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沉默了一下,隨後笑道:“沒什麽。”


    “對了,今天來是和你道別的。”


    寧王拿著菜包子,就著蘿卜幹稀飯大咧咧的開吃。


    “明天我去大寧就藩,一早就走。”


    朱雄英哦了一聲,看著寧王,道:“大寧都司地帶敏感,左右都是軍事重鎮,又靠近北平。”


    想了想,朱雄英神色有些嚴肅:“寧王,你信我嗎?”


    寧王將端著的稀飯放在桌子上,回以鄭重:“信!”


    朱雄英道:“安穩的守你的大寧,不要和任何藩王過多來往,我知道北疆你親兄弟多,人情往來少不了。”


    “但還是那句話,保持中立,這樣你寧王一脈可永世太平。”


    寧王有些呆了。


    他癡癡的看著朱雄英,由衷的道:“你真是老爺子教出來的,說話都一模一樣!”


    昨晚,老爺子在謹身殿也是這麽和自己說的!


    朱雄英愣了愣,問道:“什麽意思?爺爺他找你說啥了?”


    寧王有些尷尬,忙道:“哦,早晨來的時候恰好遇到了……嗯。”


    朱雄英點頭:“原來如此。”


    寧王看著朱雄英,起身抱拳道:“有件事要拜托你,你千萬答應我。”


    朱雄英看著謙卑的寧王,忙道:“你先坐下,先說說什麽事。”


    寧王道:“我母妃早些時候就薨了,我現在的母妃是張美人,是她一手拉扯我長大的。”


    “母親是個苦命人,這些年也不容易,更沒怎麽受到父皇寵佞,以後她若是遇到麻煩了,你一定要替她說說話。”


    朱雄英看著他,凝重的道:“好,我答應你。”


    有朱雄英這句話,寧王徹底放心了下來。


    寧王如釋重負的走了。


    朱雄英看著他離開,隨後便自顧自去泡了一壺茶,放在石桌上。


    等茶涼的同時,他背著手去了一趟暖棚,已經到了春日,暖棚也要拆了,於是朱雄英吩咐下人將暖棚的骨架給拆解。


    暖棚旁邊的金雞納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


    這是去年占城長公主,送給師尊朱長夜的盆栽,然後師尊交給他照料,半年時間已經茁壯到這個程度。


    金雞納樹是治療瘧疾的最佳中藥。


    兩千多年來,天花和瘧疾,一直是國人談之色變的存在,對封建社會來說,這兩種瘟疫是曆代統治者的天敵。


    不過瘧疾多在南疆有發生,史料上中原和北疆地帶鮮有瘧疾瘟疫的記載。


    朱雄英正朝下捋思路的時候,鐵鉉垂頭喪氣的走來。


    “欺人太甚!”


    鐵鉉邊走邊說,麵色顯得十分氣惱。


    朱雄英似乎明白怎麽回事,看著鐵鉉問道:“沒借到錢?”


    示意鐵鉉坐下,朱雄英端著茶壺,給鐵鉉倒了一杯茶。


    鐵鉉受寵若驚,急忙從朱雄英手中接過茶壺,給朱雄英也倒一杯。


    他灌了一口茶水,氣急敗壞的道:“何止是沒借到錢,我以九出十三歸的利息去借,戶部都拒絕了。”


    “還說戶部今年預算已經滿了,什麽東南沿海造船、工部造火器、邊塞軍費、官吏開支……扯淡!”


    鐵鉉越說越怒:“實不相瞞,我聽到這些,都嗬嗬了。”


    朱雄英好奇的看著他:“戶部說的也不是沒道理。”


    鐵鉉忿怒的道:“有啥道理啊,東南可以撥款,工部可以撥款,各地方布政司也能撥款,唯獨南疆不撥!”


    “交趾難倒不是咱大明的屬地?”


    “他戶部精明的很,各地方布政司撥款,他們知道能用夏秋兩稅填補,換句話說,他戶部知道撥給別的地方,錢能回到他戶部的口袋。”


    “交趾在他們看來,就是鳥不拉屎的蠻荒之地,他們根本不對交趾抱有任何希望,撥給交趾在他們看來就如同打水漂。”


    “所以盡管財政緊縮,他戶部還是會緊巴著其他布政司先給,要不是他戶部實在富餘,本官估計他們到年底都不會給交趾撥一點錢!”


