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拍了拍周家星的肩膀:“別胡思亂想,你爹娘很疼你,他們不可能一直陪著你,等你長大了,他們就老了,你要是學會了做家務,就能自己照顧自己了。


    你哥嫂有自己的小家要照顧,管不了你,你以後隻能靠自己,你也不想被人嫌棄,是吧?”


    周家星重重的歎息一聲:“哎,活著太累了,沒勁。”


    周榮擔心周家星想岔了,做出什麽過激的事,寬慰道:“七廣一開始也是不習慣,後來發現讀書考高分,可以獲得獎勵,減少家務的數量。


    所以他現在特別喜歡讀書,他說要把初中、高中和大學全部讀完,這樣就能找到好工作,不被家裏人小瞧了。”


    周家星半信半疑的問:“讀書真的能減少家務量?真要這樣,我明天就去讀高小!”


    周家星不愛讀書,混了幾年私塾後,就在家裏玩,周傳義想讓他讀高小,他死活不願,強行送去學校,就逃學,在外麵瞎逛,或與人打架,惹是生非。


    周傳義和杜娟不想再去賠禮道歉了,索性把他關在家裏,在眼皮底下看著,能少惹些事端,還能用教做家務的方式,滅性子......


    周榮淺笑道:“不是讀書能減少家務量,是考高分能獲得獎勵,減少一定數量的家務。”


    周家星:“那也不錯!總比我現在一個人忙活全家的家務活要好,我每天就像個陀螺一樣,燒火、掃地、洗衣服、疊衣服、喂雞、喂豬,還要上山挖野菜、打豬草,沒有一刻停歇。


    我決定了,我要好好讀書,擺脫這望不到頭的家務活!”


    周家星說幹就幹,扔下火鉗,跑出去找周傳義,說他要去讀高小。


    周傳義不信周家星的話,以為他是為了逃避勞動找的借口,正要訓斥一番。


    周榮把周傳義拉到一旁,悄聲解釋了自己和周家星在廚房的對話。


    “家星是個聰明孩子,好好引導,將來定成大器,叔可以設置一些階梯式的獎勵措施。


    比如考80分能得到什麽獎勵,考90分和滿分又能得到什麽,要是沒考及格,會受到什麽處罰等,以激發他學習的動力。”


    周傳義琢磨片刻,認同道:“你說的有道理,一直把他關在家裏不是個事,他得去學校,多學點本事,像你們一樣考上大學,日後就不用我們操心了,老周家也能多個大學生。


    隻是這小子荒廢了太多課程,趕得上進度嗎?”


    周榮:“咱們村裏可是有現成的牛人,叔可以請他幫忙指導下家星。”


    周傳義恍然大悟:“你是說董老師?是哦,我怎麽把他給忘記了,他能教大學生,家星這種連小學生都不算的,肯定能教好!”


    周榮半開玩笑的說:“董老師身份敏感,您如果找他教家星,是有一定風險的,要是被不懷好意的人亂扣帽子,可能會遭殃。


    凡事有利有弊,您要考慮清楚,萬一出事,可別說是我慫恿的,這種罪過,我可擔不起。”


    周傳義權衡一番,為了小兒子的前程,決定賭一把:“我心裏有數,不會把事情捅到明麵上,不是我吹牛,就周家灣目前的情況,我還是能全麵把控的。”


    一說起這個話茬,周榮想起董慧儒他們住的是周德旺家,好奇的問:“叔,德旺叔公他們搬哪去了?”


    周傳義:“我把他們逐出了周家灣,現在住哪,不知道。”


    周榮:“他們犯了什麽事?這麽嚴重?”


    周傳義:“不顧組織律法,召集村民聚眾賭博,不嚴懲,以後村裏的年輕人,都會無法無天,不幹正事,天天想著賭錢。”


    周榮豎起大拇指,誇讚道:“叔不愧是村裏的當家人,大公無私,剛正不阿!”


    周傳義哼笑幾聲,心想,周傳武命裏克他,必須從根源上杜絕其回村,才能化解危機......


    晚上,周傳義把董慧儒、張秀英請到家裏吃飯,還把周傳景一塊喊來喝酒。


    去請周傳景時,周傳義悄聲把董慧儒和張秀英的身份,及自己的打算說了。


    一聽董慧儒是y派,周傳景想勸誡周傳義離他遠一點,後得知張秀英是省農科院的專家,說出口的話,立馬變了。


    “張同誌來的太是時候了,我們的晚稻和地裏的蔬菜,要是有她的指導,肯定能大豐收,果樹嫁接也能安排上了。


    董老師要是願意教孩子,把我家天賜也算上吧,那混小子天天在家唉聲歎氣的,學我們大人說日子太難,過不下去之類的話,我擔心他鑽牛角尖。


    董老師是教大學生的,定有辦法引導天賜,他要是能‘改邪歸正’,我就算被定身份,也值得!”


    周傳義:“咱倆隻要配合的好,情況不會糟糕。”


    周傳景:“嗯,我們先不說董老師的y派身份,等張同誌幫我們增產豐收了,大家得了實惠,不用我們說,都會護著他們。”


    周傳義:“我也是這麽想的,張同誌能來我們村,多虧了大榮,我打算明天開早會時,當著全村人的麵,讓她給祖宗們上柱香。”


    周傳景:“可以,我支持!等會兒我們問下她,過年能不能回來一趟,我想給她上族譜。”


    周家灣和那些沿用舊習的村子一樣,女性不能入本姓族的族譜,而是記入丈夫姓氏族譜。


    能進入周家灣祠堂族譜的是本村6歲以上的男丁,以及冠夫姓的妻子們。


    兒媳通常也是隻記姓,不記名。


    而本村的女兒家,別說已經出嫁在外的,就是超過二十歲未嫁,甚至終身未嫁的,都不能在族譜上留下一筆。


    周傳景的這個提議,令周傳義很是驚訝:“你確定要這麽操作?!”


    周傳景堅定的說:“確定!我們周家灣從來都是按功績說話,大榮為村子做的那些事,很多兒郎都比不上,你也承諾過,示範基地的事要是成了,就把她的名字刻入榮譽牆。


    這才不到半年,四個菜店在她的指導下,收益穩定,鄉親們都分到了錢,等下半年,養殖場的雞、豬、羊能賣了,大家分的錢更多。


    她現在又給村子弄來了專家,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這樣一心一意為村裏的娃娃,她不能入族譜,誰有資格?!”


    周傳義:“你說的對,她都能上榮譽牆了,入個族譜有什麽不行的?我們一起去和她說說這個事,讓她帶著孩子,提前回來過年。”


    周傳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50,別人囤米我囤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四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四海並收藏穿書50,別人囤米我囤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