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同時代的歐洲軍隊已經普遍裝備了“燧發槍”,這種依靠燧石來點燃火藥的槍械比起“火繩槍”來說強了不止一星半點。
首先,火繩槍的操作較為繁瑣,在射擊完畢之後還要進行清膛.裝藥.填子.瞄準等一係列動作。
並且由於槍身上火繩的存在,也就導致士兵之間必須間隔一步的範圍,否則容易發生安全隱患。
因此相同人數下,裝備火繩槍一方的士兵隊形也就更加分散,以至於區域火力密度遠不如燧發槍一方。
在滑膛槍時代,二十步之外的命中率完全靠“隨緣”二字,由於沒有膛線的存在,彈丸在射出槍口之後很容易偏離彈道。
不得已之下才有了“線列步兵”這種戰術,依靠士兵之間的密集隊形從而進行齊射,以達到火力覆蓋的目的。
這種戰術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滑膛槍準頭不足的缺陷。
而燧發槍的存在,便可以將“線列步兵”的戰術發揮到極致。
士兵之間再也不需要間隔一步之遙,甚至可以肩並肩而站,如此一來單位麵積的火力密度直接提升了數倍不止。
另外,火繩槍還有一個較大的缺陷,這玩意的使用是很看天氣的。
若是遇見風雪天或者大雨,基本上跟燒火棍沒什麽兩樣,擊發率低的令人發指。
這也是明軍之所以沒有大規模裝備火繩槍的原因之一。
畢竟中華大地幅員遼闊,什麽樣的氣候都有可能遇見。
而燧發槍則不同,可以在擊發裝置外加上一個牛皮製成的防護罩,一定程度上能夠免疫這種氣候變化。
作為一個從現代穿越過來的軍迷,徐晉如何不懂這些道理,因此他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對全軍的火器進行升級了。
隻可惜目前隻能搭上葡萄牙人這條線,而像佛朗基人.法國.英國這些勢力,他還沒有接觸的機會。
當然從長遠來看,生產武器的技術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裏,外購隻是發展初期不得已的選擇。
“此銃造型奇特.鬼斧神工,個中細節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摸著手裏的這杆燧發槍,保鄉軍“匠部”的一名資深銃匠發出感歎:
“夷人也不盡是愚鈍之輩,此種擊發裝置真是巧妙無比。”
“行了,待會再誇。”
徐晉擺了擺手,正色道:
“匠部可能仿製此等火器?”
這玩意自然是他令人拿過來的,正是從葡萄牙人那裏買來的,還熱乎著呢。
“這...”
銃匠聞言麵露難色,表示此物看似簡單,那個擊發裝置卻十分巧妙,自己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仿製出來。
聽聞此言,徐晉略微有些失望,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自己現在手下就這麽幾個銃匠,天天沒日沒夜的打造火槍,工作量已經趨於飽和,也根本沒有時間來研究這個玩意。
其實他知道,燧發槍這東西在大明已經有人研究出來了,正是火器專家“畢懋康”。
隻是此物目前還沒有得到重視,自然也就沒有大規模投入使用。
如果有機會的話,徐晉打算綁也得把這個尖端人才給弄過來。
“沒指望你們短期能仿製出來,這回是有別的任務。”
接著,徐晉接過那支燧發槍,用手指丈量了一番後大咧咧說道:
“從這裏給我鋸斷。”
銃匠一聽這話都懵了,哪有這麽糟蹋東西的。
好好的火銃從中鋸斷,隻剩下三分之一,這還能用嗎?
“大將軍,若隻是如此倒也簡單,隻是...”
“別廢話了,先給老子弄一支試試!”
“小的遵命...”
歎了口氣後,銃匠隻得無奈從命,不一會他便抱著鋸短後的燧發槍跑了出來。
“你來試試。”
徐晉朝身旁的衛兵使了個眼色,後者不敢怠慢,連忙快步上前接過短槍。
見此情形,徐晉連忙後退了幾步。
倒不是怕這家夥腦子一抽給自己來一下,而是擔心炸膛傷到自己。
那名衛兵握著手裏怪模怪樣的短槍心裏也沒底,深吸一口氣後猛的朝一棵大樹扣動了扳機。
“砰!”
