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癲癇


    [病案]龔某,一位42歲的男性患者,於1976年6月5日前來就診。據他自述,從1969年開始,每當腹痛發作後,他就會出現暈厥現象,數分鍾後便自然蘇醒。近年來,這種腹痛發作的次數逐漸增多,每月二三次,每次發作時伴有惡心、腹瀉和流涎等症狀。


    在經過詳細檢查和診斷後,醫生診斷龔某患有腹型癲癇。盡管已經確診,但治療過程並未取得顯著效果,病情仍然持續。觀察患者舌頭,發現其舌質呈現出紫黯的顏色,同時脈象表現為沉細弦。


    [治則]調理肝脾,活血化瘀。


    [方藥]陳皮12克,防風6克,白芍15克,白術12克,生蒲黃6克,五靈脂6克,柴胡10克,枳實12克,厚樸6克,當歸9克,甘草3克。這個方子在經過四次劑量的服用後,患者的腹痛症狀得到了明顯的緩解,疼痛再也沒有發作。在原方的基礎上,將枳實和厚樸兩味藥材去除,並加入了黨參20克和山藥30克,繼續服用23劑後,患者的腹痛症狀徹底消失,痊愈。


    在隨後的四年裏,患者定期進行隨訪,觀察病情的變化。在這段時間裏,患者腹痛的症狀一直沒有再發作,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充分證明了原方調整後的療效顯著,並在後續的治療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評析]本例西醫治療癲癇的方法,雖然能看到一定的療效,但始終未能從根本上治愈,這屬於治標的方法。而中醫則是從辨證論治的角度出發,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症狀來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這個例子中,中醫認為病因在於肝旺乘脾,瘀血內阻。因此,治療的重點在於平肝熄風、活血化瘀以及健脾化痰等方麵。通過服用相應的中藥方劑,可以調節體內的氣血運行,改善身體的整體狀況,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種治療方法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故稱之為治本。與西醫治標不治本相比,中醫更注重整體調理和病因治療,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當然,在實際應用中,中西醫結合也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提高治療效果。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選擇了痛瀉要方與失笑散相結合並加以調整的治療方案。這種方法是專門針對患者的具體症狀和病情製定的,具有高度的個性化特點。如果隻是簡單地根據疾病名稱來決定治療方式,比如隻依靠鎮靜類藥物,那結果就像是隔著靴子撓癢癢,根本觸及不到問題的核心,無法真正有效地緩解病症。


    中醫治療癲癇,講究的不僅僅是對症下藥,更重要的是要從整體出發,對患者進行全麵的調理。在治療的過程中,醫生會充分考慮到患者的個體差異,包括其身體素質、病情嚴重程度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麵,然後製定出最適合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樣的治療方式既可以有效控製病情,又能避免副作用,讓患者更快地恢複健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