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 章 朕不是王莽!
父皇!請稱朕為太子! 作者:智者的土狗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司農署
署內一片壓抑,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各門署官都低著頭,裝作忙著自己的事,但又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大司農桑弘羊麵無表情的看向左右,太倉令金日磾也是麵露沉色,
一左一右針鋒相對的兩人,
為大農令孔僅和大農丞東郭鹹陽,
孔僅為大鐵商出身,東郭鹹陽則為大鹽商出身,孔、東郭二人,又與桑弘羊為時人合稱“析秋毫。”
並非秋毫不犯,而是秋毫不留。
孔僅冷冷開口道,
“川中之竹如何取用,是陛下的事,還輪不到你我開口!”
一個大帽子扣下來,東郭鹹陽據理力爭,
“官職於此,自該為陛下排憂,若你以為我是私心,你我盡可到陛下麵前對峙!”
金日磾在旁皺眉沉默,
錢的事,就是利的事,大司農署各門之間關係複雜,有著直接的利益衝突,陛下將政策傾向於哪處,其餘各門就難免被冷漠,
可,各門之間又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就逼得各門之間有不得不合作,矛盾得很,
孔僅聞言大怒,一把拉起東郭鹹陽,
低吼道,
“去!我還怕你?!現在就去陛下麵前對峙!”
“放肆!”
許久沒開口的是桑弘羊,終於開口怒喝,孔僅和東郭鹹陽都閉上嘴,可臉上還是不服,
“什麽事都要叨擾陛下,還要我們做什麽?!陛下日理萬機,還要給你們斷案嗎?!”
桑弘羊氣得山羊胡子亂翹,金日磾看了桑弘羊一眼,
打和道,
“二位,我們就事論事,可好?”
孔僅重重哼了一聲,
“有什麽好論的,他要將多出來的竹木,以均輸到各郡縣轉賣,我不同意!”
孔僅說一句,東郭鹹陽為了不落下風,就跟著嗆一句,
“鹽、鐵、酒都是如此!給京中留足量後,便由均輸官分往各地轉賣,賣過之後,再將錢充於國庫,
我是例行公事,我不知,你非要在這攔著是做什麽!”
金日磾摩挲著下巴,
竹,可與銅、鹽、鐵、酒並為重要資源,並且,竹要更無所不有,
竹席要用竹,箭杆要用竹,竹簍也要用竹......而整個中原,就以蜀川中的竹最好,
往年竹子的用度分配合理,也一直是這麽用得,可今年孔僅卻一反常態,說什麽都不讓均輸官拿著竹子去轉賣,
沒有無緣無故的行為,金日磾當然不會以為孔僅是突然發瘋,自己看他現在的行為莫名,隻因為自己還沒搞懂其中根源,
桑弘羊竟也不說話,隻是提到要鬧到陛下那裏,才出言製止,
看他這意思,隻要不鬧到陛下那,就都不插手。
正思索間,建章宮來人,群官吏見到黃喜的謁者官服,紛紛站起,
“陛下傳桑弘羊、金日磾。”
桑弘羊和金日磾對望一眼,行禮領命,又隨著黃喜向建章宮而去。
留在原地的孔僅、東郭鹹陽,死死瞪著對方,隨後又冷哼一聲,同時轉過頭。
...........
“微臣桑弘羊(金日磾)拜見陛下。”
劉據笑著,伸手示意他們各在席上坐去。
桑弘羊、金日磾二臣進殿前早已脫履,脫履之後,還穿著用布帛做的素色襪,
不然,像小朝會時,成百個官員光腳跪坐在殿內,未免太失禮了,劉據看一大群男人露出玉足也得反胃。
“朕想著,現在大漢水路發達,各地均輸官應多走水路。”
劉據登基時,封建章宮,不以設內朝,隻找幾個人議事,現在重啟建章宮為寢宮,將群臣喚來,也不是議事,而是直接下令。
聞言,桑弘羊點頭應道,
“以水路行均輸,確實是可以攜更多物資,轉賣起來,也更方便。”
劉徹設均輸平準,算緡告緡,劉據繼位後是一個沒廢,
無他,真的好用!
