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李家城: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邵維鼎
成為財閥少公子,鯨吞實業帝國 作者:此間人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龍中港碼頭。
晨光熹微,碼頭上是密密麻麻的身影。
本來麥理浩都被堵在了港府,為了趕到碼頭,也為了能夠穩住這些工人。
他直接放話,邵維鼎一小時後就能回港。
聽到這個消息,人群沸騰。
很多人仿佛都像吃下了定心丸一般,將大路紛紛讓開。
而這個消息也越傳越遠。
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整個港島都知道了邵維鼎即將乘船在中港碼頭登岸。
深水灣79號別墅。
李家城站在窗口,看著散去的工人。
今晚,他一夜未眠。
53歲的他,一向注重保養。
可今天一晚,他的雙鬢就有些泛白。
看著如潮水一般,退去的人群。
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霍鑒寧此刻不知道什麽時候,悄咪咪的來到了他的別墅。
在女傭的帶領下,他來到了陽台。
似是有所感應,李家城回過頭,無力道:“來了!”
看著麵前蒼老了幾分,仿佛失去了銳氣般的李家城,霍鑒寧一怔:“老板,您怎麽一下子......”
“變老了是不是?”李家城喃喃道:“我今年五十三歲了,虛歲也有五十四,以前我還覺得自己沒有老,有使不完的精力。”
“可現在,不知道為什麽,好累啊。”
霍鑒寧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可是話到了嘴邊卻始終說不出來。
“你能來我這裏,想必已經見到了港督,現在外麵是什麽情況?”
李家城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示意也讓霍鑒寧坐下。
“邵維鼎要回來了,港督去了中港碼頭,正在等他。”
霍鑒寧語速飛快,將外麵的局勢快速說了一遍。
“據港府掌握到的消息,目前上街的人數可能已經達到了百萬,不過這些人大部分都在邵維鼎工廠工人的組織之下,所以並沒有發生以往那些打砸事件。”
“除了東方日報,還有一些小報報社被砸了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大的事情。”
李家城沉默了一會兒,沉聲道:“我低估了他,我們所有人都低估了他。”
“他最大的依仗,從來就不是什麽港島首富這個頭銜,也不是其對於傳媒輿論的掌控,更不是背後的邵氏家族。”
“而是那兩座工業園,是新界那邊準備興建的家電基地。”
“邵維鼎是在用這種方式,施恩養望!”
“他身上的金身,從來就不是港府,或者是外人賦予他的。”
“而是這些吃著他的飯,受著他恩惠的普羅大眾。”
給一口飯吃,很容易。
但是在給飯吃的同時,還能賦予工人希望,收攏這些人的人心,可就太難了。
邵維鼎在以一種他們完全陌生的方式,培養起了他在港島的根基。
這種方式,怎麽看怎麽熟悉。
工業園,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廠醫院、廠學校,甚至分房,提供家屬就業渠道......
這他媽就是內地大工廠,大國企模式的另類翻版。
他去過內地,知道內地的工人是將工廠當做是自己家來看待的。
而寶成工業園,屈臣氏工業園,毫無疑問是港島本土化的一種實踐模式。
邵維鼎,就是這些大廠維係的根本。
自己要推倒邵維鼎,推倒屈臣氏。
在這些工人看來,就是在毀他們的家,他們的根本。
這是他今天想了一晚上,看到那人海一般的工人,才想明白的道理。
那些人和以往港島工廠裏麵,隻是領工資幹活的工人。
性質完全不一樣。
邵維鼎與他們是利益共同體,和剝削階級本質上有著不同。
而有著這麽多人站在邵維鼎的身後,可以說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邵維鼎對港島做什麽了。
任何的攻擊,任何的手段,在邵維鼎麵前都已經失去了效果。
“你說,邵維鼎是怎麽想出這種方式來的?”李家城喃喃道:“他才二十三歲啊,從來就沒有接受過內地教育的履曆,這次他北上,也不過是他第一次踏上內地而已。”
“他在英國,到底學了些什麽?”
沒人能告訴他答案。
霍鑒寧咬咬牙,提醒道:“老板,我覺得咱們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對這些東西進行複盤。”
“而是要盡量的減少我們的損失。”
“我察覺到,沈大班......還有港督那邊,他們似乎有意讓我們當替罪羔羊的意思。”
李家城自嘲的笑了笑:“阿寧,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難不成,你以為那些英國人會自己跳出來承認錯誤?”
