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推薦製度!
李承乾:天命所歸,請尊我太子! 作者:殘風徐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承乾聽了馬夫的話,心中若有所思。他看著那匹骨瘦如柴卻被馬夫視為千裏良駒的馬,感慨道:“世人皆重血統,卻往往忽略了真正的價值。這馬若不是遇到你,恐怕早已命喪黃泉。”
馬夫微微躬身,說道:“殿下,這馬雖不起眼,但它的耐力和速度絕非一般馬匹可比。小的在馬行中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不凡,所以才將它救下。”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你有識馬之能,實乃難得。隻是這世間如你這般的伯樂又有多少呢?”
馬夫歎了口氣,說道:“殿下,世間伯樂甚少。大多人隻看表麵,而不懂得去發掘真正的潛力。就像這匹馬,若不是小的懂得一些相馬之術,它恐怕就被埋沒了。”
李承乾沉默片刻,說道:“說得是啊。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不僅適用於馬匹,也適用於人才。”
馬夫聽了李承乾的話,眼睛一亮,說道:“殿下所言極是。人才就如同這千裏馬,若沒有伯樂的賞識,也難以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李承乾微微頷首,說道:“本太子近日也聽聞有人多次向宰相遞拜帖,卻未得到回複。據說宰相結交後輩多為高門子弟,你對此有何看法?”
馬夫猶豫了一下,說道:“殿下,小的隻是一個馬夫,不敢妄議朝政。但小的覺得,宰相此舉或許有些不妥。真正的人才不應隻看出身,而應看其才能和品德。”
李承乾聽了馬夫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自己在朝堂上聽到的那些爭論,心中明白,人才的選拔和任用確實是一個難題。
“你說得有道理。”李承乾緩緩說道,“人才是國家的棟梁,若不能公正地選拔和任用,必將影響國家的發展。”
馬夫見李承乾如此重視自己的話,心中有些感動。他鼓起勇氣,說道:“殿下,小的鬥膽說一句。您身為太子,日後若能成為一國之君,一定要廣納賢才,不論出身,隻看才能。這樣,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李承乾看著馬夫,眼中露出讚賞之色。他說道:“你雖隻是一個馬夫,但你的見識卻不一般。本太子會記住你的話。”
就在這時,一個侍衛匆匆走來,向李承乾行禮道:“殿下,陛下有旨,請您速速回宮。”
李承乾微微皺眉,說道:“可知父皇有何事?”
侍衛搖頭道:“小的不知。陛下隻說讓您盡快回宮。”
李承乾無奈,隻好對馬夫說道:“今日與你交談,受益匪淺。你好好照顧這匹馬,日後若有機會,本太子再來看它。”
馬夫連忙跪地,說道:“小的謹遵殿下之命。恭送殿下。”
李承乾帶著侍衛匆匆離去。回到宮中,他來到皇帝的書房,向皇帝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不知父皇召兒臣前來,有何要事?”
皇帝看著李承乾,微微皺眉,說道:“朕聽聞你近日在朝堂上對人才選拔一事發表了一些看法?”
李承乾心中一凜,說道:“兒臣隻是覺得人才的選拔應該公正公平,不應隻看出身。”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有道理。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輕易決斷。你可知道,宰相為何結交後輩多為高門子弟?”
