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桂林府原靖江王城。
徐晉將手中的竹筒漆封隔開,從中取出那張紅褐色的軍報。
此物是以果丹皮製成紙樣,可用以用墨水書寫文字,散發著一股甜膩的香味,若送信的斥候遭到敵軍伏擊,便可在犧牲之前將這信件直接吞入腹中,以此可保信息不泄。
“一月十九日,我軍於清遠縣與裴賊交戰,曆經鏖戰之後大破賊軍,此役共俘賊兵兩萬.流民十六萬...”
這是蕩寇大將軍馬戶從前線發來的軍報,詳細描述了清遠之役的情形。
當徐晉看見那喪心病狂的裴賊竟驅使二十萬百姓當肉盾之時,當即怒不可遏。
“此賊,死有餘辜!”
馬戶表示,東征軍已將這支匪軍徹底擊潰,但那裴宏義卻趁亂率部跑了,不過騎都統羅真此刻正領一千騎兵追殺,此人應該是跑不掉的。
另外,他還就如何處理流民的問題和接下來的戰略規劃二事請示了一番大將軍。
思索片刻後,徐晉蘸墨提筆。
命令東征軍即刻揮師向廣州城挺進,若那巡撫及當地兵將開城投降也就罷了,若是反抗便格殺勿論。
如果拿下廣州府之後,立刻將佛山這個冶煉與武械製造中心控製。
明軍的炮銃火器除了購自一部分澳門卜加勞炮廠外,絕大多數都是佛山造,至於各地自行打造的火器質量都非常差。
而這佛山之地徐晉早已垂涎許久,要知道這裏的鐵匠.炮匠.銃匠及各式巧匠可是相當之多,至少不下一萬。
隻要拿下此地,保鄉軍就能在短期內實現火器自產,再也不用當“買辦”軍隊了。
至於那數十萬流民的安置問題,徐晉打算派衛戍軍將這些百姓接收,然後發配至諒山幾府,算是強行移民了。
畢竟要想將安南吞掉,以目前當地的漢人移民數量還是太少了。
這兩天,北伐軍那邊亦發來戰報,目前已控製了貴州數府,不過當地的明軍雖然不堪一擊,但那些土司卻十分難纏,非但不降還借助複雜的地形玩起了負隅頑抗那一套。
此些人雖然不敢與北伐軍正麵作戰,卻時常襲擊輜重,像蒼蠅一樣惡心。
目前,征夷大將軍羅延康已命令士兵朝當地土司潛藏的山林中縱火,這一招倒是很管用,烈火焚山之下逼其不得不戰。
而近日裏,就在保鄉軍將士東征北伐之際,大將軍徐晉也沒有閑著,而是忙著建設和內政的事情。
他已下令在南寧府建了一個“講武堂”,專門用以培養低級軍官,類似於後世的軍校。
保鄉軍的軍內晉升體係還比較原始,那些低級軍官基本上都是普通士兵依靠戰功升上去的,這個方式本身沒有問題,但隨著兵力越來越多此種方法的效率就太慢了。
比如徐晉現在就算想再擴充個幾萬兵力,除了軍費和糧草之事外,他還需要考慮這些軍官夠不夠用。
沒有那些隊統.標統作為骨架,強行組織起來的軍隊也是一盤散沙。
因此,這個講武堂的設立便刻不容緩。
保鄉軍中那些表現出色的士兵可經上級推薦,來這講武堂進修數月,在這裏他們會學到一些基本的戰術與軍事素養,使其具有初步的指揮能力,通過結業考核後再下放至軍隊,成為一名低級軍官。
如此一來,即便不打仗,保鄉軍的低級軍官也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新鮮血液。
這隻是講武堂設立的初步計劃,待後期還可從民間吸納願意從軍並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員,畢業後亦可安置在軍中基層。
當然了,這軍校的框架搭起來,但師資力量又該如何解決。
在一點上,大將軍徐晉亦是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在前期先以軍部的名義聘請保鄉軍中一些戰鬥經驗豐富的中高級將領作為教官,此些人可以領到講武堂的特殊津貼。
另外,像明軍的一些降將也可以拿來用一下,畢竟此些人雖然戰敗但原因卻非常複雜,其還是具備一定的軍事素養和指揮能力的,否則又怎可能統禦數百乃至數千的兵馬。
徐晉深諳“拿來主義”,隻要能用的.能提高己方實力的都要拿來用。
他甚至已經派人去跟那些夷商溝通,希望借助後者的渠道來為保鄉軍聘請一些洋人教官。
要知道在火器戰術上,歐洲軍隊還是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尤其是炮兵一途。
如此,博眾家之所長,才能讓保鄉軍的兵員及軍官素質碾壓明軍與韃子。
除了講武堂的設立之外,廣西境內軍民已聯合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建設行動。
“要想富,先修路!”
