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子澄眯著眼深吸了一口氣:“不對勁,不對勁啊……”
齊泰撚著下巴胡須,目光猶疑:“先靜觀其變吧……”
另外一邊。
藍玉等人站在左側的武將行列之中,麵上帶著得意的笑容,相互交換著眼神,神色倨傲。
旁人覺得奇怪一頭霧水,他們卻早已心裏有數:陛下“駕崩”了!
劉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各自站在文官行列的位置裏,雖然也已經知曉了這個消息,可心中卻是一片忐忑。
“詹大人?可知發生了何事?這麽久也沒聽到個說法。”
“是否需要去乾清宮詢問緣由?”
詹徽作為六部之首的禮部尚書,同時身兼都察院左都禦史,怎麽廢除了宰相職位的情況下,就是文官之首。
發生了這麽個奇怪的情況。
眾人自然下意識就會詢問他的意見。
“這……”
詹徽神色一滯,背後瞬間就冒出一層冷汗來,幾乎要將內衫給打濕——他該說什麽?他能說什麽?
即便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對這種事情也沒了主意。
他當然知道發生了什麽。
隻是……
這件事情能從他嘴裏說出來麽?
不能!
曆朝曆代,向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別看他現在是文官之首,說不定再往後些日子,他就會變得什麽都不是了。
陛下已經駕崩了。
藍玉那一夥人在朝堂上不受歡迎,在百姓眼裏也不得民心,但不可否認他們在軍中的影響力,尤其還是在這種群龍無首的情況之下……
而他、傅友文、劉三吾三人也完全無法否認。
就他們現在所掌握的諸多信息,權衡之下。東宮那位三殿下,就是最佳選擇。
即便是劉三吾那樣刻板的老古董。
顯然也已經有了動搖,就算他礙於那些所謂的禮法,心裏帶著一絲芥蒂,但他應該已經不太會反對三殿下了。
或者說。
他應該把那位東宮三殿下,稱作為“陛下”了!
如果“陛下駕崩”這件事情是從他口中說出來的,結果必然會得罪那位“未來的陛下”……
他有本事在洪武朝中為官多年,還站在這個文官之首的位置上,政治嗅覺和自覺性是絕對不差的。
“詹大人?”
“詹大人?您說句話呐?”
“不如由詹大人前往乾清宮,問問陛下是什麽說法?”
“……”
思索間,奉天殿的文官列隊都朝著詹徽這邊圍攏了過來。
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
但以朱元璋的勤政,誰都知道,這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也好在。
就在詹徽左右為難。
不知該如何回複應答百官的時候。
不知是誰發出了另一道聲音,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他居然站在儀鑾之上……那是誰!?”
聽到這道聲音。
圍攏在詹徽身邊的眾多官員當即轉過頭去,看向了奉天殿前方。
十四五歲的少年,一襲月牙白綢布衫顯得他的身形瘦削頎長、儒雅溫和,隻是他一雙眸子如星般明亮,俊美無儔的溫潤麵容上卻帶著一抹哀傷的神色。
——這是一個非常陌生的麵孔。
如果是在其他什麽情況下。
必然有人要讚一句“風流俊雅、氣質不凡,是個翩翩少年郎!”。
可眼下是什麽情況?
皇宮大內!
奉天殿上!
突然出現這麽個陌生的少年算怎麽回事???
一時之間,奉天殿內陷入了一片短暫的安靜之中,不知情的文武大臣麵上都是滿臉驚疑不定的表情。
這也不怪他們。
齊泰撚著下巴胡須,目光猶疑:“先靜觀其變吧……”
另外一邊。
藍玉等人站在左側的武將行列之中,麵上帶著得意的笑容,相互交換著眼神,神色倨傲。
旁人覺得奇怪一頭霧水,他們卻早已心裏有數:陛下“駕崩”了!
劉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各自站在文官行列的位置裏,雖然也已經知曉了這個消息,可心中卻是一片忐忑。
“詹大人?可知發生了何事?這麽久也沒聽到個說法。”
“是否需要去乾清宮詢問緣由?”
詹徽作為六部之首的禮部尚書,同時身兼都察院左都禦史,怎麽廢除了宰相職位的情況下,就是文官之首。
發生了這麽個奇怪的情況。
眾人自然下意識就會詢問他的意見。
“這……”
詹徽神色一滯,背後瞬間就冒出一層冷汗來,幾乎要將內衫給打濕——他該說什麽?他能說什麽?
即便他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對這種事情也沒了主意。
他當然知道發生了什麽。
隻是……
這件事情能從他嘴裏說出來麽?
不能!
曆朝曆代,向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別看他現在是文官之首,說不定再往後些日子,他就會變得什麽都不是了。
陛下已經駕崩了。
藍玉那一夥人在朝堂上不受歡迎,在百姓眼裏也不得民心,但不可否認他們在軍中的影響力,尤其還是在這種群龍無首的情況之下……
而他、傅友文、劉三吾三人也完全無法否認。
就他們現在所掌握的諸多信息,權衡之下。東宮那位三殿下,就是最佳選擇。
即便是劉三吾那樣刻板的老古董。
顯然也已經有了動搖,就算他礙於那些所謂的禮法,心裏帶著一絲芥蒂,但他應該已經不太會反對三殿下了。
或者說。
他應該把那位東宮三殿下,稱作為“陛下”了!
如果“陛下駕崩”這件事情是從他口中說出來的,結果必然會得罪那位“未來的陛下”……
他有本事在洪武朝中為官多年,還站在這個文官之首的位置上,政治嗅覺和自覺性是絕對不差的。
“詹大人?”
“詹大人?您說句話呐?”
“不如由詹大人前往乾清宮,問問陛下是什麽說法?”
“……”
思索間,奉天殿的文官列隊都朝著詹徽這邊圍攏了過來。
雖然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
但以朱元璋的勤政,誰都知道,這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也好在。
就在詹徽左右為難。
不知該如何回複應答百官的時候。
不知是誰發出了另一道聲音,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他居然站在儀鑾之上……那是誰!?”
聽到這道聲音。
圍攏在詹徽身邊的眾多官員當即轉過頭去,看向了奉天殿前方。
十四五歲的少年,一襲月牙白綢布衫顯得他的身形瘦削頎長、儒雅溫和,隻是他一雙眸子如星般明亮,俊美無儔的溫潤麵容上卻帶著一抹哀傷的神色。
——這是一個非常陌生的麵孔。
如果是在其他什麽情況下。
必然有人要讚一句“風流俊雅、氣質不凡,是個翩翩少年郎!”。
可眼下是什麽情況?
皇宮大內!
奉天殿上!
突然出現這麽個陌生的少年算怎麽回事???
一時之間,奉天殿內陷入了一片短暫的安靜之中,不知情的文武大臣麵上都是滿臉驚疑不定的表情。
這也不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