均輸、平準可以讓全天下的物資都調動起來,而且也將冗餘出來的善加利用,不至於浪費。
算緡是劉徹搜刮商人的法寶,商人資產每兩千錢,朝廷就要抽一百二十錢,也就是一算,
劉據留著算緡,並不是缺錢,與他爹搜刮的本意也不同,劉據是要打壓商人,
沒辦法,海運之後,商人掙得實在太多了,如果不以算緡打壓商人,那農民就更沒心思種地,全去經商了,
這也是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
隻要抽商稅,就可以保護住農民的利益,劉據拿著商稅,再反手補貼農民,好叫商、農兩個階級,差距不至於越來越大,
但,政策能自上而下的引導百姓,百姓也有招自下而上的抵製,隻看這政策是不是有利於百姓的,
自隋末到唐前,官府征役頻繁,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官府征役是政策,那麽百姓也有對策,
當時貞觀年間的百姓,知唐律中有條法令,“身殘疾不征,”便自斷手腳,逃脫徭役,被史書批注為“福手福足”,
百姓有對策,抵製上麵的政策,那,上麵就壓下新的政策,
你不是自殘躲避徭役嗎?行!
李世民又頒法令,“今後自殘的人,罪翻倍,該征你還征!”
百姓徹底老實了。
這還是在貞觀盛世中發生的事,盛世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亂世時對普通百姓的壓榨得到什麽地步!
劉據抬頭看向桑弘羊,
開口道,
“無論是算緡,亦或是均輸,朕作此事目的,都不是為了錢,而是要平抑,你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此事,
朕以前經常與你說,之後也會反複和你說,知道了嗎?”
桑弘羊麵色嚴肅,
正色道,
“陛下,微臣萬不敢忘。”
劉據點點頭,他一再強調,這些經濟政策不是為了錢,是因為他深知一句話,
上有好焉,下必甚焉。
為上者有喜好的事,下屬們一定會更加的喜好。
比如說劉徹喜歡錢,天下人都知道陛下喜歡錢,所以,下麵的官員就會拚命搜刮搞錢,來討好劉徹,
劉據就是擔心,自己的經濟政策,被下麵官員誤解為,陛下是想要錢了,
明明自己是出於好意,卻被一層層理解錯誤,反倒做了壞事,走上和王莽一樣的絕路。
署內一片壓抑,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各門署官都低著頭,裝作忙著自己的事,但又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大司農桑弘羊麵無表情的看向左右,太倉令金日磾也是麵露沉色,
一左一右針鋒相對的兩人,
為大農令孔僅和大農丞東郭鹹陽,
孔僅為大鐵商出身,東郭鹹陽則為大鹽商出身,孔、東郭二人,又與桑弘羊為時人合稱“析秋毫。”
並非秋毫不犯,而是秋毫不留。
孔僅冷冷開口道,
“川中之竹如何取用,是陛下的事,還輪不到你我開口!”
一個大帽子扣下來,東郭鹹陽據理力爭,
“官職於此,自該為陛下排憂,若你以為我是私心,你我盡可到陛下麵前對峙!”
金日磾在旁皺眉沉默,
錢的事,就是利的事,大司農署各門之間關係複雜,有著直接的利益衝突,陛下將政策傾向於哪處,其餘各門就難免被冷漠,
可,各門之間又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就逼得各門之間有不得不合作,矛盾得很,
孔僅聞言大怒,一把拉起東郭鹹陽,
低吼道,
“去!我還怕你?!現在就去陛下麵前對峙!”
“放肆!”
許久沒開口的是桑弘羊,終於開口怒喝,孔僅和東郭鹹陽都閉上嘴,可臉上還是不服,
“什麽事都要叨擾陛下,還要我們做什麽?!陛下日理萬機,還要給你們斷案嗎?!”
桑弘羊氣得山羊胡子亂翹,金日磾看了桑弘羊一眼,
打和道,
“二位,我們就事論事,可好?”
孔僅重重哼了一聲,
“有什麽好論的,他要將多出來的竹木,以均輸到各郡縣轉賣,我不同意!”
孔僅說一句,東郭鹹陽為了不落下風,就跟著嗆一句,
“鹽、鐵、酒都是如此!給京中留足量後,便由均輸官分往各地轉賣,賣過之後,再將錢充於國庫,
我是例行公事,我不知,你非要在這攔著是做什麽!”
