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穿越:搶了皇位後,我帶大明起飛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揣測不揣測的,對他來說並不那麽重要。
相比於逞一下威風弄死個人,一個兢兢業業替他做事情的工部尚書顯然有價值得多。
聞言。
秦逵當即長舒了一口氣。
如釋重負地叩頭拜謝:“微臣謝陛下不殺之恩!陛下聖明!凡陛下有所吩咐,微臣定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音量卻是大了好幾個度,仿佛生怕朱允熥感受不到他的忠心一般。
畢竟“擅自揣測聖意,拐著彎兒罵皇帝”的罪名,沒幾個人能頂得住。
“起來吧起來吧。”
“把你的功夫都放在後麵的事情上就行。”
朱允熥也沒有死揪著不放,抬手道。
秦逵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神色凝重,鄭重其事地道:“陛下請講!”
“朕讓你做出飛梭的用意你也想明白了,所以朕要你在一個月之內,批量生產出適合普通織布機規模的彈簧、滑輪、滑槽,把現有的織布機進行梭子部分的零件替換,把普通梭子替換成新型高效的飛梭。”朱允熥道。
秦逵不疑有他,立刻應聲道:“微臣領命!”
這種情形下,就是做不到也得做得到了……
不過下一刻。
秦逵似乎是想到了什麽,抿了抿嘴,有些欲言又止地想說話,卻又眼神畏懼地把自己嘴邊的話給憋了回去。
神色之間一副糾結的樣子。
朱允熥看出了他的猶疑,
不容置喙地道:“有事說事。”
畢竟對方是工部尚書,對一些細節上的了解比他要多。
如果真有什麽他沒有想到的問題,提早注意到也好提早想辦法解決。
“微臣明白陛下的意思。”
“隻是微臣方才突然想到,陛下創造的飛梭,的確可以令織布工人的織布效率提升,隻是如果想要最終的成品數量增加的話,隻提升織布效率似乎還有所不足。”
“有句話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是用於織布的紗線不夠,最終的成品也是憑空多不出來……”
秦逵聲音謹慎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允熥聞言。
麵上卻並未見憂慮之色。
反而是一陣坦蕩的釋然,笑嗬嗬地道:“此事朕也已有考慮,你隻管負責將織布機進行零件替換和改良,到時候自會有人將紗線供應到工部去。”
這自然就得看王應辛那邊的了。
水力紡紗機本來就是他祖父王禎發明的,而他們手裏也有完備的圖紙,隻需要朱允熥一句話就可以開造了。
朱允熥也粗略看過《王禎農書》上的圖。
這東西的動力是水力。
效率最高能達到單線紡紗的三十二倍,這個效率上的提升比飛梭織布機的提升還要高。
原材料隻會過剩,不會少。
不過朱允熥從來不是急功近利之人,始終秉承著一個原則:事以密成。
一件事情如果還沒做成之前就洋洋得意,大喇叭宣告得天下皆知,那這件事情大概率是做不成的。
“是……微臣明白了,一定完成陛下的吩咐!”秦逵見朱允熥並沒有要細說的意思,也很識趣地沒有細問,應聲道。
不過他話說的滿,低著頭的臉上卻依舊帶著一抹猶疑。
按照他的經驗。
把這飛梭裝上去之後。
工人的織布效率可以大大提升,可是紡紗和織布卻完全不是一碼事兒,飛梭也用不到紡紗上麵去,陛下去哪兒給他搞來這麽多紗線,滿足提升效率後的織布機原材料供應?
「罷了罷了,這也不是我管得到的。」
「陛下剛剛的意思很明顯,織布機的事情,我必須做好,否則不僅要治我辦事不力的罪責,連之前擅自揣測的冒犯之罪也要一並治了……」
秦逵最終還是控製住了自己,沒有再多表現出什麽。
待秦逵帶著他手下的兩個工部官員把乾清宮裏的巨型飛梭拿下去之後,朱允熥嘴角噙起一抹淡笑:“把王應辛給朕叫來。”
……
傳媒司發行的報紙這兩天在應天府炒得沸沸揚揚。
雖隻在應天府附近一帶發售。
不過其中少部分報紙卻是被人買下來,各自送到了大明皇朝更遠的地方,譬如被蔣瓛暗中送到了朱元璋落腳的淮安府,譬如……有人不知不覺間快馬加鞭地送到了北平府……
北平,慶壽寺。
寺中最為矚目的,兩座東西比肩排列的八角密簷磚塔下方,道衍和尚一身玄色袈裟,閉目盤坐著,佛珠在他手裏緩緩輪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道。
這時候。
一個穿著灰色袈裟的小沙彌緩緩走了過來。
小沙彌先是目光在周圍掃視了一遍,確定周圍沒有旁人之後,才小聲道:“師父,應天府有信到。”
道衍和尚緩緩睜開那倒三角眼睛。
神情平靜地伸出右手,手心朝上攤開,一疊有些偏厚的紙被小沙彌放在了他的手上。
感受到這次情報的分量。
道衍麵上露出一抹些微的詫異——這次情報這麽多?