    “哼!其他布政司撥款是財政預算,我們交趾是借,是問朝廷高利息借,就是如此,他們都不願意撥過來,真真是氣煞我也!”鐵鉉喋喋不休的怒罵著戶部,麵色猙獰到極點,恨不得將戶部祖宗十八代都噴一遍。


    朱雄英也理解戶部。


    情況遠遠不止戶部,老爺子和自己說過,朝廷上下任何人都不覺得交趾有建設的價值。


    當初大明打下交趾,也隻是看中其軍事地理價值而已。


    隻要交趾在大明手裏,內陸就有調兵緩衝的時間。


    至於建設交趾……安南國發展了百年了,還是窮的叮當響,那地方怎麽發展?再發展都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


    朱雄英安慰鐵鉉:“成了,事已至此,罵他們也沒用。”


    “既然朝廷不借錢,那就想辦法從別的地方借。”


    “哪裏不是借啊。”


    鐵鉉義正言辭的道:“那怎麽行?!”


    “交趾是大明的布政司,一個堂堂布政司要問民間借貸,這不像話!這不是更落人口舌麽?”


    朱雄英道:“要是都在乎別人說這說那,事情還怎麽推進?大紳那邊急缺錢,不能不給。”


    鐵鉉愣了愣,陡然看著朱雄英:“朱郎君,你府庫的錢不少吧?”


    這家夥,終於意識到了是嗎?


    當婊子還要立牌坊,這個錢賺的,朱懷都有些感到不好意思了。


    “嗯。”


    朱雄英點頭:“三十萬兩現銀還是能拿的出來。”


    鐵鉉一喜:“那問朱郎借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朱雄英:???


    “什麽叫問我借就合情合理了?難倒我就不需要支付利息?”


    鐵鉉急忙擺手:“郎君你誤會了,利息自然是要支付的,九出十三歸,戶部怎麽給,自然也怎麽給您啊。”


    “本官的意思是,您是未來大明……額,您在掌控著交趾,所以問朱郎君借貸,咱交趾布政司不丟人!應當的!”


    說著鐵鉉又有些自責:“本官還是急了,不該去戶部受這個羞辱的,本官怎麽一開始沒想到朱郎君呢?”


    朱雄英揮揮手:“成了,這事你和廖家兄弟對接吧,宜早不宜遲,早點將銀子交到解縉手中,咱這邊可以難一點,不能讓解縉那邊為難。”


    “告訴解縉,南海海防海軍的編製和訓練,也要讓他代看著,不能出了岔子。”


    “好!我這就去辦!”


    鐵鉉又喝口茶,便焦急撩袍離去。


    傅友文大清早的來戶部點卯。


    一會兒還要去開小朝會,於是就先組織了部堂內郎中以上官吏開了一次小會,了解了戶部的財政情況,防止一會兒朱元璋問到什麽。


    戶部值廬中廳內坐著左右兩名郎中,以及戶部四清吏司員外郎。


    傅友文了解了這兩個月的財政收支情況,便又隨口問了問今天戶部有無事情發生。


    度支司郎中王文道:“傅大人,今天鐵鉉倒是來了一趟。”


    傅友文愣了愣。


    鐵鉉是朱雄英的人,他也清楚的知道,這是朱雄英未來的左膀右臂。


    聞言他忙不迭問道:“來做什麽?”


    王員外回道:“來問交趾承宣布政司撥財政預算的。”


    “需要三十萬兩白銀。”


    “嗬嗬。”王員外莞爾一笑,“不過下官給搪塞了。”


    傅友文一愣,急道:“三十萬兩你度支司撥不出來?”


    王員外不卑不亢的道:“擠一擠倒是可以。”


    明初的官員,都比較剛正,各司其職,大多數都不怎麽諂媚,即便王文的官職低於傅友文很多,但也是按規矩辦事,一心替戶部著想。


    “雖然鐵鉉說要支付九出十三歸的利息,不過本官還是給拒絕了。”


    “明眼人都知道交趾布政司折騰不出花來,這筆錢雖然不多,但用到其他地方,亦或者未雨綢繆有可能的天災人禍,都對戶部有大作用。”


    “撥給交趾不就是打水漂了麽?”


    傅友文見王文說的有理有據,一時間也沒辦法提點什麽。


    總不能說他戶部,要賣給未來儲君一個麵子吧?


    傅友文無力的道:“王員外,萬一交趾真發展起來了,咱戶部不是少了一大筆收入?”


    王文笑了笑:“無妨,即便交趾發展起來了,稅收還是要送到咱戶部的。”


    傅友文一時竟有些無語,不給人吃飯,還要人下蛋,下了蛋還要將蛋給你,你這度支司員外郎做的事是有夠損的!


