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王權更替,中央集權
成為財閥少公子,鯨吞實業帝國 作者:此間人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門大廈。
相比於外界的躁動,屈臣氏內部其實也有些浮躁不安。
因為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所在的企業竟然龐大到了這種地步。
很多品牌,很多工廠,很多收購甚至於連他們都不清楚。
當《明報》將這些內容曝光出來的時候,他們的震驚並不比外界的任何人要少上半分。
沒辦法,歸根結底,屈臣氏還是一家零售機構。
大部分的員工都是與零售渠道鏈息息相關。
再加上《亞洲好聲音》的熱播,相當一部分人的精力投注在非常可樂上麵。
屈臣氏新增的產業,大多集中在國際製造端。
屈臣氏本身的製造業,還在起步階段,要是沒有聯合飲料廠,沒有收購過來的眾多產業,也沒辦法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而這些錢,全都是邵維鼎輸血提供的,收購的事項也是邵維鼎直屬團隊去推行,少部分相關事業才會由徐浩文和其他的一些高層去執行。
不過也因為邵維鼎的持續投資,屈臣氏其他股東的股份再次被稀釋。
他本人對於屈臣氏已經持股90%的股份。
其中10%,一半在斯沃琪手中,一半在屈臣氏創始三大家族手中。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屈臣氏都能算得上是邵維鼎的私人所有製企業。
而為了打通零售與製造的通道,在上市之前,讓龐大卻臃腫的各方機構,精簡下來,邵維鼎特地召開了一場涵蓋屈臣氏全球產業的會議。
不提本身就在港島的管理層,黑鬆的張中元、維他奶的羅貴祥,在日本的石敢、鬆本清,在南洋的宋堯、邵維鍾,在韓國的飲樂多公司總經理金泰賢、在日本的寶礦力水特代表大塚誌,以及眾多的化妝品日用品產業代表。
今天,可以說是屈臣氏多方勢力第一次來的這麽整齊。
要知道,光是收購這些企業,邵維鼎總計就花出去了15億港幣。
僅僅一家維他奶,邵維鼎就砸下去了3億港幣。
足足溢價超過一億,才將擁有2.1億資產的維他奶全資收購了下來。
“今天把這麽多人召集在一起,其實就是想著和大家商量一下,帶大家一起發財的事情。”
坐在上首位上,邵維鼎笑嗬嗬道:
“這幾天的新聞大家應該也都看到了,有說我們屈臣氏異軍突起,也有說我們是融合的怪物,但是無一例外,現在外界全都在吹捧我們,吹捧屈臣氏。”
“他們說的沒錯,屈臣氏的確是一隻怪物,一隻即將出籠的怪物。”
“一旦它上市成功,必然會登頂港島實體產業市值第一的寶座。”
一群人坐在邵維鼎麵前,一個個老老實實,臉上雖然極力壓抑,卻也難掩他們激動的心情。
不管是誰,對於這句話,沒有人會懷疑。
短短一年時間,在邵維鼎手上已經創造出了一個財富神話。
一個斯沃琪力壓日本精工,拯救了港島的鍾表製造業。
這樣的邵維鼎,他們怎麽可能會懷疑。
非常可樂的熱銷就在眼前,各大證券投行蜂擁而來。
這樣的屈臣氏,又有誰會懷疑。
不過誰都沒有說話,因為他們很清楚,邵維鼎這話還有後文。
果然,停頓了一會兒,邵維鼎的聲音響了起來。
“在說正事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
邵維鼎指著下首位的袁天帆道:“這位有人或許認識,但是更多人應該是不認識的。我介紹一下,他是聯交所的行政副總裁,目前已經辭職,將代替我承擔起屈臣氏上市之後的全部工作。”
“換句話說,從今天開始,他,就是我們屈臣氏的首席執行官。”
這話一落下,議論聲驟起!
有人將目光看向袁天帆,反複打量,他們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陌生人。
可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陌生人”會成為屈臣氏未來的掌門人。
而也有不少人,將目光看向了袁天帆對麵的徐浩文。
他們很清楚,徐浩文原本是最有機會坐上“首席執行官”這個位置的。
而徐浩文本人卻出乎意料的平靜,即便被這麽多目光注視,但是仍然目不斜視靜靜看著手上的筆記。
旁人從中看不出分毫。
隻是在沒有人注意到的地方,他的手在微微顫抖。
“大家好,我是袁天帆。”
迎著眾多質疑的目光,袁天帆站起身,做了一個自我介紹,大方得體、不卑不亢。
邵維鼎坐在首位上,將眾人的神情變化一一看在眼底。
他很清楚,如果將屈臣氏比作是一個疆域廣闊的帝國。
那麽這些人,有的是輔政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
但是,更多的,卻是組成帝國的諸侯王。
他們下轄的企業、工廠、品牌,就是這個諸侯國中的王國、人口和文化。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收攏這些諸侯王的人心。
將他們綁在帝國的戰車之上,成為屈臣氏的利益共同體。
如此,才可能保證屈臣氏的長盛不衰。
“邵董,您說的帶大家一起發財是什麽意思?”
