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峻山誣告元穆的罪名有三,監守自盜、貪汙斂財、殺害朝廷命官。
所謂的證據,主要是那自裁縣令的妻女,拿著那縣令自裁前寫下的遺書,與一本賬本。賬本上便有給元穆行賄的數目。
案子到了刑部審理,為驗證遺書真偽,戶部侍郎趙全侗調出了縣令留在戶部的官方手稿資料作為比對。證明確實是他親筆。
這位戶部侍郎趙全侗便是當日蕭淙之回京述職,率先在朝堂上發難的那一位,屬於是積怨已久了。
朝上雖也有為元穆辯解的,說他如果真的有罪,又何必想方設法重啟私錢案?
趙全侗卻道,既生貪心,自然不滿足於此,重新調查,他便可以借著查案,撈更多的油水!
此前元穆查案本就得罪了不少人,後又有天門鏢局一事,盧峻山一告上來,諸多政敵群起而攻之!
皇帝震怒,朝堂之上當即宣布將元穆打入天牢!
洛尚書跪下為女兒求情,直言洛昀已有身孕,念在元家一門唯此一脈的份兒上,皇帝準許洛昀回娘家養胎。
元穆聞言,竟愣在原地,腦袋嗡聲大作,她,懷孕了?
她早知他有所籌謀,為了不讓他分心,竟然一直沒有告訴!
事情是按照他和蕭淙之的計劃來發展的,此事兩王相爭,陛下一定會選中立的刑部尚書來查,可這位刑部尚書早年卻曾受過元穆父親的提拔。
案發前,元穆便已經拜訪過。這位刑部的馮大人,出了名的剛正不阿,以為元穆提前收到風聲,想要行賄,沒想到元穆卻唯有一個要求:“請大人無論聽信了誰的話,都不要搖擺本心,公平公正,一查到底!”
果不其然,順著縣令的線索查下去,發現他清貧無比,即便是本家人,也從未在他這兒撈到一點兒好處。
待到三堂會審,縣令妻女翻案,戶部尚書揭發趙全侗字跡比對作假,再有薑洹移交的證據指證盧峻山,馮大人驚堂木一拍,元穆無罪,但其餘幾人還要再審。
退堂後,元穆盤腿坐在昏暗漆黑的牢房之中,心中久久無法平靜。
一則是為了薑洹提上來的證據,與洛尚書的賬本,足夠挖出幕後主使是祁王,可若是真的就這麽抖出來,祁王反而不好處置了。
二則是為了洛昀,夫妻一場,她為何不與他說?
夜裏,奕王與刑部尚書馮大人、禮部尚書洛大人,一起來到了禦書房,事關皇族,有些事情不能明著說,還得私下辦。
此時皇帝已經躺在病榻之上,卻還強撐著不願意兒子代政,此前因為元穆一案,他已經長久沒有召見奕王,如今見到幾人,心中便有數了。
證據由金公公遞到眼前,皇帝卻一眼不看,讓兩位尚書都出去,隻留下奕王一人,獨自說話。
奕王跪在床前小心翼翼回稟:“父皇,私錢案已經查明了,鎮國公元穆是清白的,這幕後主使,都寫在這案卷之中,馮大人不敢擅自做主,所以找了兒臣一塊兒來和父皇商量。”
皇帝無力地冷笑一聲:“商量?你是來和朕商量嗎?”
“兒臣豈敢僭越,父皇天龍庇佑,身體不日便會康健,此等大事自然要父皇定奪。”
“你無非想說,你大哥祁王有罪,買官賣官,私開銅礦,流通私錢,勾結突厥,是嗎?”
奕王問道:“既然父王都知道,為何?”
“朕問你,你希望朕如何處置?”
奕王觀察著老皇帝的臉色,一時不知如何作答,隻道:“兒臣沒資格決斷,但兒臣認為,此番種種,皆是大罪,身為皇族,更為皇長子,無法表率天下,反而行苟且之事,禍亂朝綱,絕不能輕縱!”
皇帝眼睛一眯,嗬斥道:“那朕將他貶為庶人,逐出皇城,即可立你為太子如何阿?”
“父皇,兒臣不敢!”
