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鄉軍所產套筒式軍刺,安裝簡便,其後部裝有彈簧卡扣,可支持數百次拆卸。目前鐵坊產能與銃坊製造燧發槍速度基本持平,可確保每支槍皆有刺刀裝配。
但徐晉仍覺產能太過不足,保鄉軍急需全麵裝備升級。
“吾將令匠部增派人手,務必大幅提升刺刀產能!”
隻要刺刀不缺,燧發槍則可先從洋人處多購以應一時之需,同時銃坊亦在加緊生產。
保鄉軍若能全麵升級此二者,長槍手等古典兵種基本可淘汰,在總人數不變的情況下,火力密度與烈度皆將有質的飛躍。
當然,戰術亦需相應改變,明軍將得見真正的線列步兵。
最終,徐晉來到炮坊,此地稍顯破敗,連帶師徒不過六七十人,主要原因是缺少技藝精湛的炮匠。
這些人還是保鄉軍費盡心力從三府轄下搜羅來的。
“炮坊月產量多少?有無棘手難題?”
大將軍發問,炮坊匠頭趕忙答道:“回大將軍,如今鐵料充足,隻是人手短缺,目前每月可產三斤炮四門,每年可產六斤炮三門……”
見大將軍眉頭微皺,匠頭又笑著說,如果全力生產碗口炮這類小炮,月產二三十門不在話下。
“要這小炮何用,我保鄉軍需要的是重炮、大炮!”
徐晉冷哼一聲,心中無奈更甚。
這傳統火炮以金屬銅打造,有鑄造容易、壽命長、易養護、精度高四大優勢。
但缺點是造價高昂,華夏自古缺銅,很長時間都將其鑄成貨幣,一尊銅製火炮的成本可想而知。
況且,銅炮耐高溫高壓能力欠佳,鑄造時必須加厚炮管,以防炸膛。因此,看似粗壯的炮身,其炮眼實則僅能容納一拳,威力自然有限。
鑒於此,明早期已開始使用鐵鑄炮,因鐵造價低廉,且承壓能力更強,在相同重量下,鐵炮價格更低,威力更大,極宜大規模裝備。
保鄉軍家底薄弱,無自然力負擔銅炮。
然而,此時鐵炮的性能和壽命不及銅炮,鑄造時易出現氣泡,引發炸膛,對生產工藝和炮匠技藝要求頗高。
思明府地域狹小,炮匠技藝平庸,幾乎無鑄造重炮的經驗。因此,徐晉雖心存不滿,亦未過分苛責這些匠人。
“欲實現重炮批量生產,必先拿下廣西乃至兩廣地區……”
此前,徐晉曾疑惑,此時歐洲應仍流行銅炮,為何紅夷人賣給他的皆為鐵炮。
後經調查,他發現這些鐵炮的源頭在澳門,那裏有一座“卜加勞鑄炮廠”,由嘉靖年間的葡萄牙人卜加勞創立,規模較大。
大明所稱的紅夷重炮,幾乎皆購自此處。此炮廠原隻生產銅炮,後引進大明的鐵炮技術,交由華工鑄造,品質優良,勝過明廷自產火炮。
也就是說,那狡猾的葡萄牙商人米格爾說甚麽火炮鑄造難,海運成本高都是騙人的,這家夥從卜加勞炮廠進貨,再倒賣給保鄉軍,利潤翻番都不止。
初聞此消息,把徐晉氣的夠嗆,他意圖繞過米格爾這個中間商直接從炮廠進貨,但卻碰了個不硬不軟的釘子。
此時的葡萄牙人有求於明廷,主要是為了澳門租住的合法化,甘願每年給大明交數萬兩銀子的稅。
甚至,在某些時候,葡萄牙人還會出動艦船幫助明軍鎮壓叛軍。
在這種情況下,卜加勞炮廠又怎敢將火炮賣給保鄉軍這種叛軍性質的地方軍閥呢。
與這點利潤相比,他們並不想冒這個被大明知道後斥責的風險。
當然了,米格爾從炮廠進貨再倒賣給誰,那就不關炮廠的事了。
思來想去,徐晉隻好讓趙元基以海商的身份找機會跟那炮廠的人談談,看看能不能搞到一些...
