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炳剛見局麵已趨於穩定,便立刻率麾下的銃兵左突右刺一路向城樓殺下,目的正是為了打開城門,讓外麵的大部隊能夠快速入城。
而這裏屬於敵方的重點防禦位置,此刻亦存在著不少兵力。
“給我上!”
一名沐軍操守正率數百精兵在此嚴陣以待,眼見這群不速之客襲來,在此人的命令下,那些兵勇則迅速的湧了過去。
“噗嗤...”趙炳剛胸前一大片血跡,已將藍色的上裝染紅,但此人此刻卻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絲毫察覺不到疼痛。
他一刀將迎麵而來輔兵刺死之後,森然的目光略微掃過便落在了那些披甲戰兵身上。
如今,隨著保鄉軍的隊伍逐漸龐大,軍功的賞罰也就更加完善和具體,早期那種立功就賜“百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然,昔日的那些千.百戶的頭銜也不能說摘就摘,否則容易令有功之士寒心,考慮到這點,軍部則另立了一項功勳頭銜的係統,算是補充。
以專製近戰的重甲兵為例,累計陣斬敵甲士十人者,謂之“銳利之士”,屬於軍中的精銳,不但每月的餉銀格外增加一元,在軍部委任隊統時也會優先考慮。
累計陣斬敵甲士三十人者,謂之“虎賁之士”,月餉額外增加二元,競選標統和司統這些軍職時有巨大優勢。
最高一級稱為“破軍之士”,顧名思義能獲得這個稱號的重甲兵皆是百人敵的存在,是極其罕見的寶貝蛋,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精銳那麽簡單了,運氣.實力.腦子缺一不可。
要達到這一層,須累計斬敵甲士八十人以上,可見其難度之大,這種級別的猛人,整個保鄉軍中都湊不出一百個。
如果說百.千戶的頭銜隻是有榮譽加身,頂多在委任軍官上占點優勢,那麽這三級功勳者的好處便是貨真價實的,不但月餉大增,就連政治地位也很高。
假使一名“銳士”退役後,可直接去某地巡撫司擔任捕頭,亦或是返鄉充當甲長。
“虎賁”功勳者還擁有見官不拜,終身田稅減半,當然前提是名下的耕田不超過規定的數額,還有子女優先參軍.優先就學的好處。
至於那傳說中的“破軍”者就更厲害了,在此人過世之前都免交一定額度內的田稅,子女在優先參將.就學之外還有一項優先科舉,即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吏部會考慮優先錄用。
除此之外,此人還可經通報後直接麵見大將軍,這個權限可是相當厲害的,就連當地的大官也不敢隨意欺辱。
而獲得這三級功勳者,屋外還會被官府掛上一麵“功臣之家”的牌匾,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以受鄉民的敬仰。
這套功勳係統相當於保鄉軍的武舉騎士製度,普通士兵便可以此進行晉升,雖然軍官的數量是有限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擔任,但這套模式便可讓大夥有個盼頭,隻要竭力拚殺.奮力作戰,便有機會獲得極高的社會地位。
而這些頭銜也並非重甲兵專屬,銃兵.騎兵.炮兵.擲彈兵甚至工兵也是一視同仁,隻不過後者的戰功評價方式比較偏向於團隊作戰,畢竟戰場上很難分辨哪個敵軍是誰擊斃的。
例如趙炳剛所率的這一標百餘號銃兵,此戰中奮勇當先最早殺上城樓,為身後的同袍取得了寶貴的立足之地,致使敵我優勢瞬間逆轉,這便立了“先登”大功。
如果此人再將城門順利打開,這又是大功一件,兩者相加之下,這一標銃兵定能齊升為“銳利之士”。
倘若趙炳剛再親自斬殺一些甲士,便極有可能以個人的身份榮升為“虎賁之士”。