“咳咳咳……”
金公公眼尖,立即送了湯藥來:“陛下您急什麽,禦醫說了,您如今切記動氣,不動氣才好的快呢。”
奕王立即順著話說:“請父皇勿要動怒,龍體要緊。”
皇帝飲了金公公遞來的湯藥,舒暢許多,仿佛又有了力氣,他對奕王道:“朕也當過皇子,你的心思,沒有人比朕更清楚,但你記著,隻要朕一天沒有下旨,你就什麽都爭不到,搶不走!”
奕王立即伏拜:“父皇千秋萬代,兒臣絕不敢妄想!”
皇帝瞧了一眼金公公,金公公立即明了,過來將案卷文書全都收走了。
奕王瞧見了,卻也知道多說無益,眼睜睜看著卷宗撤下去了。
“別不甘心,是你的跑不了,但在這之前,你得等著!”皇帝又開口,奕王聞言隻能說:“兒臣多謝父皇教誨。”
“咳咳咳,祁王的事情,朕自會處理,你走吧。”
雖沒有想到皇帝會連卷宗都不看一眼,但這態度卻也在意料之中。
離開皇帝寢殿時,金公公送奕王出來,來到台階下的拐角處,金公公湊近低聲道:“王爺耐心等等,卷宗既然留著,自會有用得著的一天,眼下陛下一顆心都在關外呢。”
關外?
老話說知子莫若如父,爭了這麽多年,又何嚐不是知父莫若子呢?
奕王歎一口氣,心道,父皇最終,還是選擇了成全自己。
正如元綺曾經問蕭淙之的,為何皇帝任由兩王相爭,為何抱緊權柄不肯下移?
三州十六郡是在老皇帝手上丟的,他要在死前將他們收回來!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他可以對祁王之罪視而不見,也要將帝國的將來固執地拴在自己這條即將沉沒的船上!
這不是帝王心,而是凡人心。
待金公公重新回去,隻見皇帝平躺在床上,眼睛茫然地盯著床頂,聽到響動,他將金公公叫身邊,問他:“小金子,你覺得朕做錯了嗎?”
金公公連忙說:“陛下是天子,何錯之有?隻有別人的錯,天子是從不會錯的。”
老皇帝低聲失笑。
打更聲回蕩在空曠的廠街上,奕王走出皇城,沒有乘馬車,而是步行出長街,回望巍峨雄偉的皇家之地。
這一刻,在奕王心中,他的父皇,已經不再適合做帝國的主宰了。
幾天後,關於祁王的流言在上京傳的人盡皆知。
祁王在府中接到了李瑜的信,勸他時機已到,自立為王,如今流言如此,即便皇帝不想處置,也不得不處置了。北方蕭淙之與外族聯軍開戰,到時他們聯姻已經沒有意義,大禍臨頭隻是遲早的事情。
正逢宮裏的人來報,皇帝或許活不過這幾日了,對於那至尊之位的向往,最終占據了上風!
就在嘉柔公主即將出嫁的前三日,祁王聯合輔國大將軍的兵馬,軟禁了重要的官眷,夜襲了皇城。
為了搶在老皇帝駕崩之前,祁王甚至沒有等李瑜抵達上京。
禦林軍隻剩下一萬五千人,根本地抵擋不住叛軍,叛軍去入無人之地,一路直達皇帝寢殿,勢如破竹。
推門進去,隻有金公公與皇帝二人。
皇帝氣的嘔了一口血,指著他罵:“你這畜生,就這麽迫不及待嗎?”
已走到這一步,祁王已經沒什麽好遮掩的,譏諷道:“今日的局麵不都是父皇您一手促成的嗎?您嫌棄我生母出身不高,要娶將門之女來穩固皇位,卻又忌憚皇後,扶持我。是父皇您自己給我希望,是您引誘著我一步步走到您麵前的,不是嗎?”
“你,目中無君無父,狼子野心,朕還沒死呢!咳咳咳…”
祁王已不想多言,直奔主題:“父皇,您就隻剩一口氣了,何必強撐,趁著還有時間,抓緊寫傳位詔書吧!遲早是要寫的,何苦緊握不放?”
身後來人已將筆墨遞上,皇帝顫抖著扶起身體,一把打翻!
隨著筆墨落地,外頭也炸開聲響,窗紙上映著火光,祁王向外一瞧,火簇如雨點一般將他的軍隊淹沒,喊殺聲從四麵八方傳來!
