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邵氏複興之始
成為財閥少公子,鯨吞實業帝國 作者:此間人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邵氏電影公司全稱邵氏兄弟(國際)影業有限公司。
邵氏電影,開場的【sb】盾牌logo,可能是每一個八零後九零後最深的印象。
畢竟每次這個logo出來,很容易讓人想歪,看到了就會大笑,因為太有標誌性了。
邵毅府既然決定了要向自己兒子學習,那就要貫徹到底。
當初邵維鼎收購寶成實業,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改寶成實業為斯沃琪集團,而後推出了一個冠以“時尚”“青春”為特色的品牌手表係列。
這個改變,直接將斯沃琪與港島其他手表區分開來。
現如今,斯沃琪手表成為了港島學生和年輕白領最喜歡的手表品牌,這一切都證明了邵維鼎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鑒於此,邵毅府想要改一下“邵氏兄弟”這個名字。
但是做這些事情之前,他還是將邵維鼎給叫了過來商量。
“集團名字,我覺得可以不用更改,還是叫邵氏兄弟。這是我們邵氏的底蘊,更改了,反而會讓人輕視。”
“但是既然要收購無線台,要改就得從集團架構上麵去改。”
邵維鼎沉吟了一會兒,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有些意外紹毅府突然的舉動,這是前世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但是作為自己的父親,他既然有了這個想法,自己也是樂意幫忙的。
雖然【邵氏兄弟】這個名字,很明顯是模仿【華納兄弟】取得,以至於logo和華納的都極其相似。
一個【wb】藍色盾牌,一個【sb】金色盾牌。
但是不管如何,這個名字已經叫了三十年。
是邵毅府的心血。
如果直接改掉這個名字,他這位父親情感上可能也會不好受。
“公司架構怎麽更改?”
邵毅府聽到不用改集團名字,有些意外,但也有些放鬆。
畢竟是自己的心血,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他也不想要進行更改。
“兩級架構,邵氏兄弟是集團總公司,在第一級。”
“電影製作與發行,以及電視廣播傳媒並列為第二級。”
“這樣也就沒有誰吞並誰的問題,收購無線台後,可以將影響降至最低。”
“兩家在集團框架下,協同發展,共用屬於集團的資源。”
邵維鼎給出了一個具體建議。
其實現在的邵氏兄弟和無線台,是有這個趨勢的。
像原本屬於邵氏的影城,攝影棚以及道具服裝這些東西,兩家都是混在一起使用。
演員就更是如此,無線班就是兩家一起合作承辦的。
也就是紹毅府徹底成了tvb的董事會主席後,這個合作承辦才改由tvb一家承辦,但人員還是流通的。
可以說邵毅府在看到邵氏兄弟逐漸衰落之後,為了盡快將tvb扶持起來,他一直在用邵氏影業給tvb輸血。
“這個架構沒有問題。”邵毅府點點頭道:“隻是這個新的電影公司,我們要不要換一個名字?”
邵維鼎沉吟了一會兒道:“華影怎麽樣?全名是華人影業,意為做我們華人自己的電影。”
“好,華人影業,這個名字好。”邵毅府拍著巴掌笑道:“格局夠大,不再拘泥於我們一家一業,而是放眼整個華人圈,這個寓意好。”
“既然電影公司的名字改了,那我們的這個廠標logo是不是也要改一下?”
他看向邵維鼎,臉上有著猶豫。
當然要改,難不成三四十年後,還繼續讓【sb】成為電影的開場笑話?
那他們邵氏可能真的要被笑死。
“老豆,廠標這個事情你就交給我。我去美國找一家特效公司,做一段動畫特效,絕對讓你眼前一亮。”
邵維鼎大包大攬道。
所謂電影“廠標logo”,就是電影開場前出品製作公司出現的那十幾秒左右視頻。
國外如迪士尼是煙花升起的城堡,派拉蒙的群星環繞雪山,米高梅的獅子,哥倫比亞的自由女神像等,都是比較經典的廠標造型,後世觀眾也非常熟悉。
而國內公司如華誼公司是齒輪與龍首,萬達公司是荷葉與露珠,國營製片廠則顯得有些雷同,都是工農兵廠標,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而在港島,對於廠標其實都不太重視。多是以字幕和一張圖片表示。
記憶最深的可能還得是邵氏的【sb】,以及“噔噔噔噔”四塊金磚拚出來的嘉禾讓人難忘。
但是一部電影,廠標就是一家電影公司的“門麵”。
片頭就要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
越是大氣磅礴,越能印象深刻。
記住了“邵氏”,此後邵氏出產的片子,他們也會更加關注。
而好的廠標logo,關鍵之處不在於製作難度,而是創意。
很不巧,邵維鼎腦子裏的創意一籮筐。
“阿鼎,股市上的事情我不懂。你之前說要學會利用股市上的資金,用別人的錢,來辦我們自己的事。”
邵毅府疑惑道:“收購無線台,我一言可決,沒什麽難度。但是之後,我該怎麽從股市裏拿錢呢?”
