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永焱已死,但餘黨尚存。
這個,也就成了大昌皇帝的一塊心病。
謀逆弑君,即便是皇子,那也是死罪!
在無法自辯清白的境地下,隻有不辯,把結果交給聖明,交給運氣。
“聖上明鑒,老臣說句不中聽的,誰都知道,九殿下窩囊出名,造反固然無道,但那可是大略之謀,就九殿下這等羸弱之人,誰願與他共圖天下?”
張庸這話,聽起來真不順耳,但說明了一個事實,造反謀逆這樣的事,那是奸雄所為,永康一個窩囊廢,還真高抬他了。
“張侍郎所言極是,老臣也是此意!”
董慶堂抓住機會,再次替永康辯解。
這時候,四皇子永泰站了出來,痛惜道:“九弟呀九弟,你怎如此糊塗?就因父皇忙於朝政國事,這多年冷落於你,你便耿耿於懷,借太子弑君篡位之意圖,一拍即合,正鑒於你行事窩囊,故無人提防,太子他不傻,看中的就是你的這副窩囊,事已至此,為兄也保不了你!”
太子不傻,看中的就是你的這副窩囊?
眾臣聞言,紛紛點頭認可。
張庸方才的辯護之辭,頓時被駁得啞口無言。
“你,好自為之吧!”
永泰說罷,緩緩閉上眼睛。
永康望了永泰一眼,遂把目光投向大昌皇帝,落寂道:“兒臣,懇請父皇賜毒酒一杯,讓兒臣自行了斷。”
“聖上,既然九殿下親口承認,那就準了他的奏吧!”
夏士誠又向大昌皇帝諫言,讓賜酒一杯,毒死永康。
“聖上,九殿下都知錯了,老臣奏請聖上,就遂了九殿下的願吧!”
“聖上,如此甚好,也算是寬厚了九皇殿下,賜一杯毒酒,讓九殿下自行了斷也好!”
大昌皇帝目光一掃全場,把那些力主處死永康的人,都暗暗記在心裏。
“不可啊!聖上,請容老臣幾日,讓老臣查個明白,再做處置不遲!”
董慶堂雙腿跪下,向大昌皇帝請求,讓他去查這個案子。
永康一瞥地上跪著的董慶堂,心頭一暖。
還是有正義之士,看來,這武將的心胸還是寬廣一些。
他很清楚,四皇子已經和夏閣老,二人串通起來,提前布下了這麽一個局。
這局,眼下看來,無解,是死局。
手頭無證據自辯,說了也是白搭。
看著永康那副淒然樣,大昌皇帝不禁陷入沉思。
片刻之後,大昌皇帝微微抬頭。
目光又掃一遍眾臣子,最後停在輔國大臣李嵩身上,緩緩說道:“既然小九已經親口認罪,李輔國以為,朕該如何處置小九?”
輔國大臣李嵩,把臉轉向大昌皇帝,義正言辭地說:“聖上,弑君謀逆,即使皇子也絕不可饒恕!太子已經自裁,九殿下作為同謀的從犯,就請聖上準了九殿下所請,容他自裁,以正朝綱!”
大昌皇帝聞言,兩頰一抽,良久不語。
“懇請聖上賜下毒酒,容九殿下自裁,以正朝綱!”
霎時,大部分文臣,紛紛出列,向大昌皇帝躬身奏請。
看著堂上這班出列文臣,大昌皇帝眼中,一道殺機一閃即逝……
奏請之聲,一聲高過一聲。
然而,麵對諸多奏請,大昌皇帝卻遲遲不肯示下。
“聖上,寫信之人,都無具名,這事可疑!”
心有不甘的董慶堂,再次站出來,想再努力一把。
“九殿下自己都認了,你何須胡攪蠻纏,以亂聖聽?”
夏士誠又是一句,懟得董慶堂瞠目結舌。
一個武將跟文臣鬥嘴,那肯定是繞不過文臣的思辨。
“糊塗!”
大昌皇帝,惡狠狠瞪了董慶堂一眼。
也就是這一眼,讓董慶堂痛苦萬分,無奈地閉上雙目。
不料,大昌皇帝又道:“賜一杯毒酒不難,但朕還想真查一查,好讓小九死個明白!”
董慶堂心頭一震。
方才那句“糊塗”是另有深意?
不過,夏士誠和四皇子永泰,卻是一臉坦然,沒有半點驚慌樣。
看來,他們已經把功課做得非常紮實,看來是滴水不漏。
“聖上查查也好,好讓九殿下心服口服!”