馬嘶長嘯,鐵蹄穿越火海,薑洹首當其衝舉刀殺出一條血路,而身後,元穆與奕王已快到眼前!
祁王立即轉身想要挾持皇帝,元穆引弓射出,正中他小腿!
幾名禦林軍破窗而入,當即將裏頭的逆黨全數捉拿!
祁王頹坐在宮門前,看著火海與血海交織,才明白,原來一切都是他們做的局!
奕王下馬而來,從他身邊走過,徑直來到皇帝麵前,確認皇帝平安,下令道:“將逆賊押下去!聽候陛下發落!”
“陛下,是奕王殿下,殿下來勤王平叛啦!”金公公扶起皇帝坐在床上。
奕王與元穆隨即進去參加:“兒臣救駕來遲,讓父皇受驚了,兒臣罪該萬死!”
皇帝卻不說話,身體佝僂扶著膝蓋,根本無法再憑自己的力量挺直腰背。
雖然剛經曆了逼宮,可他卻沒有急著處置祁王,而是沉默地盯著眼前的奕王。
兩個兒子,一個逼宮一個救駕,商量好似的,不都是為了皇位嗎?
他一雙有些渾濁老眼凝視奕王良久,最後閉眼,擺擺手:“今天辛苦你了,先回去吧,明日,朕自會處置。”
說罷由金公公扶著,準備再次躺下。
可就在這時,元穆卻再進一步,跪下重重磕頭:“陛下,今日之事,恐怕還沒有結束。”
“你什麽意思?”老皇帝已經累極了,他不是不想處置,而是真的沒有力氣了。
元穆又一叩首:“請陛下下旨立奕王殿下為太子,懲處叛賊奸佞,肅清朝堂,重振國威!”
“大膽!咳咳咳咳”皇帝拍案怒道!
元穆卻不退卻:“臣,懇請陛下,顧及百年基業,立弈王殿下為太子!”
皇帝朝奕王看過來:“這是你的意思,還是他的意思?”
奕王站起身,來到床邊,俯視皇帝:“請父皇立兒臣為太子,父皇未竟之事,兒臣會替父皇做到!”
“好啊,好…咳咳咳咳”皇帝氣的再度咳血,雙手無力,跌倒在龍床上,卻還是伸出手顫抖著指著奕王:“你,你,好個勤王救駕,逆子!朕說過,隻有朕給你的,才是你的!”
奕王卻看著眼前行將就木的老人道:“父皇,您因自己的怯懦而丟失三州,對流落的百姓棄之不顧,又因貪戀皇權不顧正統豢養祁王一黨,致使朝中亂象叢生,而如今,又因一己之私連江山社稷都要置之腦後嗎?恕兒臣直言,您難道非得要拖到最後一刻,眼看戰火四起諸王割據嗎?”
老皇帝用盡力氣喊道:“朕是天子,縱使有疏漏,也輪不到你這個逆子來評說!”可聲音卻如風箱一樣四處漏氣。
奕王語氣裏有規勸,卻也有失望:“父皇,你不是一個好皇帝,將天下,交給兒臣吧。”
皇帝氣的從床上彈起,甚至想要衝下來親手打這個逆子,可現實如此,他的身體已經快油盡燈枯了,金公公也沒有扶,任由他跌倒,噴出一口血來,嘶啞著喊:“你休想!”
奕王歎了一口氣,將皇帝扶起,重新躺好,對金公公吩咐道:“父皇還在氣頭上,你勸勸他吧,一柱香後,我再來。”
金公公領命,送走奕王與元穆,再折回來,老皇帝看他的眼神已經是怨毒無比!
他歎了口氣,來到皇帝旁邊,勸說道:“陛下,您何苦慪這口氣呢?即便祁王不逼宮,那私錢案已經將他釘死了!為了江山社稷,除了奕王,您還有選擇嗎?”
老皇帝不甘地閉上眼,眼角滑落一滴濁淚。
金公公繼續道:“奴才伺候您一輩子了,知道您如今死咬著不放,就是想等到嘉柔公主出嫁,蕭大人凱旋而歸,一雪前恥!這樣日後史書留名,您依然是聖賢明君,可您看看自己的身體吧,那一天您看不到了,得認命了。奕王是有雄心才略之人,托付給他,絕不會辜負您的。陛下,別再強了,認了吧!”
