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駕到!”
隨著馬三寶一聲高呼,朱允熥從儀鸞後方走了出來,踏上台階,神色平靜地坐在位於奉天殿最高位置的龍椅旁邊。
他還隻是靈前即位。
距離最後一步,還差一個登基,按照禮法尚且還沒有資格坐在龍椅之上。
不過。
雖隻是坐在龍椅之側,一身孝服素縞。
卻已然有天子的威威之態,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感。
眾臣紛紛跪地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朱允熥不急不緩地道。
自從起事到現在已經是第六天,這個位置,除了第一天的新鮮感和興奮感,往後朱允熥的心態就平和了下來。
縱然現在並不算完全。
可一切皆在他的掌握之中,坐上那張龍椅是遲早的事。
他心中更多的。
反而是一種迫切和責任。
“謝陛下!”眾臣齊齊呼和,窸窸窣窣地起了身。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馬三寶按照流程開口道。
緊接著任亨泰便立刻站了出來,拱手躬身:“啟奏陛下,按照禮部的測算,明日八月初八,乃是今年往後最大的吉日,當舉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
“登基大典禮儀已然籌備完成,恭請陛下明日先祭告先殿、昭告天下,再於奉天殿登基上位!諸大臣觀禮!”
這幾天。
任亨泰作為禮部尚書,可算是給自己忙抽抽了。
一方麵要主持喪禮,照顧著棺材裏那位,另一方麵還要緊趕慢趕搭祭台、布置登基大典……
如今總算是把工程趕了出來。
他累死累活正是因為知道,如今這位新帝並非隻是靠著淮西勳貴的支持坐上了皇位,更有陛下的暗中支持,再名正言順不過,也是他必然要效忠和攀附的對象。
自然是一上朝便迫不及待的稟報邀功。
朱允熥神色淡然,坐在奉天殿上位,並沒有說話,而是饒有興趣地俯視著殿中朝臣。
這個日子是一早在乾清宮門口就定下了的。
眾人麵上並無多少意外,隻是真正到了這一刻的時候,神情多少帶著一絲複雜——慨歎、恍然、茫然、不敢置信……
總覺得這幾天的時間。
如夢如幻一般。
那位東宮三殿下明明……怎的來不及等他們反應,便坐上了奉天殿?便要登基了?
隻是容不得眾人多想或者質疑。
便能感受到一道極具壓迫感的目光在人群之中逡巡,似端詳,似戲謔……讓人不敢直視。
他們並沒有忘記,那日在乾清宮門口,陛下不悲不喜地吐出了四個字,“滿門抄斬”,頃刻間便是菜市場人頭滾滾。
“恭請陛下登基!”
“恭請陛下明日登基!”
“……”
不過遲疑了片刻,奉天殿內的所有人便不敢怠慢,紛紛參差不齊地應和著任亨泰的話。
這就是皇權。
這就是萬人之上的權柄!
見眾人躬身勸進,朱允熥嘴角這才噙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淡淡地道:“下一項。”
“方才朕見都察院的右都禦史……目光似有深意,可有啟奏?”朱允熥挑了挑眉,看向站在詹徽旁邊的一名老者,直接點名。
都察院。
洪武十三年之前叫做禦史台。
下管稽查百官之職,上司勸諫天子之責。
除了像詹徽這樣兼任六部實權的人之外,說白了就是今日參奏這個,明日彈劾那個的一個言官部門。
更直白一點:職業噴子。
當然,在洪武朝,這“勸諫天子”之責幾乎算是免了。
隨著馬三寶一聲高呼,朱允熥從儀鸞後方走了出來,踏上台階,神色平靜地坐在位於奉天殿最高位置的龍椅旁邊。
他還隻是靈前即位。
距離最後一步,還差一個登基,按照禮法尚且還沒有資格坐在龍椅之上。
不過。
雖隻是坐在龍椅之側,一身孝服素縞。
卻已然有天子的威威之態,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感。
眾臣紛紛跪地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朱允熥不急不緩地道。
自從起事到現在已經是第六天,這個位置,除了第一天的新鮮感和興奮感,往後朱允熥的心態就平和了下來。
縱然現在並不算完全。
可一切皆在他的掌握之中,坐上那張龍椅是遲早的事。
他心中更多的。
反而是一種迫切和責任。
“謝陛下!”眾臣齊齊呼和,窸窸窣窣地起了身。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馬三寶按照流程開口道。
緊接著任亨泰便立刻站了出來,拱手躬身:“啟奏陛下,按照禮部的測算,明日八月初八,乃是今年往後最大的吉日,當舉行登基大典,正式即位。”
“登基大典禮儀已然籌備完成,恭請陛下明日先祭告先殿、昭告天下,再於奉天殿登基上位!諸大臣觀禮!”
這幾天。
任亨泰作為禮部尚書,可算是給自己忙抽抽了。
一方麵要主持喪禮,照顧著棺材裏那位,另一方麵還要緊趕慢趕搭祭台、布置登基大典……
如今總算是把工程趕了出來。
他累死累活正是因為知道,如今這位新帝並非隻是靠著淮西勳貴的支持坐上了皇位,更有陛下的暗中支持,再名正言順不過,也是他必然要效忠和攀附的對象。
自然是一上朝便迫不及待的稟報邀功。
朱允熥神色淡然,坐在奉天殿上位,並沒有說話,而是饒有興趣地俯視著殿中朝臣。
這個日子是一早在乾清宮門口就定下了的。
眾人麵上並無多少意外,隻是真正到了這一刻的時候,神情多少帶著一絲複雜——慨歎、恍然、茫然、不敢置信……
總覺得這幾天的時間。
如夢如幻一般。
那位東宮三殿下明明……怎的來不及等他們反應,便坐上了奉天殿?便要登基了?
隻是容不得眾人多想或者質疑。
便能感受到一道極具壓迫感的目光在人群之中逡巡,似端詳,似戲謔……讓人不敢直視。
他們並沒有忘記,那日在乾清宮門口,陛下不悲不喜地吐出了四個字,“滿門抄斬”,頃刻間便是菜市場人頭滾滾。
“恭請陛下登基!”
“恭請陛下明日登基!”
“……”
不過遲疑了片刻,奉天殿內的所有人便不敢怠慢,紛紛參差不齊地應和著任亨泰的話。
這就是皇權。
這就是萬人之上的權柄!
見眾人躬身勸進,朱允熥嘴角這才噙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淡淡地道:“下一項。”
“方才朕見都察院的右都禦史……目光似有深意,可有啟奏?”朱允熥挑了挑眉,看向站在詹徽旁邊的一名老者,直接點名。
都察院。
洪武十三年之前叫做禦史台。
下管稽查百官之職,上司勸諫天子之責。
除了像詹徽這樣兼任六部實權的人之外,說白了就是今日參奏這個,明日彈劾那個的一個言官部門。
更直白一點:職業噴子。
當然,在洪武朝,這“勸諫天子”之責幾乎算是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