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沒剿掉,還白白傷了十幾名明軍。


    這無異於奇恥大辱!


    朱雄英深吸口氣他能看出來,老爺子身上在冒火。


    那眼神,甚至都恨不得吃了湯和。


    “你兒子……該死!”


    “一個千戶所,連倭寇都沒摸到……嗬嗬!”朱元璋冷笑。


    “等回去,回朝廷,別在這丟人現眼了!”


    湯和哭喪著臉,默默看了朱雄英一眼。


    朱元璋怒道:“你當真以為咱會看在咱大孫的麵,饒了你湯家?”


    “小小彈丸之國,一群倭寇蠻夷,一個千戶所,還被被傷了人,哈哈,咱要你們有啥用?你湯家在東南海防了十年,這點小事都辦不好,好,好的很!”


    “怕不是有人心思都不放在訓練海軍上,都想著怎麽在混水摸魚了吧?”


    湯和被嚇的一眼不敢發。


    他和朱元璋關係是很好,但他也知道老爺子殘暴的本性。


    發生這種事,無疑是在扇大國君主的臉,朱元璋如何能忍?


    “他,他不敢!咱湯家世代忠良,怎可能幹出這種事。”


    朱元璋冷笑:“那你告訴咱,為何東南吃了敗仗?啊?”


    湯和默默垂下頭。


    他解釋不了玩。


    朱雄英在一旁沉默了許久,腦海也在分析這件事,很久後才對朱元璋道:“爺爺阿,這事,怕不簡單。”


    “啥不簡單的,不要替他狡辯!”


    朱元璋怒氣未消。


    朱雄英道:“沒有替老國公狡辯,這事兒恐怕真有些嚴重。”


    朱元璋抬頭,看著一臉凝重的朱懷,狐疑道:“啥意思?”.


    ……


    小院,清風,家畜,黃狗。


    微風,綠葉,晨曦,三人。


    朱元璋臉色慍怒不休,湯和戰戰兢兢一言不敢發。


    朱雄英麵色凝重,心裏在打突。


    “爺爺,這事兒恐怕真有些嚴重。”


    朱元璋聽了朱雄英的話,先將怒氣壓住,狐疑道:“什麽意思?”


    湯和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朱雄英,依舊戰戰兢兢的站在旁邊。


    朱雄英攙著湯和道:“老國公,您先坐下,一把年紀了,別彎腰站著了,先聽我說完。”


    湯和哪兒敢。


    皇爺在怒頭上,真要是衝動了,君令一出,那就覆水難收了!


    能勸得動朱元璋的沒幾個,隻有朱標,現在的朱雄英。


    湯和很慶幸皇孫還活著,也慶幸自己能和朱雄英有這麽一段香火情。


    要是不然,他長子東南備倭總指揮湯晟可能現在已經鋃鐺入獄,甚至更嚴重的,可能已經被朱元璋扒了皮!


    朱元璋是個暴虐嗜殺的帝王,也隻有在朱雄英麵前,才會有軟弱的一麵。


    在外麵,他永遠都是那個鐵血的朱元璋!


    前段時間老爺子染了瘧疾,在皇宮,那群太醫便是去給老爺子診斷,都能嚇的瑟瑟發抖。


    何也?


    太醫看著是個威風的職業,其實稍有不慎就要掉腦袋。


    洪武皇帝是個極愛遷怒於人的君主,當年太醫院許多禦醫因為沒治好他的外甥李文忠,都被砍了腦袋。


    這就是朱元璋!一個嗜殺暴虐的大明帝王!


    朱元璋冷眼看著湯和,哼道:“讓你坐就先坐,項上人頭先擱著吧!”


    湯和忙道:“好……好。”


    老國公現在將所有希望都放在朱雄英身上,默不作聲的坐在朱元璋身旁,再也沒有往日的從容淡定,一顆蒼老的心忍不住顫抖。


    一把年紀了,還要為後生著想……


    朱雄英白了朱元璋,沒好氣的道:“您老爺子能否不要動不動就嚇人啊!合著您還真能一句話就要了人的人頭啊?人老國公好歹是你的老夥伴,再說了,也不是老國公犯錯,他為子孫著想,這份情不是和您一樣麽?”


    朱元璋咂摸咂摸嘴巴,還是哼道:“你少為他說話,說事兒。”


    朱雄英點頭:“好!”


    他環顧著朱元璋和湯和,忽然問道:“咱大明東南海軍如何?”


    朱元璋很有發言權,喝道:“吊抽倭夷根本不在話下!”