皇帝久久無言,緊閉雙目,唯有熱淚不斷淌下。
一柱香後,他終於開口:“讓他們進來吧。”
當夜,皇帝召集百官,立奕王為太子,廢祁王為庶人,永世幽禁,定王革除一切職務,去守皇陵。
待宣旨之後,皇帝的心氣已經抽幹,臉上已沒有生機。他遣散眾人,唯將奕王就在身邊說話。
此刻,老皇帝如同尋常人家的父親一般,久違地喚了孩兒的名字:“碩兒,我到如今,竟才看清你這盤棋,走得真妙,是誰給你當的軍師?”
奕王看著床上眼神有些渙散的老皇帝,沒有回答。
老皇帝卻氣若遊絲地追問道:“是元穆…還是蕭淙之?”
奕王道:“鎮國公文才過人,蕭都督丹心報國,都幫了兒臣許多。”
果然,一切如他所想,就是從蕭淙之上京那時起,乾坤已開始悄悄扭轉了。
老皇帝睜大了眼睛,大口吸氣,卻還是窒息,他緊緊抓著奕王的手,囑咐了最後一句話:“若想江山穩固,蕭淙之,必殺!”
是夜,上京變天了。
李瑜趕到時,收到的不是獲封皇太孫的喜訊,而是一進城就被捉拿至天牢。
天牢裏,祁王衰老頹敗,靠著肮髒的牆壁,心已死了,再無多言。
李瑜卻不甘心,問道:“父王為何如此急切,我們大可以死咬元穆不放,等北邊一打起來,輸贏我們都不吃虧啊。”
祁王卻道:“你問我?不是你寫信說時機已到,讓我反的嗎?”
李瑜當場愣住,那封信?那封他讓安靜送去的信?
天牢昏暗,如同黏稠不堪的思緒,費盡力氣才得以探尋一二,李瑜苦坐其中,回溯著所發生的一切!
而天牢外,薑洹平亂後沒有回軍營,而是殺進了月姬的行宮,他將所有外族人全都活捉,當著月姬的麵,砍下腦袋,將頭顱和月姬一起,拉到臨時駐地的馬廄之中。
他們曾將自殘的顧庭芳扔在馬廄,那麽他也要讓月姬嚐嚐這滋味,而這僅僅是個開始……
所謂的證據,主要是那自裁縣令的妻女,拿著那縣令自裁前寫下的遺書,與一本賬本。賬本上便有給元穆行賄的數目。
案子到了刑部審理,為驗證遺書真偽,戶部侍郎趙全侗調出了縣令留在戶部的官方手稿資料作為比對。證明確實是他親筆。
這位戶部侍郎趙全侗便是當日蕭淙之回京述職,率先在朝堂上發難的那一位,屬於是積怨已久了。
朝上雖也有為元穆辯解的,說他如果真的有罪,又何必想方設法重啟私錢案?
趙全侗卻道,既生貪心,自然不滿足於此,重新調查,他便可以借著查案,撈更多的油水!
此前元穆查案本就得罪了不少人,後又有天門鏢局一事,盧峻山一告上來,諸多政敵群起而攻之!
皇帝震怒,朝堂之上當即宣布將元穆打入天牢!
洛尚書跪下為女兒求情,直言洛昀已有身孕,念在元家一門唯此一脈的份兒上,皇帝準許洛昀回娘家養胎。
元穆聞言,竟愣在原地,腦袋嗡聲大作,她,懷孕了?
她早知他有所籌謀,為了不讓他分心,竟然一直沒有告訴!
事情是按照他和蕭淙之的計劃來發展的,此事兩王相爭,陛下一定會選中立的刑部尚書來查,可這位刑部尚書早年卻曾受過元穆父親的提拔。
案發前,元穆便已經拜訪過。這位刑部的馮大人,出了名的剛正不阿,以為元穆提前收到風聲,想要行賄,沒想到元穆卻唯有一個要求:“請大人無論聽信了誰的話,都不要搖擺本心,公平公正,一查到底!”
果不其然,順著縣令的線索查下去,發現他清貧無比,即便是本家人,也從未在他這兒撈到一點兒好處。
待到三堂會審,縣令妻女翻案,戶部尚書揭發趙全侗字跡比對作假,再有薑洹移交的證據指證盧峻山,馮大人驚堂木一拍,元穆無罪,但其餘幾人還要再審。
退堂後,元穆盤腿坐在昏暗漆黑的牢房之中,心中久久無法平靜。
一則是為了薑洹提上來的證據,與洛尚書的賬本,足夠挖出幕後主使是祁王,可若是真的就這麽抖出來,祁王反而不好處置了。
二則是為了洛昀,夫妻一場,她為何不與他說?
