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知道老爺子是個倔強的人,他的情感,從不會對外流露,即便對自己孫子,他也會維持自己的威嚴和體麵。
似乎想起什麽,朱雄英趕緊道:“爺爺,你等著,我去給你拿新年禮物和壽辰禮物!”
“啥?”
這麽快就送壽禮啦?
不是還早呢?
這孩子!
神神叨叨的,啥東西這麽精貴?
朱元璋得意的吃著餃子,望著神神叨叨離去的朱雄英,心頭一酸。
眼眶現在也肆無忌憚的,開始紅了起來。
擦了擦眼淚,呢喃道:“孩子真長大了。”
“哎!”
“這麽好的娃子,之前到底哪個要死的,想要害死他,甚至還成功了。”
想起剛才朱雄英那至純至孝的話,朱元璋心裏就不是滋味。
小子說的不錯,咱這身子骨,今年明顯感覺跟不上去年了。
還能活多久,朱元璋心裏其實也沒底。
今年得加快步伐了。
處理好在世事兒。
朱元璋還在思緒時,朱雄英已經笑嘻嘻的走來。
手裏,還拿著一個精美的盒子。
“爺爺,新年好,壽辰吉祥,年年今日,歲歲今朝!”
朱元璋眯著眼:“好好,送的是啥啊?可不要破費,老頭子我啥都不缺,一把年紀了啥好東西沒見過?”
天下老人都一個樣,總會擔心兒孫沒錢,吃不好,穿不暖,這是人性最純淨最偉大的東西。
他們總會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孫,卻不想子孫給自己破費。
一邊數落著子孫給自己亂花錢,一邊又會找鄰裏炫耀這是子女給自己送的東西。
這種矛盾的情感說不清道不明。
可以篤定的說,老人對子孫的愛,一定是比子孫對老人的愛多千倍,萬倍!
這種漢人最美的傳統,卻漸漸到後世有一部分人給弄丟了,給缺失了……
朱雄英咧嘴笑著道:“不是啥值錢的東西,我親手弄的,就是過程有些費時間罷了。”
聽到不值錢,朱元璋又再次笑了起來,頻頻點頭:“那就好,那就好!”
隻要子孫送的,啥東西老人家都喜歡,這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一種情愫。
朱元璋接過來,打開檀木盒子,神色變的有些古怪,狐疑的看著朱雄英:“這是啥麽?沒見過呀!”
盒子內擺放著一副眼鏡,安靜的躺在那裏,造型有些古怪,便是見過再多稀奇古怪的帝王,此時也有些踟躇住了朱雄英見老爺子大眼瞪小眼,便笑著將眼鏡取出來。
他將鏡框給展開,伸手帶在朱元璋的筆上,鏡框架在耳朵上。
如此舉動,但凡朱元璋旁邊帶一個人,恐怕都要抄刀了。
不過老爺子卻並沒有絲毫閃躲,這是對朱雄英無比的信任。
朱雄英給朱元璋戴上眼鏡之後,側身離開,道:“這是師尊教我做的,其實我也拿不準您老的度數是多少,你先看看合不合適,如果不合適,鏡片還能打磨的。”
“為了給您老一個驚喜,我就一直瞞著你咯。”
“其實,這玩意還是要一點點試,才能調整到最佳的清晰度。”
朱雄英說著說著,就見老爺子愣在原地,一動不動,麵上也沒有一絲表情,宛如石化。
朱雄英撓撓頭:“看不清楚麽?”
他揚起手,在朱元璋麵前搖擺了擺。
老爺子擺擺手,將朱雄英手掌給擋過去,這眼鏡,起初架在鼻上,還勾著耳朵,給人一種不適的感覺,可一刹那之間。
老爺子感覺眼前的世界,竟是全然不同了。
原先那模糊的世界,竟是頃刻間變得清晰無比,這貿然的清晰,令她有幾分眩暈。
剛才將朱雄英的手給擋過去,就是要適應這眩暈感。
等他漸漸適應後,便看到原來還隻是模糊的一個人影,這站在老爺子麵前的朱雄英,五官都清晰可見,那劍眉,那如刀裁的鬢角,乃至這鬢角上的發絲,每一根都清晰無比。
一個習慣了模糊的人,至少在這個時代,已是對此習以為常,可突然見識到了這清晰的世界,瞬間讓朱元璋想起了還算年輕時的時候,他身軀一顫。
朱雄英有些不解,也不清楚老爺子這反應到底是算喜歡,還是說度數太大或者太小,乃至於他不適應。
“其實這度數可以調整的……”“不!”