時光荏苒,須臾之間,已至三月中旬。
保鄉軍經數時經營,現已有六個步兵都。其中四個裝備齊全,人員滿編。
炮協新增七八門三斤炮,火力更猛。且此前繳獲眾多戰馬,騎兵雖仍為一協建製,卻已人均雙馬,一騎一戰。
重甲兵無大變化,僅多一標數十人。
工協、輜協亦各自擴充若幹人。
至於地方治安部隊,兩個衛戍都已建成,以司、協為單位,分駐各府各縣。
尤其毗鄰邊境之地帶,如祁鬆縣,駐紮整整一協,有四百餘名衛戍軍。
明軍沉寂多時,終有動靜,數萬大軍自桂林、柳州、南寧等地,向思明府方向徐徐進軍。
此次,梁巡撫勢在必得,務必剿清賊寇,還嶺南大地清明。
為解決軍餉問題,他不惜屈尊,對大戶富商軟硬兼施,“借”來子錢,又將部分地區賦稅征至數年後,方籌得三十多萬兩銀子。
當然了,梁大人也從自己的小金庫拿了些錢出來。
銀錢一到位,廣西總兵杜湛終於鬆了口氣。
此前,營中兵勇日日鬧餉,令他頭疼不已。如今,問題雖得解,然這三十萬兩銀子,亦撐不了多久。
但明軍的兵力為何是五萬呢?
本來,杜湛從各地便招募了三萬兵勇,皆是打過仗殺過敵的老兵,戰鬥力不俗,其中還有一萬驍勇善戰的土司“狼兵”,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梁巡撫更是直接咬牙將柳州和南寧等地駐軍也調了一部分過來協戰。
如此一來,這兩地的兵力自然空虛,若保鄉軍擊破明軍後趁機襲取,將易如反掌。
梁巡撫自然能想明白這個道理,他心裏比誰都亮堂。
此戰,如果能一舉蕩平賊軍,那柳州.南寧二府自然高枕無虞。
若不能...
到時候自己都被欽差捉回京城砍了,即便整個嶺南皆淪陷又與他梁謹虞有何幹係?
不得不說,梁大人的思路基本上沒啥問題。
眼下當地按察使已被他使了手段堵住了嘴,錦衣衛那塊也用銀子給摁了下去,短時間內,思明府失陷的消息應該不會傳到京城去。
那按察使膝下有一子,甚是疼愛,不過此子卻生性浪蕩,好行奸淫民女之事,與那昔日高衙內頗為相似。
梁巡撫便是以此要挾,讓這又臭又硬的老東西把嘴閉上。
這天底下,誰沒有點把柄了?
若是連這點手段都不會,還當甚麽鳥官。
但徐晉仍覺產能太過不足,保鄉軍急需全麵裝備升級。
“吾將令匠部增派人手,務必大幅提升刺刀產能!”
隻要刺刀不缺,燧發槍則可先從洋人處多購以應一時之需,同時銃坊亦在加緊生產。
保鄉軍若能全麵升級此二者,長槍手等古典兵種基本可淘汰,在總人數不變的情況下,火力密度與烈度皆將有質的飛躍。
當然,戰術亦需相應改變,明軍將得見真正的線列步兵。
最終,徐晉來到炮坊,此地稍顯破敗,連帶師徒不過六七十人,主要原因是缺少技藝精湛的炮匠。
這些人還是保鄉軍費盡心力從三府轄下搜羅來的。
“炮坊月產量多少?有無棘手難題?”
大將軍發問,炮坊匠頭趕忙答道:“回大將軍,如今鐵料充足,隻是人手短缺,目前每月可產三斤炮四門,每年可產六斤炮三門……”
見大將軍眉頭微皺,匠頭又笑著說,如果全力生產碗口炮這類小炮,月產二三十門不在話下。
“要這小炮何用,我保鄉軍需要的是重炮、大炮!”
