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貢...
徐晉笑了笑,倭國本就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小邦,除了產銀之外,許多東西都要從外界進口,之前有鄭芝龍的商隊給他們輸送物資,另外還能能從荷蘭人手裏買,但現在整個沿海已被大夏所把控,順便將這一片的海洋貿易基本壟斷。
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幕府肯定已經急得團團轉了,巴不得跟大夏做生意呢,不然買不到東西.就算坐在銀山上又有什麽用,銀子隻有花出去才算錢,攢在手裏屁都不是,國內民生遲早崩潰,這個處境倒是跟遼東韃子差不多。
因此,這個朝貢看起來是倭國在低聲下氣,實際上大夏要是答應了,人家指不定多高興呢,奉你為上國又如何,反正已經奉了中華這麽多年早就習慣了,也不缺這幾年。
“回去告訴德川家光,石見銀山大夏要定了,耶穌也攔不住。”
徐晉對著倭使沉聲道,如果幕府識相點的話就趕緊交出來,否則要打便打,大夏的將士正發愁沒立功升職的機會呢。
這時,倭使中村敬齋不禁露出氣憤的表情,詢問大夏究竟想做什麽?難道真覬覦日本這個彈丸小邦?兩國的鄉土風俗差異極大,日本又孤懸海外,難道閣下不考慮這個統治成本有多高昂嗎?
“貴使有所不知,本王正在策劃國際新秩序,打算建立一個泛東亞共榮圈!”
“什麽!”
見對方瞪大眼睛一臉懵逼,徐晉認真的給這位倭使解釋道,所謂的泛東亞共榮圈,就是以大夏為中心,在整個亞洲完成經濟協同,以達到資源.人力自給自足的目的,讓中華再次偉大!
“我不明白...”中村敬齋驚恐的搖了搖頭,這個想法實在有些駭人聽聞。
“不明白是正常的。”徐晉哈哈一笑,表示本王今日難得清閑,便可以給你講講是怎麽回事,等回國後再說給你們的幕府將軍聽聽。
“你看啊,要實現共榮的話其實說難也不難,首先應該以開發資源為中心,各邦國.地區的客觀條件總是不盡相同的嘛,你缺這個.我缺那個,但是湊一塊不就啥都不缺了?”
“就比如說大夏缺銀子,你們倭國正好有個銀山,誒!這不就對上了!”
“再比如說,開采銀礦是不是需要大量苦力?從大夏本土運輸人力的話,成本就有點太高了,所以就地取材,以倭人開倭礦才是效率最高的法子。”
徐晉一口氣說完後,興致勃勃的詢問道,“是不是挺有搞頭的?”
中村敬齋聽完後已是瞠目結舌,顯然很難理解這個先進的“共榮圈思想”,於是他在猶豫了一下後幹笑道:“既如殿下所言,受益的也惟有大夏,又何來共榮之說?”
“這個嘛...”徐晉愣了愣,繼而爽朗一笑:“大夏一起飛,你們倭國不也會跟著沾光嘛,怎麽會沒有益處。”
“當然了,這隻是本王的設想而已,具體還得看你們的德川將軍怎麽決斷,要是不願意也沒關係,我們大夏會自己爭取的。”
倭使退下之後,越王徐晉來軍部召開了一場會議,主要是研究將士們的冬裝問題。
之前夏軍基本都是在西南或東南亞作戰,這邊的氣候比較溫暖.溫差也不大,尋常的衣物便已夠用,在悶熱的雨林裏士兵有時候還會汗流浹背。
不過之後北伐.或赴遼東作戰的話,現在的單衣顯然無法滿足需求,需要一套專門在寒冷地區穿的冬裝才行,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通常徐晉隻需最後審批即可。
夏軍對冬裝的需求是很大的,動輒幾萬.十幾萬套,這需要巨量的棉花.布匹,內地的棉花種植地主要在蘇杭那邊,這兩年的收成貌似不太好,市場需求量又很大,因此價格節節攀升,嶺南自己雖然也種棉花,但現在還無法自給自足。
考慮到成本問題,軍部將目光瞄上了英國產的呢絨,這玩意是以羊毛製成.保暖性無需多言,唯一的缺陷就是當作貼身衣服會不舒服,但卻可以做成外衣。
在這個時期,英國的主要出口品基本都是毛紡.木材.帆布.鞋帽之類的玩意,大部分都不是大夏需要的,因此像那些在嶺南獲得的英國商人,一般都是作純進口的貿易,英國國內呢絨的產量很大,他們也想將這玩意賣出去,甚至價格掛的很低,但華夏的紡織行業也很成熟,通常沒人對這東西感興趣。
聽到這裏徐晉點了點頭,“呢絨製作冬裝也不錯,弄個大衣啥也挺暖和,成本如何呢?”
