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冊封大典
穿越大明,從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國 作者:老子到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任皇帝,終於成長起來了!”
一旁的內閣首輔楊傅輕歎一聲說道:
“王爺,老朽還以為皇帝如此做派,你會不開心呢?
沒想到,您比老朽看的更透徹。”
“老朽可是聽說了,這一戰你牽製了草原的數十萬騎兵,最後和瓦剌談判;
逼那瓦剌太師也先撤軍,這等功績恐怕陛下也不知該怎麽辦吧!”
朱樉聽到這裏,古怪的一笑說道:
“所以,本王才說皇帝終於成長起來了,他要是今天拉著本王回皇宮;
本王反而看不上他了。”
“這一世,有於謙護著他,他足以無憂。”
楊傅聽到這裏額頭這冒冷汗,連忙說道:
“王爺,您身份尊貴,說這些話無傷大雅,老臣還想多活兩年呢?”
“我們還是先入宮吧!”
朱樉跟著內閣的成員,乘坐馬車進入皇宮。
走進金殿後,朱樉坐在自己的專屬座位上,感歎一聲:
“他娘的,朱祁鎮那個狗東西造的孽終於收拾的差不多了,真費勁。”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臉色也是頗為尷尬,雖然這話沒錯;
但是除了這位爺,幾個人敢嚼這種舌根。
朱祁鈺這個時候從偏殿走向龍椅,看向金殿眾人鄭重的說道:
“諸位臣工,此次大戰從正統皇帝帶領京師三大營,前往邊關開始;
曆經土木堡、喜峰口和京城保衛戰三次戰役。”
“大明折損大軍五十九萬人,戰死數十位將軍,我大明自開國以來從未遭受過此等重創!”
“朕計劃,以此次京城保衛戰幸存的將士為骨幹,重建京營。”
“同時,在這場浩劫當中也浮現了一批為國盡忠的英雄。”
“英國公張輔鎮守喜峰口,和守將聶英帶著兩萬邊軍將士戰死,無一生還;
為我們爭取了寶貴的十三天時間。”
“因此我們才有時間布置京城防禦戰,甚至最終堅持到山東、安徽、河南的援軍;
這一戰他們當為首功。”
“朕決定追封英國公為鎮北王,葬禮提升到親王等級。”
“至於喜峰口守將聶英,明知是必死的阻擊任務,毅然決然選擇赴死;
此等功績朝廷不該忘記,朕追封聶英將軍為喜峰侯,可世襲罔替。”
朱祁鈺看向朝堂上的小聶滿說道:
“聶滿,如今你爺爺為國戰死,你父親也在多年前為國征戰而亡;
如今,你聶家的喜峰侯爵位有你繼承。”
聶滿聽到朱祁鈺的話,撲騰一聲跪倒在地,傷感的說道:
“多謝陛下,聶滿一定謹記祖訓,精忠報國。”
朱祁鈺歎了一口道:
“聶滿起來吧,你聶家三代忠良,你又是你們聶家最後一根獨苗;
給朕好好活著,這就是對你爺爺最大的安慰。”
“禮部尚書姚更,鎮北王和喜峰侯的後事你來安排!”
“朱祁鈺轉身看向於謙說道:
“於大人,京城保衛戰你居功甚偉,你以文臣之身帶領諸將打贏京城保衛戰。”
“內閣兩位楊大人,如今已經有七十多歲,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
朕也不能真的讓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那樣顯得朝廷太薄情了!”
“朕計劃任命你接替楊傅大人的內閣首輔之位,重組內閣。”
於謙聽到這裏,歎了一口氣道:
“陛下,於謙此戰在軍中影響力過大,不能再窺測首輔之位;
軍權政權集於一身茲事體大,容易誤國誤民。”
朱祁鈺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於大人伺候我大明五代皇帝,忠心耿耿,甚至持有太宗皇帝的打王金鞭;
朝堂袞袞諸公,誰人不知?”
於謙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文臣、武將必須涇渭分明,否則必生禍端;
微臣不能在大明開這個先河,否則未來文臣有點功勳就可以把觸手伸向軍隊。”
“到那個時候,麻煩就大了!”
朱祁鈺聽到於謙連連拒絕,頓時鬆了一口氣。
連忙再次說道:
“既然於愛卿執意如此,朕也不再強求;
於謙指揮京城保衛戰,最終逼退草原聯軍,保住我大明的社稷。”
“朕今日冊封於謙為大明忠勇公!”