這句從大將軍口中講出的話已經被無數人奉為金石良言,嶺南地區本就多山地,道路崎嶇無比又多陰雨,不但使士兵們會行軍困難,就連行商之事都大受影響。
老百姓的出行更不用說了,去一趟府城簡直能要半條命。
於是,在徐晉的指示下,戶部.匠部.衛戍軍及戰俘營這幾方立刻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調集人手.籌集物資忙的不亦樂乎。
初期計劃是準備在安南與太平府之間修築一條馳道,此路除了要運輸運送鐵.煤.糧食等物資外,還要起到商道的作用。
戰時,還要具有行軍的功能,一旦安南有任何異動,保鄉軍便可以雷霆之勢迅速撲滅。
因此,這條馳道對於寬闊度與平緩度有著很高的要求,許多地方甚至要以鐵索搭橋,在這山林險地中施工的難度而知,對勞動力的需求相當之大。
這種活兒首當其衝的自然便是戰俘營中的那十多萬勞改犯,此些人基本都是明軍的降兵敗將,專門用來幹苦力的。
當然了,這麽大的工程自然也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在各縣吏員的號召下,思明.太平.鎮安亦有五六萬的百姓願意幫忙修路,畢竟這路修好了對大夥也有好處啊。
先不說出行方便很多,就算做點什麽小生意也不用再翻山越嶺了。
而民間的運商群體更是出錢的出錢.出人的出人,對這修路一事大為讚賞,要知道他們這些靠運輸為生的群體從此事上獲得的利益是最大的。
徐晉將手中的竹筒漆封隔開,從中取出那張紅褐色的軍報。
此物是以果丹皮製成紙樣,可用以用墨水書寫文字,散發著一股甜膩的香味,若送信的斥候遭到敵軍伏擊,便可在犧牲之前將這信件直接吞入腹中,以此可保信息不泄。
“一月十九日,我軍於清遠縣與裴賊交戰,曆經鏖戰之後大破賊軍,此役共俘賊兵兩萬.流民十六萬...”
這是蕩寇大將軍馬戶從前線發來的軍報,詳細描述了清遠之役的情形。
當徐晉看見那喪心病狂的裴賊竟驅使二十萬百姓當肉盾之時,當即怒不可遏。
“此賊,死有餘辜!”
馬戶表示,東征軍已將這支匪軍徹底擊潰,但那裴宏義卻趁亂率部跑了,不過騎都統羅真此刻正領一千騎兵追殺,此人應該是跑不掉的。
另外,他還就如何處理流民的問題和接下來的戰略規劃二事請示了一番大將軍。
思索片刻後,徐晉蘸墨提筆。
命令東征軍即刻揮師向廣州城挺進,若那巡撫及當地兵將開城投降也就罷了,若是反抗便格殺勿論。
如果拿下廣州府之後,立刻將佛山這個冶煉與武械製造中心控製。
明軍的炮銃火器除了購自一部分澳門卜加勞炮廠外,絕大多數都是佛山造,至於各地自行打造的火器質量都非常差。
而這佛山之地徐晉早已垂涎許久,要知道這裏的鐵匠.炮匠.銃匠及各式巧匠可是相當之多,至少不下一萬。
隻要拿下此地,保鄉軍就能在短期內實現火器自產,再也不用當“買辦”軍隊了。
至於那數十萬流民的安置問題,徐晉打算派衛戍軍將這些百姓接收,然後發配至諒山幾府,算是強行移民了。
畢竟要想將安南吞掉,以目前當地的漢人移民數量還是太少了。
這兩天,北伐軍那邊亦發來戰報,目前已控製了貴州數府,不過當地的明軍雖然不堪一擊,但那些土司卻十分難纏,非但不降還借助複雜的地形玩起了負隅頑抗那一套。
此些人雖然不敢與北伐軍正麵作戰,卻時常襲擊輜重,像蒼蠅一樣惡心。
目前,征夷大將軍羅延康已命令士兵朝當地土司潛藏的山林中縱火,這一招倒是很管用,烈火焚山之下逼其不得不戰。
而近日裏,就在保鄉軍將士東征北伐之際,大將軍徐晉也沒有閑著,而是忙著建設和內政的事情。
他已下令在南寧府建了一個“講武堂”,專門用以培養低級軍官,類似於後世的軍校。
