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咬著牙點了點頭:“嗯,孩兒明白的。”
剛說完這話,朱允炆便忍不住緊緊蹙起了眉頭,微微側著頭,似是在刻意捕捉著什麽聲音。
“怎麽了,孩子?”呂氏察覺到異樣,問道。
“娘……你聽……”
“應天府……是不是又響起了鍾鼓樂聲?”朱允炆聲音顫抖著問道,原本就蒼白的臉上,愈發沒有了血色。
這時候如果應天府再次響起鍾鼓樂響。
代表了什麽?
代表著朱允熥回來了!而且是在鍾山順利祭天告祖,在天下萬民的麵前宣讀完登基詔書回來了!!!
“不……”呂氏臉色大變,下意識地想要否認。
同時又緊緊閉上了嘴,集中著所有的精神和注意力,捕捉著周圍的一切聲音。
剛才或許是離得遠,不怎麽聽得到。
可兩人說話之間。
這聲音便已經靠近了不少,都不需要怎麽去細聽便能夠聽得到——恢宏、浩蕩,還夾雜著百姓的山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呂氏和朱允炆臉上的表情齊齊凝固住。
隨後便是一點點變得絕望……瞳孔也漸漸渙散下來,仿佛全身的精氣神在一瞬間被抽幹。
“朱允熥登基了……他順利登基了……”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為什麽!為什麽!!!”
“哈哈哈哈哈……”
“……”
二人已經沒了旁的心思,各自自說自話,瘋癲起來。
那越來越響亮的鍾鼓樂聲,那一聲聲的山呼萬歲,仿佛一根根針刺入他們的耳膜,頭疼欲裂……
……
朱允熥乘著龍輦。
在南直隸百姓的灼灼目光之中,在恢宏的鍾鼓樂聲中,在一聲聲“萬歲”之中,被周圍的儀仗,以及朝堂袞袞諸公簇擁著,回到應天府。
龍輦自正中,午門而入。
過金水橋。
最後由儀仗隊抬著龍輦,坐在轎輦中,自下而上,懸空過丹陛石,一路抵達奉天殿。
下了龍輦後。
緩緩踏入奉天殿門檻,走上儀鑾,坐在了儀鑾最高位置那張金碧輝煌的椅子上。
其實到了這時候。
朱允熥心中反而沒什麽情緒起伏。
這幾天的時間裏,國政是由他來處理的,每天的早朝也是他坐在這儀鑾上上的,他的位置雖和這張龍椅有三尺之隔,卻也和真真正正坐在這張龍椅上沒什麽太大區別。
現在他唯一的感受是:「嗯,有點硌,得加個墊子」。
這麽想著的時候。
奉天殿之內,以及殿外廣場上諸多朝臣已然列隊站好,再次跪地:“臣等恭賀陛下登臨大位!恭賀大明萬世千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允熥麵色淡然,伸手虛抬了一下。
緩緩道:“眾愛卿,平身!”
……
話分兩頭。
北平府這邊,城門大開,朱棣一身勁裝,身上披著大紅披風,騎著一匹威風凜凜的黑馬疾馳出城。
跟在他身後,落後半匹馬位置的。
正是身著玄色袈裟的道衍和尚。
他們身後,則跟著一群身著勁裝,身形魁梧的青壯男子,個個目光犀利且凝沉。
“殿下,咱們得快些了。”
“現在陛下駕崩了,還沒留下遺詔,應天府是何情形還未可知,諸王必定都要陸陸續續地趕往應天府去。”
道衍和尚半俯著身子,奮力拍打著身後的馬臀道。
朱棣目光直視前方,微眯的眸子之中帶著篤定,道:“此事本王既然允了道衍師父,必定不會再心生任何退意!”
道衍和尚看著朱棣的背影,嘴角噙起一抹滿意的弧度。
北平府算是距離應天府最遠的藩地之一,即便道衍早已在應天府布下了暗線,此刻也才剛剛得到“陛下駕崩”的消息。
礙於應天府內的錦衣衛實在嚴密,其他更具體的消息,就連道衍也暫時摸不清楚。
不過,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道衍和尚立刻就找上了朱棣,當即帶上一批人出城直奔應天府而去。
遺詔未下。
縱然朱允炆那小子的確被格外關照。
可應天府內龍蛇混雜,更有那一批淮西武將在他的路上亙著,各地藩王也都不服他,朱允炆還不夠看!
他們這些藩王,哪個手上沒點戰功在?哪個腦子裏又對那個位置沒點想法?
有!都有!
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速度快!
誰能立刻趕到應天府了解情況,然後把一些能拉攏的勢力拉攏過來,譬如那群漂浮無依的淮西勳貴……
“殿下,這是一場硬仗啊。”就連道衍和尚也神色凝重。
急促的馬蹄聲之中,朱棣不以為意發出一聲嗤笑:“嗬!硬仗?本王就藩北平,鎮守北疆多年,打過多少硬仗,道衍師父看本王皺過眉頭嗎?”
道衍也收起了麵上的凝重之意。
轉而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殿下好氣魄!駕!”
一行人疾馳出去約莫三五裏路的路程。
卻隱隱見到,前方竟也有一隊人馬,朝著北平府的方向全速奔襲而來,風馳電掣。
朱棣目光一凜,眯起眼睛蹙眉道:“道衍師父,那一隊人馬莫非也是你在應天府的暗探?”