聽到這話,邵維鼎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
說拿錢是文雅的說法,專業術語應該叫做“圈錢”。
自己老子,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對於圈錢還是很敏感啊!
首次嚐試金融操作,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它。
“老豆,圈錢,哦,從股市裏拿錢其實很簡單。”
邵維鼎介紹道:“隻要你業績好,股價高,流動性強,你就可以進行股票質押。從銀行或者是從相關機構拿錢。”
“又或者,你可以通過增發股票,獲得現金。”
“你自己想要拿錢的話,還可以在二級市場減持股票,套現。”
“當然,融資定向增發,配股募資都是獲得資金的手段。”
邵毅府聽的似懂非懂,也不糾結這些,他和邵維鼎一樣,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既然自己不懂,那就讓專業的人去操作。
他就認準一條。
市值漲上去了,邵氏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對了老豆。”邵維鼎想到了什麽,突然道:“既然你決定要進行徹底的改革,那麽對於一些人才,你就要舍得籠絡了。”
“怎麽個籠絡法?”
邵維鼎緩緩道:“你可以羅列出一些不可缺少的人才,不管是管理方麵的,還是導演演員。”
“你可以向他們定向增發一些股票,讓這些人成為邵氏的股東。這樣邵氏的市值越高,他們賺的也就越多,自然而然就與邵氏綁定在了一起。”
“再要跳槽的時候,他們也得考慮值不值得了。”
定向增發,可以給個內部價格,主要還是為了綁定人才。
如果要跳槽,就必須退股。
後世華誼上市前,就搬出了這套手段。
拿出了一些內部認購名額,讓公司內的導演明星進行認購。
黃小明、李兵兵、張涵予、任泉、馮小剛這些人都認購了部分股權。
上市後,這些股權暴漲幾十倍。
後來王京花帶著旗下藝人出走。
走的全都是沒有認購股權的,認購股權的一個都沒走。
這就是資本綁定。
當然他們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華誼後來市值巔峰期甚至高達九百多億。
這些人也一個個從明星變成了資本,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要不是王家兄弟覺得從股市上賺錢太容易,完全飄了。
不好好玩主營業務做電影,反而進軍手機遊戲、地產酒店等領域。
還想著搞主題樂園。
也不至於被博納、光線這些後來者徹底甩在了身後。
邵氏要改革,不光要吸收前人的經驗,這輛後車也得借鑒一二。
邵氏電影,開場的【sb】盾牌logo,可能是每一個八零後九零後最深的印象。
畢竟每次這個logo出來,很容易讓人想歪,看到了就會大笑,因為太有標誌性了。
邵毅府既然決定了要向自己兒子學習,那就要貫徹到底。
當初邵維鼎收購寶成實業,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改寶成實業為斯沃琪集團,而後推出了一個冠以“時尚”“青春”為特色的品牌手表係列。
這個改變,直接將斯沃琪與港島其他手表區分開來。
現如今,斯沃琪手表成為了港島學生和年輕白領最喜歡的手表品牌,這一切都證明了邵維鼎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鑒於此,邵毅府想要改一下“邵氏兄弟”這個名字。
但是做這些事情之前,他還是將邵維鼎給叫了過來商量。
“集團名字,我覺得可以不用更改,還是叫邵氏兄弟。這是我們邵氏的底蘊,更改了,反而會讓人輕視。”
“但是既然要收購無線台,要改就得從集團架構上麵去改。”
邵維鼎沉吟了一會兒,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有些意外紹毅府突然的舉動,這是前世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但是作為自己的父親,他既然有了這個想法,自己也是樂意幫忙的。
雖然【邵氏兄弟】這個名字,很明顯是模仿【華納兄弟】取得,以至於logo和華納的都極其相似。
一個【wb】藍色盾牌,一個【sb】金色盾牌。
但是不管如何,這個名字已經叫了三十年。
是邵毅府的心血。
如果直接改掉這個名字,他這位父親情感上可能也會不好受。
“公司架構怎麽更改?”
邵毅府聽到不用改集團名字,有些意外,但也有些放鬆。
畢竟是自己的心血,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他也不想要進行更改。
“兩級架構,邵氏兄弟是集團總公司,在第一級。”
“電影製作與發行,以及電視廣播傳媒並列為第二級。”
“這樣也就沒有誰吞並誰的問題,收購無線台後,可以將影響降至最低。”
“兩家在集團框架下,協同發展,共用屬於集團的資源。”
邵維鼎給出了一個具體建議。
其實現在的邵氏兄弟和無線台,是有這個趨勢的。
像原本屬於邵氏的影城,攝影棚以及道具服裝這些東西,兩家都是混在一起使用。
演員就更是如此,無線班就是兩家一起合作承辦的。
也就是紹毅府徹底成了tvb的董事會主席後,這個合作承辦才改由tvb一家承辦,但人員還是流通的。
可以說邵毅府在看到邵氏兄弟逐漸衰落之後,為了盡快將tvb扶持起來,他一直在用邵氏影業給tvb輸血。
“這個架構沒有問題。”邵毅府點點頭道:“隻是這個新的電影公司,我們要不要換一個名字?”