在戰場上,保鄉軍的戰功體係主要是靠眾多的“宣慰使”來統計,這些特殊的軍吏平日裏負責處理內務.比如接收後方運來的糧餉.輜重以及軍令,為士兵解決個人困難,肅清不良風氣以及監督軍官。
此些軍吏已被委任到“司”一級,至少同時存在正副二人,軍部的打算是將其委任到“標”甚至“隊”一級,當然這個過程還比較漫長。
戰時,宣慰使也要隨大軍一同衝擊,原則上是不需要親自殺敵的,因為他們的任務是要統計自己負責的士兵所立的軍功,但仍有少數“奇葩”存在,有時竟親自拎著腰刀一馬當先。
戰功統計乃是重事,賞罰分明乃是一支強軍的根本,因此這些宣慰使在統計軍功之時皆十分認真,除了自己親眼目睹的以外,往往要多方比對,嚴加查驗,慎之又慎後才會上報軍部。
如果一名士兵言稱自己陣斬數人,那麽宣慰使通常會一個個問訊此人當時身邊的同伴,以察詳情,這名士兵戰後還需攥寫一份報告,將當時的情況仔細如實的說明,兩相對比之下無異也無任何疑點,那麽便算通過。
一般來說,也無人敢謊報軍功,因為這跟“殺良冒敵”一樣皆是死罪,一旦被查出來後定斬不赦,連子女的前途都會受到牽連。
試問,哪個男兒不想建功立業,因此趙炳剛即便已身受重傷,但卻仍率麾下的銃兵在內城門處奮力拚殺,此處的沐軍雖然足有幾倍之眾,但在其視死如歸.玉石俱焚的血勇下亦被震懾,很快便初現潰相。
趙炳剛又斬殺一名沐軍戰兵後,眼見一壯碩的甲士迎麵而來,朝著自己一刀劈下,但他顯然已戰至癲狂,躲也不躲的迎著那刀.直接朝對方喉嚨捅去。
這名沐軍把總也是久經戰陣之輩,但麵對這種不要命的打法還是吃了一驚,連忙將頭一偏堪堪躲過這致命一擊,身形不穩的同時刀筋失去了準頭,隻將對手的雙角帽削下一角。
兩人一觸即分,皆死死的盯著對方,趙炳剛摸了摸腦袋上的“單角帽”,眼中閃過熊熊怒火,抄起精鋼佩刀.咆哮著朝這員甲士衝了過去。
同一時間,他手下已有十幾名銃兵殺至城門處,在同伴的掩護下,由四人合力將門栓等物挪開,用盡力氣將高大的城門弄開了一道縫隙。
而城外熙熙攘攘的北伐軍將士見狀皆是一喜,連忙朝這裏奔來,隻是片刻,昆明城便門洞大開,密密麻麻的人群瞬間奔湧而入。
而這裏屬於敵方的重點防禦位置,此刻亦存在著不少兵力。
“給我上!”
一名沐軍操守正率數百精兵在此嚴陣以待,眼見這群不速之客襲來,在此人的命令下,那些兵勇則迅速的湧了過去。
“噗嗤...”趙炳剛胸前一大片血跡,已將藍色的上裝染紅,但此人此刻卻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絲毫察覺不到疼痛。
他一刀將迎麵而來輔兵刺死之後,森然的目光略微掃過便落在了那些披甲戰兵身上。
如今,隨著保鄉軍的隊伍逐漸龐大,軍功的賞罰也就更加完善和具體,早期那種立功就賜“百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然,昔日的那些千.百戶的頭銜也不能說摘就摘,否則容易令有功之士寒心,考慮到這點,軍部則另立了一項功勳頭銜的係統,算是補充。
以專製近戰的重甲兵為例,累計陣斬敵甲士十人者,謂之“銳利之士”,屬於軍中的精銳,不但每月的餉銀格外增加一元,在軍部委任隊統時也會優先考慮。
累計陣斬敵甲士三十人者,謂之“虎賁之士”,月餉額外增加二元,競選標統和司統這些軍職時有巨大優勢。
最高一級稱為“破軍之士”,顧名思義能獲得這個稱號的重甲兵皆是百人敵的存在,是極其罕見的寶貝蛋,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精銳那麽簡單了,運氣.實力.腦子缺一不可。
要達到這一層,須累計斬敵甲士八十人以上,可見其難度之大,這種級別的猛人,整個保鄉軍中都湊不出一百個。
如果說百.千戶的頭銜隻是有榮譽加身,頂多在委任軍官上占點優勢,那麽這三級功勳者的好處便是貨真價實的,不但月餉大增,就連政治地位也很高。
假使一名“銳士”退役後,可直接去某地巡撫司擔任捕頭,亦或是返鄉充當甲長。