朱元璋喝完,就覺得自己太過激動,然後柔聲道:“不要調整。”
老爺子激動的亂顫,“好東西!比金山銀山,比天下任何人送咱的禮物,咱都要高興!”
這輩子該享的福,朱元璋都享了,什麽珠寶玉石,他想都不用想,肯定有許多人會在自己壽宴上送來。
可在他眼裏,那些不過是好看的石頭而已,唯獨這眼鏡,卻仿佛使他一下子光明起來。
朱元璋每日需要批閱奏疏,即便點了蠟燭,卻因為老花,幾乎不能視物,現在突然重見光明,心裏怎能不高興?
以後在批奏疏,他就不用埋頭細看。
以後看著大殿的群臣臉上表情,他也不用眯眼。
以後看到外麵的花花世界,老爺子也不會看的似是而非。
一瞬之間,朱元璋激動的都快要跳了起來。
這是好東西啊!天下沒有比這更好的壽禮!
老爺子喜極而泣,看著朱雄英,看著清晰無比的大孫,那臉上的笑容,格外的清晰。
“好!好東西!天下間最好的東西!”
“咱的世界,光明了!咱好像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哈哈哈哈!”
朱元璋放聲大笑:“大孫!”
朱雄英笑著道:“在呢在呢,咋樣?這新年禮和壽辰禮可還喜歡呐?”
朱元璋點頭:“喜歡極了!咱都不知道說啥好了!”
朱雄英撓撓頭道:“本來打算是等你壽禮前兩天給你的,既然老爺子來了,那就並做一起,給你一份壽辰禮和新年禮吧。”
“這玩意兒,其實也不破費,就是磨人時間。”
聽到朱雄英說這東西也不破費,朱元璋自己都有些過意不去了。
雖然他崇尚節儉,但這種東西,他還是覺得是無比珍貴,千金不換的!
“好,好啊!”
朱元璋一個勁的說好,臉上都笑成了花,由此足以見得,朱元璋對這眼睛究竟多麽的喜愛。
朱雄英笑笑:“每個人眼睛的度數不同,也能調整清晰度,我也就按照尋常老爺子你大概的情況,製造了這麽個度數,真沒想到這麽巧。”
當然,真正的眼鏡製造肯定不會這麽簡單,它還需要磨片、驗光等等一係列過程。
不過朱雄英也不打算對外售賣,隻是給老爺子開心開心,成了就用,不成就拉倒。
現在朱雄英看到老爺子這歡喜的樣子,自己也喜出望外。
“喜歡就好呐!”
“以後老爺子你晚上批奏疏啥的,就能戴上它了。”
朱元璋樂嗬嗬的道:“何止啊!咱出去看世界,都通透了不少,咱真是歡喜急了。”
“走走走!”
說著,朱元璋就拉起朱朱雄英
“啊?幹啥去啊,大過年的。”
朱元璋道:“去找老湯啊!嗬嗬,哈哈!大過年的,那老東西還沒給你紅包呐,咱可記著呢,去要紅包去!”
朱雄英無語,他知道,老爺子現在不合時宜的去找湯和,恐怕更多的,是要炫耀了吧。
老人家都這樣,看不得一些好東西,子孫送了一些好東西,總喜歡給旁人炫耀。
其實也是想告訴旁人,看看,這是咱大孫子,多孝順,多有本事!
看來,天下老人都是一個樣,從古到今,在到未來,從沒有變過。
朱雄英被健步如飛的老爺子,嗖嗖的拉著朝外跑去。
“誒誒誒!爺爺!這大年初一的,不是不興出門嗎?咱明天去,明天去,不急著這一時啊!”
朱元璋喝道:“咋不急?!要紅包是大事,急的很,快走,莫磨蹭!”
朱雄英道:“好好,成,您老別走那麽快啊!路上滑!咱不急著這一時啊!別摔了啊!”
老爺子走的,那叫一個風風火火和迫不及待,恐怕恨不得現在就能在湯和麵前顯擺了!
也罷,隨他吧!
老人也找不到幾個人分享,索性湯老爺子在京師,能滿足老爺子這洋洋得意的膨脹感。
……
新年之後便是春。
冬深春淺時節,午後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之上。
即便立春了,小冰期的餘威卻依舊還在,天氣還是有些寒冷。
湯和一家人坐在院落~內吐著瓜子。
“爺爺,咱在鳳陽府過的好好的,今年怎生想起來-應天過年?”