    “況且咱國朝的大船已經造出幾個,就算硬撞,也能將倭夷的船給撞翻咯!”


    說這話的時候,朱元璋剛毅的臉上帶著濃烈的不屑。


    他根本就沒將東南海島上的彈丸之國放在眼裏,至始至終都沒正眼瞧過倭夷。


    這也是為什麽老爺子聽說東南吃了敗仗,才會如此動怒!


    大明打過不少仗,有旗鼓相當的,有倍之於敵的,有半數於敵的。


    可哪一次大明不是大勝?


    北方塞外的虎狼,大明虎賁都能輕而易舉的拿下,在東南卻摔了跟頭,這能忍?


    朱雄英點頭,對這份大國自豪感,家國強盛的自豪感很是動容。


    他道:“既然如此,東南還是吃了敗仗,這不是很滑稽?”


    朱元璋哼道:“那是他湯家後人無能!”


    朱雄英搖頭:“恐怕不是,湯家人在東南海防了十幾年,一場仗不可能戰敗到這種程度。”


    朱元璋急道:“那究竟咋了麽!”


    朱雄英道:“爺爺阿,我做個假設。”


    “假設東南有那麽一群百姓,在給倭寇引路,給倭寇藏匿,給倭寇透露咱大明海軍的動向……”


    “如此一來,咱還能打勝仗?”


    朱雄英說完,彎腰給老爺子和湯和泡了兩壺濃茶。


    兩個老人愣在原地,一言不發,臉色驚疑不定,默默的看著朱雄英。


    現場有些沉默。


    老爺子的臉,比剛才還要鐵青。


    “扯啥呢!”


    朱元璋不高興的道:“咱大明百姓,怎會做了奸細?扯淡!”


    老爺子將一顆赤忱之心,全部放在治理百姓身上。


    他自信自己對百姓足夠的好,他自己一貫省吃儉用,可他從來沒虧待過任何百姓。


    大明十五個布政司的百姓,朱元璋都一視同仁,從沒有虧待哪一個布政司。


    一心向明月,明月為何會照溝渠?


    朱元璋想不通,也不敢苟同。


    朱雄英微微笑了笑,道:“爺爺,我知道您對百姓抱有很大的期望,咱大明百姓也沒辜負過老爺子,沒辜負過咱皇帝,更沒辜負過大明朝廷。”


    “可是這事兒除了這種解釋,還有什麽可能?”


    朱元璋沒好氣的道:“講不通!東南沿海百姓為啥要這麽做?”


    朱雄英道:“恐怕不止是百姓,更多的應該是東南商人。”


    “至於為什麽這麽做?禁海啊!他們需要在東南,讓大明吃一場敗仗。”


    “如此一來,朝廷的文官們才會知道海防的重要。”


    朱元璋眯著眼:“為什麽?”


    朱雄英慢條斯理的解釋,一字一頓的道:“因為這樣,才能……走私!”


    “我們大明內陸的絲綢,在國內賣,上品的絲綢一段一兩紋銀,可要是出海,在海外能賣到九兩!”


    “如此大的利益驅使之下,東南的商人集團,一定是不願意讓國朝將國門打開!”


    “國門不打開,他們走私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如果國門打開了,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去海外做生意,他們如何斂財?”


    當財富累積到一定地步,商人必定會要話語權。


    有了話語權之後,他們還會要更多的權力。


    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其實也不見得都是壞事。


    但壞就壞在,他們會用手中的錢換權,用這種權再去換取更多的錢。


    當手裏有了權力,有了財富,他們要的就是淩駕於律法之上。


    從古至今,這種社會發展的規律都沒有變過,從開始的學而優則仕,到後來逐漸成為商而優則仕。


    朱雄英沉默了一下,他發現老爺子臉色更加不好看,就連湯和也沒有了方才惶恐之色,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憤恨!


    朱雄英看著朱元璋,道:“大明海軍不會無緣無故吃了敗仗,十餘兒郎受的傷,總該有人血債血償。”


    “爺爺,你若是動怒,若是罷了湯晟,亦您殺了湯晟,或許才真的中了背後一些人物的奸計。”


    “他們既然敢冒這麽大風險,對湯指揮使下手,對明軍下手,那就說明,燙指揮使已經危害到他們的利益了!”


    “此事……要慎重!”


    朱元璋聽完,臉色漸漸平靜下來,目光有些深沉,沉默的久久不語。


    湯和在一旁聽著朱雄英慢條斯理的分析,看著朱雄英從容自信的臉龐,心裏有些感激,又有些唏噓。


    自家的子孫,哪有一個能達到他的這番成就?