徐晉冷哼一聲,心中無奈更甚。
這傳統火炮以金屬銅打造,有鑄造容易、壽命長、易養護、精度高四大優勢。
但缺點是造價高昂,華夏自古缺銅,很長時間都將其鑄成貨幣,一尊銅製火炮的成本可想而知。
況且,銅炮耐高溫高壓能力欠佳,鑄造時必須加厚炮管,以防炸膛。因此,看似粗壯的炮身,其炮眼實則僅能容納一拳,威力自然有限。
鑒於此,明早期已開始使用鐵鑄炮,因鐵造價低廉,且承壓能力更強,在相同重量下,鐵炮價格更低,威力更大,極宜大規模裝備。
保鄉軍家底薄弱,無自然力負擔銅炮。
然而,此時鐵炮的性能和壽命不及銅炮,鑄造時易出現氣泡,引發炸膛,對生產工藝和炮匠技藝要求頗高。
思明府地域狹小,炮匠技藝平庸,幾乎無鑄造重炮的經驗。因此,徐晉雖心存不滿,亦未過分苛責這些匠人。
“欲實現重炮批量生產,必先拿下廣西乃至兩廣地區……”
此前,徐晉曾疑惑,此時歐洲應仍流行銅炮,為何紅夷人賣給他的皆為鐵炮。
後經調查,他發現這些鐵炮的源頭在澳門,那裏有一座“卜加勞鑄炮廠”,由嘉靖年間的葡萄牙人卜加勞創立,規模較大。
大明所稱的紅夷重炮,幾乎皆購自此處。此炮廠原隻生產銅炮,後引進大明的鐵炮技術,交由華工鑄造,品質優良,勝過明廷自產火炮。
也就是說,那狡猾的葡萄牙商人米格爾說甚麽火炮鑄造難,海運成本高都是騙人的,這家夥從卜加勞炮廠進貨,再倒賣給保鄉軍,利潤翻番都不止。
初聞此消息,把徐晉氣的夠嗆,他意圖繞過米格爾這個中間商直接從炮廠進貨,但卻碰了個不硬不軟的釘子。
此時的葡萄牙人有求於明廷,主要是為了澳門租住的合法化,甘願每年給大明交數萬兩銀子的稅。
甚至,在某些時候,葡萄牙人還會出動艦船幫助明軍鎮壓叛軍。
在這種情況下,卜加勞炮廠又怎敢將火炮賣給保鄉軍這種叛軍性質的地方軍閥呢。
與這點利潤相比,他們並不想冒這個被大明知道後斥責的風險。
當然了,米格爾從炮廠進貨再倒賣給誰,那就不關炮廠的事了。
思來想去,徐晉隻好讓趙元基以海商的身份找機會跟那炮廠的人談談,看看能不能搞到一些...
時光荏苒,須臾之間,已至三月中旬。
保鄉軍經數時經營,現已有六個步兵都。其中四個裝備齊全,人員滿編。
炮協新增七八門三斤炮,火力更猛。且此前繳獲眾多戰馬,騎兵雖仍為一協建製,卻已人均雙馬,一騎一戰。
重甲兵無大變化,僅多一標數十人。
工協、輜協亦各自擴充若幹人。
至於地方治安部隊,兩個衛戍都已建成,以司、協為單位,分駐各府各縣。
尤其毗鄰邊境之地帶,如祁鬆縣,駐紮整整一協,有四百餘名衛戍軍。
明軍沉寂多時,終有動靜,數萬大軍自桂林、柳州、南寧等地,向思明府方向徐徐進軍。
此次,梁巡撫勢在必得,務必剿清賊寇,還嶺南大地清明。
為解決軍餉問題,他不惜屈尊,對大戶富商軟硬兼施,“借”來子錢,又將部分地區賦稅征至數年後,方籌得三十多萬兩銀子。
當然了,梁大人也從自己的小金庫拿了些錢出來。
銀錢一到位,廣西總兵杜湛終於鬆了口氣。
此前,營中兵勇日日鬧餉,令他頭疼不已。如今,問題雖得解,然這三十萬兩銀子,亦撐不了多久。
但明軍的兵力為何是五萬呢?
本來,杜湛從各地便招募了三萬兵勇,皆是打過仗殺過敵的老兵,戰鬥力不俗,其中還有一萬驍勇善戰的土司“狼兵”,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梁巡撫更是直接咬牙將柳州和南寧等地駐軍也調了一部分過來協戰。
如此一來,這兩地的兵力自然空虛,若保鄉軍擊破明軍後趁機襲取,將易如反掌。
梁巡撫自然能想明白這個道理,他心裏比誰都亮堂。
此戰,如果能一舉蕩平賊軍,那柳州.南寧二府自然高枕無虞。
若不能...
到時候自己都被欽差捉回京城砍了,即便整個嶺南皆淪陷又與他梁謹虞有何幹係?
不得不說,梁大人的思路基本上沒啥問題。
眼下當地按察使已被他使了手段堵住了嘴,錦衣衛那塊也用銀子給摁了下去,短時間內,思明府失陷的消息應該不會傳到京城去。
那按察使膝下有一子,甚是疼愛,不過此子卻生性浪蕩,好行奸淫民女之事,與那昔日高衙內頗為相似。
梁巡撫便是以此要挾,讓這又臭又硬的老東西把嘴閉上。
這天底下,誰沒有點把柄了?
若是連這點手段都不會,還當甚麽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