夜裏,奕王與刑部尚書馮大人、禮部尚書洛大人,一起來到了禦書房,事關皇族,有些事情不能明著說,還得私下辦。
此時皇帝已經躺在病榻之上,卻還強撐著不願意兒子代政,此前因為元穆一案,他已經長久沒有召見奕王,如今見到幾人,心中便有數了。
證據由金公公遞到眼前,皇帝卻一眼不看,讓兩位尚書都出去,隻留下奕王一人,獨自說話。
奕王跪在床前小心翼翼回稟:“父皇,私錢案已經查明了,鎮國公元穆是清白的,這幕後主使,都寫在這案卷之中,馮大人不敢擅自做主,所以找了兒臣一塊兒來和父皇商量。”
皇帝無力地冷笑一聲:“商量?你是來和朕商量嗎?”
“兒臣豈敢僭越,父皇天龍庇佑,身體不日便會康健,此等大事自然要父皇定奪。”
“你無非想說,你大哥祁王有罪,買官賣官,私開銅礦,流通私錢,勾結突厥,是嗎?”
奕王問道:“既然父王都知道,為何?”
“朕問你,你希望朕如何處置?”
奕王觀察著老皇帝的臉色,一時不知如何作答,隻道:“兒臣沒資格決斷,但兒臣認為,此番種種,皆是大罪,身為皇族,更為皇長子,無法表率天下,反而行苟且之事,禍亂朝綱,絕不能輕縱!”
皇帝眼睛一眯,嗬斥道:“那朕將他貶為庶人,逐出皇城,即可立你為太子如何阿?”
“父皇,兒臣不敢!”
“咳咳咳……”
金公公眼尖,立即送了湯藥來:“陛下您急什麽,禦醫說了,您如今切記動氣,不動氣才好的快呢。”
奕王立即順著話說:“請父皇勿要動怒,龍體要緊。”
皇帝飲了金公公遞來的湯藥,舒暢許多,仿佛又有了力氣,他對奕王道:“朕也當過皇子,你的心思,沒有人比朕更清楚,但你記著,隻要朕一天沒有下旨,你就什麽都爭不到,搶不走!”
奕王立即伏拜:“父皇千秋萬代,兒臣絕不敢妄想!”
皇帝瞧了一眼金公公,金公公立即明了,過來將案卷文書全都收走了。
奕王瞧見了,卻也知道多說無益,眼睜睜看著卷宗撤下去了。
“別不甘心,是你的跑不了,但在這之前,你得等著!”皇帝又開口,奕王聞言隻能說:“兒臣多謝父皇教誨。”
“咳咳咳,祁王的事情,朕自會處理,你走吧。”
雖沒有想到皇帝會連卷宗都不看一眼,但這態度卻也在意料之中。
離開皇帝寢殿時,金公公送奕王出來,來到台階下的拐角處,金公公湊近低聲道:“王爺耐心等等,卷宗既然留著,自會有用得著的一天,眼下陛下一顆心都在關外呢。”
關外?
老話說知子莫若如父,爭了這麽多年,又何嚐不是知父莫若子呢?
奕王歎一口氣,心道,父皇最終,還是選擇了成全自己。
正如元綺曾經問蕭淙之的,為何皇帝任由兩王相爭,為何抱緊權柄不肯下移?
三州十六郡是在老皇帝手上丟的,他要在死前將他們收回來!
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他可以對祁王之罪視而不見,也要將帝國的將來固執地拴在自己這條即將沉沒的船上!
這不是帝王心,而是凡人心。
待金公公重新回去,隻見皇帝平躺在床上,眼睛茫然地盯著床頂,聽到響動,他將金公公叫身邊,問他:“小金子,你覺得朕做錯了嗎?”