保鄉軍的軍內晉升體係還比較原始,那些低級軍官基本上都是普通士兵依靠戰功升上去的,這個方式本身沒有問題,但隨著兵力越來越多此種方法的效率就太慢了。
比如徐晉現在就算想再擴充個幾萬兵力,除了軍費和糧草之事外,他還需要考慮這些軍官夠不夠用。
沒有那些隊統.標統作為骨架,強行組織起來的軍隊也是一盤散沙。
因此,這個講武堂的設立便刻不容緩。
保鄉軍中那些表現出色的士兵可經上級推薦,來這講武堂進修數月,在這裏他們會學到一些基本的戰術與軍事素養,使其具有初步的指揮能力,通過結業考核後再下放至軍隊,成為一名低級軍官。
如此一來,即便不打仗,保鄉軍的低級軍官也可以源源不斷的補充新鮮血液。
這隻是講武堂設立的初步計劃,待後期還可從民間吸納願意從軍並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員,畢業後亦可安置在軍中基層。
當然了,這軍校的框架搭起來,但師資力量又該如何解決。
在一點上,大將軍徐晉亦是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在前期先以軍部的名義聘請保鄉軍中一些戰鬥經驗豐富的中高級將領作為教官,此些人可以領到講武堂的特殊津貼。
另外,像明軍的一些降將也可以拿來用一下,畢竟此些人雖然戰敗但原因卻非常複雜,其還是具備一定的軍事素養和指揮能力的,否則又怎可能統禦數百乃至數千的兵馬。
徐晉深諳“拿來主義”,隻要能用的.能提高己方實力的都要拿來用。
他甚至已經派人去跟那些夷商溝通,希望借助後者的渠道來為保鄉軍聘請一些洋人教官。
要知道在火器戰術上,歐洲軍隊還是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尤其是炮兵一途。
如此,博眾家之所長,才能讓保鄉軍的兵員及軍官素質碾壓明軍與韃子。
除了講武堂的設立之外,廣西境內軍民已聯合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建設行動。
“要想富,先修路!”
這句從大將軍口中講出的話已經被無數人奉為金石良言,嶺南地區本就多山地,道路崎嶇無比又多陰雨,不但使士兵們會行軍困難,就連行商之事都大受影響。
老百姓的出行更不用說了,去一趟府城簡直能要半條命。
於是,在徐晉的指示下,戶部.匠部.衛戍軍及戰俘營這幾方立刻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調集人手.籌集物資忙的不亦樂乎。
初期計劃是準備在安南與太平府之間修築一條馳道,此路除了要運輸運送鐵.煤.糧食等物資外,還要起到商道的作用。
戰時,還要具有行軍的功能,一旦安南有任何異動,保鄉軍便可以雷霆之勢迅速撲滅。
因此,這條馳道對於寬闊度與平緩度有著很高的要求,許多地方甚至要以鐵索搭橋,在這山林險地中施工的難度而知,對勞動力的需求相當之大。
這種活兒首當其衝的自然便是戰俘營中的那十多萬勞改犯,此些人基本都是明軍的降兵敗將,專門用來幹苦力的。
當然了,這麽大的工程自然也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在各縣吏員的號召下,思明.太平.鎮安亦有五六萬的百姓願意幫忙修路,畢竟這路修好了對大夥也有好處啊。
先不說出行方便很多,就算做點什麽小生意也不用再翻山越嶺了。
而民間的運商群體更是出錢的出錢.出人的出人,對這修路一事大為讚賞,要知道他們這些靠運輸為生的群體從此事上獲得的利益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