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脈症(二)
[病案]餘某,男性,年齡24歲。於1971年4月10日初次就診。醫生按其脈搏,發現六部脈象均已消失,且雙臂無法測量到血壓。該患者已有兩年病史,主要症狀包括頭暈、眼花、耳鳴、關節酸痛、手足抽搐、麻痹無力以及手指和腳趾發冷等。這些症狀在勞作時會有所緩解,但在休息時反而加重。大約四個月前的某天,他醒來後突然感到左側麵部和四肢麻木加劇,伴有隱痛,四肢無力,行走困難,頭目眩暈尤其嚴重。患者發病後曾服用過風不動、大通筋、梅花入骨丹等民間單方,但均未見效。同時接受了肌注維生素b1、b12以及針刺等斷斷續續的治療,長達四個月之久,依然沒有任何效果。經過檢查發現,患者的膚色呈現出暗晦的狀態,身體較為豐滿。其左眼對光反射消失,重壓橈動脈時也無法檢測到脈搏。雙臂測量血壓時都未能測出數值。此外,患者的舌質偏紅,舌苔薄白,胸部透視顯示左心室有輕度增大,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左心室傳導阻滯和肥厚勞損。血液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為11.0x109\/l(\/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占比48%,淋巴細胞占比50%,嗜酸性粒細胞占比4%,抗\"o\"值為500單位(正常值為333單位)。
[治則]補氣活血,破瘀通絡,佐以祛濕。
[方藥]黃芪 30 克,當歸 30 克,桂枝 10 克,赤芍 10 克,茯苓皮 10 克,川芎 10 克,丹皮 10 克,三棱 10 克,桃仁 12 克,玄參 12 克,紅花 6 克,鹿茸 3 克(衝服)。服 3 劑後,患者感覺全身舒暢,麻木和疼痛明顯減輕,體力也逐漸增強。醫生再次切脈時發現已經有了微弱的脈象跳動,測量血壓為 10.6\/6.1kpa(80\/46 毫米汞柱)。之後繼續服用上方,但劑量略有調整,並增加黨參 12 克以增強益氣功效。服藥 7 劑後,患者的頭暈和肢體麻木症狀大大減輕,行走有力,左手已經能夠高舉過頭,並能握拳。此時測量血壓,左臂為 14.0\/11.3kpa(105\/85 毫米汞柱),右臂為 15.3\/12.0kpa(115\/90 毫米汞柱),舌苔淡紅且薄白,脈象弦滑。隨後,按照上方去掉鹿茸,連續服用40多劑後,所有不適症狀都消失了。經過九年的隨訪,沒有出現複發情況,血壓和脈搏都保持正常。
[評析]這種病症起初是由於風濕阻滯了脈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脈絡堵塞不通。肌肉和關節失去滋養就會出現麻木、痹痛等症狀,血脈瘀塞則會出現無脈、無血壓等情況。而當人勞作時,氣血會暫時暢通,因此痹痛會暫時減輕。正如《內經》所說:“勞則耗氣”,患者為了緩解痛苦,往往過度勞累,反而導致正氣日益虛弱,氣虛無法推動血液正常運行。所以治療時應該以補氣破瘀為主,促進血脈流通。方劑可以選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其中重用當歸、黃芪來補氣活血;再配以桃仁、三棱、川芎、桂枝等藥物強力破除瘀血,開通堵塞凝滯;輔佐以赤芍、丹皮、玄參等藥物,不僅能夠破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夠散結消腫;加入茯苓皮清除脈絡肌腠中的濕氣;最後使用鹿茸這味中藥大補氣血陰陽。這樣的用藥方案合理,對症下藥,使得糾纏兩年之久的頑疾得以痊愈。
[病案]餘某,男性,年齡24歲。於1971年4月10日初次就診。醫生按其脈搏,發現六部脈象均已消失,且雙臂無法測量到血壓。該患者已有兩年病史,主要症狀包括頭暈、眼花、耳鳴、關節酸痛、手足抽搐、麻痹無力以及手指和腳趾發冷等。這些症狀在勞作時會有所緩解,但在休息時反而加重。大約四個月前的某天,他醒來後突然感到左側麵部和四肢麻木加劇,伴有隱痛,四肢無力,行走困難,頭目眩暈尤其嚴重。患者發病後曾服用過風不動、大通筋、梅花入骨丹等民間單方,但均未見效。同時接受了肌注維生素b1、b12以及針刺等斷斷續續的治療,長達四個月之久,依然沒有任何效果。經過檢查發現,患者的膚色呈現出暗晦的狀態,身體較為豐滿。其左眼對光反射消失,重壓橈動脈時也無法檢測到脈搏。雙臂測量血壓時都未能測出數值。此外,患者的舌質偏紅,舌苔薄白,胸部透視顯示左心室有輕度增大,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左心室傳導阻滯和肥厚勞損。血液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為11.0x109\/l(\/立方毫米),中性粒細胞占比48%,淋巴細胞占比50%,嗜酸性粒細胞占比4%,抗\"o\"值為500單位(正常值為333單位)。
[治則]補氣活血,破瘀通絡,佐以祛濕。
[方藥]黃芪 30 克,當歸 30 克,桂枝 10 克,赤芍 10 克,茯苓皮 10 克,川芎 10 克,丹皮 10 克,三棱 10 克,桃仁 12 克,玄參 12 克,紅花 6 克,鹿茸 3 克(衝服)。服 3 劑後,患者感覺全身舒暢,麻木和疼痛明顯減輕,體力也逐漸增強。醫生再次切脈時發現已經有了微弱的脈象跳動,測量血壓為 10.6\/6.1kpa(80\/46 毫米汞柱)。之後繼續服用上方,但劑量略有調整,並增加黨參 12 克以增強益氣功效。服藥 7 劑後,患者的頭暈和肢體麻木症狀大大減輕,行走有力,左手已經能夠高舉過頭,並能握拳。此時測量血壓,左臂為 14.0\/11.3kpa(105\/85 毫米汞柱),右臂為 15.3\/12.0kpa(115\/90 毫米汞柱),舌苔淡紅且薄白,脈象弦滑。隨後,按照上方去掉鹿茸,連續服用40多劑後,所有不適症狀都消失了。經過九年的隨訪,沒有出現複發情況,血壓和脈搏都保持正常。
[評析]這種病症起初是由於風濕阻滯了脈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脈絡堵塞不通。肌肉和關節失去滋養就會出現麻木、痹痛等症狀,血脈瘀塞則會出現無脈、無血壓等情況。而當人勞作時,氣血會暫時暢通,因此痹痛會暫時減輕。正如《內經》所說:“勞則耗氣”,患者為了緩解痛苦,往往過度勞累,反而導致正氣日益虛弱,氣虛無法推動血液正常運行。所以治療時應該以補氣破瘀為主,促進血脈流通。方劑可以選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其中重用當歸、黃芪來補氣活血;再配以桃仁、三棱、川芎、桂枝等藥物強力破除瘀血,開通堵塞凝滯;輔佐以赤芍、丹皮、玄參等藥物,不僅能夠破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夠散結消腫;加入茯苓皮清除脈絡肌腠中的濕氣;最後使用鹿茸這味中藥大補氣血陰陽。這樣的用藥方案合理,對症下藥,使得糾纏兩年之久的頑疾得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