金公公連忙說:“陛下是天子,何錯之有?隻有別人的錯,天子是從不會錯的。”
老皇帝低聲失笑。
打更聲回蕩在空曠的廠街上,奕王走出皇城,沒有乘馬車,而是步行出長街,回望巍峨雄偉的皇家之地。
這一刻,在奕王心中,他的父皇,已經不再適合做帝國的主宰了。
幾天後,關於祁王的流言在上京傳的人盡皆知。
祁王在府中接到了李瑜的信,勸他時機已到,自立為王,如今流言如此,即便皇帝不想處置,也不得不處置了。北方蕭淙之與外族聯軍開戰,到時他們聯姻已經沒有意義,大禍臨頭隻是遲早的事情。
正逢宮裏的人來報,皇帝或許活不過這幾日了,對於那至尊之位的向往,最終占據了上風!
就在嘉柔公主即將出嫁的前三日,祁王聯合輔國大將軍的兵馬,軟禁了重要的官眷,夜襲了皇城。
為了搶在老皇帝駕崩之前,祁王甚至沒有等李瑜抵達上京。
禦林軍隻剩下一萬五千人,根本地抵擋不住叛軍,叛軍去入無人之地,一路直達皇帝寢殿,勢如破竹。
推門進去,隻有金公公與皇帝二人。
皇帝氣的嘔了一口血,指著他罵:“你這畜生,就這麽迫不及待嗎?”
已走到這一步,祁王已經沒什麽好遮掩的,譏諷道:“今日的局麵不都是父皇您一手促成的嗎?您嫌棄我生母出身不高,要娶將門之女來穩固皇位,卻又忌憚皇後,扶持我。是父皇您自己給我希望,是您引誘著我一步步走到您麵前的,不是嗎?”
“你,目中無君無父,狼子野心,朕還沒死呢!咳咳咳…”
祁王已不想多言,直奔主題:“父皇,您就隻剩一口氣了,何必強撐,趁著還有時間,抓緊寫傳位詔書吧!遲早是要寫的,何苦緊握不放?”
身後來人已將筆墨遞上,皇帝顫抖著扶起身體,一把打翻!
隨著筆墨落地,外頭也炸開聲響,窗紙上映著火光,祁王向外一瞧,火簇如雨點一般將他的軍隊淹沒,喊殺聲從四麵八方傳來!
馬嘶長嘯,鐵蹄穿越火海,薑洹首當其衝舉刀殺出一條血路,而身後,元穆與奕王已快到眼前!
祁王立即轉身想要挾持皇帝,元穆引弓射出,正中他小腿!
幾名禦林軍破窗而入,當即將裏頭的逆黨全數捉拿!
祁王頹坐在宮門前,看著火海與血海交織,才明白,原來一切都是他們做的局!
奕王下馬而來,從他身邊走過,徑直來到皇帝麵前,確認皇帝平安,下令道:“將逆賊押下去!聽候陛下發落!”
“陛下,是奕王殿下,殿下來勤王平叛啦!”金公公扶起皇帝坐在床上。
奕王與元穆隨即進去參加:“兒臣救駕來遲,讓父皇受驚了,兒臣罪該萬死!”
皇帝卻不說話,身體佝僂扶著膝蓋,根本無法再憑自己的力量挺直腰背。
雖然剛經曆了逼宮,可他卻沒有急著處置祁王,而是沉默地盯著眼前的奕王。
兩個兒子,一個逼宮一個救駕,商量好似的,不都是為了皇位嗎?
他一雙有些渾濁老眼凝視奕王良久,最後閉眼,擺擺手:“今天辛苦你了,先回去吧,明日,朕自會處置。”
說罷由金公公扶著,準備再次躺下。
可就在這時,元穆卻再進一步,跪下重重磕頭:“陛下,今日之事,恐怕還沒有結束。”
“你什麽意思?”老皇帝已經累極了,他不是不想處置,而是真的沒有力氣了。
元穆又一叩首:“請陛下下旨立奕王殿下為太子,懲處叛賊奸佞,肅清朝堂,重振國威!”
“大膽!咳咳咳咳”皇帝拍案怒道!
元穆卻不退卻:“臣,懇請陛下,顧及百年基業,立弈王殿下為太子!”
皇帝朝奕王看過來:“這是你的意思,還是他的意思?”
奕王站起身,來到床邊,俯視皇帝:“請父皇立兒臣為太子,父皇未竟之事,兒臣會替父皇做到!”
“好啊,好…咳咳咳咳”皇帝氣的再度咳血,雙手無力,跌倒在龍床上,卻還是伸出手顫抖著指著奕王:“你,你,好個勤王救駕,逆子!朕說過,隻有朕給你的,才是你的!”