金日磾摩挲著下巴,
竹,可與銅、鹽、鐵、酒並為重要資源,並且,竹要更無所不有,
竹席要用竹,箭杆要用竹,竹簍也要用竹......而整個中原,就以蜀川中的竹最好,
往年竹子的用度分配合理,也一直是這麽用得,可今年孔僅卻一反常態,說什麽都不讓均輸官拿著竹子去轉賣,
沒有無緣無故的行為,金日磾當然不會以為孔僅是突然發瘋,自己看他現在的行為莫名,隻因為自己還沒搞懂其中根源,
桑弘羊竟也不說話,隻是提到要鬧到陛下那裏,才出言製止,
看他這意思,隻要不鬧到陛下那,就都不插手。
正思索間,建章宮來人,群官吏見到黃喜的謁者官服,紛紛站起,
“陛下傳桑弘羊、金日磾。”
桑弘羊和金日磾對望一眼,行禮領命,又隨著黃喜向建章宮而去。
留在原地的孔僅、東郭鹹陽,死死瞪著對方,隨後又冷哼一聲,同時轉過頭。
...........
“微臣桑弘羊(金日磾)拜見陛下。”
劉據笑著,伸手示意他們各在席上坐去。
桑弘羊、金日磾二臣進殿前早已脫履,脫履之後,還穿著用布帛做的素色襪,
不然,像小朝會時,成百個官員光腳跪坐在殿內,未免太失禮了,劉據看一大群男人露出玉足也得反胃。
“朕想著,現在大漢水路發達,各地均輸官應多走水路。”
劉據登基時,封建章宮,不以設內朝,隻找幾個人議事,現在重啟建章宮為寢宮,將群臣喚來,也不是議事,而是直接下令。
聞言,桑弘羊點頭應道,
“以水路行均輸,確實是可以攜更多物資,轉賣起來,也更方便。”
劉徹設均輸平準,算緡告緡,劉據繼位後是一個沒廢,
無他,真的好用!
均輸、平準可以讓全天下的物資都調動起來,而且也將冗餘出來的善加利用,不至於浪費。
算緡是劉徹搜刮商人的法寶,商人資產每兩千錢,朝廷就要抽一百二十錢,也就是一算,
劉據留著算緡,並不是缺錢,與他爹搜刮的本意也不同,劉據是要打壓商人,
沒辦法,海運之後,商人掙得實在太多了,如果不以算緡打壓商人,那農民就更沒心思種地,全去經商了,
這也是政策的宏觀調控作用。
隻要抽商稅,就可以保護住農民的利益,劉據拿著商稅,再反手補貼農民,好叫商、農兩個階級,差距不至於越來越大,
但,政策能自上而下的引導百姓,百姓也有招自下而上的抵製,隻看這政策是不是有利於百姓的,
自隋末到唐前,官府征役頻繁,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官府征役是政策,那麽百姓也有對策,
當時貞觀年間的百姓,知唐律中有條法令,“身殘疾不征,”便自斷手腳,逃脫徭役,被史書批注為“福手福足”,
百姓有對策,抵製上麵的政策,那,上麵就壓下新的政策,
你不是自殘躲避徭役嗎?行!
李世民又頒法令,“今後自殘的人,罪翻倍,該征你還征!”
百姓徹底老實了。
這還是在貞觀盛世中發生的事,盛世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亂世時對普通百姓的壓榨得到什麽地步!
劉據抬頭看向桑弘羊,
開口道,
“無論是算緡,亦或是均輸,朕作此事目的,都不是為了錢,而是要平抑,你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此事,
朕以前經常與你說,之後也會反複和你說,知道了嗎?”
桑弘羊麵色嚴肅,
正色道,
“陛下,微臣萬不敢忘。”
劉據點點頭,他一再強調,這些經濟政策不是為了錢,是因為他深知一句話,
上有好焉,下必甚焉。
為上者有喜好的事,下屬們一定會更加的喜好。
比如說劉徹喜歡錢,天下人都知道陛下喜歡錢,所以,下麵的官員就會拚命搜刮搞錢,來討好劉徹,
劉據就是擔心,自己的經濟政策,被下麵官員誤解為,陛下是想要錢了,
明明自己是出於好意,卻被一層層理解錯誤,反倒做了壞事,走上和王莽一樣的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