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四五天的時間過後。


    “啟稟陛下,下麵傳來消息,您要找的王禎的著作,已經找到便加急送過來了,按照陛下的吩咐,王禎的後人也一並帶了回來,正等著覲見陛下。”


    朱允熥正坐在龍書案後伏案批閱奏疏。


    便聽馬三寶稟報道。


    同時還將一份資料放在了書案上。


    朱允熥聞言,立刻放下了手裏的筆,抬起頭來,目光之中隱現一抹亮色:“傳。”


    在這個時代,王禎絕對算得上一個寶藏人物:精通農學、機械設計製造,還創造了木活字和轉輪排字盤。


    隻可惜。


    這個時代的上位者局限於目光和見識。


    王禎這樣一個寶藏人物最高居然隻在前朝任了個縣尹的職位,其後人的情況朱允熥在現代資料裏更是完全沒見過。


    不過朱允熥還是抱著一絲期待。


    讓下麵的人找書的同時,最好還要找到人!如果是繼承了王禎學識的後人,哪怕隻有一半,也是好的。


    不多時。


    馬三寶便領著一名粗布麻衣的老者進了乾清宮,此人頭發花白,看起來約莫七十歲左右的年齡了,不過目光卻頗為清亮,身形依舊矍鑠。


    “草民王應辛,參見陛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者低著頭走了進來,立刻跪地山呼。


    “起來吧。”朱允熥不急不緩地道,接著便問道:“你是王禎王先生的……?”


    對於王禎此人,朱允熥心中是抱有敬意的。


    他不僅發明諸多,同時還對這個時代的農業技術提高有著很大的貢獻,幾乎一輩子都浸淫在這些事之中。


    聽到朱允熥如此稱呼。


    王應辛頓時作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不敢承陛下如此愛重,陛下所說的王禎,正是家中祖父,不知陛下傳召草民覲見,是草民莫大榮寵,陛下盡可吩咐就是。”


    麵對皇帝,上至朝臣下至百姓,必定是要恭敬的。


    朱允熥淡然一笑。


    “王先生一生鑽研農田水利之事,造福百姓,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當得上朕這一聲稱呼。”


    “王先生生前的著作是否都在留存?”


    “此外,朕還想問問,如今你們王家作何生計?”


    朱允熥問道。


    王應辛忍不住微微抬起頭,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麵前的少年帝王,心中不由得疑惑重重。


    大明皇朝近日來的變故,他自然都知道。


    先帝駕崩,以往默默無聞的東宮殿下,在淮西勳貴的支持下登基為帝,朝野上下都說……這位新帝喜好玩樂,先帝孝期未過便在乾清宮裏搗鼓起名貴花木、燒製陶瓷等事。


    後又讓工部去建什麽磚爐,玩起了燒磚。


    實在稱不上是什麽明君。


    其實。


    在王應辛的心裏,對此是頗為不恥的。


    畢竟他們這些搞農業的,最是明白民間百姓的疾苦,先帝手段狠辣殘暴,那是對官員對勳貴,所以百姓愛戴他,可如今的新帝是個什麽德行??


    隻是……今日一見。


    卻是大大出乎了王應辛的預料。


    溫潤、俊雅、和善……雖為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卻知道自家先祖父默默做出來的諸多努力和功績,更願意稱呼一個前朝的縣尹為“先生”。


    「這樣的皇帝,如何像是一個沉溺玩樂之人?」


    王應辛心裏不由得一陣嘀咕。


    當然,這種想法他是不敢表露出來一絲一毫的,要知道,這次大明皇朝的新舊交替雖然沒有鬧出來亂子,可這位少年帝王卻已經輕飄飄半個兩個滅門大案了。


    他盡力維持住自己麵上的神情。


    恭敬地回話道:“回陛下,先祖父的著作以《農書》為主,《造活字印書法》等技術書籍為輔,其中每一個字,每一張圖紙,都是先祖父畢生心血,不敢不好好保存。”


    “草民一族自天下起事,天下戰亂以來,一直隱居在先祖父在任的旌德縣,耕讀傳家,不敢不遵先祖父遺訓。”


    王應辛下意識回了朱允熥的話之後。


    心裏頓時“咯噔”了一下,一顆心髒更是瘋狂跳動起來。


    沒別的。


    隻是他突然反應過來:


    自己一族自戰亂起就隱居了起來,先祖父在前朝不過是縣尹之位,算不上起眼,可這位新帝甫一即位,便特地找到了他們,點名要先祖父的著作,更是對先祖父鑽研農學表現出敬重和讚善,還問及自己一族的現狀……


    其用意稍微想一想。


    就不難明白:大明皇朝的這位新君……莫非是要重用他們這一脈人!!?


    他們秉承先祖王禎的遺訓,不忘發揚先祖的意誌。


    如何不願將手中的技術造福於百姓?


    隻是一時沒有機會罷了。


    “一族?”朱允熥也注意到了王應辛一番話之中的重點,一雙眸子都驟然亮了起來,這個詞匯聽起來可不像一兩個人啊!


    他現在缺什麽?


    缺的就是技術人才!


    他原本的期望是,王禎多少還有一兩個後人在,繼承了一些他的學識和本事是最好的,畢竟王禎屬於元朝末期的人物,經曆這麽一場天下大亂,後人能活下來就是萬幸了。


    聽到朱允熥這麽問。


    王應辛立刻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極力壓抑住自己聲音之中的顫抖,保持平靜回話道:“回稟陛下,祖父一脈傳承下來的直係血脈共二十七人,不過與我們隱居在一處的,還有當年其他匠人的後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