湯和的小孫子湯晟今年十六,才弱冠年紀,虎頭虎腦的看著湯和。
湯和笑著道:“因為皇爺,對咱湯家寵佞啊。”
湯晟點點頭,似乎想起什麽,笑著道:“爺爺,孫兒給你從海上帶了一隻掛鏡。”
湯晟跟著湯鼎在浙東軍中曆練,早年湯和治理東南海防,等他解甲歸田之後,長子湯鼎就繼承了湯和的海防備倭軍務。
湯和好奇的道:“啥是掛鏡?”
湯晟獻寶似的,從小盒子內拿出了一副單片鏡子,這是別在胸口的那種,類似於一個放大鏡的鏡片。
不過是琉璃做的。
在秦漢時期,國朝已經出現琉璃鏡了,也掌握了凸凹鏡的原理,更懂得小孔成像等光學知識。
那時候的老祖宗,更是懂得了利用放大鏡和太陽光生火。
隻不過琉璃鏡的造價比較高昂,所以一般人不會將昂貴的琉璃鏡製造成放大鏡。
湯和左右看看,癟癟嘴:“這玩意兒,不就是琉璃鏡麽?”
湯晟笑著道:“爺爺,你將這鏡片放在眼睛上。”
湯和點點頭,將琉璃鏡放在眼睛上,嚇的差點將琉璃鏡扔掉。
“啥玩意兒?模糊不清的,看人看的更模糊啦,咱眼睛本來就不好,還搞這玩意。”湯和一臉嫌棄。
湯晟拿了一張紙過來,紙張上是密密麻麻的字,不過字體很小。
“爺爺,你再看看。”
湯和一年和這小孫子聚不了機會,和兒子們更是聚少離多。
現在小孫子從東南回來陪著自己過年,他自然開心的不得了。
“哦,咱來看看!”
湯和再次拿起單鏡片,放在眼睛上,趴在那白紙之上,這一次,湯和愣住了。
嘶!
“看的很清楚!”
湯和有些驚奇,“這玩意兒,哪兒來的?”
湯晟拍了拍挺拔魁梧的胸膛:“孫兒和爹下海幹海盜,繳獲上來的,看著好玩,便尋思回來送給爺爺你。”
“麻煩!”
湯和再次嫌棄,不過心裏卻是樂開了花,雖然這東西實用性不大,但是兒孫的一番孝意,湯和嘴上麵上一臉嫌棄,心裏還是挺高興的。
“你小子!在東南好好和你爹防務,也得注意安全,懂嗎?”
湯晟點頭:“孫兒都懂。”
湯和笑笑,欣慰的看著這小孫子:“長大了,不錯,知道孝順了,自小三天兩頭打,沒白打,棍棒底下出孝子,這話一點沒錯!來,讓咱再抽一頓!”
湯晟嚇尿了,“爺爺,別鬧!”
湯和哈哈大笑:“瞧你慫的樣兒!爺爺哪裏還舍得抽你了啊?”
爺孫真絮叨的時候,朱元璋拉著朱懷大喇喇走來。
“老湯,幹啥咧?”
湯和見到朱元璋來了,頓時大喜過望!
這可是個好機會啊!
尋常都是這老頭炫耀他孫子,今年咱也要炫耀炫耀,讓你眼紅咯!
“嗨嗨嗨!沒幹啥!這不大孫子回來了麽?瞎說胡扯來著!”
“今天大年初一,咋出來竄門啦?”
朱元璋道:“嗬!這不是念道大孫子麽?就帶著大孫出來轉轉。”
朱雄英站在老爺子旁邊,百無聊賴的聽著老爺子和老國公打太極。
想炫耀,就快點兒啊!怪急人的。
隻是,令朱雄英沒想到的是,老爺子還沒開口,倒是湯和先開口了。
湯和一拍大腿!
“是啊!哪有老輩不想孫子的?咱這孫子前兩天也從東南回來了。”
朱元璋看著湯晟,道:“不錯,小娃子長這麽大了,小時候記得還一直被你吊抽呢,現在還抽麽?”
湯和道:“抽!怎麽不抽!不抽怎麽成器?”
說著,湯和一巴掌甩到湯晟頭上:“跪下,給你爺爺磕頭!大過年的,像個呆子一樣!”
