裏一片安靜,能清晰的聽到鍾聲在回響。
今天李君羨陪著他巡視了半天,也講解了半天,他對皇城的守備情況也有了大體的了解。
在來時的路上,他已經大體想好了該如何加強警戒。
將一眾將領們聚集了起來,房遺愛開門見山的沉聲道:“本將軍剛從兩儀殿離開,陛下已經龍馭賓天了。”
一眾將領們麵色沉重而又沉默,他們通過鍾聲已經猜到了皇帝的駕崩。
房遺愛接著道:“陛下駕崩,我等拱衛皇城的擔子就更加重了。”
“所以,本將軍從今日起取消一切休假,加強巡視的頻率,而且抽調一部分侍衛……”
隨著鍾聲的響起,皇城內各大官衙內正在忙碌的官員們突然都停了下來,各大官衙一下子都變得寂靜無聲。
鍾聲仍然一聲接一聲的響著,仿佛永遠都不會停歇。
然後每一聲鍾聲都仿佛敲打在了一眾官員們的心頭,他們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皇帝駕崩了!
一時間,一眾官員們心裏都說不清楚是什麽滋味。
誰都無可否認,大行皇帝是一位難得聖明之君。
自貞觀朝開始,皇帝勵精圖治,選賢任能,政治清明,海晏河清,整個大唐國泰民安。
隋末戰爭給這個天下造成的創傷也在迅速的愈合,甚至還有長足的發展,大唐變得更加富庶,更加強盛。
皇帝雖然也發動了一係列戰爭,卻並沒有動用太多的兵馬,沒有給天下帶來沉重的負擔,反而取得了一係列豐碩的戰果。
誰都無法否認,這是一個十分美好的時代。
古人所吹捧的盛世也不過如此!
然而,那個締造盛世的皇帝卻賓天了!
一個時代宣告終結,新的時代即將開始。
太子這個年未弱冠的儲君即將登基為帝,又會給大唐帝國帶來什麽樣的改變呢?
緬懷也好,不舍也好,誰也無法挽回大行皇帝的逝去,隻能迎接新的時代。
但是,總這麽哭下去也不是辦法。
房遺愛忍不住出聲打斷道:“爹,李大人、褚大人,現在可不是難過的時候,咱們得忍著悲傷幹正事,國事要緊啊!”
房玄齡擦去了臉上的淚水,點頭道:“不錯,國事要緊。”
房遺愛沉聲道:“那我就去把太子殿下請出來,商量商量陛下的葬禮還有繼位之事。”
房玄齡微微點頭道:“你快去吧,這些事確實需要太子殿下拿主意。”
房遺愛越過一眾公主、嬪妃來到了龍床前,低聲道:“太子殿下,我爹他們已經到了,恭請太子殿下商定國事。”
李治站起身來,一邊擦著眼淚一邊朝外走去。
房玄齡等人也站了起來,恭聲道:“殿下節哀!”
李治哭道:“父皇大行,我痛不欲生,國喪不可輕忽,還要仰仗三位愛卿。”
房遺愛輕聲道:“殿下,咱們還是去外麵商議吧。”
內殿裏一眾公主、嬪妃們正哭著呢,確實不適合商議。
李治點了點頭帶著房玄齡他們走出了內殿。
倘若皇帝駕崩,太子不在朝,是要秘不發喪,等到太子回到京師,以防生亂。
如今太子就在宮中,自然不存在什麽秘不發喪。
相反,還要盡快發喪,這樣太子才能盡快登基,隻要登基了就是名正言順的天下之主。
一、發喪,皇宮和長安城內的各寺廟要鳴鍾,昭告百姓皇帝駕崩,同時發喪的詔書要送往各地州府,州府官員、將領也要齊聚祭拜大行皇帝。
二、長安城戒嚴,除了拱衛皇城的左侯衛和巡視長安的右侯衛,其他各衛兵馬無太子諭令不得擅動。
三,為皇帝裝殮,治喪。其實這都有固定的禮儀流程,隻需要按部就班的按照禮儀流程來即可。
房玄齡、褚遂良、李績其實心裏都有譜,很快就商量好了,李治自然點頭應允。
最後就是請太子殿下早日登基。
在這一點上,褚遂良的反應比任何人都快,連忙道:“太子殿下,國不可一日無君,恭請太子殿下早日登基,以安定民心。”
李治沉聲道:“父皇剛剛賓天,我心中悲痛難忍,繼位之事還是改日再議吧。”
褚遂良連忙道:“殿下一片純孝之心,海內共鑒,殿下早日登基是為了穩固江山社稷啊!”