“父皇英明!”
這甥舅二人,一唱一和,居然配合得如此天成。
“謝父皇!”
永康也發聲了,然後,向董慶堂投去感激是一瞥。
大昌皇帝怒瞪永康一眼,憤憤道:“要謝,就謝董老將軍吧!”
“永康,謝過五軍大都督!”
永康抱拳,躬身就是一禮。
董慶堂一捋花白胡須,坦然道:“在老臣看來,此信,最不可信!”
“行了!舉報小九謀反一事,暫且這樣。”
大昌皇帝擺擺手,目光一掃眾臣,又道:“眾愛卿,可有其他要事奏來?”
大昌皇帝的餘光,一掃四皇子永泰臉上。
可,大昌皇帝等了良久,看到永泰沒有絲毫要站出來的意思。
但這時,夏士誠卻又站了出來,稟道:“聖上,可否將九殿下交由刑部暫且羈押?”
大昌皇帝眼中星芒一閃,遂又擺擺手,淡淡說道:“不急,待董都督查完再說,這幾天,不許他出京都半步就可!”
夏士誠一臉失落,訕訕退下。
永康心裏一抽,這皇帝老子,莫不是又在試探眾人?
這老狐狸,要是放在前世,奧斯卡還真欠他一個小金人。
最次,也能去橫店演戲混個名堂。
由此可見,這皇帝老子也知道自己是被設套陷害。
他來這麽一手,就是想看看,這背後興風作浪的人都是誰?
這一手,玩得辣。
也玩得妙,借力打力,借用這些舉報,也就裝作信了,從而看看朝臣們的反應。
要知道,太子謀逆一案,還是個懸疑。
這時候,有侍衛來報,說北涼使團,已經帶著兀查赫的靈柩,離開了京城地界。
“聖上,這北涼使團一走,恐怕雁門關那邊情形會變!”
輔國大臣李嵩,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夏士誠也道:“聖上,臣以為,還是早備糧米,以資助友邦的名義,去探探北涼可汗的意圖為好!”
“父皇,輔國大人和夏閣老言之有理,這北涼使團一撤,雁門關外可能會有動作,我大昌守軍不多,怕是難敵三十萬北涼鐵騎,還望父皇早備糧米,以解北涼之苦,以緩進兵之險!”
朝上也有一些臣子積極響應,讓大昌皇帝撥付糧食,盡快送往關外,還說什麽伸手不打笑臉人,北涼可汗說不定就被感動,再加上賭約一事,陽明、河套二地也就會順其自然地歸還過來。
不料,就在大家極力諫言的時候,戶部左侍郎張庸站了出來,說道:“聖上三思啊!眼下國庫空虛,存銀無多,加上各種薪資支出,哪還有財力儲備糧食?再說,我大昌也有地方受災,饑民也是不少,賑災地方都是杯水車薪,這資助友邦,恐怕無力為之!”
張庸說的這些,大昌皇帝何嚐不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何況一國之君,麵對這麽大的攤子,別說派糧,就是撒鹽都撒不過來。
“國庫虧損,已成事實,眾愛卿怎麽看這籌糧之事?”
大昌皇帝,目光一掃堂上,靜待眾臣的反應。
此時,夏士誠心裏明白,大昌皇帝此時沒有追究九皇子永康的造反之罪,那是有意放過。
不然,既就是再調查,那也先得把人給投牢才是,繼續放任九皇子永康不予羈押,那麽這事有可能會出現轉機。
不行,該按計劃進行了。
捧殺,現在對九皇子永康,該用捧殺這招了。
“聖上,臣以為,九殿下金石已開,神武已現,何不給九殿下一個改過自新、戴罪立功的機會,這籌糧之事,關乎到我大昌安危,九殿下理應為國分憂,為君分憂,老臣相信九殿下會全力以赴,把這個事給辦好!”
說罷,夏士誠低頭,靜等大昌皇帝的反應。
“父皇,夏閣老言之有理,再怎麽說,永康也是兒臣的親弟弟,既然陽明、河套二地,是九弟贏得,何不給九弟一個機會,讓他有始有終,把這兩處失地收回!”
四皇子永泰這招,更是狠毒,明知道北涼使團回去,向可汗稱述緣由,北涼可汗對永康那是恨之入骨,不當場砍了他才怪!
“閣老和永泰之提議,眾愛卿意欲如何?”
大昌皇帝又一次,先要聽聽眾臣意見!