李承乾搖了搖頭,說道:“兒臣不知。請父皇明示。”
皇帝歎了口氣,說道:“宰相此舉,也是有他的苦衷。高門子弟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見識和能力相對較高。而且,他們背後的家族勢力也能為國家提供一定的支持。”
李承乾聽了皇帝的話,心中有些不服。他說道:“父皇,兒臣認為,真正的人才不應隻看出身。那些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也應該有機會為國家效力。”
皇帝看著李承乾,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他說道:“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你要知道,國家的治理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既要考慮人才的才能,也要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平衡。”
李承乾沉默片刻,說道:“兒臣明白了。兒臣會更加深入地思考這個問題,為父皇分憂。”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好。你下去吧。記住,要多學習,多思考,不可莽撞行事。”
李承乾行禮退下。回到自己的住處,他心中依然在想著人才選拔的問題。他決定找一些有識之士,聽聽他們的意見。
於是,李承乾秘密地召集了一些學者和官員,與他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
一位學者說道:“殿下,人才的選拔應該以才能為主要標準。我們可以通過考試和考核的方式,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另一位官員則說道:“殿下,考試和考核雖然可以選拔出一些人才,但也有其局限性。有些人可能因為緊張或者其他原因而發揮失常。而且,考試和考核也容易被人作弊。”
李承乾聽了大家的話,陷入了沉思。他覺得大家說得都有道理,但又覺得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官員站了起來,說道:“殿下,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可以建立一個人才推薦製度,讓那些有識之士推薦他們認為有才能的人。這樣,既可以避免考試和考核的局限性,又可以保證人才的質量。”
李承乾眼睛一亮,說道:“這個想法不錯。但如何保證推薦的公正性呢?”
年輕官員說道:“殿下,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審核推薦的人才。這個機構由一些公正無私的人組成,他們會對推薦的人才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考核。隻有通過審查和考核的人才,才能被錄用。”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這個辦法可行。但我們還需要製定一些具體的規則和製度,確保這個推薦製度能夠順利實施。”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於是,李承乾開始著手製定人才推薦製度的具體規則和製度。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大家一起討論、修改,終於製定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製度。
李承乾懷著忐忑的心情,將精心整理好的人才推薦製度呈給皇帝李世民。他恭敬地跪在殿前,雙手高高舉起奏章,說道:“父皇,兒臣與諸位學者、官員商議出此人才推薦製度,望父皇過目。”
李世民微微頷首,示意身邊的太監將奏章接過。他翻開奏章,仔細閱讀起來。片刻後,李世民放下奏章,看著李承乾說道:“乾兒,你這製度倒是有些新意。但你可曾想過,這其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李承乾微微低頭,說道:“兒臣自然考慮過。兒臣深知此製度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弊端,但兒臣相信,隻要我們不斷完善,定能使其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李世民微微皺眉,說道:“你且說說,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
李承乾抬起頭,眼神堅定地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其一,可能會有人為了私利,推薦不實之人。其二,審核機構之人若不公正,也會影響製度的公正性。其三,如何確保被推薦之人真正有才能,也是一個難題。”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你能想到這些,說明你確實用心了。那你可有應對之策?”
李承乾思索片刻,說道:“兒臣以為,對於推薦不實之人,應給予嚴厲的懲罰。對於審核機構之人,應嚴格選拔,確保其公正無私。至於如何確保被推薦之人真正有才能,兒臣想可以通過多方麵的考核來判斷。”
李世民微微露出笑容,說道:“不錯,你考慮得很周全。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草率決定。朕會召集大臣們商議,再做定奪。”
李承乾連忙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幾天後,李世民召集大臣們商議人才推薦製度。大臣們各抒己見,有的讚成,有的反對。
“陛下,太子殿下的人才推薦製度雖有新意,但實施起來恐有難度。”一位老臣說道。
“臣以為,此製度若能實施得當,定能為國家選拔出更多的人才。”一位年輕的大臣說道。
李世民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最後,他說道:“人才推薦製度,朕覺得可行。但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把關,確保公正公平。”
李承乾恭敬地將整理好的人才推薦製度優缺點呈遞給皇帝李世民。李世民仔細翻閱著,神色凝重。
“乾兒,你對此製度有何看法?”李世民問道。
李承乾微微躬身,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此製度雖有諸多優點,但缺點也不可忽視。廣納人才、快速任用等優點確實為國家帶來了不少益處,然而主觀因素影響大、易形成利益集團以及缺乏監督機製等缺點也可能給國家帶來隱患。”
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你所言極是。那你覺得此製度是否應大力推廣呢?”
李承乾思索片刻,說道:“兒臣認為,此製度不可貿然大力推廣。我們應先針對其缺點進行改進,待製度更加完善後,再考慮是否大力推廣。”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說道:“那你說說,應如何改進這些缺點?”