後勤司總務連忙站了起來,表示他們計算過,按照棉花的市價,如果采用呢絨的話成本至少能節省三分之一,這還是將裏麵的武裝衣也算在內的。
所謂的武裝衣就是“戎服”,像那些披甲兵的甲胄下麵就是這玩意,明軍戰兵的鴛鴦戰襖下也會穿一套戎服,算是貼身衣物了。
“那挺好的。”
徐晉暗自琢磨,雖然一套冬裝可能值不了幾個錢,但若是十萬套可就不是小數目了,成本縮減三分之一就意味著至少節省幾萬元的款子,這是好事。
“盡快製一套樣品讓我瞧瞧,對了北方冷,如果可以的話給再給將士們配一頂氈帽吧。”
“至於如何造這麽多冬裝,就不用本王教了吧?”
“大王放心!”
後勤司的軍官連忙表示會將此事辦妥。
緊接著徐晉沉聲表示,雖然鄭元秋的艦隊在倭國還算順利,不過那個德川幕府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接下來肯定會有一場仗要打,考慮到大夏艦隊的陸戰兵僅有幾千人,所以自己打算朝倭國增兵支援。
“大王,臣認為調兩萬步軍赴倭即可,再多的話本土兵力就會吃緊了。”
吏部尚書兼參謀大臣顏昭表示,至於運兵的話,可以發動官船.民船協助,運兩萬人過去不算太難,如果將士們能在倭國就地征一部分糧,嶺南這邊再通過海路補充一些,後勤方麵也沒有太大問題。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
話畢,徐晉突然站起身凝視著東南方向,目光中滿是堅決:
“各位,你們一定不理解區區倭國如何值得本王大張旗鼓,我可以告訴你們,銀礦僅是其中一個原因,倭人生性貪婪.狡詐,畏威而不懷德,有小禮卻無大義。”
“本王不光是要教訓他們,還要滅其國!絕其種!讓這個卑劣民族徹底消失!”
徐晉笑了笑,倭國本就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小邦,除了產銀之外,許多東西都要從外界進口,之前有鄭芝龍的商隊給他們輸送物資,另外還能能從荷蘭人手裏買,但現在整個沿海已被大夏所把控,順便將這一片的海洋貿易基本壟斷。
在這種情況下,德川幕府肯定已經急得團團轉了,巴不得跟大夏做生意呢,不然買不到東西.就算坐在銀山上又有什麽用,銀子隻有花出去才算錢,攢在手裏屁都不是,國內民生遲早崩潰,這個處境倒是跟遼東韃子差不多。
因此,這個朝貢看起來是倭國在低聲下氣,實際上大夏要是答應了,人家指不定多高興呢,奉你為上國又如何,反正已經奉了中華這麽多年早就習慣了,也不缺這幾年。
“回去告訴德川家光,石見銀山大夏要定了,耶穌也攔不住。”
徐晉對著倭使沉聲道,如果幕府識相點的話就趕緊交出來,否則要打便打,大夏的將士正發愁沒立功升職的機會呢。
這時,倭使中村敬齋不禁露出氣憤的表情,詢問大夏究竟想做什麽?難道真覬覦日本這個彈丸小邦?兩國的鄉土風俗差異極大,日本又孤懸海外,難道閣下不考慮這個統治成本有多高昂嗎?
“貴使有所不知,本王正在策劃國際新秩序,打算建立一個泛東亞共榮圈!”
“什麽!”
見對方瞪大眼睛一臉懵逼,徐晉認真的給這位倭使解釋道,所謂的泛東亞共榮圈,就是以大夏為中心,在整個亞洲完成經濟協同,以達到資源.人力自給自足的目的,讓中華再次偉大!
“我不明白...”中村敬齋驚恐的搖了搖頭,這個想法實在有些駭人聽聞。
“不明白是正常的。”徐晉哈哈一笑,表示本王今日難得清閑,便可以給你講講是怎麽回事,等回國後再說給你們的幕府將軍聽聽。
“你看啊,要實現共榮的話其實說難也不難,首先應該以開發資源為中心,各邦國.地區的客觀條件總是不盡相同的嘛,你缺這個.我缺那個,但是湊一塊不就啥都不缺了?”