房玄齡拱手道:“褚大人說的是,殿下當早日登基以安民心。”
李績也拱手道:“殿下當早日登基,以安民心。”
李治擺了擺手道:“我心中著實悲痛,此事還是改日再議吧。”
褚遂良等人聽了也沒有再堅持,他們隻是表達一下態度而已,勸進應該是朝臣一起勸進才行。
李治迅速分派好了差事。
房玄齡去禮部召集禮部的官員為皇帝治喪,褚遂良則去安排報喪之事,李績則持著太子的諭令去各衛傳旨,同時也是震懾彈壓。
房玄齡又囑咐房遺愛道:“殿下既然任命你為左侯衛大將軍,你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拱衛皇城,絕不能有任何鬆懈,無論如何都要保證皇城的安全,保證太子殿下的安全。”
房遺愛連忙答應道:“是!”
其實李治倒是更希望房遺愛在身邊陪著他,不過他也知道,此刻還是拱衛皇城最為重要。
房遺愛跟著走出了兩儀殿,不過他卻與父親他們不同路,他要去禁苑。
一路上他都在思索該如何加強皇城的巡視,增加巡視的頻率,加大巡視的範圍。
將各大官衙也納入侍衛巡視的範圍內,雖然未必會發現什麽不尋常,至少也能震懾群臣。
房遺愛快步走進了禁苑,宮中也響起了撞鍾的聲音。
這鍾聲來的突然,一聲接著一聲,沒有停歇的跡象。
宮裏的內侍、侍女、侍衛們乍聽隻是覺得奇怪,但是繼續聽下去就禁不住嚇了一跳。
突然響起的鍾聲,一直沒有停歇,都指向了一個可怕的可能,皇帝駕崩了!
當房遺愛走進左侯衛的時候,左侯衛裏一片安靜,能清晰的聽到鍾聲在回響。
今天李君羨陪著他巡視了半天,也講解了半天,他對皇城的守備情況也有了大體的了解。
在來時的路上,他已經大體想好了該如何加強警戒。
將一眾將領們聚集了起來,房遺愛開門見山的沉聲道:“本將軍剛從兩儀殿離開,陛下已經龍馭賓天了。”
一眾將領們麵色沉重而又沉默,他們通過鍾聲已經猜到了皇帝的駕崩。
房遺愛接著道:“陛下駕崩,我等拱衛皇城的擔子就更加重了。”
“所以,本將軍從今日起取消一切休假,加強巡視的頻率,而且抽調一部分侍衛……”
隨著鍾聲的響起,皇城內各大官衙內正在忙碌的官員們突然都停了下來,各大官衙一下子都變得寂靜無聲。
鍾聲仍然一聲接一聲的響著,仿佛永遠都不會停歇。
然後每一聲鍾聲都仿佛敲打在了一眾官員們的心頭,他們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皇帝駕崩了!
一時間,一眾官員們心裏都說不清楚是什麽滋味。
誰都無可否認,大行皇帝是一位難得聖明之君。
自貞觀朝開始,皇帝勵精圖治,選賢任能,政治清明,海晏河清,整個大唐國泰民安。
隋末戰爭給這個天下造成的創傷也在迅速的愈合,甚至還有長足的發展,大唐變得更加富庶,更加強盛。
皇帝雖然也發動了一係列戰爭,卻並沒有動用太多的兵馬,沒有給天下帶來沉重的負擔,反而取得了一係列豐碩的戰果。
誰都無法否認,這是一個十分美好的時代。
古人所吹捧的盛世也不過如此!
然而,那個締造盛世的皇帝卻賓天了!
一個時代宣告終結,新的時代即將開始。
太子這個年未弱冠的儲君即將登基為帝,又會給大唐帝國帶來什麽樣的改變呢?
緬懷也好,不舍也好,誰也無法挽回大行皇帝的逝去,隻能迎接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