李承乾清了清嗓子,說道:“對於主觀因素影響大這一問題,我們可以製定明確的推薦標準和規範,讓推薦人有章可循。同時,加強對推薦人的考核,若發現有不公正推薦之人,嚴懲不貸。至於人情關係複雜這一點,可設立舉報機製,鼓勵眾人監督推薦過程,一旦發現有人因人情關係被推薦,立即查處。”
李世民微微頷首,說道:“嗯,有道理。那對於易形成利益集團這一問題呢?”
李承乾繼續說道:“父皇,對於黨派紛爭隱患,我們可以加強對官員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明白應以國家利益為重,不可結黨營私。同時,對發現有黨派紛爭跡象的官員及時進行處理,以儆效尤。對於權力集中與壟斷問題,我們可以分散推薦權力,避免某些人或家族勢力過於強大。”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那缺乏監督機製這一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李承乾說道:“父皇,我們可以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負責對人才推薦製度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這個監督機構應獨立於推薦人和被推薦人之外,確保監督的公正性。同時,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降低糾錯成本。”
李世民沉思片刻,說道:“乾兒,你的建議很好。但此事關係重大,朕還需與眾大臣商議後再做決定。”
李承乾說道:“兒臣明白。兒臣願為父皇分憂,與大臣們共同探討如何完善人才推薦製度。”
幾天後,李世民召集大臣們商議人才推薦製度的改進方案。大臣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陛下,太子殿下的建議雖有可取之處,但實施起來恐有難度。”一位老臣說道。
“臣以為,人才推薦製度應繼續推行,但需加強監督,防止弊端出現。”一位年輕的大臣說道。
李世民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最後,他說道:“人才推薦製度不可廢,但需按照太子的建議進行改進。眾愛卿務必齊心協力,共同完善此製度,為國家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於是,朝廷開始著手改進人才推薦製度。在製定明確的推薦標準和規範、設立舉報機製、加強對官員的思想教育、分散推薦權力以及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等方麵做出了努力。
隨著人才推薦製度的不斷改進,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被推薦到各個崗位上。其中,有一些人確實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真正做到了盛名之下無虛士。
在朝堂之上,一位被推薦而來的年輕官員名叫張逸。他自幼飽讀詩書,對國家大事有著獨到的見解。在一次關於水利工程的討論中,張逸站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各地水患頻繁,臣以為應加大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可派遣專人勘察地形,製定合理的治水方案。”李世民聽後微微點頭,問道:“那你可有具體的方案?”張逸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說道:“陛下,臣已勘察過多處地形,這份計劃書中詳細列出了治水的步驟和方法。首先,應加固河堤,防止河水泛濫;其次,開挖渠道,引導河水灌溉農田;最後,建立水閘,調節水位。”李世民仔細閱讀計劃書後,大為讚賞,當即下令讓張逸負責水利工程的建設。張逸不負眾望,帶領百姓日夜奮戰,最終成功治理了水患,為百姓帶來了福祉。
然而,也有一些人在被推薦後,卻露出了沽名釣譽之輩的真麵目。有一位名叫劉輝的官員,他通過家族的關係被推薦到了一個重要的崗位上。起初,他表現得十分積極,處處迎合上級,贏得了不少讚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本性逐漸暴露。在一次處理政務時,他為了謀取私利,故意拖延時間,導致事情變得更加複雜。當有人質疑他的行為時,他卻振振有詞地說道:“此事關係重大,需謹慎處理。”實際上,他是在等待機會,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好處。
李承乾得知此事後,十分憤怒。他立刻派人調查劉輝的行為。經過一番調查,劉輝的醜惡嘴臉被徹底揭露。李承乾將此事稟報給李世民,說道:“父皇,此人沽名釣譽,實乃國家之害。兒臣建議嚴懲不貸,以儆效尤。”李世民聽後,臉色陰沉,說道:“朕本以為人才推薦製度能為國家選拔出真正的人才,沒想到竟出現了這樣的敗類。傳朕旨意,將劉輝革職查辦,永不錄用。”
馬夫微微躬身,說道:“殿下,這馬雖不起眼,但它的耐力和速度絕非一般馬匹可比。小的在馬行中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不凡,所以才將它救下。”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你有識馬之能,實乃難得。隻是這世間如你這般的伯樂又有多少呢?”