剛說完這話,朱允炆便忍不住緊緊蹙起了眉頭,微微側著頭,似是在刻意捕捉著什麽聲音。
“怎麽了,孩子?”呂氏察覺到異樣,問道。
“娘……你聽……”
“應天府……是不是又響起了鍾鼓樂聲?”朱允炆聲音顫抖著問道,原本就蒼白的臉上,愈發沒有了血色。
這時候如果應天府再次響起鍾鼓樂響。
代表了什麽?
代表著朱允熥回來了!而且是在鍾山順利祭天告祖,在天下萬民的麵前宣讀完登基詔書回來了!!!
“不……”呂氏臉色大變,下意識地想要否認。
同時又緊緊閉上了嘴,集中著所有的精神和注意力,捕捉著周圍的一切聲音。
剛才或許是離得遠,不怎麽聽得到。
可兩人說話之間。
這聲音便已經靠近了不少,都不需要怎麽去細聽便能夠聽得到——恢宏、浩蕩,還夾雜著百姓的山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呂氏和朱允炆臉上的表情齊齊凝固住。
隨後便是一點點變得絕望……瞳孔也漸漸渙散下來,仿佛全身的精氣神在一瞬間被抽幹。
“朱允熥登基了……他順利登基了……”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為什麽!為什麽!!!”
“哈哈哈哈哈……”
“……”
二人已經沒了旁的心思,各自自說自話,瘋癲起來。
那越來越響亮的鍾鼓樂聲,那一聲聲的山呼萬歲,仿佛一根根針刺入他們的耳膜,頭疼欲裂……
……
朱允熥乘著龍輦。
在南直隸百姓的灼灼目光之中,在恢宏的鍾鼓樂聲中,在一聲聲“萬歲”之中,被周圍的儀仗,以及朝堂袞袞諸公簇擁著,回到應天府。
龍輦自正中,午門而入。
過金水橋。
最後由儀仗隊抬著龍輦,坐在轎輦中,自下而上,懸空過丹陛石,一路抵達奉天殿。
下了龍輦後。
緩緩踏入奉天殿門檻,走上儀鑾,坐在了儀鑾最高位置那張金碧輝煌的椅子上。
其實到了這時候。
朱允熥心中反而沒什麽情緒起伏。
這幾天的時間裏,國政是由他來處理的,每天的早朝也是他坐在這儀鑾上上的,他的位置雖和這張龍椅有三尺之隔,卻也和真真正正坐在這張龍椅上沒什麽太大區別。
現在他唯一的感受是:「嗯,有點硌,得加個墊子」。
這麽想著的時候。
奉天殿之內,以及殿外廣場上諸多朝臣已然列隊站好,再次跪地:“臣等恭賀陛下登臨大位!恭賀大明萬世千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允熥麵色淡然,伸手虛抬了一下。
緩緩道:“眾愛卿,平身!”
……
話分兩頭。
北平府這邊,城門大開,朱棣一身勁裝,身上披著大紅披風,騎著一匹威風凜凜的黑馬疾馳出城。
跟在他身後,落後半匹馬位置的。
正是身著玄色袈裟的道衍和尚。
他們身後,則跟著一群身著勁裝,身形魁梧的青壯男子,個個目光犀利且凝沉。
“殿下,咱們得快些了。”
“現在陛下駕崩了,還沒留下遺詔,應天府是何情形還未可知,諸王必定都要陸陸續續地趕往應天府去。”
道衍和尚半俯著身子,奮力拍打著身後的馬臀道。
朱棣目光直視前方,微眯的眸子之中帶著篤定,道:“此事本王既然允了道衍師父,必定不會再心生任何退意!”
道衍和尚看著朱棣的背影,嘴角噙起一抹滿意的弧度。
北平府算是距離應天府最遠的藩地之一,即便道衍早已在應天府布下了暗線,此刻也才剛剛得到“陛下駕崩”的消息。
礙於應天府內的錦衣衛實在嚴密,其他更具體的消息,就連道衍也暫時摸不清楚。
不過,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道衍和尚立刻就找上了朱棣,當即帶上一批人出城直奔應天府而去。
遺詔未下。
縱然朱允炆那小子的確被格外關照。
可應天府內龍蛇混雜,更有那一批淮西武將在他的路上亙著,各地藩王也都不服他,朱允炆還不夠看!
他們這些藩王,哪個手上沒點戰功在?哪個腦子裏又對那個位置沒點想法?
有!都有!
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速度快!
誰能立刻趕到應天府了解情況,然後把一些能拉攏的勢力拉攏過來,譬如那群漂浮無依的淮西勳貴……
“殿下,這是一場硬仗啊。”就連道衍和尚也神色凝重。
急促的馬蹄聲之中,朱棣不以為意發出一聲嗤笑:“嗬!硬仗?本王就藩北平,鎮守北疆多年,打過多少硬仗,道衍師父看本王皺過眉頭嗎?”
道衍也收起了麵上的凝重之意。
轉而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殿下好氣魄!駕!”
一行人疾馳出去約莫三五裏路的路程。
卻隱隱見到,前方竟也有一隊人馬,朝著北平府的方向全速奔襲而來,風馳電掣。
朱棣目光一凜,眯起眼睛蹙眉道:“道衍師父,那一隊人馬莫非也是你在應天府的暗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