朱雄英定睛看著湯晟。
(本章完)
似乎想起什麽,朱雄英趕緊道:“爺爺,你等著,我去給你拿新年禮物和壽辰禮物!”
“啥?”
這麽快就送壽禮啦?
不是還早呢?
這孩子!
神神叨叨的,啥東西這麽精貴?
朱元璋得意的吃著餃子,望著神神叨叨離去的朱雄英,心頭一酸。
眼眶現在也肆無忌憚的,開始紅了起來。
擦了擦眼淚,呢喃道:“孩子真長大了。”
“哎!”
“這麽好的娃子,之前到底哪個要死的,想要害死他,甚至還成功了。”
想起剛才朱雄英那至純至孝的話,朱元璋心裏就不是滋味。
小子說的不錯,咱這身子骨,今年明顯感覺跟不上去年了。
還能活多久,朱元璋心裏其實也沒底。
今年得加快步伐了。
處理好在世事兒。
朱元璋還在思緒時,朱雄英已經笑嘻嘻的走來。
手裏,還拿著一個精美的盒子。
“爺爺,新年好,壽辰吉祥,年年今日,歲歲今朝!”
朱元璋眯著眼:“好好,送的是啥啊?可不要破費,老頭子我啥都不缺,一把年紀了啥好東西沒見過?”
天下老人都一個樣,總會擔心兒孫沒錢,吃不好,穿不暖,這是人性最純淨最偉大的東西。
他們總會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孫,卻不想子孫給自己破費。
一邊數落著子孫給自己亂花錢,一邊又會找鄰裏炫耀這是子女給自己送的東西。
這種矛盾的情感說不清道不明。
可以篤定的說,老人對子孫的愛,一定是比子孫對老人的愛多千倍,萬倍!
這種漢人最美的傳統,卻漸漸到後世有一部分人給弄丟了,給缺失了……
朱雄英咧嘴笑著道:“不是啥值錢的東西,我親手弄的,就是過程有些費時間罷了。”
聽到不值錢,朱元璋又再次笑了起來,頻頻點頭:“那就好,那就好!”
隻要子孫送的,啥東西老人家都喜歡,這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一種情愫。
朱元璋接過來,打開檀木盒子,神色變的有些古怪,狐疑的看著朱雄英:“這是啥麽?沒見過呀!”
盒子內擺放著一副眼鏡,安靜的躺在那裏,造型有些古怪,便是見過再多稀奇古怪的帝王,此時也有些踟躇住了朱雄英見老爺子大眼瞪小眼,便笑著將眼鏡取出來。
他將鏡框給展開,伸手帶在朱元璋的筆上,鏡框架在耳朵上。
如此舉動,但凡朱元璋旁邊帶一個人,恐怕都要抄刀了。
不過老爺子卻並沒有絲毫閃躲,這是對朱雄英無比的信任。
朱雄英給朱元璋戴上眼鏡之後,側身離開,道:“這是師尊教我做的,其實我也拿不準您老的度數是多少,你先看看合不合適,如果不合適,鏡片還能打磨的。”
“為了給您老一個驚喜,我就一直瞞著你咯。”
“其實,這玩意還是要一點點試,才能調整到最佳的清晰度。”
朱雄英說著說著,就見老爺子愣在原地,一動不動,麵上也沒有一絲表情,宛如石化。
朱雄英撓撓頭:“看不清楚麽?”
他揚起手,在朱元璋麵前搖擺了擺。
老爺子擺擺手,將朱雄英手掌給擋過去,這眼鏡,起初架在鼻上,還勾著耳朵,給人一種不適的感覺,可一刹那之間。
老爺子感覺眼前的世界,竟是全然不同了。
原先那模糊的世界,竟是頃刻間變得清晰無比,這貿然的清晰,令她有幾分眩暈。
剛才將朱雄英的手給擋過去,就是要適應這眩暈感。
等他漸漸適應後,便看到原來還隻是模糊的一個人影,這站在老爺子麵前的朱雄英,五官都清晰可見,那劍眉,那如刀裁的鬢角,乃至這鬢角上的發絲,每一根都清晰無比。
一個習慣了模糊的人,至少在這個時代,已是對此習以為常,可突然見識到了這清晰的世界,瞬間讓朱元璋想起了還算年輕時的時候,他身軀一顫。
朱雄英有些不解,也不清楚老爺子這反應到底是算喜歡,還是說度數太大或者太小,乃至於他不適應。
“其實這度數可以調整的……”“不!”