邵維鼎沉吟了一會兒道:“華影怎麽樣?全名是華人影業,意為做我們華人自己的電影。”
“好,華人影業,這個名字好。”邵毅府拍著巴掌笑道:“格局夠大,不再拘泥於我們一家一業,而是放眼整個華人圈,這個寓意好。”
“既然電影公司的名字改了,那我們的這個廠標logo是不是也要改一下?”
他看向邵維鼎,臉上有著猶豫。
當然要改,難不成三四十年後,還繼續讓【sb】成為電影的開場笑話?
那他們邵氏可能真的要被笑死。
“老豆,廠標這個事情你就交給我。我去美國找一家特效公司,做一段動畫特效,絕對讓你眼前一亮。”
邵維鼎大包大攬道。
所謂電影“廠標logo”,就是電影開場前出品製作公司出現的那十幾秒左右視頻。
國外如迪士尼是煙花升起的城堡,派拉蒙的群星環繞雪山,米高梅的獅子,哥倫比亞的自由女神像等,都是比較經典的廠標造型,後世觀眾也非常熟悉。
而國內公司如華誼公司是齒輪與龍首,萬達公司是荷葉與露珠,國營製片廠則顯得有些雷同,都是工農兵廠標,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而在港島,對於廠標其實都不太重視。多是以字幕和一張圖片表示。
記憶最深的可能還得是邵氏的【sb】,以及“噔噔噔噔”四塊金磚拚出來的嘉禾讓人難忘。
但是一部電影,廠標就是一家電影公司的“門麵”。
片頭就要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
越是大氣磅礴,越能印象深刻。
記住了“邵氏”,此後邵氏出產的片子,他們也會更加關注。
而好的廠標logo,關鍵之處不在於製作難度,而是創意。
很不巧,邵維鼎腦子裏的創意一籮筐。
“阿鼎,股市上的事情我不懂。你之前說要學會利用股市上的資金,用別人的錢,來辦我們自己的事。”
邵毅府疑惑道:“收購無線台,我一言可決,沒什麽難度。但是之後,我該怎麽從股市裏拿錢呢?”
聽到這話,邵維鼎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
說拿錢是文雅的說法,專業術語應該叫做“圈錢”。
自己老子,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對於圈錢還是很敏感啊!
首次嚐試金融操作,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它。
“老豆,圈錢,哦,從股市裏拿錢其實很簡單。”
邵維鼎介紹道:“隻要你業績好,股價高,流動性強,你就可以進行股票質押。從銀行或者是從相關機構拿錢。”
“又或者,你可以通過增發股票,獲得現金。”
“你自己想要拿錢的話,還可以在二級市場減持股票,套現。”
“當然,融資定向增發,配股募資都是獲得資金的手段。”
邵毅府聽的似懂非懂,也不糾結這些,他和邵維鼎一樣,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既然自己不懂,那就讓專業的人去操作。
他就認準一條。
市值漲上去了,邵氏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對了老豆。”邵維鼎想到了什麽,突然道:“既然你決定要進行徹底的改革,那麽對於一些人才,你就要舍得籠絡了。”
“怎麽個籠絡法?”
邵維鼎緩緩道:“你可以羅列出一些不可缺少的人才,不管是管理方麵的,還是導演演員。”
“你可以向他們定向增發一些股票,讓這些人成為邵氏的股東。這樣邵氏的市值越高,他們賺的也就越多,自然而然就與邵氏綁定在了一起。”
“再要跳槽的時候,他們也得考慮值不值得了。”
定向增發,可以給個內部價格,主要還是為了綁定人才。
如果要跳槽,就必須退股。
後世華誼上市前,就搬出了這套手段。
拿出了一些內部認購名額,讓公司內的導演明星進行認購。
黃小明、李兵兵、張涵予、任泉、馮小剛這些人都認購了部分股權。
上市後,這些股權暴漲幾十倍。
後來王京花帶著旗下藝人出走。
走的全都是沒有認購股權的,認購股權的一個都沒走。
這就是資本綁定。
當然他們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華誼後來市值巔峰期甚至高達九百多億。
這些人也一個個從明星變成了資本,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要不是王家兄弟覺得從股市上賺錢太容易,完全飄了。
不好好玩主營業務做電影,反而進軍手機遊戲、地產酒店等領域。
還想著搞主題樂園。
也不至於被博納、光線這些後來者徹底甩在了身後。
邵氏要改革,不光要吸收前人的經驗,這輛後車也得借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