“可是,可是我們也不能就這樣束手待斃啊!”
霍鑒寧聲音中充斥著不甘。
他才三十歲不到,還有大好年華。
1979年從美國留學歸來後,他就被李家城看中,進入長江實業集團。
這裏是他大展身手的舞台。
要是這個舞台都塌了,那他整個人生也就完了。
他不想坐牢。
李家城站了起來,看向天邊熹微的朝霞。
“之前我從這裏,看到外麵圍堵的工人的時候,我嚇得腿都軟了,我知道完了,全完了。”
“這是事實。”
“輸了我們就得認。”
李家城轉過身看向霍鑒寧,此刻他的臉上,哪裏還有一絲頹敗。
目光銳利,仿佛還勝往昔。
“我十五歲的時候,身無分文,我老豆病死的時候,是用一張草席給裹起來的,給他買墳的錢都被人騙走了。”
“那個時候,我太絕望了。”
“覺得天地之間,為何如此刻薄待我?”
李家城嘴裏說著絕望,但是牙齒咬的咯咯作響。
“可後來呢?”
“我創建了長江實業,我成為了第一個收購了英資洋行的華人,我站到了港島的華人的最頂峰。”
“所以,後麵我就想通了。”
李家城沉聲道:“我現在不過是,把這些年賺到的籌碼,全給輸了。”
“我的起點,比之十五歲那個無依無靠的孩子,要高出千萬倍。”
“我能花三十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創下這偌大家業。”
“我就還能再花三十年時間,卷土重來。”
霍鑒寧被震得心神膽顫。
這就是李家城啊,那個讓他心悅誠服的李家城。
“老板你,你打算.......”
李家城鎮定道:“這場大風暴,是肯定需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的。”
“我躲不了。”
“甚至於你,也躲不了。”
“不過,你也放心,說來說去,我們沒有觸犯任何法律,這件事終歸到底,隻是需要讓一個人滿意而已。”
他看向中港碼頭的方向。
那個人,應該就快要到了。
晨光熹微,碼頭上是密密麻麻的身影。
本來麥理浩都被堵在了港府,為了趕到碼頭,也為了能夠穩住這些工人。
他直接放話,邵維鼎一小時後就能回港。
聽到這個消息,人群沸騰。
很多人仿佛都像吃下了定心丸一般,將大路紛紛讓開。
而這個消息也越傳越遠。
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整個港島都知道了邵維鼎即將乘船在中港碼頭登岸。
深水灣79號別墅。
李家城站在窗口,看著散去的工人。
今晚,他一夜未眠。
53歲的他,一向注重保養。
可今天一晚,他的雙鬢就有些泛白。
看著如潮水一般,退去的人群。
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霍鑒寧此刻不知道什麽時候,悄咪咪的來到了他的別墅。
在女傭的帶領下,他來到了陽台。
似是有所感應,李家城回過頭,無力道:“來了!”
看著麵前蒼老了幾分,仿佛失去了銳氣般的李家城,霍鑒寧一怔:“老板,您怎麽一下子......”
“變老了是不是?”李家城喃喃道:“我今年五十三歲了,虛歲也有五十四,以前我還覺得自己沒有老,有使不完的精力。”
“可現在,不知道為什麽,好累啊。”
霍鑒寧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可是話到了嘴邊卻始終說不出來。
“你能來我這裏,想必已經見到了港督,現在外麵是什麽情況?”
李家城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示意也讓霍鑒寧坐下。
“邵維鼎要回來了,港督去了中港碼頭,正在等他。”
霍鑒寧語速飛快,將外麵的局勢快速說了一遍。
“據港府掌握到的消息,目前上街的人數可能已經達到了百萬,不過這些人大部分都在邵維鼎工廠工人的組織之下,所以並沒有發生以往那些打砸事件。”
“除了東方日報,還有一些小報報社被砸了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大的事情。”
李家城沉默了一會兒,沉聲道:“我低估了他,我們所有人都低估了他。”
“他最大的依仗,從來就不是什麽港島首富這個頭銜,也不是其對於傳媒輿論的掌控,更不是背後的邵氏家族。”
“而是那兩座工業園,是新界那邊準備興建的家電基地。”
“邵維鼎是在用這種方式,施恩養望!”