朱元璋喝完,就覺得自己太過激動,然後柔聲道:“不要調整。”
老爺子激動的亂顫,“好東西!比金山銀山,比天下任何人送咱的禮物,咱都要高興!”
這輩子該享的福,朱元璋都享了,什麽珠寶玉石,他想都不用想,肯定有許多人會在自己壽宴上送來。
可在他眼裏,那些不過是好看的石頭而已,唯獨這眼鏡,卻仿佛使他一下子光明起來。
朱元璋每日需要批閱奏疏,即便點了蠟燭,卻因為老花,幾乎不能視物,現在突然重見光明,心裏怎能不高興?
以後在批奏疏,他就不用埋頭細看。
以後看著大殿的群臣臉上表情,他也不用眯眼。
以後看到外麵的花花世界,老爺子也不會看的似是而非。
一瞬之間,朱元璋激動的都快要跳了起來。
這是好東西啊!天下沒有比這更好的壽禮!
老爺子喜極而泣,看著朱雄英,看著清晰無比的大孫,那臉上的笑容,格外的清晰。
“好!好東西!天下間最好的東西!”
“咱的世界,光明了!咱好像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哈哈哈哈!”
朱元璋放聲大笑:“大孫!”
朱雄英笑著道:“在呢在呢,咋樣?這新年禮和壽辰禮可還喜歡呐?”
朱元璋點頭:“喜歡極了!咱都不知道說啥好了!”
朱雄英撓撓頭道:“本來打算是等你壽禮前兩天給你的,既然老爺子來了,那就並做一起,給你一份壽辰禮和新年禮吧。”
“這玩意兒,其實也不破費,就是磨人時間。”
聽到朱雄英說這東西也不破費,朱元璋自己都有些過意不去了。
雖然他崇尚節儉,但這種東西,他還是覺得是無比珍貴,千金不換的!
“好,好啊!”
朱元璋一個勁的說好,臉上都笑成了花,由此足以見得,朱元璋對這眼睛究竟多麽的喜愛。
朱雄英笑笑:“每個人眼睛的度數不同,也能調整清晰度,我也就按照尋常老爺子你大概的情況,製造了這麽個度數,真沒想到這麽巧。”
當然,真正的眼鏡製造肯定不會這麽簡單,它還需要磨片、驗光等等一係列過程。
不過朱雄英也不打算對外售賣,隻是給老爺子開心開心,成了就用,不成就拉倒。
現在朱雄英看到老爺子這歡喜的樣子,自己也喜出望外。
“喜歡就好呐!”
“以後老爺子你晚上批奏疏啥的,就能戴上它了。”
朱元璋樂嗬嗬的道:“何止啊!咱出去看世界,都通透了不少,咱真是歡喜急了。”
“走走走!”
說著,朱元璋就拉起朱朱雄英
“啊?幹啥去啊,大過年的。”
朱元璋道:“去找老湯啊!嗬嗬,哈哈!大過年的,那老東西還沒給你紅包呐,咱可記著呢,去要紅包去!”
朱雄英無語,他知道,老爺子現在不合時宜的去找湯和,恐怕更多的,是要炫耀了吧。
老人家都這樣,看不得一些好東西,子孫送了一些好東西,總喜歡給旁人炫耀。
其實也是想告訴旁人,看看,這是咱大孫子,多孝順,多有本事!
看來,天下老人都是一個樣,從古到今,在到未來,從沒有變過。
朱雄英被健步如飛的老爺子,嗖嗖的拉著朝外跑去。
“誒誒誒!爺爺!這大年初一的,不是不興出門嗎?咱明天去,明天去,不急著這一時啊!”
朱元璋喝道:“咋不急?!要紅包是大事,急的很,快走,莫磨蹭!”
朱雄英道:“好好,成,您老別走那麽快啊!路上滑!咱不急著這一時啊!別摔了啊!”
老爺子走的,那叫一個風風火火和迫不及待,恐怕恨不得現在就能在湯和麵前顯擺了!
也罷,隨他吧!
老人也找不到幾個人分享,索性湯老爺子在京師,能滿足老爺子這洋洋得意的膨脹感。
……
新年之後便是春。
冬深春淺時節,午後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之上。
即便立春了,小冰期的餘威卻依舊還在,天氣還是有些寒冷。
湯和一家人坐在院落~內吐著瓜子。
“爺爺,咱在鳳陽府過的好好的,今年怎生想起來-應天過年?”