一陣火光伴隨著巨響,二十步外的大樹毫發無傷...
“這...”
徐晉皺了皺眉,開口提醒到:
“你再湊近點試試。”
“遵命!”
這回,衛兵又緩緩向前走出五步,與那大樹之間的距離已然隻有十五步了。
又是一聲巨響,大樹軀幹被彈丸打出了一個不深不淺的小坑。
又經過幾輪測試,短槍的最終數據終於被呈現出來。
這玩意由於鋸短了槍管,因此射程和準頭都大大降低。
普通火槍能在二十步的距離上保持精度,但短槍要想達到同樣的數據需在十二步之內。
短短十幾步,敵人近乎兩個呼吸便能衝上來。
因此,這種短槍近乎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但徐晉可不是這麽想的。
這玩意,他並不打算配給普通士兵,而是準備組建一支特殊的騎兵部隊。
由於槍身大幅度縮短,因此短槍的重量也十分輕巧,完全可以在身上隨意的別上幾支。
交代鐵匠將那兩百支燧發槍全部鋸短之後,徐晉又來到了馬場。
此地位於裴山縣西南,大山腳下,這裏的草料較為豐富,十分適合喂養牲畜。
目前,除了專門用來運鹽和生產的上百頭騾馬之外,徐晉手裏還養著八十七匹“戰馬”。
這些馬兒一部分是繳獲明軍的,另一部分則是“後將軍”羅延康費勁從外省買來的。
雲貴川不產良馬,本地的西南馬體格矮小,肩高通常在一米二左右。
除了性情溫馴.吃苦耐勞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優點。
這也是西南地區甚少出現精銳騎兵的原因之一。
按照明軍的標準,這種馬根本稱不上“戰馬”,屬於正規騎兵根本看不上的品種。
不過明軍家大業大的,保鄉軍自然不能與其相比。
就這幾十匹馬兒,可是大將軍徐晉的心頭肉。
朝思暮想的騎兵部隊,還得指望著這些牲畜呢。
馬場的馬政一聽說大將軍要來,早就帶著幾個馬倌在此恭候,就連滿地的糞便都鏟的幹幹淨淨。
首先,火繩槍的操作較為繁瑣,在射擊完畢之後還要進行清膛.裝藥.填子.瞄準等一係列動作。
並且由於槍身上火繩的存在,也就導致士兵之間必須間隔一步的範圍,否則容易發生安全隱患。
因此相同人數下,裝備火繩槍一方的士兵隊形也就更加分散,以至於區域火力密度遠不如燧發槍一方。
在滑膛槍時代,二十步之外的命中率完全靠“隨緣”二字,由於沒有膛線的存在,彈丸在射出槍口之後很容易偏離彈道。
不得已之下才有了“線列步兵”這種戰術,依靠士兵之間的密集隊形從而進行齊射,以達到火力覆蓋的目的。
這種戰術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滑膛槍準頭不足的缺陷。
而燧發槍的存在,便可以將“線列步兵”的戰術發揮到極致。
士兵之間再也不需要間隔一步之遙,甚至可以肩並肩而站,如此一來單位麵積的火力密度直接提升了數倍不止。
另外,火繩槍還有一個較大的缺陷,這玩意的使用是很看天氣的。
若是遇見風雪天或者大雨,基本上跟燒火棍沒什麽兩樣,擊發率低的令人發指。
這也是明軍之所以沒有大規模裝備火繩槍的原因之一。
畢竟中華大地幅員遼闊,什麽樣的氣候都有可能遇見。
而燧發槍則不同,可以在擊發裝置外加上一個牛皮製成的防護罩,一定程度上能夠免疫這種氣候變化。
作為一個從現代穿越過來的軍迷,徐晉如何不懂這些道理,因此他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對全軍的火器進行升級了。
隻可惜目前隻能搭上葡萄牙人這條線,而像佛朗基人.法國.英國這些勢力,他還沒有接觸的機會。
當然從長遠來看,生產武器的技術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裏,外購隻是發展初期不得已的選擇。
“此銃造型奇特.鬼斧神工,個中細節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摸著手裏的這杆燧發槍,保鄉軍“匠部”的一名資深銃匠發出感歎:
“夷人也不盡是愚鈍之輩,此種擊發裝置真是巧妙無比。”
“行了,待會再誇。”
徐晉擺了擺手,正色道:
“匠部可能仿製此等火器?”