奕王卻看著眼前行將就木的老人道:“父皇,您因自己的怯懦而丟失三州,對流落的百姓棄之不顧,又因貪戀皇權不顧正統豢養祁王一黨,致使朝中亂象叢生,而如今,又因一己之私連江山社稷都要置之腦後嗎?恕兒臣直言,您難道非得要拖到最後一刻,眼看戰火四起諸王割據嗎?”
老皇帝用盡力氣喊道:“朕是天子,縱使有疏漏,也輪不到你這個逆子來評說!”可聲音卻如風箱一樣四處漏氣。
奕王語氣裏有規勸,卻也有失望:“父皇,你不是一個好皇帝,將天下,交給兒臣吧。”
皇帝氣的從床上彈起,甚至想要衝下來親手打這個逆子,可現實如此,他的身體已經快油盡燈枯了,金公公也沒有扶,任由他跌倒,噴出一口血來,嘶啞著喊:“你休想!”
奕王歎了一口氣,將皇帝扶起,重新躺好,對金公公吩咐道:“父皇還在氣頭上,你勸勸他吧,一柱香後,我再來。”
金公公領命,送走奕王與元穆,再折回來,老皇帝看他的眼神已經是怨毒無比!
他歎了口氣,來到皇帝旁邊,勸說道:“陛下,您何苦慪這口氣呢?即便祁王不逼宮,那私錢案已經將他釘死了!為了江山社稷,除了奕王,您還有選擇嗎?”
老皇帝不甘地閉上眼,眼角滑落一滴濁淚。
金公公繼續道:“奴才伺候您一輩子了,知道您如今死咬著不放,就是想等到嘉柔公主出嫁,蕭大人凱旋而歸,一雪前恥!這樣日後史書留名,您依然是聖賢明君,可您看看自己的身體吧,那一天您看不到了,得認命了。奕王是有雄心才略之人,托付給他,絕不會辜負您的。陛下,別再強了,認了吧!”
皇帝久久無言,緊閉雙目,唯有熱淚不斷淌下。
一柱香後,他終於開口:“讓他們進來吧。”
當夜,皇帝召集百官,立奕王為太子,廢祁王為庶人,永世幽禁,定王革除一切職務,去守皇陵。
待宣旨之後,皇帝的心氣已經抽幹,臉上已沒有生機。他遣散眾人,唯將奕王就在身邊說話。
此刻,老皇帝如同尋常人家的父親一般,久違地喚了孩兒的名字:“碩兒,我到如今,竟才看清你這盤棋,走得真妙,是誰給你當的軍師?”
奕王看著床上眼神有些渙散的老皇帝,沒有回答。
老皇帝卻氣若遊絲地追問道:“是元穆…還是蕭淙之?”
奕王道:“鎮國公文才過人,蕭都督丹心報國,都幫了兒臣許多。”
果然,一切如他所想,就是從蕭淙之上京那時起,乾坤已開始悄悄扭轉了。
老皇帝睜大了眼睛,大口吸氣,卻還是窒息,他緊緊抓著奕王的手,囑咐了最後一句話:“若想江山穩固,蕭淙之,必殺!”
是夜,上京變天了。
李瑜趕到時,收到的不是獲封皇太孫的喜訊,而是一進城就被捉拿至天牢。
天牢裏,祁王衰老頹敗,靠著肮髒的牆壁,心已死了,再無多言。
李瑜卻不甘心,問道:“父王為何如此急切,我們大可以死咬元穆不放,等北邊一打起來,輸贏我們都不吃虧啊。”
祁王卻道:“你問我?不是你寫信說時機已到,讓我反的嗎?”
李瑜當場愣住,那封信?那封他讓安靜送去的信?
天牢昏暗,如同黏稠不堪的思緒,費盡力氣才得以探尋一二,李瑜苦坐其中,回溯著所發生的一切!
而天牢外,薑洹平亂後沒有回軍營,而是殺進了月姬的行宮,他將所有外族人全都活捉,當著月姬的麵,砍下腦袋,將頭顱和月姬一起,拉到臨時駐地的馬廄之中。
他們曾將自殘的顧庭芳扔在馬廄,那麽他也要讓月姬嚐嚐這滋味,而這僅僅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