    別人都說出生決定命運。


    實際這個社會就是如此。


    可湯和此時卻有不同想法。


    即便將朱雄英的這層尊貴的身份給拋開,這樣的人,在未來成就也會無限之大!


    才這歲數,還沒有及冠禮,還沒真正意義上的成年。


    如此年輕,分析問題偏僻入裏,應對事情沉著冷靜。


    湯和眸中帶著欣喜,帶著激動。


    大明後繼有人了!


    拋開這些,湯和自然對朱雄英深深的感激。


    老爺子容易衝動,如果不是今天朱雄英這一番話,他甚至都無法預料到朱元璋會怎麽處置自家兒子。


    朱元璋舔了舔皸裂的嘴唇,笑的有些扭曲,“嗬嗬,咱打了個盹,他們就以為咱鞭長莫及。”


    “東南這些跳梁小醜,要不收拾收拾,還不上天咯!”


    朱元璋目光如炬的盯著朱雄英:“大孫,你說的對,勸的好!咱剛才差點中了他們的奸計!”


    “嗬嗬,把咱都算計進來的,有勁!”


    老爺子對自家人,對自己皇室成員,底線很低,所以盡管朱允炆和呂氏在他病危的時候,即便他們忤逆自己,老爺子最終也舍不得下任何毒手,隻是封賞了朱允熥,讓呂氏母子自己反省。


    但對外人,老爺子的底線很高,尊嚴絲毫不容踐踏!


    如今東南有人挑釁他的權威,挑釁朝廷的臉麵,那此事就不會輕易罷手!


    朱元璋看著湯和:“你兒子的命先留著。”


    湯和常常舒口氣:“多謝老爺子寬宏大量。”


    朱元璋哼了哼,一指朱雄英,道:“謝咱幹啥?謝他。”


    湯和趕緊對朱懷道謝。


    朱雄英連連側身:“哎喲,老國公你可莫折煞我了!”


    他不滿的白著朱元璋,“爺爺阿,您你也是的,您又能決定什麽,整的湯家後人的生死您真能掌控一樣。”


    “這事最終的決定權,我認為還是得百官商量一下。”


    朱元璋瞪大眼睛,喝道:“反正咱就能決定!”


    “為什麽?您的一言堂?”朱雄英問道。


    湯和看了一眼朱元璋,趕忙對朱雄英道:“你爺爺本事大,能改變很多的想法,反正他說的對就是了,不然咱也求不到這來。”


    朱雄英哦了一聲,有些古怪的看了一眼湯和和朱元璋。


    搞什麽鬼。


    ……


    一輪紅日,從紫禁城東方升起。


    將整個皇城照耀的美輪美奐。


    各衙門已經有序推開辦公大門。


    各部堂早早到衙門,底層小吏已經給衙門值廬內的諸官吏泡好茶。


    工部主事練子寧也早早來當值。


    屋內有小吏在擦拭座椅和拖著地板。


    “練大人,早啊。”


    練子寧嗯了一聲,走到太師椅上坐定。


    朱漆桌案上堆著一堆文書,皇陵的重修,需要耗費大量的心神,戶部撥給工部的預算,能申請到皇陵項目上的少之又少。


    最令他疲憊的是,他手下的人手工匠又一步步被工部郎中楊明笙借調。


    下麵的小吏紛紛上奏文書,請求練-子寧加派人手。


    他不知搪塞了多少次,可皇陵是有工期時限的,完成不了考核政績就會被打劣等,以後升遷又會要多熬幾年。


    大明的官難做,上麵一句話,作為基層官吏要跑斷腿愁白了發。


    “練大人,早啊。”


    少頃,工部右主事也穿著官袍走了進來,坐在練子寧對麵的辦公桌後,端著茶盞開始喝茶。


    “你說你啊,非要和楊郎中較勁個啥。”


    右主事韓齊吹了吹黃湯的熱氣,語重心長的對練子寧道:“咱就混一混不好麽?你看本官,雖然已經五十餘了,但做官的精髓本官是摸透了,不得罪人,不辦事,不管事,凡事模棱兩可,能讓下麵的人擔著責任就讓他們擔著。”


    “修皇陵這事兒,你就讓主簿去管著就是,何必親力親為呢?”


    練子寧揶揄道:“如果人人都向韓大人這樣,大明完了。”


    韓齊不以為意,他對自己的定位很精準,混!(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呼風喚雨朱長夜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荒高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荒高手並收藏呼風喚雨朱長夜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