維他奶總經理羅貴祥,對於ceo是誰並不關心,他更加關心的反而是邵維鼎此前提到的那句“帶大家一起發財”。
“屈臣氏上市,毫無疑問會讓我的個人財富急劇膨脹。但是,說實話,我對錢沒什麽興趣,財富的增長對我而言就是些枯燥的數字罷了。”邵維鼎平淡的說著:“我更想要的其實是帶出一批的億萬富翁,讓你們賺錢不止是為了我,更是為了你們自己。”
“所以,我打算拿出10%的股份,設立一個股權激勵池。”
“你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隻要達到股權激勵的相應標準,就可以從中以內部價購得獎勵池的股份,差價將由公司資本公積金補足,甚至於突出貢獻的人,將直接獲得公司贈與的期權股份。”
嘶!
這句話落下,全場倒吸一口冷氣。
股份激勵池,他們很陌生,不清楚具體的概念。
但是能夠拿到屈臣氏的股份,光這一點,就足夠讓他們心動了。
尤其是一些手裏握有不少資金的人。
比如維他奶的羅貴祥、黑鬆張中元等人。
他們可是賣掉了公司,又在屈臣氏當中身處要職!
這幾天看新聞報道,原本還在後悔。
當初賣公司的時候,怎麽沒想到以股份置換的形式加入到屈臣氏當中。
可現在,邵維鼎竟然又給了他們一個成為屈臣氏股東的機會。
哪怕是1%的股份,到時候也可能價值過億。
更別提,未來的潛在價值。
這是拿多少錢都換不來的啊!
“邵董,具體標準是什麽?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標準嗎?”
羅貴祥目光炙熱。
相比於外界的躁動,屈臣氏內部其實也有些浮躁不安。
因為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所在的企業竟然龐大到了這種地步。
很多品牌,很多工廠,很多收購甚至於連他們都不清楚。
當《明報》將這些內容曝光出來的時候,他們的震驚並不比外界的任何人要少上半分。
沒辦法,歸根結底,屈臣氏還是一家零售機構。
大部分的員工都是與零售渠道鏈息息相關。
再加上《亞洲好聲音》的熱播,相當一部分人的精力投注在非常可樂上麵。
屈臣氏新增的產業,大多集中在國際製造端。
屈臣氏本身的製造業,還在起步階段,要是沒有聯合飲料廠,沒有收購過來的眾多產業,也沒辦法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而這些錢,全都是邵維鼎輸血提供的,收購的事項也是邵維鼎直屬團隊去推行,少部分相關事業才會由徐浩文和其他的一些高層去執行。
不過也因為邵維鼎的持續投資,屈臣氏其他股東的股份再次被稀釋。
他本人對於屈臣氏已經持股90%的股份。
其中10%,一半在斯沃琪手中,一半在屈臣氏創始三大家族手中。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屈臣氏都能算得上是邵維鼎的私人所有製企業。
而為了打通零售與製造的通道,在上市之前,讓龐大卻臃腫的各方機構,精簡下來,邵維鼎特地召開了一場涵蓋屈臣氏全球產業的會議。
不提本身就在港島的管理層,黑鬆的張中元、維他奶的羅貴祥,在日本的石敢、鬆本清,在南洋的宋堯、邵維鍾,在韓國的飲樂多公司總經理金泰賢、在日本的寶礦力水特代表大塚誌,以及眾多的化妝品日用品產業代表。
今天,可以說是屈臣氏多方勢力第一次來的這麽整齊。
要知道,光是收購這些企業,邵維鼎總計就花出去了15億港幣。
僅僅一家維他奶,邵維鼎就砸下去了3億港幣。
足足溢價超過一億,才將擁有2.1億資產的維他奶全資收購了下來。
“今天把這麽多人召集在一起,其實就是想著和大家商量一下,帶大家一起發財的事情。”
坐在上首位上,邵維鼎笑嗬嗬道:
“這幾天的新聞大家應該也都看到了,有說我們屈臣氏異軍突起,也有說我們是融合的怪物,但是無一例外,現在外界全都在吹捧我們,吹捧屈臣氏。”
“他們說的沒錯,屈臣氏的確是一隻怪物,一隻即將出籠的怪物。”
“一旦它上市成功,必然會登頂港島實體產業市值第一的寶座。”
一群人坐在邵維鼎麵前,一個個老老實實,臉上雖然極力壓抑,卻也難掩他們激動的心情。