於謙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連忙鄭重拜謝,隨即奏到:
“啟奏陛下,末將於謙想辭去兵部尚書之職,請陛下準許!”
朱祁鈺聽到於謙的表態,連忙說道:
“於大人,朕允你辭去兵部尚書之職,但是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一職你得擔起來;
重組京師三大營的事情,朕就交給你了。”
眾多文臣看到於謙的選擇,皆是歎了一口氣,暗自歎道:
“以於謙的功績,封公爵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但是他竟然拒絕了文臣之首的位置,如果他以文臣封公爵;
也算為我們文臣打開一條封爵的道路。”
“現在倒好,好不容易被他打開的通道,生生被他自己堵死了,真是鬱悶了;
為此,他甚至連自己的兵部尚書之位,都辭去了。”
正在滿朝文臣都在吐槽於謙的時候,朱祁鈺的封賞的聲音再次傳了下來;
朝會整整開到日落時分,連石亨都被封為武清侯。
傍晚時分,滿朝大臣走出皇宮,唯獨朱樉被朱祁鈺留了下來。
“秦始王,朕其實知道此戰你才是大明的第一功臣,但是您老人家如今貴為秦始王;
已經封無可封了。”
“您老人家有什麽想要的,盡管告訴朕;
朕一定想辦法幫你實現。”
朱樉聽到朱祁鈺的話,笑了一聲道:
“好了,你這小家夥和本王還來那麽多虛的,好好做你的皇帝,把大明發展起來;
就是本王最想要的東西。”
“本王要回雞鳴寺了,你有什麽想說的一次性說完!”
朱祁鈺尷尬的笑了笑說道:
“那個老祖,您從太祖皇帝年間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八十年時間;
竟然還如此年輕,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教教後世子孫的。”
“朱樉聽到這裏,瞬間翻了個白眼說道:
“你這個問題,朱老四問過,你爺爺朱高熾問過;
你爹朱瞻基那小子也問過。”
“你們這一大家子,就朱祁鎮那小崽子沒有問過!”
“本王,再......”
一旁的內閣首輔楊傅輕歎一聲說道:
“王爺,老朽還以為皇帝如此做派,你會不開心呢?
沒想到,您比老朽看的更透徹。”
“老朽可是聽說了,這一戰你牽製了草原的數十萬騎兵,最後和瓦剌談判;
逼那瓦剌太師也先撤軍,這等功績恐怕陛下也不知該怎麽辦吧!”
朱樉聽到這裏,古怪的一笑說道:
“所以,本王才說皇帝終於成長起來了,他要是今天拉著本王回皇宮;
本王反而看不上他了。”
“這一世,有於謙護著他,他足以無憂。”
楊傅聽到這裏額頭這冒冷汗,連忙說道:
“王爺,您身份尊貴,說這些話無傷大雅,老臣還想多活兩年呢?”
“我們還是先入宮吧!”
朱樉跟著內閣的成員,乘坐馬車進入皇宮。
走進金殿後,朱樉坐在自己的專屬座位上,感歎一聲:
“他娘的,朱祁鎮那個狗東西造的孽終於收拾的差不多了,真費勁。”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臉色也是頗為尷尬,雖然這話沒錯;
但是除了這位爺,幾個人敢嚼這種舌根。
朱祁鈺這個時候從偏殿走向龍椅,看向金殿眾人鄭重的說道:
“諸位臣工,此次大戰從正統皇帝帶領京師三大營,前往邊關開始;
曆經土木堡、喜峰口和京城保衛戰三次戰役。”
“大明折損大軍五十九萬人,戰死數十位將軍,我大明自開國以來從未遭受過此等重創!”