    隻不過到那時候,你想要錢,估計就不會那麽容易的。


    朱雄英這小子,你說他眼光格局大吧,可有時候在小事上,他還真嫉惡如仇,還真護犢子!


    ……


    這一日。


    朱元璋今天心情極佳,一如春光一般明媚。


    即便聽了傅友文說沒撥款給交趾,老爺子也沒怎麽生氣。


    對於交趾的態度,老爺子完全是放著朱雄英自己去捯飭的。


    最終能什麽樣子,朱元璋其實不在意,一百個交趾承宣布政司也沒有一個朱懷重要。


    他就是要看看,在治國困境中,朱懷要怎麽破繭。


    武英殿的小朝會上,大殿站了為數不多的人。


    都是國之重臣,也都是朱元璋賴以治國的肱骨。


    “今天咱要和你們說一件喜事。”


    “嗯,李侍郎,你出來說。”


    禮部尚書李原出列,因為小朝會,也不需要文武大臣抱著芴板記事。


    他環顧交頭接耳滿臉好奇的同僚,笑著道:“大明西方的帖木兒汗國,派出使臣,帶著三百匹戰馬,遠道而來,給吾皇上貢了!”


    眾人聽後,臉上漸漸布滿喜色。


    無論文武,臉上都帶著驕傲的笑容。


    帖木兒汗國是成吉思汗的後裔,當初就是這些泥腿子出來的大明將軍文官們,將他們攆到了西察合台汗國以西,遠距大明哈密衛上千裏之遙的歐洲大陸。


    藍玉在前些年組織的捕魚兒海之戰,徹底將北元蒙古人打的四分五裂,北元的大汗們已經不被明廷重視。


    而今這群蒙古貴族,已經對大明形成不了一點威脅。


    明廷現在重視的是屹立在北疆的北元餘孽一一韃靼太師阿魯台、瓦剌太師馬哈木兩個強大的部落。


    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緊靠明朝北疆,故而明廷一直在對這兩部落加緊戰略防禦。


    說實話,帖木兒汗國無論距離明朝的西北還是距離韃靼、瓦剌,都太過遙遠,也形成不了一點戰略價值。


    不過這次帖木兒汗國來朝貢明朝,其政zhi意義是非凡的,因為這就等同於歐洲大陸的帖木兒汗國是承認明廷政府,而不接受韃靼、瓦刺政府的。


    “哈哈哈!”


    藍玉大笑道:“這群蒙古人,現在終於認清現實了?知道咱東方隻有大明,而沒有瓦剌、韃靼啦?”


    藍玉很驕傲,因為蒙古人,是他親手給打垮打廢的!


    捕魚兒海之戰後,藍玉在蒙古人眼中,他就是戰神,是不可戰勝的!


    如今聽到手下敗將來大明朝貢稱臣,藍玉自然高興。


    不過他還是有分寸的,又抱拳對朱元璋道:“恭喜皇上!咱大明現在在西方大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吾皇之威名,遠揚四海!吾皇萬歲!”


    武英殿頓時掀起山呼海嘯的叫聲:“吾皇萬歲!萬萬歲!”


    老爺子眉開眼笑。


    帝王在乎的永遠都是兩件事,文治、武功。


    現在這兩件事,都被朱元璋治理的有模有樣,老爺子怎能不開心。


    “嗬!”


    朱元璋莞爾接受了群臣的馬屁,又對李原道:“你禮部不可怠慢了帖木兒夷國,要彰顯我大明大國禮儀。”


    李侍郎急忙點頭:“微臣遵旨!”


    ……


    後宮。


    寧王朱權正在給張美人梳洗秀發。


    張美人今年四十,風韻猶存,頭發濕漉漉的,顯然剛洗過。


    寧王站在張美人身後,看著銅鏡中的母親,一點點梳著頭發。


    “母親,孩兒明早要走了。”


    張美人心裏也有些不舍。


    這些年是她親手將朱權拉扯成人,母子二人在後宮其實都不怎麽受寵。


    朱權之所以能被朱元璋挑中,鎮守大寧都司。


    不是朱元璋多喜歡張美人,也不是多欣賞寧王。


    老爺子完完全全都是在為朱懷考量,所以朱權才撿了這個便宜。


    “孩子,北疆苦,未來的日子,娘親怕咱娘兩見麵的機會寥寥無幾,你去那邊,自己照顧好自己。”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呼風喚雨朱長夜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荒高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荒高手並收藏呼風喚雨朱長夜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