馬夫歎了口氣,說道:“殿下,世間伯樂甚少。大多人隻看表麵,而不懂得去發掘真正的潛力。就像這匹馬,若不是小的懂得一些相馬之術,它恐怕就被埋沒了。”
李承乾沉默片刻,說道:“說得是啊。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不僅適用於馬匹,也適用於人才。”
馬夫聽了李承乾的話,眼睛一亮,說道:“殿下所言極是。人才就如同這千裏馬,若沒有伯樂的賞識,也難以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李承乾微微頷首,說道:“本太子近日也聽聞有人多次向宰相遞拜帖,卻未得到回複。據說宰相結交後輩多為高門子弟,你對此有何看法?”
馬夫猶豫了一下,說道:“殿下,小的隻是一個馬夫,不敢妄議朝政。但小的覺得,宰相此舉或許有些不妥。真正的人才不應隻看出身,而應看其才能和品德。”
李承乾聽了馬夫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想起自己在朝堂上聽到的那些爭論,心中明白,人才的選拔和任用確實是一個難題。
“你說得有道理。”李承乾緩緩說道,“人才是國家的棟梁,若不能公正地選拔和任用,必將影響國家的發展。”
馬夫見李承乾如此重視自己的話,心中有些感動。他鼓起勇氣,說道:“殿下,小的鬥膽說一句。您身為太子,日後若能成為一國之君,一定要廣納賢才,不論出身,隻看才能。這樣,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李承乾看著馬夫,眼中露出讚賞之色。他說道:“你雖隻是一個馬夫,但你的見識卻不一般。本太子會記住你的話。”
就在這時,一個侍衛匆匆走來,向李承乾行禮道:“殿下,陛下有旨,請您速速回宮。”
李承乾微微皺眉,說道:“可知父皇有何事?”
侍衛搖頭道:“小的不知。陛下隻說讓您盡快回宮。”
李承乾無奈,隻好對馬夫說道:“今日與你交談,受益匪淺。你好好照顧這匹馬,日後若有機會,本太子再來看它。”
馬夫連忙跪地,說道:“小的謹遵殿下之命。恭送殿下。”
李承乾帶著侍衛匆匆離去。回到宮中,他來到皇帝的書房,向皇帝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不知父皇召兒臣前來,有何要事?”
皇帝看著李承乾,微微皺眉,說道:“朕聽聞你近日在朝堂上對人才選拔一事發表了一些看法?”
李承乾心中一凜,說道:“兒臣隻是覺得人才的選拔應該公正公平,不應隻看出身。”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有道理。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輕易決斷。你可知道,宰相為何結交後輩多為高門子弟?”
李承乾搖了搖頭,說道:“兒臣不知。請父皇明示。”
皇帝歎了口氣,說道:“宰相此舉,也是有他的苦衷。高門子弟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見識和能力相對較高。而且,他們背後的家族勢力也能為國家提供一定的支持。”
李承乾聽了皇帝的話,心中有些不服。他說道:“父皇,兒臣認為,真正的人才不應隻看出身。那些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也應該有機會為國家效力。”
皇帝看著李承乾,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他說道:“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你要知道,國家的治理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既要考慮人才的才能,也要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平衡。”
李承乾沉默片刻,說道:“兒臣明白了。兒臣會更加深入地思考這個問題,為父皇分憂。”
皇帝點了點頭,說道:“好。你下去吧。記住,要多學習,多思考,不可莽撞行事。”
李承乾行禮退下。回到自己的住處,他心中依然在想著人才選拔的問題。他決定找一些有識之士,聽聽他們的意見。
於是,李承乾秘密地召集了一些學者和官員,與他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
一位學者說道:“殿下,人才的選拔應該以才能為主要標準。我們可以通過考試和考核的方式,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
另一位官員則說道:“殿下,考試和考核雖然可以選拔出一些人才,但也有其局限性。有些人可能因為緊張或者其他原因而發揮失常。而且,考試和考核也容易被人作弊。”
李承乾聽了大家的話,陷入了沉思。他覺得大家說得都有道理,但又覺得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官員站了起來,說道:“殿下,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可以建立一個人才推薦製度,讓那些有識之士推薦他們認為有才能的人。這樣,既可以避免考試和考核的局限性,又可以保證人才的質量。”
李承乾眼睛一亮,說道:“這個想法不錯。但如何保證推薦的公正性呢?”