“朕計劃,以此次京城保衛戰幸存的將士為骨幹,重建京營。”
“同時,在這場浩劫當中也浮現了一批為國盡忠的英雄。”
“英國公張輔鎮守喜峰口,和守將聶英帶著兩萬邊軍將士戰死,無一生還;
為我們爭取了寶貴的十三天時間。”
“因此我們才有時間布置京城防禦戰,甚至最終堅持到山東、安徽、河南的援軍;
這一戰他們當為首功。”
“朕決定追封英國公為鎮北王,葬禮提升到親王等級。”
“至於喜峰口守將聶英,明知是必死的阻擊任務,毅然決然選擇赴死;
此等功績朝廷不該忘記,朕追封聶英將軍為喜峰侯,可世襲罔替。”
朱祁鈺看向朝堂上的小聶滿說道:
“聶滿,如今你爺爺為國戰死,你父親也在多年前為國征戰而亡;
如今,你聶家的喜峰侯爵位有你繼承。”
聶滿聽到朱祁鈺的話,撲騰一聲跪倒在地,傷感的說道:
“多謝陛下,聶滿一定謹記祖訓,精忠報國。”
朱祁鈺歎了一口道:
“聶滿起來吧,你聶家三代忠良,你又是你們聶家最後一根獨苗;
給朕好好活著,這就是對你爺爺最大的安慰。”
“禮部尚書姚更,鎮北王和喜峰侯的後事你來安排!”
“朱祁鈺轉身看向於謙說道:
“於大人,京城保衛戰你居功甚偉,你以文臣之身帶領諸將打贏京城保衛戰。”
“內閣兩位楊大人,如今已經有七十多歲,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
朕也不能真的讓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那樣顯得朝廷太薄情了!”
“朕計劃任命你接替楊傅大人的內閣首輔之位,重組內閣。”
於謙聽到這裏,歎了一口氣道:
“陛下,於謙此戰在軍中影響力過大,不能再窺測首輔之位;
軍權政權集於一身茲事體大,容易誤國誤民。”
朱祁鈺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於大人伺候我大明五代皇帝,忠心耿耿,甚至持有太宗皇帝的打王金鞭;
朝堂袞袞諸公,誰人不知?”
於謙卻是搖了搖頭說道:
“文臣、武將必須涇渭分明,否則必生禍端;
微臣不能在大明開這個先河,否則未來文臣有點功勳就可以把觸手伸向軍隊。”
“到那個時候,麻煩就大了!”
朱祁鈺聽到於謙連連拒絕,頓時鬆了一口氣。
連忙再次說道:
“既然於愛卿執意如此,朕也不再強求;
於謙指揮京城保衛戰,最終逼退草原聯軍,保住我大明的社稷。”
“朕今日冊封於謙為大明忠勇公!”
於謙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連忙鄭重拜謝,隨即奏到:
“啟奏陛下,末將於謙想辭去兵部尚書之職,請陛下準許!”
朱祁鈺聽到於謙的表態,連忙說道:
“於大人,朕允你辭去兵部尚書之職,但是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一職你得擔起來;
重組京師三大營的事情,朕就交給你了。”
眾多文臣看到於謙的選擇,皆是歎了一口氣,暗自歎道:
“以於謙的功績,封公爵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但是他竟然拒絕了文臣之首的位置,如果他以文臣封公爵;
也算為我們文臣打開一條封爵的道路。”
“現在倒好,好不容易被他打開的通道,生生被他自己堵死了,真是鬱悶了;
為此,他甚至連自己的兵部尚書之位,都辭去了。”
正在滿朝文臣都在吐槽於謙的時候,朱祁鈺的封賞的聲音再次傳了下來;
朝會整整開到日落時分,連石亨都被封為武清侯。
傍晚時分,滿朝大臣走出皇宮,唯獨朱樉被朱祁鈺留了下來。
“秦始王,朕其實知道此戰你才是大明的第一功臣,但是您老人家如今貴為秦始王;
已經封無可封了。”
“您老人家有什麽想要的,盡管告訴朕;
朕一定想辦法幫你實現。”
朱樉聽到朱祁鈺的話,笑了一聲道:
“好了,你這小家夥和本王還來那麽多虛的,好好做你的皇帝,把大明發展起來;
就是本王最想要的東西。”
“本王要回雞鳴寺了,你有什麽想說的一次性說完!”
朱祁鈺尷尬的笑了笑說道:
“那個老祖,您從太祖皇帝年間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八十年時間;
竟然還如此年輕,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教教後世子孫的。”
“朱樉聽到這裏,瞬間翻了個白眼說道:
“你這個問題,朱老四問過,你爺爺朱高熾問過;
你爹朱瞻基那小子也問過。”
“你們這一大家子,就朱祁鎮那小崽子沒有問過!”
“本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