這個,也就成了大昌皇帝的一塊心病。
謀逆弑君,即便是皇子,那也是死罪!
在無法自辯清白的境地下,隻有不辯,把結果交給聖明,交給運氣。
“聖上明鑒,老臣說句不中聽的,誰都知道,九殿下窩囊出名,造反固然無道,但那可是大略之謀,就九殿下這等羸弱之人,誰願與他共圖天下?”
張庸這話,聽起來真不順耳,但說明了一個事實,造反謀逆這樣的事,那是奸雄所為,永康一個窩囊廢,還真高抬他了。
“張侍郎所言極是,老臣也是此意!”
董慶堂抓住機會,再次替永康辯解。
這時候,四皇子永泰站了出來,痛惜道:“九弟呀九弟,你怎如此糊塗?就因父皇忙於朝政國事,這多年冷落於你,你便耿耿於懷,借太子弑君篡位之意圖,一拍即合,正鑒於你行事窩囊,故無人提防,太子他不傻,看中的就是你的這副窩囊,事已至此,為兄也保不了你!”
太子不傻,看中的就是你的這副窩囊?
眾臣聞言,紛紛點頭認可。
張庸方才的辯護之辭,頓時被駁得啞口無言。
“你,好自為之吧!”
永泰說罷,緩緩閉上眼睛。
永康望了永泰一眼,遂把目光投向大昌皇帝,落寂道:“兒臣,懇請父皇賜毒酒一杯,讓兒臣自行了斷。”
“聖上,既然九殿下親口承認,那就準了他的奏吧!”
夏士誠又向大昌皇帝諫言,讓賜酒一杯,毒死永康。
“聖上,九殿下都知錯了,老臣奏請聖上,就遂了九殿下的願吧!”
“聖上,如此甚好,也算是寬厚了九皇殿下,賜一杯毒酒,讓九殿下自行了斷也好!”
大昌皇帝目光一掃全場,把那些力主處死永康的人,都暗暗記在心裏。
“不可啊!聖上,請容老臣幾日,讓老臣查個明白,再做處置不遲!”
董慶堂雙腿跪下,向大昌皇帝請求,讓他去查這個案子。
永康一瞥地上跪著的董慶堂,心頭一暖。
還是有正義之士,看來,這武將的心胸還是寬廣一些。
他很清楚,四皇子已經和夏閣老,二人串通起來,提前布下了這麽一個局。
這局,眼下看來,無解,是死局。
手頭無證據自辯,說了也是白搭。
看著永康那副淒然樣,大昌皇帝不禁陷入沉思。
片刻之後,大昌皇帝微微抬頭。
目光又掃一遍眾臣子,最後停在輔國大臣李嵩身上,緩緩說道:“既然小九已經親口認罪,李輔國以為,朕該如何處置小九?”
輔國大臣李嵩,把臉轉向大昌皇帝,義正言辭地說:“聖上,弑君謀逆,即使皇子也絕不可饒恕!太子已經自裁,九殿下作為同謀的從犯,就請聖上準了九殿下所請,容他自裁,以正朝綱!”
大昌皇帝聞言,兩頰一抽,良久不語。
“懇請聖上賜下毒酒,容九殿下自裁,以正朝綱!”
霎時,大部分文臣,紛紛出列,向大昌皇帝躬身奏請。
看著堂上這班出列文臣,大昌皇帝眼中,一道殺機一閃即逝……
奏請之聲,一聲高過一聲。
然而,麵對諸多奏請,大昌皇帝卻遲遲不肯示下。
“聖上,寫信之人,都無具名,這事可疑!”
心有不甘的董慶堂,再次站出來,想再努力一把。
“九殿下自己都認了,你何須胡攪蠻纏,以亂聖聽?”
夏士誠又是一句,懟得董慶堂瞠目結舌。
一個武將跟文臣鬥嘴,那肯定是繞不過文臣的思辨。
“糊塗!”
大昌皇帝,惡狠狠瞪了董慶堂一眼。
也就是這一眼,讓董慶堂痛苦萬分,無奈地閉上雙目。
不料,大昌皇帝又道:“賜一杯毒酒不難,但朕還想真查一查,好讓小九死個明白!”
董慶堂心頭一震。
方才那句“糊塗”是另有深意?
不過,夏士誠和四皇子永泰,卻是一臉坦然,沒有半點驚慌樣。
看來,他們已經把功課做得非常紮實,看來是滴水不漏。
“聖上查查也好,好讓九殿下心服口服!”