年輕官員說道:“殿下,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審核推薦的人才。這個機構由一些公正無私的人組成,他們會對推薦的人才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考核。隻有通過審查和考核的人才,才能被錄用。”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這個辦法可行。但我們還需要製定一些具體的規則和製度,確保這個推薦製度能夠順利實施。”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於是,李承乾開始著手製定人才推薦製度的具體規則和製度。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與大家一起討論、修改,終於製定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製度。
李承乾懷著忐忑的心情,將精心整理好的人才推薦製度呈給皇帝李世民。他恭敬地跪在殿前,雙手高高舉起奏章,說道:“父皇,兒臣與諸位學者、官員商議出此人才推薦製度,望父皇過目。”
李世民微微頷首,示意身邊的太監將奏章接過。他翻開奏章,仔細閱讀起來。片刻後,李世民放下奏章,看著李承乾說道:“乾兒,你這製度倒是有些新意。但你可曾想過,這其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李承乾微微低頭,說道:“兒臣自然考慮過。兒臣深知此製度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弊端,但兒臣相信,隻要我們不斷完善,定能使其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李世民微微皺眉,說道:“你且說說,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
李承乾抬起頭,眼神堅定地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其一,可能會有人為了私利,推薦不實之人。其二,審核機構之人若不公正,也會影響製度的公正性。其三,如何確保被推薦之人真正有才能,也是一個難題。”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你能想到這些,說明你確實用心了。那你可有應對之策?”
李承乾思索片刻,說道:“兒臣以為,對於推薦不實之人,應給予嚴厲的懲罰。對於審核機構之人,應嚴格選拔,確保其公正無私。至於如何確保被推薦之人真正有才能,兒臣想可以通過多方麵的考核來判斷。”
李世民微微露出笑容,說道:“不錯,你考慮得很周全。但此事關係重大,不可草率決定。朕會召集大臣們商議,再做定奪。”
李承乾連忙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幾天後,李世民召集大臣們商議人才推薦製度。大臣們各抒己見,有的讚成,有的反對。
“陛下,太子殿下的人才推薦製度雖有新意,但實施起來恐有難度。”一位老臣說道。
“臣以為,此製度若能實施得當,定能為國家選拔出更多的人才。”一位年輕的大臣說道。
李世民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最後,他說道:“人才推薦製度,朕覺得可行。但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把關,確保公正公平。”
李承乾恭敬地將整理好的人才推薦製度優缺點呈遞給皇帝李世民。李世民仔細翻閱著,神色凝重。
“乾兒,你對此製度有何看法?”李世民問道。
李承乾微微躬身,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此製度雖有諸多優點,但缺點也不可忽視。廣納人才、快速任用等優點確實為國家帶來了不少益處,然而主觀因素影響大、易形成利益集團以及缺乏監督機製等缺點也可能給國家帶來隱患。”
李世民微微點頭,說道:“你所言極是。那你覺得此製度是否應大力推廣呢?”
李承乾思索片刻,說道:“兒臣認為,此製度不可貿然大力推廣。我們應先針對其缺點進行改進,待製度更加完善後,再考慮是否大力推廣。”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眼中露出讚賞之色,說道:“那你說說,應如何改進這些缺點?”