“就比如說大夏缺銀子,你們倭國正好有個銀山,誒!這不就對上了!”
“再比如說,開采銀礦是不是需要大量苦力?從大夏本土運輸人力的話,成本就有點太高了,所以就地取材,以倭人開倭礦才是效率最高的法子。”
徐晉一口氣說完後,興致勃勃的詢問道,“是不是挺有搞頭的?”
中村敬齋聽完後已是瞠目結舌,顯然很難理解這個先進的“共榮圈思想”,於是他在猶豫了一下後幹笑道:“既如殿下所言,受益的也惟有大夏,又何來共榮之說?”
“這個嘛...”徐晉愣了愣,繼而爽朗一笑:“大夏一起飛,你們倭國不也會跟著沾光嘛,怎麽會沒有益處。”
“當然了,這隻是本王的設想而已,具體還得看你們的德川將軍怎麽決斷,要是不願意也沒關係,我們大夏會自己爭取的。”
倭使退下之後,越王徐晉來軍部召開了一場會議,主要是研究將士們的冬裝問題。
之前夏軍基本都是在西南或東南亞作戰,這邊的氣候比較溫暖.溫差也不大,尋常的衣物便已夠用,在悶熱的雨林裏士兵有時候還會汗流浹背。
不過之後北伐.或赴遼東作戰的話,現在的單衣顯然無法滿足需求,需要一套專門在寒冷地區穿的冬裝才行,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通常徐晉隻需最後審批即可。
夏軍對冬裝的需求是很大的,動輒幾萬.十幾萬套,這需要巨量的棉花.布匹,內地的棉花種植地主要在蘇杭那邊,這兩年的收成貌似不太好,市場需求量又很大,因此價格節節攀升,嶺南自己雖然也種棉花,但現在還無法自給自足。
考慮到成本問題,軍部將目光瞄上了英國產的呢絨,這玩意是以羊毛製成.保暖性無需多言,唯一的缺陷就是當作貼身衣服會不舒服,但卻可以做成外衣。
在這個時期,英國的主要出口品基本都是毛紡.木材.帆布.鞋帽之類的玩意,大部分都不是大夏需要的,因此像那些在嶺南獲得的英國商人,一般都是作純進口的貿易,英國國內呢絨的產量很大,他們也想將這玩意賣出去,甚至價格掛的很低,但華夏的紡織行業也很成熟,通常沒人對這東西感興趣。
聽到這裏徐晉點了點頭,“呢絨製作冬裝也不錯,弄個大衣啥也挺暖和,成本如何呢?”
後勤司總務連忙站了起來,表示他們計算過,按照棉花的市價,如果采用呢絨的話成本至少能節省三分之一,這還是將裏麵的武裝衣也算在內的。
所謂的武裝衣就是“戎服”,像那些披甲兵的甲胄下麵就是這玩意,明軍戰兵的鴛鴦戰襖下也會穿一套戎服,算是貼身衣物了。
“那挺好的。”
徐晉暗自琢磨,雖然一套冬裝可能值不了幾個錢,但若是十萬套可就不是小數目了,成本縮減三分之一就意味著至少節省幾萬元的款子,這是好事。
“盡快製一套樣品讓我瞧瞧,對了北方冷,如果可以的話給再給將士們配一頂氈帽吧。”
“至於如何造這麽多冬裝,就不用本王教了吧?”
“大王放心!”
後勤司的軍官連忙表示會將此事辦妥。
緊接著徐晉沉聲表示,雖然鄭元秋的艦隊在倭國還算順利,不過那個德川幕府定不會善罷甘休,所以接下來肯定會有一場仗要打,考慮到大夏艦隊的陸戰兵僅有幾千人,所以自己打算朝倭國增兵支援。
“大王,臣認為調兩萬步軍赴倭即可,再多的話本土兵力就會吃緊了。”
吏部尚書兼參謀大臣顏昭表示,至於運兵的話,可以發動官船.民船協助,運兩萬人過去不算太難,如果將士們能在倭國就地征一部分糧,嶺南這邊再通過海路補充一些,後勤方麵也沒有太大問題。
“嗯,我也是這麽想的。”
話畢,徐晉突然站起身凝視著東南方向,目光中滿是堅決:
“各位,你們一定不理解區區倭國如何值得本王大張旗鼓,我可以告訴你們,銀礦僅是其中一個原因,倭人生性貪婪.狡詐,畏威而不懷德,有小禮卻無大義。”
“本王不光是要教訓他們,還要滅其國!絕其種!讓這個卑劣民族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