“虎賁”功勳者還擁有見官不拜,終身田稅減半,當然前提是名下的耕田不超過規定的數額,還有子女優先參軍.優先就學的好處。
至於那傳說中的“破軍”者就更厲害了,在此人過世之前都免交一定額度內的田稅,子女在優先參將.就學之外還有一項優先科舉,即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吏部會考慮優先錄用。
除此之外,此人還可經通報後直接麵見大將軍,這個權限可是相當厲害的,就連當地的大官也不敢隨意欺辱。
而獲得這三級功勳者,屋外還會被官府掛上一麵“功臣之家”的牌匾,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以受鄉民的敬仰。
這套功勳係統相當於保鄉軍的武舉騎士製度,普通士兵便可以此進行晉升,雖然軍官的數量是有限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擔任,但這套模式便可讓大夥有個盼頭,隻要竭力拚殺.奮力作戰,便有機會獲得極高的社會地位。
而這些頭銜也並非重甲兵專屬,銃兵.騎兵.炮兵.擲彈兵甚至工兵也是一視同仁,隻不過後者的戰功評價方式比較偏向於團隊作戰,畢竟戰場上很難分辨哪個敵軍是誰擊斃的。
例如趙炳剛所率的這一標百餘號銃兵,此戰中奮勇當先最早殺上城樓,為身後的同袍取得了寶貴的立足之地,致使敵我優勢瞬間逆轉,這便立了“先登”大功。
如果此人再將城門順利打開,這又是大功一件,兩者相加之下,這一標銃兵定能齊升為“銳利之士”。
倘若趙炳剛再親自斬殺一些甲士,便極有可能以個人的身份榮升為“虎賁之士”。
在戰場上,保鄉軍的戰功體係主要是靠眾多的“宣慰使”來統計,這些特殊的軍吏平日裏負責處理內務.比如接收後方運來的糧餉.輜重以及軍令,為士兵解決個人困難,肅清不良風氣以及監督軍官。
此些軍吏已被委任到“司”一級,至少同時存在正副二人,軍部的打算是將其委任到“標”甚至“隊”一級,當然這個過程還比較漫長。
戰時,宣慰使也要隨大軍一同衝擊,原則上是不需要親自殺敵的,因為他們的任務是要統計自己負責的士兵所立的軍功,但仍有少數“奇葩”存在,有時竟親自拎著腰刀一馬當先。
戰功統計乃是重事,賞罰分明乃是一支強軍的根本,因此這些宣慰使在統計軍功之時皆十分認真,除了自己親眼目睹的以外,往往要多方比對,嚴加查驗,慎之又慎後才會上報軍部。
如果一名士兵言稱自己陣斬數人,那麽宣慰使通常會一個個問訊此人當時身邊的同伴,以察詳情,這名士兵戰後還需攥寫一份報告,將當時的情況仔細如實的說明,兩相對比之下無異也無任何疑點,那麽便算通過。
一般來說,也無人敢謊報軍功,因為這跟“殺良冒敵”一樣皆是死罪,一旦被查出來後定斬不赦,連子女的前途都會受到牽連。
試問,哪個男兒不想建功立業,因此趙炳剛即便已身受重傷,但卻仍率麾下的銃兵在內城門處奮力拚殺,此處的沐軍雖然足有幾倍之眾,但在其視死如歸.玉石俱焚的血勇下亦被震懾,很快便初現潰相。
趙炳剛又斬殺一名沐軍戰兵後,眼見一壯碩的甲士迎麵而來,朝著自己一刀劈下,但他顯然已戰至癲狂,躲也不躲的迎著那刀.直接朝對方喉嚨捅去。
這名沐軍把總也是久經戰陣之輩,但麵對這種不要命的打法還是吃了一驚,連忙將頭一偏堪堪躲過這致命一擊,身形不穩的同時刀筋失去了準頭,隻將對手的雙角帽削下一角。
兩人一觸即分,皆死死的盯著對方,趙炳剛摸了摸腦袋上的“單角帽”,眼中閃過熊熊怒火,抄起精鋼佩刀.咆哮著朝這員甲士衝了過去。
同一時間,他手下已有十幾名銃兵殺至城門處,在同伴的掩護下,由四人合力將門栓等物挪開,用盡力氣將高大的城門弄開了一道縫隙。
而城外熙熙攘攘的北伐軍將士見狀皆是一喜,連忙朝這裏奔來,隻是片刻,昆明城便門洞大開,密密麻麻的人群瞬間奔湧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