攤開一看才知道,是一張單薄的情報,還有一份叫做什麽《百姓傳媒日報》的東西。
道衍掃視了一眼手裏的報紙。
倒三角眼微微眯了眯:“這淮西勳貴背後的人……有點東西啊……”
沉吟思索片刻。
他站起身來道:“準備一下,貧僧最近有所感悟,要去燕王府和燕王殿下討論佛法。”
相比於逞一下威風弄死個人,一個兢兢業業替他做事情的工部尚書顯然有價值得多。
聞言。
秦逵當即長舒了一口氣。
如釋重負地叩頭拜謝:“微臣謝陛下不殺之恩!陛下聖明!凡陛下有所吩咐,微臣定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音量卻是大了好幾個度,仿佛生怕朱允熥感受不到他的忠心一般。
畢竟“擅自揣測聖意,拐著彎兒罵皇帝”的罪名,沒幾個人能頂得住。
“起來吧起來吧。”
“把你的功夫都放在後麵的事情上就行。”
朱允熥也沒有死揪著不放,抬手道。
秦逵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神色凝重,鄭重其事地道:“陛下請講!”
“朕讓你做出飛梭的用意你也想明白了,所以朕要你在一個月之內,批量生產出適合普通織布機規模的彈簧、滑輪、滑槽,把現有的織布機進行梭子部分的零件替換,把普通梭子替換成新型高效的飛梭。”朱允熥道。
秦逵不疑有他,立刻應聲道:“微臣領命!”
這種情形下,就是做不到也得做得到了……
不過下一刻。
秦逵似乎是想到了什麽,抿了抿嘴,有些欲言又止地想說話,卻又眼神畏懼地把自己嘴邊的話給憋了回去。
神色之間一副糾結的樣子。
朱允熥看出了他的猶疑,
不容置喙地道:“有事說事。”
畢竟對方是工部尚書,對一些細節上的了解比他要多。
如果真有什麽他沒有想到的問題,提早注意到也好提早想辦法解決。
“微臣明白陛下的意思。”
“隻是微臣方才突然想到,陛下創造的飛梭,的確可以令織布工人的織布效率提升,隻是如果想要最終的成品數量增加的話,隻提升織布效率似乎還有所不足。”
“有句話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是用於織布的紗線不夠,最終的成品也是憑空多不出來……”
秦逵聲音謹慎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允熥聞言。
麵上卻並未見憂慮之色。
反而是一陣坦蕩的釋然,笑嗬嗬地道:“此事朕也已有考慮,你隻管負責將織布機進行零件替換和改良,到時候自會有人將紗線供應到工部去。”
這自然就得看王應辛那邊的了。
水力紡紗機本來就是他祖父王禎發明的,而他們手裏也有完備的圖紙,隻需要朱允熥一句話就可以開造了。
朱允熥也粗略看過《王禎農書》上的圖。
這東西的動力是水力。
效率最高能達到單線紡紗的三十二倍,這個效率上的提升比飛梭織布機的提升還要高。
原材料隻會過剩,不會少。
不過朱允熥從來不是急功近利之人,始終秉承著一個原則:事以密成。
一件事情如果還沒做成之前就洋洋得意,大喇叭宣告得天下皆知,那這件事情大概率是做不成的。
“是……微臣明白了,一定完成陛下的吩咐!”秦逵見朱允熥並沒有要細說的意思,也很識趣地沒有細問,應聲道。
不過他話說的滿,低著頭的臉上卻依舊帶著一抹猶疑。
按照他的經驗。
把這飛梭裝上去之後。
工人的織布效率可以大大提升,可是紡紗和織布卻完全不是一碼事兒,飛梭也用不到紡紗上麵去,陛下去哪兒給他搞來這麽多紗線,滿足提升效率後的織布機原材料供應?
「罷了罷了,這也不是我管得到的。」
「陛下剛剛的意思很明顯,織布機的事情,我必須做好,否則不僅要治我辦事不力的罪責,連之前擅自揣測的冒犯之罪也要一並治了……」
秦逵最終還是控製住了自己,沒有再多表現出什麽。
待秦逵帶著他手下的兩個工部官員把乾清宮裏的巨型飛梭拿下去之後,朱允熥嘴角噙起一抹淡笑:“把王應辛給朕叫來。”
……
傳媒司發行的報紙這兩天在應天府炒得沸沸揚揚。
雖隻在應天府附近一帶發售。
不過其中少部分報紙卻是被人買下來,各自送到了大明皇朝更遠的地方,譬如被蔣瓛暗中送到了朱元璋落腳的淮安府,譬如……有人不知不覺間快馬加鞭地送到了北平府……
北平,慶壽寺。
寺中最為矚目的,兩座東西比肩排列的八角密簷磚塔下方,道衍和尚一身玄色袈裟,閉目盤坐著,佛珠在他手裏緩緩輪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道。
這時候。
一個穿著灰色袈裟的小沙彌緩緩走了過來。
小沙彌先是目光在周圍掃視了一遍,確定周圍沒有旁人之後,才小聲道:“師父,應天府有信到。”
道衍和尚緩緩睜開那倒三角眼睛。
神情平靜地伸出右手,手心朝上攤開,一疊有些偏厚的紙被小沙彌放在了他的手上。
感受到這次情報的分量。
道衍麵上露出一抹些微的詫異——這次情報這麽多?
攤開一看才知道,是一張單薄的情報,還有一份叫做什麽《百姓傳媒日報》的東西。
道衍掃視了一眼手裏的報紙。
倒三角眼微微眯了眯:“這淮西勳貴背後的人……有點東西啊……”
沉吟思索片刻。
他站起身來道:“準備一下,貧僧最近有所感悟,要去燕王府和燕王殿下討論佛法。”