不管是誰,對於這句話,沒有人會懷疑。
短短一年時間,在邵維鼎手上已經創造出了一個財富神話。
一個斯沃琪力壓日本精工,拯救了港島的鍾表製造業。
這樣的邵維鼎,他們怎麽可能會懷疑。
非常可樂的熱銷就在眼前,各大證券投行蜂擁而來。
這樣的屈臣氏,又有誰會懷疑。
不過誰都沒有說話,因為他們很清楚,邵維鼎這話還有後文。
果然,停頓了一會兒,邵維鼎的聲音響了起來。
“在說正事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
邵維鼎指著下首位的袁天帆道:“這位有人或許認識,但是更多人應該是不認識的。我介紹一下,他是聯交所的行政副總裁,目前已經辭職,將代替我承擔起屈臣氏上市之後的全部工作。”
“換句話說,從今天開始,他,就是我們屈臣氏的首席執行官。”
這話一落下,議論聲驟起!
有人將目光看向袁天帆,反複打量,他們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陌生人。
可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陌生人”會成為屈臣氏未來的掌門人。
而也有不少人,將目光看向了袁天帆對麵的徐浩文。
他們很清楚,徐浩文原本是最有機會坐上“首席執行官”這個位置的。
而徐浩文本人卻出乎意料的平靜,即便被這麽多目光注視,但是仍然目不斜視靜靜看著手上的筆記。
旁人從中看不出分毫。
隻是在沒有人注意到的地方,他的手在微微顫抖。
“大家好,我是袁天帆。”
迎著眾多質疑的目光,袁天帆站起身,做了一個自我介紹,大方得體、不卑不亢。
邵維鼎坐在首位上,將眾人的神情變化一一看在眼底。
他很清楚,如果將屈臣氏比作是一個疆域廣闊的帝國。
那麽這些人,有的是輔政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
但是,更多的,卻是組成帝國的諸侯王。
他們下轄的企業、工廠、品牌,就是這個諸侯國中的王國、人口和文化。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強中央集權,收攏這些諸侯王的人心。
將他們綁在帝國的戰車之上,成為屈臣氏的利益共同體。
如此,才可能保證屈臣氏的長盛不衰。
“邵董,您說的帶大家一起發財是什麽意思?”
維他奶總經理羅貴祥,對於ceo是誰並不關心,他更加關心的反而是邵維鼎此前提到的那句“帶大家一起發財”。
“屈臣氏上市,毫無疑問會讓我的個人財富急劇膨脹。但是,說實話,我對錢沒什麽興趣,財富的增長對我而言就是些枯燥的數字罷了。”邵維鼎平淡的說著:“我更想要的其實是帶出一批的億萬富翁,讓你們賺錢不止是為了我,更是為了你們自己。”
“所以,我打算拿出10%的股份,設立一個股權激勵池。”
“你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隻要達到股權激勵的相應標準,就可以從中以內部價購得獎勵池的股份,差價將由公司資本公積金補足,甚至於突出貢獻的人,將直接獲得公司贈與的期權股份。”
嘶!
這句話落下,全場倒吸一口冷氣。
股份激勵池,他們很陌生,不清楚具體的概念。
但是能夠拿到屈臣氏的股份,光這一點,就足夠讓他們心動了。
尤其是一些手裏握有不少資金的人。
比如維他奶的羅貴祥、黑鬆張中元等人。
他們可是賣掉了公司,又在屈臣氏當中身處要職!
這幾天看新聞報道,原本還在後悔。
當初賣公司的時候,怎麽沒想到以股份置換的形式加入到屈臣氏當中。
可現在,邵維鼎竟然又給了他們一個成為屈臣氏股東的機會。
哪怕是1%的股份,到時候也可能價值過億。
更別提,未來的潛在價值。
這是拿多少錢都換不來的啊!
“邵董,具體標準是什麽?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標準嗎?”
羅貴祥目光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