李承乾清了清嗓子,說道:“對於主觀因素影響大這一問題,我們可以製定明確的推薦標準和規範,讓推薦人有章可循。同時,加強對推薦人的考核,若發現有不公正推薦之人,嚴懲不貸。至於人情關係複雜這一點,可設立舉報機製,鼓勵眾人監督推薦過程,一旦發現有人因人情關係被推薦,立即查處。”
李世民微微頷首,說道:“嗯,有道理。那對於易形成利益集團這一問題呢?”
李承乾繼續說道:“父皇,對於黨派紛爭隱患,我們可以加強對官員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明白應以國家利益為重,不可結黨營私。同時,對發現有黨派紛爭跡象的官員及時進行處理,以儆效尤。對於權力集中與壟斷問題,我們可以分散推薦權力,避免某些人或家族勢力過於強大。”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那缺乏監督機製這一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李承乾說道:“父皇,我們可以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負責對人才推薦製度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這個監督機構應獨立於推薦人和被推薦人之外,確保監督的公正性。同時,對於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降低糾錯成本。”
李世民沉思片刻,說道:“乾兒,你的建議很好。但此事關係重大,朕還需與眾大臣商議後再做決定。”
李承乾說道:“兒臣明白。兒臣願為父皇分憂,與大臣們共同探討如何完善人才推薦製度。”
幾天後,李世民召集大臣們商議人才推薦製度的改進方案。大臣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陛下,太子殿下的建議雖有可取之處,但實施起來恐有難度。”一位老臣說道。
“臣以為,人才推薦製度應繼續推行,但需加強監督,防止弊端出現。”一位年輕的大臣說道。
李世民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最後,他說道:“人才推薦製度不可廢,但需按照太子的建議進行改進。眾愛卿務必齊心協力,共同完善此製度,為國家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於是,朝廷開始著手改進人才推薦製度。在製定明確的推薦標準和規範、設立舉報機製、加強對官員的思想教育、分散推薦權力以及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等方麵做出了努力。
隨著人才推薦製度的不斷改進,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被推薦到各個崗位上。其中,有一些人確實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能,真正做到了盛名之下無虛士。
在朝堂之上,一位被推薦而來的年輕官員名叫張逸。他自幼飽讀詩書,對國家大事有著獨到的見解。在一次關於水利工程的討論中,張逸站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各地水患頻繁,臣以為應加大對水利工程的建設。可派遣專人勘察地形,製定合理的治水方案。”李世民聽後微微點頭,問道:“那你可有具體的方案?”張逸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取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說道:“陛下,臣已勘察過多處地形,這份計劃書中詳細列出了治水的步驟和方法。首先,應加固河堤,防止河水泛濫;其次,開挖渠道,引導河水灌溉農田;最後,建立水閘,調節水位。”李世民仔細閱讀計劃書後,大為讚賞,當即下令讓張逸負責水利工程的建設。張逸不負眾望,帶領百姓日夜奮戰,最終成功治理了水患,為百姓帶來了福祉。
然而,也有一些人在被推薦後,卻露出了沽名釣譽之輩的真麵目。有一位名叫劉輝的官員,他通過家族的關係被推薦到了一個重要的崗位上。起初,他表現得十分積極,處處迎合上級,贏得了不少讚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本性逐漸暴露。在一次處理政務時,他為了謀取私利,故意拖延時間,導致事情變得更加複雜。當有人質疑他的行為時,他卻振振有詞地說道:“此事關係重大,需謹慎處理。”實際上,他是在等待機會,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好處。
李承乾得知此事後,十分憤怒。他立刻派人調查劉輝的行為。經過一番調查,劉輝的醜惡嘴臉被徹底揭露。李承乾將此事稟報給李世民,說道:“父皇,此人沽名釣譽,實乃國家之害。兒臣建議嚴懲不貸,以儆效尤。”李世民聽後,臉色陰沉,說道:“朕本以為人才推薦製度能為國家選拔出真正的人才,沒想到竟出現了這樣的敗類。傳朕旨意,將劉輝革職查辦,永不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