“他身上的金身,從來就不是港府,或者是外人賦予他的。”
“而是這些吃著他的飯,受著他恩惠的普羅大眾。”
給一口飯吃,很容易。
但是在給飯吃的同時,還能賦予工人希望,收攏這些人的人心,可就太難了。
邵維鼎在以一種他們完全陌生的方式,培養起了他在港島的根基。
這種方式,怎麽看怎麽熟悉。
工業園,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廠醫院、廠學校,甚至分房,提供家屬就業渠道......
這他媽就是內地大工廠,大國企模式的另類翻版。
他去過內地,知道內地的工人是將工廠當做是自己家來看待的。
而寶成工業園,屈臣氏工業園,毫無疑問是港島本土化的一種實踐模式。
邵維鼎,就是這些大廠維係的根本。
自己要推倒邵維鼎,推倒屈臣氏。
在這些工人看來,就是在毀他們的家,他們的根本。
這是他今天想了一晚上,看到那人海一般的工人,才想明白的道理。
那些人和以往港島工廠裏麵,隻是領工資幹活的工人。
性質完全不一樣。
邵維鼎與他們是利益共同體,和剝削階級本質上有著不同。
而有著這麽多人站在邵維鼎的身後,可以說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邵維鼎對港島做什麽了。
任何的攻擊,任何的手段,在邵維鼎麵前都已經失去了效果。
“你說,邵維鼎是怎麽想出這種方式來的?”李家城喃喃道:“他才二十三歲啊,從來就沒有接受過內地教育的履曆,這次他北上,也不過是他第一次踏上內地而已。”
“他在英國,到底學了些什麽?”
沒人能告訴他答案。
霍鑒寧咬咬牙,提醒道:“老板,我覺得咱們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對這些東西進行複盤。”
“而是要盡量的減少我們的損失。”
“我察覺到,沈大班......還有港督那邊,他們似乎有意讓我們當替罪羔羊的意思。”
李家城自嘲的笑了笑:“阿寧,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難不成,你以為那些英國人會自己跳出來承認錯誤?”
“可是,可是我們也不能就這樣束手待斃啊!”
霍鑒寧聲音中充斥著不甘。
他才三十歲不到,還有大好年華。
1979年從美國留學歸來後,他就被李家城看中,進入長江實業集團。
這裏是他大展身手的舞台。
要是這個舞台都塌了,那他整個人生也就完了。
他不想坐牢。
李家城站了起來,看向天邊熹微的朝霞。
“之前我從這裏,看到外麵圍堵的工人的時候,我嚇得腿都軟了,我知道完了,全完了。”
“這是事實。”
“輸了我們就得認。”
李家城轉過身看向霍鑒寧,此刻他的臉上,哪裏還有一絲頹敗。
目光銳利,仿佛還勝往昔。
“我十五歲的時候,身無分文,我老豆病死的時候,是用一張草席給裹起來的,給他買墳的錢都被人騙走了。”
“那個時候,我太絕望了。”
“覺得天地之間,為何如此刻薄待我?”
李家城嘴裏說著絕望,但是牙齒咬的咯咯作響。
“可後來呢?”
“我創建了長江實業,我成為了第一個收購了英資洋行的華人,我站到了港島的華人的最頂峰。”
“所以,後麵我就想通了。”
李家城沉聲道:“我現在不過是,把這些年賺到的籌碼,全給輸了。”
“我的起點,比之十五歲那個無依無靠的孩子,要高出千萬倍。”
“我能花三十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創下這偌大家業。”
“我就還能再花三十年時間,卷土重來。”
霍鑒寧被震得心神膽顫。
這就是李家城啊,那個讓他心悅誠服的李家城。
“老板你,你打算.......”
李家城鎮定道:“這場大風暴,是肯定需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的。”
“我躲不了。”
“甚至於你,也躲不了。”
“不過,你也放心,說來說去,我們沒有觸犯任何法律,這件事終歸到底,隻是需要讓一個人滿意而已。”
他看向中港碼頭的方向。
那個人,應該就快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