湯和的小孫子湯晟今年十六,才弱冠年紀,虎頭虎腦的看著湯和。
湯和笑著道:“因為皇爺,對咱湯家寵佞啊。”
湯晟點點頭,似乎想起什麽,笑著道:“爺爺,孫兒給你從海上帶了一隻掛鏡。”
湯晟跟著湯鼎在浙東軍中曆練,早年湯和治理東南海防,等他解甲歸田之後,長子湯鼎就繼承了湯和的海防備倭軍務。
湯和好奇的道:“啥是掛鏡?”
湯晟獻寶似的,從小盒子內拿出了一副單片鏡子,這是別在胸口的那種,類似於一個放大鏡的鏡片。
不過是琉璃做的。
在秦漢時期,國朝已經出現琉璃鏡了,也掌握了凸凹鏡的原理,更懂得小孔成像等光學知識。
那時候的老祖宗,更是懂得了利用放大鏡和太陽光生火。
隻不過琉璃鏡的造價比較高昂,所以一般人不會將昂貴的琉璃鏡製造成放大鏡。
湯和左右看看,癟癟嘴:“這玩意兒,不就是琉璃鏡麽?”
湯晟笑著道:“爺爺,你將這鏡片放在眼睛上。”
湯和點點頭,將琉璃鏡放在眼睛上,嚇的差點將琉璃鏡扔掉。
“啥玩意兒?模糊不清的,看人看的更模糊啦,咱眼睛本來就不好,還搞這玩意。”湯和一臉嫌棄。
湯晟拿了一張紙過來,紙張上是密密麻麻的字,不過字體很小。
“爺爺,你再看看。”
湯和一年和這小孫子聚不了機會,和兒子們更是聚少離多。
現在小孫子從東南回來陪著自己過年,他自然開心的不得了。
“哦,咱來看看!”
湯和再次拿起單鏡片,放在眼睛上,趴在那白紙之上,這一次,湯和愣住了。
嘶!
“看的很清楚!”
湯和有些驚奇,“這玩意兒,哪兒來的?”
湯晟拍了拍挺拔魁梧的胸膛:“孫兒和爹下海幹海盜,繳獲上來的,看著好玩,便尋思回來送給爺爺你。”
“麻煩!”
湯和再次嫌棄,不過心裏卻是樂開了花,雖然這東西實用性不大,但是兒孫的一番孝意,湯和嘴上麵上一臉嫌棄,心裏還是挺高興的。
“你小子!在東南好好和你爹防務,也得注意安全,懂嗎?”
湯晟點頭:“孫兒都懂。”
湯和笑笑,欣慰的看著這小孫子:“長大了,不錯,知道孝順了,自小三天兩頭打,沒白打,棍棒底下出孝子,這話一點沒錯!來,讓咱再抽一頓!”
湯晟嚇尿了,“爺爺,別鬧!”
湯和哈哈大笑:“瞧你慫的樣兒!爺爺哪裏還舍得抽你了啊?”
爺孫真絮叨的時候,朱元璋拉著朱懷大喇喇走來。
“老湯,幹啥咧?”
湯和見到朱元璋來了,頓時大喜過望!
這可是個好機會啊!
尋常都是這老頭炫耀他孫子,今年咱也要炫耀炫耀,讓你眼紅咯!
“嗨嗨嗨!沒幹啥!這不大孫子回來了麽?瞎說胡扯來著!”
“今天大年初一,咋出來竄門啦?”
朱元璋道:“嗬!這不是念道大孫子麽?就帶著大孫出來轉轉。”
朱雄英站在老爺子旁邊,百無聊賴的聽著老爺子和老國公打太極。
想炫耀,就快點兒啊!怪急人的。
隻是,令朱雄英沒想到的是,老爺子還沒開口,倒是湯和先開口了。
湯和一拍大腿!
“是啊!哪有老輩不想孫子的?咱這孫子前兩天也從東南回來了。”
朱元璋看著湯晟,道:“不錯,小娃子長這麽大了,小時候記得還一直被你吊抽呢,現在還抽麽?”
湯和道:“抽!怎麽不抽!不抽怎麽成器?”
說著,湯和一巴掌甩到湯晟頭上:“跪下,給你爺爺磕頭!大過年的,像個呆子一樣!”
朱雄英定睛看著湯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