“父皇英明!”
這甥舅二人,一唱一和,居然配合得如此天成。
“謝父皇!”
永康也發聲了,然後,向董慶堂投去感激是一瞥。
大昌皇帝怒瞪永康一眼,憤憤道:“要謝,就謝董老將軍吧!”
“永康,謝過五軍大都督!”
永康抱拳,躬身就是一禮。
董慶堂一捋花白胡須,坦然道:“在老臣看來,此信,最不可信!”
“行了!舉報小九謀反一事,暫且這樣。”
大昌皇帝擺擺手,目光一掃眾臣,又道:“眾愛卿,可有其他要事奏來?”
大昌皇帝的餘光,一掃四皇子永泰臉上。
可,大昌皇帝等了良久,看到永泰沒有絲毫要站出來的意思。
但這時,夏士誠卻又站了出來,稟道:“聖上,可否將九殿下交由刑部暫且羈押?”
大昌皇帝眼中星芒一閃,遂又擺擺手,淡淡說道:“不急,待董都督查完再說,這幾天,不許他出京都半步就可!”
夏士誠一臉失落,訕訕退下。
永康心裏一抽,這皇帝老子,莫不是又在試探眾人?
這老狐狸,要是放在前世,奧斯卡還真欠他一個小金人。
最次,也能去橫店演戲混個名堂。
由此可見,這皇帝老子也知道自己是被設套陷害。
他來這麽一手,就是想看看,這背後興風作浪的人都是誰?
這一手,玩得辣。
也玩得妙,借力打力,借用這些舉報,也就裝作信了,從而看看朝臣們的反應。
要知道,太子謀逆一案,還是個懸疑。
這時候,有侍衛來報,說北涼使團,已經帶著兀查赫的靈柩,離開了京城地界。
“聖上,這北涼使團一走,恐怕雁門關那邊情形會變!”
輔國大臣李嵩,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夏士誠也道:“聖上,臣以為,還是早備糧米,以資助友邦的名義,去探探北涼可汗的意圖為好!”
“父皇,輔國大人和夏閣老言之有理,這北涼使團一撤,雁門關外可能會有動作,我大昌守軍不多,怕是難敵三十萬北涼鐵騎,還望父皇早備糧米,以解北涼之苦,以緩進兵之險!”
朝上也有一些臣子積極響應,讓大昌皇帝撥付糧食,盡快送往關外,還說什麽伸手不打笑臉人,北涼可汗說不定就被感動,再加上賭約一事,陽明、河套二地也就會順其自然地歸還過來。
不料,就在大家極力諫言的時候,戶部左侍郎張庸站了出來,說道:“聖上三思啊!眼下國庫空虛,存銀無多,加上各種薪資支出,哪還有財力儲備糧食?再說,我大昌也有地方受災,饑民也是不少,賑災地方都是杯水車薪,這資助友邦,恐怕無力為之!”
張庸說的這些,大昌皇帝何嚐不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何況一國之君,麵對這麽大的攤子,別說派糧,就是撒鹽都撒不過來。
“國庫虧損,已成事實,眾愛卿怎麽看這籌糧之事?”
大昌皇帝,目光一掃堂上,靜待眾臣的反應。
此時,夏士誠心裏明白,大昌皇帝此時沒有追究九皇子永康的造反之罪,那是有意放過。
不然,既就是再調查,那也先得把人給投牢才是,繼續放任九皇子永康不予羈押,那麽這事有可能會出現轉機。
不行,該按計劃進行了。
捧殺,現在對九皇子永康,該用捧殺這招了。
“聖上,臣以為,九殿下金石已開,神武已現,何不給九殿下一個改過自新、戴罪立功的機會,這籌糧之事,關乎到我大昌安危,九殿下理應為國分憂,為君分憂,老臣相信九殿下會全力以赴,把這個事給辦好!”
說罷,夏士誠低頭,靜等大昌皇帝的反應。
“父皇,夏閣老言之有理,再怎麽說,永康也是兒臣的親弟弟,既然陽明、河套二地,是九弟贏得,何不給九弟一個機會,讓他有始有終,把這兩處失地收回!”
四皇子永泰這招,更是狠毒,明知道北涼使團回去,向可汗稱述緣由,北涼可汗對永康那是恨之入骨,不當場砍了他才怪!
“閣老和永泰之提議,眾愛卿意欲如何?”
大昌皇帝又一次,先要聽聽眾臣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