這玩意自然是他令人拿過來的,正是從葡萄牙人那裏買來的,還熱乎著呢。
“這...”
銃匠聞言麵露難色,表示此物看似簡單,那個擊發裝置卻十分巧妙,自己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仿製出來。
聽聞此言,徐晉略微有些失望,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自己現在手下就這麽幾個銃匠,天天沒日沒夜的打造火槍,工作量已經趨於飽和,也根本沒有時間來研究這個玩意。
其實他知道,燧發槍這東西在大明已經有人研究出來了,正是火器專家“畢懋康”。
隻是此物目前還沒有得到重視,自然也就沒有大規模投入使用。
如果有機會的話,徐晉打算綁也得把這個尖端人才給弄過來。
“沒指望你們短期能仿製出來,這回是有別的任務。”
接著,徐晉接過那支燧發槍,用手指丈量了一番後大咧咧說道:
“從這裏給我鋸斷。”
銃匠一聽這話都懵了,哪有這麽糟蹋東西的。
好好的火銃從中鋸斷,隻剩下三分之一,這還能用嗎?
“大將軍,若隻是如此倒也簡單,隻是...”
“別廢話了,先給老子弄一支試試!”
“小的遵命...”
歎了口氣後,銃匠隻得無奈從命,不一會他便抱著鋸短後的燧發槍跑了出來。
“你來試試。”
徐晉朝身旁的衛兵使了個眼色,後者不敢怠慢,連忙快步上前接過短槍。
見此情形,徐晉連忙後退了幾步。
倒不是怕這家夥腦子一抽給自己來一下,而是擔心炸膛傷到自己。
那名衛兵握著手裏怪模怪樣的短槍心裏也沒底,深吸一口氣後猛的朝一棵大樹扣動了扳機。
“砰!”
一陣火光伴隨著巨響,二十步外的大樹毫發無傷...
“這...”
徐晉皺了皺眉,開口提醒到:
“你再湊近點試試。”
“遵命!”
這回,衛兵又緩緩向前走出五步,與那大樹之間的距離已然隻有十五步了。
又是一聲巨響,大樹軀幹被彈丸打出了一個不深不淺的小坑。
又經過幾輪測試,短槍的最終數據終於被呈現出來。
這玩意由於鋸短了槍管,因此射程和準頭都大大降低。
普通火槍能在二十步的距離上保持精度,但短槍要想達到同樣的數據需在十二步之內。
短短十幾步,敵人近乎兩個呼吸便能衝上來。
因此,這種短槍近乎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但徐晉可不是這麽想的。
這玩意,他並不打算配給普通士兵,而是準備組建一支特殊的騎兵部隊。
由於槍身大幅度縮短,因此短槍的重量也十分輕巧,完全可以在身上隨意的別上幾支。
交代鐵匠將那兩百支燧發槍全部鋸短之後,徐晉又來到了馬場。
此地位於裴山縣西南,大山腳下,這裏的草料較為豐富,十分適合喂養牲畜。
目前,除了專門用來運鹽和生產的上百頭騾馬之外,徐晉手裏還養著八十七匹“戰馬”。
這些馬兒一部分是繳獲明軍的,另一部分則是“後將軍”羅延康費勁從外省買來的。
雲貴川不產良馬,本地的西南馬體格矮小,肩高通常在一米二左右。
除了性情溫馴.吃苦耐勞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優點。
這也是西南地區甚少出現精銳騎兵的原因之一。
按照明軍的標準,這種馬根本稱不上“戰馬”,屬於正規騎兵根本看不上的品種。
不過明軍家大業大的,保鄉軍自然不能與其相比。
就這幾十匹馬兒,可是大將軍徐晉的心頭肉。
朝思暮想的騎兵部隊,還得指望著這些牲畜呢。
馬場的馬政一聽說大將軍要來,早就帶著幾個馬倌在此恭候,就連滿地的糞便都鏟的幹幹淨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