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前便血


    [病案]劉某,女性,27歲。患者自述從1981年8月24日開始出現症狀,每當月經前二天大便時便會出現下血,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半年。患者表示,下血發生時,每天會有兩次,量較多,呈鮮紅色。


    在經期方麵,劉某的經期依然正常,但經血量較大,呈黑色且帶有血塊,同時患者在經期期間少腹部疼痛。月經結束後,大便下血狀況會自然停止。


    另外,劉某在婚後三年尚未成功懷孕。她表示在平時生活中常常感到脅部脹痛,口苦咽幹,胸悶且食欲不振。之前曾因痔瘡和肛裂接受過治療,但效果不明顯。


    在舌象方麵,劉某的舌質呈現紅色,舌苔為薄白。在脈象上,她呈現出弦細數的狀態。


    [治則]疏肝清熱,涼血調經。


    [方藥]丹皮13克,柴胡8克,炒白術10克,生山梔10克,炒烏賊骨30克,當歸10克,炒白芍10克,茯苓10克,荊芥炭10克,炙甘草6克。服2劑血止,脅脹減輕,經水來潮,量少有塊。原方去荊芥炭、烏賊骨、加紅花10克,丹參13克。又服2劑。9月24日就診時述經水應潮而至,經前無便血,經行脅脹消失。半年後隨訪,未發作,已孕二月有餘。


    [評析]經前便血,臨床少見。本例患者屬於肝經血熱、氣滯血瘀的體質,經前便血症狀明顯,這與肝鬱不舒有關。肝經血熱導致血絡受損,使大便出現下血現象。因此,中醫治療本病例采用丹梔逍遙散加減的方劑,以達到疏肝涼血的效果。經過連續服用6劑藥物,患者的病情得到明顯改善,最終痊愈。


    在中醫理論中,肝經血熱通常是由於情誌不暢、肝氣鬱結、飲食不規律等諸多因素導致。當患者出現肝經血熱時,往往伴隨著肝氣鬱結的症狀,如胸脅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規律等。為了調整患者的體質,治療肝經血熱和氣滯血瘀的狀況,醫生選用丹梔逍遙散這一方劑。


    丹梔逍遙散主要由丹皮、梔子、柴胡、白芍、當歸、茯苓、白術等中草藥組成,具有疏肝理氣、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肝經血熱、氣滯血瘀的患者,通過服用此方劑,可以有效改善肝鬱症狀,降低血熱,促進氣血循環,從而達到治療經前便血的目的。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調整藥物配方,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本例患者在連續服用6劑丹梔逍遙散加減後,經前便血症狀得到明顯改善,病情逐漸好轉。通過中醫辨證論治,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療,最終痊愈。


    總之,經前便血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病症,與肝經血熱、氣滯血瘀密切相關。針對此類病症,中醫采用丹梔逍遙散加減治療,具有較好的療效。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遵循醫囑,配合藥物治療,以期早日康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